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良的最高境界是以德報怨嗎?

時間 2021-05-12 10:36:43

1樓:道可道丶非常道

如果別人傷害了你,我們要不要以德報怨?

以德報怨,通常被認為是一種美德。但在論語中啊,孔子卻教導我們要以直報怨,以德報德。也就是說,那些傷害過你的人,你該怎麼辦就怎麼辦。

但對你好的人,你也要對他好做人。有的時候要恩怨分明,才好。

2樓:

最高境界比起以德報怨我更傾向於去功利性(對自己來說)康德論道德強調道德絕不該包含結果,即是說哪怕我行善行到最後得不到好報,我也要行善;哪怕我作為乙個善良的人不如惡人過得好,我也要選擇做個善良的人。我覺得這是最高境界的善良。

3樓:Wing

善良是值得人類驕傲的品格,但它絕不是以德報怨,要回答這個問題,需要從善良的起源說起:

Wing:第五章:好善惡惡主義之章(上)(利他悖論、針鋒相對、綠鬍子模型)

Wing:第五章:好善惡惡主義之章(中)(利他的起源、善惡定義、善擇)

Wing:第五章:好善惡惡主義之章(下)(美德的起源)

4樓:薛大千

不是,善惡到最高端時就不分你我了。因為資源是有限的,為了一部分人爭取利益,勢必會損壞另一群體的利益。成年人世界裡只有立場與權衡,沒有善惡之分。

5樓:佛愛眾生

真正的善良能溫暖冰冷的心,給受傷的心以安慰。能促使人反省自身的惡,激起愧疚之情,進而對惡產生極度的厭棄。

善良的最高境界是在看透事情的全部真相以後,依然堅持為愛而選擇的自我犧牲。——而選擇這樣做的人,是上帝。

當你真正愛乙個人,或一件事,在必要的時候,你就會選擇為他/她/它犧牲,那麼此時,你就成為了她/他/它的上帝。

——上帝的化身就是愛

每個心中有愛,每個為愛犧牲的人都是上帝。

上帝存在於這個每個人的心中,有愛的地方就有天堂。

所以善良的力量之源是愛。

上帝永恆。

愛,永恆

6樓:新穎星

你是什麼人,你將會遇到什麼人。

你遇到的人,都是被你吸引而來。

你是誰,你就會遇到誰。

我們總是抱怨別人對我們怎麼樣,但卻很少反省自己是怎樣的人。

很多時候,我們對自己的了解反而比不上別人對我們自己的了解。

欺負你的人,是因你的軟弱而來。

在平時,被欺負最多的人,一定是最沒有原則的濫好人。

因為你是濫好人,總想誰都不得罪,最後誰都得罪。

你越是沒有立場,越是被動。

你如果軟弱,替人背鍋也不吭聲,自然會有更多的鍋給你背。

你越是怕麻煩,越會有麻煩惹上身,那些灰色地帶的麻煩,永遠都是為最好說話的人準備的。

你幫助了別人,毫無怨言,自然會有更多的人來請你幫忙。

更可怕的是,你幫著對方的忙,最後別人卻認為你的幫忙是分內之事。

毫無理由的幫忙,毫無怨言的幫忙,最終得到的不是感激,反而是抱怨,甚至是被欺負。

可能就有人問,那是不是以後什麼忙都不幫呢?

並不是這樣,而是在選擇幫忙的時候要量力而行,需要結合自己的情況。

如果自己很忙,就不要太委屈自己,先把自己手頭重要的事情忙完,再去做力所能及的幫忙,在幫忙感覺到壓力的時候,要學會一定的拒絕。

幫忙,也是有原則的。

如果對方很需要幫忙,而且你剛好能夠抽出身來,可以幫忙。

同時,你也要看對方的態度,態度好的,自然會幫忙。如果態度不好,那就乾脆找個理由推脫,不要怕對方不高興。

別人都不給你好態度,你何必去討好。

幫忙,要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和對方的態度。

對於不知道感激的人,還是算了吧。

當你有了底線,你有了原則,你有自己的主見,你的幫忙,對方才會尊重,對方才會珍惜。

太容易得到的,別人往往不會珍惜。幫忙也是一樣,如果你什麼事情都是有求必應,那你一定是不會被珍惜的。

做人,不能太露鋒芒,但又得有一定的鋒芒。

這個鋒芒,就是你的立場,是你不可碰觸的底線。

不想背的鍋,要還回去。

不想幫的忙,勇敢拒絕掉。

善良,但不要怕事。

你對我好,我就會對你更好,滴水之恩泉湧相報。

你對我不好,我也會反擊,我也要你知道,我也不是誰都可以欺負的。

不要試圖得到所有的人喜歡,想得到所有人的喜歡,只會讓自己活得越來越卑微。

誰人背後無人說。

沒有人會得到所有人的喜歡。

只要自己做的事情無愧於心,活得坦蕩就足以。

自信、自愛,便不會輕易遭人怠慢。

成年人的社會關係,都是自己量身定製的。

7樓:牧童

不是。善良的最高境界是建基於於明心見性之上的。明心見性後放下「私心利欲」,以眾生福址為依歸、普渡眾生、大慈大悲,有如觀世音菩薩一樣,此等方為大善上善。

僅供參考。

8樓:丿忘了愛z

這種話我感覺就跟領導讓你加班還美曰鍛鍊你一樣,做了對不起別人的事還指望別人反過來幫你?提倡以德報怨的基本都不是啥好東西。如果有人真信這玩意,那你吃多大虧都是應該的,這是你應得的啊,好好努力,再創輝煌,你行滴你是最好滴,要有自信啊。

以德報怨這種思想本身就是三觀不正。孔子就說過以德報怨,何以報德,以直報怨,以德報德!」

9樓:嗯沒有意見

以德報怨,何以報德。

且以德報怨的那個人看起來有犧牲與容忍,自己的形象很偉光正,可那個怨的人呢,他一定是絕對惡的那方嗎。而生活中很多越簡單的東西在落向現實時往往會變得越面目全非,個人認為最高端的善一定是來自於群體的素質而非個人的成就,而善良是美德,同時它一定也是智慧型,以上。

10樓:朵一一

孔子早就回答過了:

以德報怨,何以報德?

以德報德,以直報怨。

善良的最高境界是有原則、有底線,善良得恰到好處。

別人對你好,你就對別人更好;別人對你不好,你就用公平正義的標準去做每一件事。

以德報怨是愚蠢的最高境界。

11樓:語安河

善良的最高境界肯定不是以德報怨。

以德報怨不會讓這個世界的好人越來越多,只會讓這個世界期待別人以德報怨的壞人越來越多。

善良的最高境界是在自己力所能及的範圍內善待這個世界。

不虛偽,不做作,不為了世俗名譽去行善;也不會真的因為有一顆普渡眾生的心去行善卻拖垮了自己。

12樓:dimensionless

善良啊?修佛最困難的就是修出一顆菩提心,何謂菩提心,利益廣大眾生,看眾生飢渴便割下自己的肉贈予。你說是報德還是抱怨?

菩薩割下自己的人只是因為心生憐憫,從未考慮過為什麼。當然這個例子比較誇張,但我想說的是當你談論何以報德何以報怨的時候,你心裡是否只是打著善良的幌子對自己的行為獲得乙個心理安慰?既然如此,你做什麼選擇只要心裡舒坦就行,何必管什麼報德抱怨。

至於善良的最高境界,修一顆菩提心,這與世俗的凡人無關。

13樓:暖色系

不,以德報怨?你錯了,愛你的人會永遠愛你,你愛的人卻未必會反過來愛你。這個道理很多人都不懂,對於更多人來說,我欺負你你卻不生氣仍然對我微笑,我會想,被欺負成這樣還衝我笑,真是賤,久而久之,我會理所當然的向你索取,認為你對我好是應該的。

就如同父母溺愛孩子,父母對孩子好不好,為什麼孩子長大後卻絲毫不顧及父母,做出種種傷害父母的事來。以德報怨,更有可能促使對方進一步傷害你,不過那也是活該。

14樓:聞逗比

以直報怨,以德報德。

目前排名第一的那個答案也是在以直報怨,四個子女的態度十分的公正,客觀審視了對方的家庭情況以及事後的態度,做出了不追究刑事責任和民事賠償的決定。

這是最大的善意。

15樓:dw ch

以德報怨,何以報德?

如果顧慮對方的支付能力,可以先走流程,然後無論是欠著不催款,還是免除對方債務,這都行。實在不必大手一揮,給對方免責。否則,出了車禍就賣窮,別人還怎麼安心上路?

賣窮就可以免債務,誰還買保險?這次撞了個不在乎萬八千的,下次撞個一家的頂梁柱,也這麼不賠錢是不是別人就該餓死?要錢求生活是不是就是不善良?

有錢可以不在乎錢,沒錢在乎錢,但都可以善良。有錢的過度了,就把別人比成了貌似不善良,而引起這種不善良的只是貧窮。貧窮又不是罪過。

對於事主,我們不該指責什麼,頂多是說句這種事情這種處理有欠考慮。但是對於看客來說,請務必記得各種新聞總有,但不是常態。就像中彩票的總有,但別以為這種好事就會輕易落在自己身上。

16樓:完顏郗

以直報怨

子曰:「驥不稱其力,稱其德也!」

或曰:「以德報怨,何如?」子曰:「何以報德?【以直報怨】,以德報德。」

出之《論語十四憲問》

17樓:李虹

以德報怨必須建立在國家法制能完成公正的賞善罰惡功能基礎之上,否則社會要出大問題。被害人或其家屬為加害者求情的事還是少點為好;那些要求被害人或其家屬原諒加害者的,純屬吃飽撐的。

18樓:我就是來看看

我認為,善良的最高境界大概是自己不作惡,遠離惡,不輕易擊穿道德的底線,教育自己的孩子不作惡,遠離惡,不輕易擊穿道德的底線。

19樓:避免被盯上

孔子曰以德報德以直報怨讓善良的人喜歡你讓缺德的人恨你這才是善良的最高境界

老子曰學聰明點不要讓人我有彼此傷害的機會一切自然而然這才是善良的最高境界

煞筆曰以德報怨才是善良的最高境界

看你喜歡哪一款最高境界的善良

20樓:

善良的最高境界應該是去共同做到讓人們有乙個清楚的選單,知道自己的行為和結果之間的聯絡,而不是所謂的原諒,個人的善良應該做到不影響人們評價自己的行為,聖母從來不會讓這個世界更美好,因為他們忘了道德的根源本就是秩序。

21樓:張小白

是的沒錯,容我論述一番

孔子說,以德報德,以直報怨

直,指以正確的方式

而前半句以德報德很明顯是正確的行為,那麼可以得到,直=德按照相等可以替換的原則,以直報怨=以德抱怨所以以德報怨就是你可以採取的行動

信了你就傻了

22樓:歐陽爆菊

善的最高境界按照康德的觀點是按照絕對律令行事,通過對理性依照自由意志立法的演繹確實可以得出以德報怨的結論—例如時下流行的關於綠教的爭論,許多網友的觀點是,當你所謂的尊重別人的時候,別人依照其教律(綠教對於異教徒的觀點)正歧視你呢,於是當貼吧貼出所有的綠教成員都該死的帖子的時候,誰反對這種觀點,誰就是聖母婊。那麼我們嘗試用康德的道德原理來分析一下:就是別人歧視你,有違康德通過理性存在所確立的關於人的尊嚴,所以歧視是乙個不好的行為,但這個行為不好的原因在於行為本身以及行為所對應的主體的動機,所以是從動機到行為不好,而不是對方人不好。

於是可以得到如下兩個推論:1、人無所謂好壞,通常人所認為的無論是壞人還是好人,都是同時既可能做壞事又可能做好事的。2、既然歧視的不道德性在於歧視的動機以及歧視的行為,那麼因為別人用不道德的方式對你,你理所當然用不道德的方式回敬別人就顯得很可笑了(比如因為他先歧視你,所以你也歧視他),因為不道德性是基於你的行為和你的動機的(你當然可以任性的說,這種情況下我寧願用不道德的方式,也要弄死對方,但這種快意恩仇在康德理論中就是惡而不是替天行道)。

那麼如果不道德性建立在動機和行為之上,則即便我們遭遇了不公待遇,但為了遵循道德律令(或者說,做乙個道德的人),我們也不能通過不道德的方式進行反擊,因為對方不道德的行為並不能使我的不道德反擊之動機獲得合理性,這樣就能推出以德報怨的結論了。ps:這也是為什麼現代法理都傾向於:

1、規定根據行為量刑而不是根據民意和民憤;2、規定主體自我保護的權利而不是先發制人、暴力反抗的權利。哈佛大學桑德爾教授認為這個理論是迄今為止關於絕對道德最有說服力的理論,沒有之一。

應該以德報怨,還是以直報怨?

黃宜賓 我的回答是 根據怨從何來,看情況選擇以直報怨還是以德報怨 詳見 悲慘世界 三個廣告牌 葉舞冬陽 很多時候真的不是你想選擇什麼就可以,以德報怨別人覺得你好欺負下次繼續,以直報怨別人覺得你不近人情,以怨報怨別人又覺得你小心眼互相傷害。綜上,如果不太在意別人的看法,就follow your hea...

聖人的孔子為什麼不說「以德報怨」,而是以直報怨?

長風 幹嘛要 以德報怨 言必信,行必果。行為,不是個過程,而是要實現乙個確定結果。以德報怨會有啥效果?一定能和其怨麼?只管展現 德 事實上往往容易形成 縱容 的效果,錯誤不會得到指出和糾正,那麼一定會有更大的 怨 那麼這個 以德報怨 意義何在?趨向乙個 德 的結果,才是 德 的意義。只顧念乙個 德 ...

以彼之道還施彼身,還是以德報怨?

無守 不同的境況,有不同的見解。以彼之道還施彼身是希望對方明了自己此刻的心情,這樣就會敬重你,自然就不會欺你,壓迫你。以德報怨說的是自己的心胸,不要因為別人的怨氣而使自己的怨氣以及怒氣增加,所謂寬恕待人,其實待的是自己。有的時候,我們總會遇到那些我們沒辦法,很無奈的人和事,但是我們有自己的理由不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