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生的最高境界是什麼?

時間 2021-06-01 00:03:14

1樓:學問中醫

養生的四個境界

黃帝說:我聽說上古時代的「真人」,他們洞悉自然界的規律,掌握陰陽變話的機理,吸收吐納精氣,獨力修道,精神內守以養精氣,全身內臟肌肉協調一致動,所以他們與天地同壽,沒有終結之日,這就是「與道共生」。

中古時代除了「真人」外,還有「至人」。他們敦厚淳樸,養生方法齊全,能夠契合陰陽的變化,適應四時氣候的交替變換,避開世俗的紛擾,聚精會神,保全神氣,暢遊於天地之間,其視覺和聽覺,四通八達。這延長了他們的壽命,強健了他們的身體。

這種養生方式也屬於真人一類。

還有另一類「聖人」,他們安然平和地處於天地之中,能夠順應各種氣候變化,其欲求和嗜好都符合世俗社會的要求。他們沒有世間俗人的惱怒的情緒,行為也沒有脫離社會,但行為舉止不仿效世俗之人。在外不讓身體過度勞累,在內不讓思想有過多的憂慮,以悟靜快樂為根本,以悠然自得為目的,所以他們的身體不容易衰老,精神也不會耗散,壽命就可達到百歲以上。

再就是「賢人」,他們能夠遵循天地、日月、星辰執行的規律;不是違逆而是順從陰陽的變化,根據四季氣候的不同及寒署的變化來調養身體,從而符合上古真人的養生之道。這樣就可以延長他們的壽命,但終究是有極限的。

2樓:趙憶遠

我的觀點是,在醫學生全部是胡說八道廖倫一堆,指望現代能治病是不可能的,大部分專家都普遍短命,理論上的東西容易把人學成智障!真正有效的養生方法是保證運動和睡眠,有了免疫力抵抗力承受力,即便你喝的爛醉睡一覺就恢復了,你若是聽這些庸醫紙上談兵,會英年早逝!

3樓:杞大叔

養生的最高境界那必然是:陰陽平衡,天人合一。

所謂的養生就是讓我們人與自然的萬事萬物規律相結合,簡單來說就是修身養性。人之所以存在天地間,必然是和大自然息息相關的。但是現在的人總是和自然規律長反調,比如熬夜、暴飲暴食等。

這個時候就需要我們在順應自然的基礎上,調理自己,與自然達到步調一致。有句話說的好「天睡我睡,天起我起」。

我認為的養生最高境界是身體力行,將其發展成一種習慣,而不是三天打魚兩天曬網,想許多人一樣十分刻意的去養生。

4樓:探源小分隊

養生的最高境界是養心,「心」為一身的主宰,心常靜則神安,心平氣和才能達到「心如止水、處事不驚」

常保持心理平衡的人五臟淳厚,氣血勻和,陰平陽秘,所以能健康長壽。「心理平衡」是健康長壽的基石。對於現代都市人來說,誰擁有了心理平衡誰就擁有了健康和長壽。

做好養心之外,再做一些養生輔助,例如堅持鍛鍊,早睡早起,健康飲食等

5樓:言希

養生的最高境界在於養心,講究靜心、樂心,心定則氣和,氣和則血順,血順則精足而神旺,精足神旺者,內部抵抗力強,病自除矣,萬病回春,平時多運動,鍛鍊身體,多喝水少喝酒

6樓:素色博士

中醫的最高境界是養生,養生的最高境界是養心。所以,就養生而言,下士養身,中士養氣,上士養心。看乙個人也是一樣,觀相不如觀氣,觀氣不如觀心。

7樓:

最高境界那當然是「提契天地,把握陰陽」,以養生入道,證得高真,形神俱妙。

這麼說或許有些玄妙,實際上一點也不玄。真正的養生可不是在身體層面瞎鼓搗,不是枸杞紅棗生薑泡茶喝,更不是聽信磚家之言,整天擔驚受怕,這不能幹,那不能吃,這樣顯然連養生的門都沒入。

如果養生的目的是追求不生病或者能自癒疾病,那就保持自己的正氣,所謂「正氣記憶體,邪不可幹」。

保持正氣不僅僅是注意肉體層面的正確使用,更重要的是「神」的層面,心中要有正知正念正能量,在處理麻煩的事情時,戰略上要重視,但戰術上要放鬆,切不可一點小事就擾了心神。

心要像天空一樣,雁過無痕,但雁來的時候也精彩過;心亦像大地,承載著無數生命的生長收藏,卻始終如一。

最高境界的養生,一定是形神兼顧,類似于丹道的「性命雙修」,最終一定是形神俱妙,接近道或者已然入道。

8樓:黃精推廣大使

中醫的最高境界是養生,養生的最高境界是養心。

人是一切生物中構造最完美的靈體,健康的身體是人生本來就具足的;人健康狀況的調節是靠人體本身所具有的調節修復系統來完成的,而不是靠外部因素,外部因素只能起輔助作用。

健康的根本在心。一切法從心生。心淨則身淨。所以得病了,不要向外求,要靠自己自身的修復系統來修復自己的疾病。

健康,從調節心性開始。調節心性需要學習聖賢傳給我們的大智慧型。

正確的觀念遠比昂貴的藥物和危險的手術更能幫助患者消除疾病。因為有了正確的觀念,你就會有正確的決定,就會有正確的行為,就可以預防許多疾病的發生。

我認為養生的最高境界就是,認為自己生病了就及時就醫,不害怕疾病,內心鎮定,及時調養!

9樓:悠然

養生的最高境界是無為,道法自然,一切都是自然的,就象大自然中的一切,沒有外力的干擾和刻意的追求。而這只是一種理想狀態,是追求的方向,所以才需要修煉。做為乙個普通人不經過歷練也許根本不會悟出其中道理,但這並不影響對養生的追求,過程也許比結果更重要。

功到自然成。

10樓:無疾林

據對許多百歲老人的調查顯示,長壽並沒有一定之規。

他們之中,有無肉不歡的,有菸酒不離的,有愛吃鹹菜的,有喜歡吃甜的。

可能他們唯一的共同點,就是容易滿足,樂觀,心境比較恬淡。

所以,養生最高的境界,我認為是在順從自然規律的前提下,熱愛生活,樂觀向上,不過度追求名利,最好有點特別喜歡的小癖好,像老頑童周伯通這樣,一生保持天真。

11樓:簡醫之家

養生要實時養生,要根據體質養生,每個人的體質都不盡相同,所以不能一概而論。

養生是順水推舟,就如同生氣的時候,一定要發洩出來,該憤怒的時候憤怒,切不可逆水行舟。

12樓:小釦皮

一切藥物對治病來說都是治標不是治本不管是道醫中醫還是西醫,因為一切的病都是錯誤的因,產生錯誤的果。健康的根本在心一切法從心生,心靜則身淨。

中醫的最高境界是養生。養生的最高境界是養心。下士養身,中士養氣,上士養心。

所以。養生百法發首選養心。研究表明人類疾病的絕大部分都與不良心態有關,它提示我們養生首先養心養心貴在靜心,靜心的至高境界是樂心 ,養心重在養神,養神說到底是淨化人的靈魂,所以養心自然不是指保護好心臟,而是指調控好,你的心態,包括思想感情情緒一面等等。

人生最忌是個(亂)字,心亂了對外可以亂事對內可以打擾血氣使之失常。凡惱怒恐怖喜憂等,都是亂為多病短壽的根源不但養病時不應亂,平時起居生活也忌心亂。人違背了養生法則雖不一定立即得病但一旦形成習慣就會大大增加得病的機會。

健康從調節心性開始,所以正確的觀念,遠比昂貴的藥物和危險的手術更能幫助患者消除疾病,因為有了正確的觀念,你就會有正確的決定,就會有正確的行為,就可以預防許多疾病的發生。

13樓:南海老強

養生其實就是對飲食、對運動特別是對各種情緒的乙個度上的把握。過飢過飽,勞累與否,各種情緒是否太激烈,能幫我們把握這乙個度的,就是感受,就是感覺。

我的觀點請參看:

南海老強:你問我養生養什麼?感覺代表我的心……

14樓:絞絞姐

現代人越來越意識到養生的重要性,但是養生認知大多還停留在養身體的層面,真正健康的人,應該是身心都健康,所以養生的最高境界應該是養心,所謂心淨則身淨。

那麼怎麼來養心呢?

養心的關鍵在於養護精氣神。

精、氣、神三者之間是互相滋生、互相助長,密不可分的。精是生命的物質基礎,氣是生命的能量,神是生命的主宰,三者互為轉換,精可以換成氣,氣可以換成神,神又可以統領精和氣。只有養足了精氣神,每天精神頭組,人體才會健康少生疾病。

在精氣神這三者中養「神」是最重要的,只有神的存在,才能有人的一切生命活動。古代養生家強調:「神強必多壽」。

所以說,精盈、氣足、神全、為養生長壽之本,而調攝精、氣、神的關鍵在於養神。

如何養「神」:

1.心態養神. 2.娛樂養神. 3.休眠養神

4.「糊塗」養神 5.運動養神 6.「食療」養神。

人有喜、怒、憂、思、悲、恐、驚的情志變化,亦稱「七情」。任何一種情志過激,都是產生疾病。

心主喜.恨-----性情急躁的人容易患心腦血管病。

肝主怒-----常生氣的人容易患肝病。

脾主思-----思慮過度的人,容易食慾不振。

肺主悲-----愛憂傷的人,容易感冒. 咳嗽。

腎主恐-----膽小怕事的人最容易腎虛。

如何修身養性:

1.心態平和. 2.勞逸結合. 3.睡眠充足.

4.愛好廣泛. 5.多吃靜心安神的食物.

15樓:四季養生伴侶

養生,重在防病和延壽

延壽,自古以來無數人孜孜以求,這一世界難題,無人能解。

你可以努力去做的就是,善待自己的身體,不要糟蹋它

曖昧的最高境界是什麼?

我暗戀他 我會因為他讓自己不斷變好,他是我努力的動力之一我知道我也是被他偏愛的女生 不過感覺和普通的暗戀不一樣,我沒有什麼得失心,不太會因為他吃醋他是我的老師 高考加油 這段灰暗的日子,幸好照進來一束光 以前會想象期待在一起,曖昧時間長了,可能沒那麼喜歡了,突然覺得這種各取所需又相對自由的狀態也很自...

做人的最高境界是什麼?

故里 西漢時候,皇帝把一群羊交給身邊的宦官,讓他分給在場的各位大臣們。可這群羊有肥有瘦,宦官很為難,不知怎麼分才好。其他大臣也學著他,隨機牽一頭羊便謝恩回家了。後來這位大臣得到了皇帝的重用,也被群臣所尊敬。其實,人有時真的需要一點傻氣。越是不斤斤計較的人,往往越是會收穫很多額外的東西。糊塗是一種氣度...

自律的最高境界是什麼?

不歸 儒家角度講 自律算是修身的一部分,格物致知誠意正心就是修身。這些需要一輩子去努力,最高境界就是止於至善。孔子四十而不惑 孟子四十不動心等等 白與塵 自律?這個最高境界我前幾天剛好想過,最高境界應該相當於佛,我說的不帶宗教色彩,就是覺悟者,也就是開悟的人,或者道家所講的真人,因為這類人完全處於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