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考古挖掘的疑問,地球是在變厚嗎?

時間 2021-05-12 23:24:11

1樓:多因地殼運動論

關於考古挖掘的疑問,地球是在變厚嗎?為什麼所有過去的東西被埋在地下?且年代越久,越埋得越深。

是土層變得越來越厚嗎?土壤歸根到底應該都是生命的產物,是不是生命讓地殼表面越來越鬆軟?密度在降低,導致越來越多的新生蓬鬆物覆蓋了原來的歷史?

有的東西被埋在地下,年代越久,越埋得越深;有的沒有被埋,隨著時間而消失;有的被埋然後露出地表,或反反覆覆。等等。這些是地質作用導致的。

如火山噴發、地殼運動,風化、剝蝕、搬運、沉積,及生物作用等。

宇宙天體降落到地球,地球體積在增大,但現在的速度非常非常緩慢。大體積隕石,區域性變化就大了。

短時間,生命讓地殼表面越來越鬆軟。長時間,這些物質會發生固結作用,形成岩石。

2樓:徐敏

是的。地球在以每年80噸左右的速度長胖。可是和你這個問題無關。

畢竟80噸對地球來說太小了。不足以在地球表面覆蓋一層。那麼只能考慮沉降。

漫長的歲月其實可以把固體變成液體來研究了。由於重力的影響以及地殼變動包括地下水的沖刷還有風水帶來的泥沙堆積都會起到翻江倒海的作用。把原本在上的表層向下沉然後再蓋上一層泥沙所以越早的往往埋得越深。

你可以這樣想大多數墓葬都在平地,而天是損有餘而補不足的。附近的山一點點把自己的泥土岩石以各種方式來填補平地窪地直到山和其他地方一樣平。然後又會有其他地殼運動造出新的山和盆地周而復始。

知道八百里雲夢澤吧現在沒有痕跡了一方面是人類活動造成的另一方面也是地殼運動的結果。

3樓:韓詣深

這個問題我覺得很有意思,應該屬於地質學的問題吧_(:з」∠)_希望有地質學大佬解答一下。我想說乙個自己的經歷見聞~

去年我在四平長山遺址發掘G001時,我負責的那段做到底後為了保護,在溝底鋪上了編織袋。我鄰近的那一段的發掘者進度比較慢,而且數次都是假底,我就幫他做。大概不到一周的時間,我幫他做到了我們兩段的交界處,發現他以為到底的地方的堆積顏色明顯不是生土,我就抱怨說這顯然不是底啊堆積還有那麼厚呢,結果發掘了大概五厘公尺挖出來了個編織袋( ○ Д ○)

原來這裡我早就做到底了,在不到一周的時間裡由於風沙等原因又形成了一層約五厘公尺厚的堆積_(:з」∠)_生動地體現了地層學的合理之處()

為什麼要考古? 尤其是挖掘別人的墓穴 ?

是我非我 不談精神層面,考古隊對墓葬的發掘絕大多數都是配合基建的搶救性發掘,下層官吏或平民的墓葬不會原地儲存,只能清理。意思是考古隊不作發掘,施工隊可能就直接鏟車推掉了。 王國維先生講 二重證據法 即出土實物和文獻二者缺一不可。國家一級文物利簋,沒有它出土銘文的佐證就無法證實西周建立的確切時間。 考...

「我」是誰?關於意識的疑問

一也 事事本無礙 高心靈全球資訊網 推薦 No Boundary 有的翻譯是 沒有疆界 有的翻譯是 事事本無礙 這本書回答了我是誰。 Chen7115 哦,這個是小青年獨自一人時,突然冒出的想法。我是誰?為什麼有我?應該說,乙個人只有100多 億份之一的概率來到這個世界上,因為地球的壽命是100多億...

關於效用價值論的疑問?(這個價值到底是指使用價值還是交換價值)

蛋蛋 我覺得兩者並沒有很清晰的邊界。交換價值也可以被認為是使用價值。雖然榴蓮對我沒有直接的使用價值,但我可以用它換成其他對我直接有用的東西,因此我也可以認為榴蓮對我是有用的。既然你認同勞動價值論,那麼這個價值在實踐中應該怎麼計算,怎麼用它來指導現實的經濟行為?我很想看看,你們可以找志同道合的人一起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