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價乙個作家是基於其文學作品還是基於其個人?

時間 2021-05-11 16:08:19

1樓:江江編輯

評價乙個作家,主要還是文學作品是第一位的。

如果因為乙個作家「私德有虧」而忽視他的文學成果是十分不客觀的。

而且,就算是語文教材編寫中,也有收錄一些看起來「私德有虧」的作家的作品的。

就不舉例了。

2樓:仙道難

作家是乙個職業身份啊,那職業成就當然要基於其文學作品啊,當然前提是個人的問題不能影響到文學作品的創作,比如抄襲什麼的,如果涉及這種問題的話,那個人和他的職業都有問題。

3樓:不周風

前段時間在關於「文字是否只是巧言令色」的問題下看到有人說,「如果很喜歡乙個作家,就不要去面對面的和他交朋友」(大致是這個意思)。我覺得特別有道理。

4樓:伊二三

既然稱之為作家,那肯定是先基於作品,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性格,尤其有些才氣的人性格上可能會不夠圓潤,四平八穩的人生未必能創作出好的作品,

從特殊時代裡或環境裡或經歷裡走出來的人,對生活的感悟往往會更多有很多作家都是從特殊的環境裡去尋找自己的創作

5樓:Zenon

首先,德行是用來約束自己的,不是評判他人的,所以我不是很能理解什麼叫私德有虧,更恰當的說法應當是不認同他的做法。

其次,對做法的認同不代表一定要對其模仿。

最後,如果你不認同他的做法,你還喜歡他的書,只能說你只是宣稱自己不認同他的做法。

6樓:小熊千昭

一般而言二者皆可。不過已經預設評價物件職業是作家這一前提了,我還是認為應該以其作品為著眼點加以分析。

個人對一提到部分有「人品」有缺陷的作家,就只顧著抨擊對方人品,而不看他們作品的這一現象非常不滿(例如方方,曹文軒,顧城等。而且一些大家揪著不放的人品問題其實非常無聊)。

分析作家,最重要的還是基於他的作品。人品,國籍,性別,階級,家庭背景(例如賈淺淺),政治立場這些都往後排。(不要再舉報我的回答了,從答案到前面那句話都是認真的)

最後黑一把郭敬明。這人就算是只基於文學作品評價,不說抄襲,也爛透了。

作為乙個文學作家,在看別人的文學作品時主要看作品裡面的什麼?

江江編輯 已經有一定名氣的作家,也還是會看繼續看別人的作品的。寫作是乙個持續輸出的事情,如果沒有豐富的人生閱歷以及強大的閱讀量,是很難做到持續創作,輸出內容的。另外,還有一部分閱讀是出自於社交需求,為身邊的朋友書評序跋,都需要閱讀。由於工作原因,經常會與一部分作家打交道,據我的了解,題主提到的 情感...

一部文學作品的反覆閱讀價值與其文學價值是否可以劃等號?

文圭 文學價值包含了值得反覆閱讀的價值,這樣說比較好。文學價值是比較寬泛 全面的概念。一般來說,可視為文學史價值,美學價值,思想價值等等的集合。而值得反覆閱讀的價值可以視為從另乙個角度來分,與前面的文學史價值 美學價值 思想價值等都有交集,但不盡相同。舉幾個例子。一 東漢班固所作的詠史詩,寫得有些粗...

代入感是否是乙個評價文學作品優秀與否的重要條件

故鄉月明風蕭蕭 我認為評價文學作品是不能看代入感的。有很多的文學作品筆法凌厲冷酷,對社會黑暗的記錄有史學家般的精準,它們也正因此賺得文學史上的地位。如水滸,金瓶梅這一類,讀這類書倘若有代入感,必生效法心。所以欣賞文學作品要保持一定的距離,要感受作品裡人物的思想,也要站在書外,如天地看萬物般似看芻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