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以哲學的角度解讀《I am Afraid》?

時間 2021-05-12 06:37:23

1樓:

首先推薦羅心澄的回答。然而,夜中不能寐啊,起坐彈鳴琴;鳴琴都是灰啊,那——還是寫一些什麼吧。

至少,這詩的作者提供了乙個歸納法的個案,他的恐懼(afraid)還可以幫助我們理解Inductive logic(中文難道叫「歸納邏輯」?)的意義。

先說前六行:

(1)某人S,他先說,他愛雨,其實他避著雨。

(2)S又說,他愛Sunny,其實他避著Sunny。

(3)S又說,他愛風,其他避著風。

大體如此。作者歸納了一條規律:

(P)每當S說他愛X的時候,他其實避著X。

作者認為:

(4)當S說他愛自己,其實他會避著自己。

因之,作者害怕了。害怕在這裡是乙個很有趣的詞。嚴格來說,(1)、(2)、(3)合在一起,是沒有辦法推出(P)的,也沒有辦法推出(4)。

這就好比,村里第乙個人叫張三,第二個人叫張三,第三個人也叫張三,不能推出村里所有人都叫張三,也不能說明第四個人一定叫張三。歸納,是不能得出必然的結論的。這樣說來,作者似乎沒有必要害怕。

但作者分明又是相信(4)的。或者更準確地說,對於作者來說:(1)、(2)、(3),他們合在一起,給了他乙個理由,讓他陷入了一種憂思——(4)很有可能是成立的。

我們可以問這樣乙個問題:這是為什麼?

這裡,我們就需要介紹歸納邏輯了(以下內容摘選自SEP Inductive Logic (Stanford Encyclopedia of Philosophy))。我們一般熟悉的邏輯是演繹的。演繹邏輯有這樣乙個特點,有效的演繹邏輯可以保證真的前提一定可以推出真的結論。

比如,所有天鵝是白的,我是乙個天鵝,所以我是白的。這背後是乙個有效的演繹邏輯,只要前提是真的,結論也一定是真的。但歸納邏輯不同。

歸納邏輯要幫助我們理解這樣一件事情:這些前提,是否給結論提供了一定程度的支援;如果是,究竟是多大程度的支援。

我們來看這個例子:

如何以哲學的角度來評價《星際穿越》?

三國哥哥 哲學方面不是太懂。但我還是來強行答一下看看。星際穿越是乙個人類自救的故事,故事線看起來有A,B兩條線,但實際上只有一條,就是主角們帶著地球文明去合適地新建文明。也就是人類在遇到滅頂之災該何去何從。人類的自私性,馬修從頭到尾都是為了家庭 呆萌只為了自己活命 都被拯救這麼多年還沒點逼數 女主從...

如何以藝術角度評價梵谷?

丁力 藝術角度評價可能沒資格 但是從美的角度,完全欣賞不了。他的畫看起來就像是初學油畫的中學生塗鴉,或者是眼睛有問題的人,畫素粗糙怪異。總之,毫無美感可言。不得不說,他能被人追捧成這樣,不止是藝術的墮落,更是人性的悲哀。多少人是發自肺腑的真能欣賞出什麼來?好多半調子雲裡霧裡不知所云的不過是在那捧臭腳...

如何從哲學的角度看待癌症的存在?

耿家新 自由是把雙刃劍!人類有使自己細胞癌變的自由。癌變,使區域性突破全體的束縛而凸顯了自己 全體通過癌變毀滅區域性自身維持了平衡。 一可多了 從自然角度來看,人類擁有發達的智力,但身體的屬性太脆弱,所以易有疾病。而如今,人類不需要大量勞動來生存,而且更多的人強制性忽略生理需求,無規律作息,導致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