《水滸傳》是否應該被剔除四大名著之列?

時間 2021-05-05 22:48:56

1樓:彼岸暘荼

《紅樓夢》是封建主義大地主階級的懷金悼玉;

《三國演義》是大一統封建王朝末期的軍閥割據;

《西遊記》是唯心主義牛鬼蛇神封建宗教流毒;

《水滸傳》是暴力武裝反動軍事集團的燒殺搶掠;

可見題主的網齡不高啊。

2樓:阿卡林

問題你說的是水滸傳的優點,

不忠不孝不仁不義者一貫沒少過。

一面告訴你,寧為盛世犬,不為亂世人。

另一面告訴你沒資格選盛世亂世,你只能選當人當狗,選哪個之後都會死掉。

如果你注意世界近代史的話,最長無非就是45代人沒大範圍的吃人罷了,這麼短時間,狼遠遠不夠變成狗。我們的基因和祖輩並無區別,我們只是沒有自知之明罷了。

3樓:0011

打家劫舍不假,你沒讀出作者的慈悲和戲虐。沒有讀到比羅密歐朱麗葉更不朽的愛情,沒有讀到雖千萬人吾往矣的視死如歸和其他道德上的不計代價那種壯闊,沒有讀到因誤會莫名其妙死去那些無法解釋的誤會的黑色幽默。其實我也沒有讀出來,所以我總覺得這部書

4樓:左僕射

想要答一波,不知道寫的對不對。

水滸傳的主旨在第一章就寫了,這是魔頭亂世,怎麼亂?不是用超能力,就是用最普通老百姓的方式,你以為的綠林強盜個個都是行俠仗義的俠盜?不,水滸告訴你,強盜就是強盜,哪怕打一張替天行道的大旗照樣做著殺人害命的勾當。

不要因為叫好漢英雄就真以為他們必須做高偉光的事,你只能因為他們做的事來判斷,而不是通過乙個人怎麼評價來判斷,這也可以作為培養你是非觀的一點,別聽別人說什麼,你要看他做什麼,你從這個角度看,你就知道作者在怎麼描述這群好漢。

5樓:八個鴨露露

lz問題裡說的蠻有道理,但恐怕不在點上。評判其是否為名著,是否為糟粕,應該從其藝術價值及反應社會問題深刻性上入手,還是從是否符合主流意識形態以及政治需要入手,想明白這個事,也就不必問這個問題了吧。

6樓:數學天才琪露諾

看水滸傳的四個境界,依次遞進,四大名著的深度不是那麼簡單的,希望答主再接再厲

英雄好漢,江湖義氣

殺人放火,打家劫舍

黑道風雲,底層社會

封建制度,階級侷限

7樓:

《水滸傳》描繪的是乙個絕望的世界,不反死,反亦死。但是作者寫了那麼多,還是勸你要反。當壓迫到了極致,反就是唯一的出路,相信教員看了這本書也讀的是這個道理。

當世界糜爛到了極致,就砸他個稀巴爛。

8樓:南池之西

《水滸傳》是中華千古第一奇書,如果有一天它被踢出四大名著之列,也只能是其他三本不配與之並列之故。

《水滸傳》好就好在投降。另一層意思是《水滸傳》講了對抗。沒有對抗,何談投降?

一群人,因著一些由頭,佔了幾個山頭,就敢跟強權對抗,就憑水滸傳大篇幅講了這些,就該千古流傳。再回首一下上下三千年,三皇五帝到宣統,除此一本,基本無同類競品,可謂千古第一奇書。

至於計賺大戶盧俊義,強逼官軍莽秦明,硬收技工安道全,林沖火併,晁蓋屈死,宋江奪權,武魯離心,你在這太平盛世大夢酣暢之際只道荒謬血腥,卻不知這不似請客吃飯!實在是對抗中的尋常戲碼。這些戲碼,一書給你說盡,端的一本千古奇書!

更有那番外佳話,五百年後啟蒙一血性少年天翻地覆,真應了五百年有聖人出之古訓!只可惜這一點點骨血幾死幾生,幾近於無!

9樓:蘿蔔燈

不是東風壓倒西風,就是西風壓倒東風。水滸可能一段時間內不符合主流思想,但是從長遠來看,把時間拉長,其四大名著的地位越發牢固。

10樓:沒頭腦但很高興

第一次讀,草草讀完,故事的趣味性還不錯,只是覺得這故事太過虛張聲勢,不相信是真是的。很多談不上英雄豪傑,不過是坑蒙拐騙罷了。

11樓:樊勝

不應該。

水滸嘛……看的時候要記得大家都不是同乙個世界的人。在乙個人命如草芥的年代,保全自己就不錯了,靠著一點義氣心裡才多了幾個兄弟,其他人的命考慮到了就算了,沒考慮到的就砍了吧。人命又不值錢。

12樓:猛打方向盤

水滸絕對是本好書,四大名著裡最現實,最赤裸裸的人性與社會描寫;

你不能因為梁山好漢裡大部份人都是沒什麼人性的匪寇,不喜歡他們就否定這本書;

另外老施那個時代,普通人的命真的不值錢;包括作者本身對於什麼無辜百姓,什麼人命;哪有什麼人權和敬畏的概念?

13樓:天客

宋江,表字公明,排行第三,祖居鄆城縣宋家村人氏,為人孝順、仗義疏財,因為面黑身矮,人們都稱他為「孝義黑三郎」。上梁山前,宋江在鄆城縣做押司,他刀筆精通、吏道純熟,兼之愛習槍棒,學得武藝多般。宋江平生只好結識江湖上好漢,但有人來投奔他,不管甚麼身份,他都熱情接納、終日追陪,並無一點厭倦;來人若要起身則盡力資助。

可稱揮金似士!人問他求錢物,亦不推託;且好做方便,每每排難解紛,只是周全人性命。平常散施棺材藥餌,濟人貧苦,救人之急,扶人之困,因此,大家把他比做天上下的能救萬物的「及時雨」一樣,在山東,河北很有名氣。

且說東京開封府汴梁宣武軍,乙個浮浪破落戶子弟,姓高,排行第二,自小不成家業,只好刺槍使棒,最是踢得好腳氣毬。京師人口順,不叫高二,卻都叫他做高毬。後來發跡,便將氣毬那字去了毛傍,添作立人,便改作姓高名俅。

這人吹彈歌舞,刺槍使棒,相撲頑耍;亦胡亂學詩、書、詞、賦。若論仁、義、禮、智、信、行、忠、良,卻是不會。

宋江等於高俅?可能我們看的不是一本書吧。建議題主少看點網路厚黑解讀陰謀論。

14樓:Roshen

這到底是怎麼了?是我以前見得太少還是別的什麼原因,四大名著現在都這麼不值錢了嗎,從去年的什麼現代版《紅樓夢》什麼媲美曹雪芹,又到後來的什麼《三國演義》無腦吹諸葛亮,軍師聯盟無腦吹司馬懿有什麼分別,現在又要把《水滸傳》剔除四大名著,我個人認為現代的確是物質精神極大豐富,人家水滸傳原文開頭就是洪太尉誤放108顆魔星誰告訴你他們是好人了?

15樓:非非非非非非L

水滸傳就很真實你知道嗎,我很不喜歡宋江這個人物,太不擇手段了。我也覺得他什麼替天行道很假,但他本身就是這樣乙個人,作者就是塑造了這麼乙個人。施耐庵有說過宋江是對的嗎?並沒有

16樓:「已登出」

水滸傳究竟寫的什麼?是寫一群人造反嗎?好像是又好像不是。

是寫梁山人馬懲奸除惡,替天行道嗎?有點扯淡。

那是寫大宋朝廷怎麼腐敗怎麼昏聵嗎?好像也不是。

那究竟是寫什麼?我覺得,水滸水滸,就是以水為鏡,以鏡照人,人人都能從水滸裡面找到自己的影子,都能從水滸裡面看到一些門道。

有句話,叫做見自己,見天地,見眾生。水滸,就已經達到了見眾生的地步。

舉個例子,武大郎被王婆潘金蓮害死之後武松回來,在自己哥哥的靈前睡了一晚,那一晚武松夢到武大郎來給自己訴說冤屈。這一段有些人看來這是封建迷信糟粕,但是,可以用很多角度來解釋,其中乙個就是境由心生,武松原本就懷疑武大郎死的蹊蹺,晚上就做夢了,這叫日有所思夜有所夢。

還有,魯智深跟武松都遇到過張青孫二娘夫婦,但是魯智深就被藥倒了,武松就看出貓膩。是魯智深武功不如武松嗎?扯淡,這跟武功沒關係,是心境不同。

魯智深當時是什麼心境?亡命天涯,躲避官兵抓捕,在這種情況下人的自身警覺性很低很低。被藥倒純屬正常。

而武松呢?雖然是發配,但是那能叫發配嗎?跟旅遊也差不多,所以警覺性還在。

這就是對比。

你在看殺人,魯智深殺鄭屠,武松殺西門慶,楊志殺牛二,林沖殺陸謙。

魯智深原本只是想教訓鄭屠一頓,只是沒想到手太重,不小心打死了,武松殺西門慶,那是報仇,林沖殺陸謙,那是走投無路,被逼無奈,那楊志殺牛二呢?那是心態完全崩了,才殺人的。

看出來了沒有?施耐庵寫殺人,都把人物的性格展現的淋漓盡致,這就是厲害之處

17樓:移動混蛋

《三國演義》:王侯將相。皇帝故事。

《西遊記》:神魔佛怪。神仙故事。

《紅樓夢》:才子佳人。貴族故事。

《水滸傳》:普通老百姓,有你,有我,有他。

這四位一體的布局,缺了誰都不行,古人真是智慧型。

講述老百姓,人間煙火的故事。反正,一開啟水滸,我覺得我上輩子就活在大宋。

18樓:

怎麼刪?他們都那麼具有人格魅力。

固然可以說是人無完人,但始終是那個時代的好漢。而這些不完美人格的情節也暗示著,就算梁山好漢最後反抗成功,建立的也不過是另乙個朝廷。

這也揭露了乙個現實,無論想如何轟轟烈烈地實現個人與社會的理想,始終敵不過歷史的規律:生產力決定生產關係,生產關係反作用於生產力。

19樓:廣成子

從文學價值和社會學意義上來說,應該被踢出四大名著的是《西遊記》或者《三國演義》。

當然了,必須要提醒答主的是,所謂四大名著的說法其實是改革開放之後才出現的……

20樓:銅汞銀鉑金s

???最應該剔除的難道不是三國演義嗎(至於你問誰來替代,不知道,可能沒有)???

水滸傳核心不比紅樓夢少,不能因為這是本江湖意很重的書就貶低他的文學價值啊。

最起碼,不看核心,看看表皮,水滸傳描寫打鬥之類的場景,文筆張力之大,放眼望去,難出其右。

怎麼就被開除四大名著籍了。

21樓:認真練技術

關鍵是你先把宋江那夥人當成正義的,然後才發現他們正義面具下的齷齪陰謀,那你會覺得他們是強盜,是無賴。

倘若你先把他們看做強盜,無賴,再看到他們一些講義氣的行為,替天行道的事(這個的確做了一些),就會覺得他們其實沒那麼糟。

原諒乙個壞人遠比原諒乙個好人容易啊。

22樓:「已登出」

不該。小時候就知道一句話,少不看水滸,老不看三國。那時候還以為是怕小孩子看慣了江湖義氣,綠林好漢,變成乙個整天喊打喊殺的癟三。

等到了初中,我第一次看水滸傳這本書,跳著看的,有些地方根本不願意看,看完書,我就覺得,黑,特別黑,江湖是黑的,梁山是黑的,梁山好漢也是黑的,廟堂之上更黑。

宋江吳用毀了多少名人志士,而這廟堂又催生了多少宋江吳用。還有就是招安,那些想用梁山做跳台再重新來過的將軍們,多傻,廟堂之上的人那都是一群什麼人,個個都是殺人不見血,玩弄權術的高手,宋江吳用怎麼和他們比?再加上宋徽宗,這個不提也罷。

宋江這個江湖大哥,嘖嘖嘖,不知道如何評價,山東及時雨呼保義宋公明。宋江這種人可謂是玩人情世故的高手,救急不救窮,對急不僅救,還要讓你感受的大哥的溫暖,大哥對小弟的愛,只要你不走,隨叫隨到。書裡有對唱戲的父女,宋江給他們銀兩幹什麼忘了,後面這對父女肯定會四處傳唱山東鄆城宋江對有求於他的人,多好多好,到後面就是呢,山東及時雨呼保義宋公明,有求必應,不問出身。

其實水滸傳用心看,你會發現另乙個世界。不僅僅是你說的這樣。

你說的宋江遠比高俅要惡,你要不換個想法試試?如果廟堂上不是高俅這種人,宋江大概一輩子都會在仕途行走吧!

為什麼四大名著中的《水滸傳》越來越小眾?

你難道不覺得拿讀原著來說,這四本都挺小眾的嗎,但凡來個解讀的都已被捧上天了,我當年上初中時候,跟同學們講三國水滸,他們都像是在聽新故事一樣,疑惑這些不都是小學生都該知道的故事嗎。 鈴左 水滸乙個時代就能換乙個新的帽子。紅樓,在十年文格的時候被批作 走資文學 這件事搞得許多紅學家痛心疾首說什麼文明損失...

如果在四大名著(水滸 三國 西遊 紅樓)中移除一本,變成三大名著。你們會覺得哪一本最合適?

柴公尺油鹽小當家 我覺得是水滸傳,因為這是乙個給造反無賴流氓樹碑立傳的故事,而且結局並不是善有善報,惡有惡報無法給人正確的引導。所謂少不讀水滸老不讀三國,所以我覺得水滸傳無法與其餘三部相提並論。 老唐 如果非要去掉乙個的話,那就 水滸傳 吧。倒也不是因為題材什麼打打殺殺什麼強盜的原因,畢竟看問題有不...

四大名著你認為應該先看哪乙個,為什麼?

曲佳音 簡單說吧 建議紅樓水滸三國西遊。理性角度上對各年齡段相對價值契合。但人都是感性的,所以實際中多數人都相反。所以順序取決於你理性與感性的博弈。 Inspire 我先看的紅樓,之後是西遊,之後是三分之二水滸,之後是三國,之後是三分之一水滸,水滸斷開了是因為作為女生對一團和氣真的沒感覺,還有點義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