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系行星和地球的距離是變化的,為什麼在地球上看太陽系行星的大小幾乎不變?

時間 2021-05-07 18:15:11

1樓:寒蕭

因為天體距離我們太遠了,即便軌道有變化,但是從分辨角看來也是很微小的,單用肉眼很難分辨出大小變化,只能通過天文望遠鏡等儀器才能看出來。

比如日地距離,我們一般說平均距離1.5億公里,其實最近距離1.471億公里,最遠距離1.

521億公里,其中大約有500萬公里的變化,但是可以簡單利用三角函式算下,這點變化投影到太陽直徑上是很小的。

2樓:

這個問題是早期人們詰難日心說的幾大問題之一,其他的問題是落體問題(慣性定律闡述後得到解決),周年視差問題(19世紀才觀測到)。

而天體的表觀面積看起來變化不大,解決的最早……是由伽利略解決的。

黑暗背景下,很小的光源會漸染擴散,使得看起來比實際的大。相對而言,實際上白天觀測金星遠比黑夜觀測的表觀面積小很多,故而肉眼觀測的黑夜中星星大小不能作準。

伽利略使用望遠鏡觀測時候,行星被放大為面光源,大小變化很明顯。

3樓:Fomalhaut

我們肉眼看見的行星由於距較遠,所以看起來都是點狀,就算是金星最近的時候也是點狀,不過亮度是最亮的,有-4等,行星距離的遠近大致可以用亮度反映,而不能是形狀,因為肉眼根本無法分辨出來,但是在不同時候看見行星亮度的不同就可以反映其距離大小。如果你真的想分辨形狀和大小,起碼得用一定口徑的天文望遠鏡。

4樓:俞繼銘

這是用望遠鏡拍攝到的金星大小的變化(Google上隨便搜的圖)

可以看到,如果是用望遠鏡觀測的話,在不同的時間,你不僅能看到金星大小的變化,還能看到金星的類似於月球發生了「金相」變化。

但是,當你用肉眼觀測的時候,由於瞳孔直徑很小,所以你的角解析度,也就非常低了。這就導致你看到的金星只是乙個點,並不能通過肉眼直接觀測到金星大小的變化。

地球和太陽的距離是怎麼變化的?

道法自然 看我的文章,不斷有物體落向地球,也就在不斷的施加動能,也就應該越來越快,可地球形成之後就沒有那麼多動能施加了,所以動能在慢慢衰退,自轉越來越慢,一天的時間越來越長。明白引力是怎麼回事就會明白地球公轉會離太陽越來越近,速度越來越快,一年的時間越來越短,如果不干涉的話,世界末日是必然的。 原文...

如果太陽系的行星都圍著地球轉,對地球有什麼影響?

RanZ 這個問題很有趣,為了找到這個問題的答案我決定去 親眼看看 首先我們來到太陽系。小行星帶以內的地方只留下了地球和太陽,下一步就是將行星移動至新的軌道上。應題主要求,所有的行星都在同一軌道上均勻分布,我決定選擇距地球一百萬千公尺遠的地方。水星火星 最後出來的效果是這樣子的,海王星沒來的原因是,...

如果太陽系只有太陽和地球,那會怎樣?

小莊 我覺得不會。因為宇宙當中肯定還會有一些物質對我們人類和地球有影響,可能是一些磁場或者是物質才能維持地球的機能或者是其他一些科學還沒發現的東西,可能都有密切聯絡的,只是我們還沒發現而已。 Vicky 對於我這種菜鳥來說,我能想到的就只是地球上的所有生物全部滅絕,先不談地球媽媽被太陽系的各種 大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