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理解《道德經》第一章?

時間 2021-05-10 09:45:51

1樓:Acebase

第一章

道可道,非恆道。名可名,非恆名。無名,萬物之始也;有名,萬物之母也。故恆無,欲以觀其眇;恒有,欲以觀其所徼。兩者同出,異名同謂。玄之又玄,眾眇之門。

恆久的道,不能以語言來言說;恆久的名,不可以文本來命名。道、名,如地外深空,浩渺無邊,除非親眼目睹,否則無法以頭腦想像出來。能夠談論、及在頭腦中醞釀的皆非道,入不言之教,才能理解真正的道。

不言之教,以無(虛)為萬物之始;有(信)為萬物之母。「恆無慾」——守虛無,體會道之精緻與微妙;「恒有欲」——守信仰,領悟道之無限與寬廣。虛、信,將無、有結合在一起,同出而雙謂,在道的世界中,可稱做玄。

聖人守靜篤,致虛極,創不言之教。兼通有無,兼通則厚,兼通則深遠,玄德就是厚德、深遠之德。跟隨聖人,尋找天外之天、人外之人、形外之形、智外之智、思外之思.......

玄外之玄,找到這關鍵之處,就能進入眾妙之門。

老子所說,聽起來離我們個人生活甚遠。其實並非如此。不言之教,聽著虛玄,所謂不言,即指不言之身、不言之時,與日常生活,息息相關。

在日常生活中,人人要做很多思考,這些思考是不是全都圍繞社會話題展開?而人們日常的行動,正是在思考的指導下進行......在家孝悌,出門忠信......

當一天結束,真正回歸自我時,我們的自身,仍處在思考、行動的餘波中,多多少少還受著社會的影響,難以平息。雖然我們在不言之中度過的時間多於有言之時,但我們卻幾乎感覺不到它們,也管理不了他們。似乎離開社會化後,我們的意識只剩下一片迷霧。

我相以以下比喻,來說明將這層迷霧撥去後,呈現在我們眼前會呈現的景象:供我們思考的時間彷彿陸地或島嶼,而無思考的時間彷彿圍繞陸地的海洋。假如我們常年身在陸地,會自然認為,陸地景象是世界應該有的樣子;一旦我們來到海邊,海天一色的景象又會讓我們覺得,這才是世界本來的樣子。

老子著《道德經》,就像把我們帶到海邊,再以一葉扁舟,帶我們進入這不言的海洋中,揚帆遠航,遠離思考及社會行動所構成的陸地與島嶼。後文有描述這片海洋的詩句「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自今及古,其名不去,以閱眾甫。」這就是眾妙之門。

恆久的道,非可說的道;恆久的名,非可說的名。虛才是萬物之始;信才是萬物之母。恆無!

守虛,體會道精緻與微妙;恒有!守信,領悟道無限與寬廣。虛、信;無、有,在道中同出雙謂,可稱做『玄』。

聖人緻靜篤,守虛極,創玄而又玄的不言之教,帶我們進入教人於不言的眾妙之門。

2樓:ghjkiumtai

道,就是宇宙萬物的真實的變化的形態,即真相。沒法描述,只能悟。道恆無名。

道…………道……………無名………無名(2020)有名………萬物--幻象2020

觀玄兩個方向,無慾,有欲,觀有名之玄體

玄之又玄,透過現象看本質,透過本質驗現象,悟道之法

3樓:道可

《道德經》第一章

「道,可道,非常道」。道,可以言說,但很可能不是你說的或你理解的那個意思。道,可以心領神會,不是日常世俗之道。

道,可道。任何人都可以談論它、言說它,按任意的理解成為任意的版本,你可以用它談論宗教、談論哲學、談論科學、談論生意、談論婚姻、談論早餐、談論一支煙、談論一首歌、談論乙隻螞蟻……盜亦有道。老子,那個智慧型的老人,他給了我們無限的自由。

非常道。它又警示你免生一切知見,

有效避免了權威版本的專橫,單憑這一點,我喜歡上這個老頭兒。老子——這位很老的先生。

道是可以言說的——你知道說出來不一定對的時候。這句話深深地穿透我,如果它有機會穿透更深,爭論的噪音就小了,「權威」成為了中性詞,強權受到鄙視,自我得以超越,衝突與爭鬥慢慢平息,豐富、自由與和諧成為主旋律。

「名,可名,非常名。」

你可以給道和萬物定概念、下定義,分門別類,但概念無法等同於本體,定義不能完全涵蓋它的本義。你可以稱之為道,稱之為佛,稱之為神,稱之為無,稱之為玄,稱之為盤古……世間萬物,都可以隨意名之,但名就是名,不是所指本身。

「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

沒有概念、定義之前,天地萬物沒有區分,一塊石頭與一棵樹沒有分別,神與魔鬼沒有分別,美醜沒有分別,善惡沒有分別,對錯沒有分別。沒有分別,是最初始的狀態,它「渾渾如一鍋湯」、「混沌如雞仔」。當人學會分門別類、學會下定義以後,萬物才得以發生,我們不斷地細分、給概念,萬物越來越豐富。

妄以為萬物的分化是乙個事實,殊不知他只是乙個名的存在。我在這裡說道德經,只是乙個IP的存在。佛說人生如幻,老子說萬物皆名。

萬物是因人類的認知而生,天地原本乃一物,天地原本無一物。

在原始人的意識中,「萬物」也許只不過幾種食物和工具而已;在乙隻羚羊眼中,「萬物」也許只有兩個——可以吃的與不可以吃的;20世紀人們視野中的「萬物」,比17世紀豐富上千倍,真是物多了幾千倍麼?名而已。

這上千倍的存在是怎麼來的?是這幾百年間長出來的嗎?原來世間一切只是認知,是認知的不斷分化。

它因我們的認知和定義而生。它因意識、語言、文字、文化而生,它因邏輯、推理、實驗、爭論而生。人類是唯一有意識的動物,人類創造了萬物。

老子用一種巧妙的方式回答了萬物之源,對於乙個知識性的頭腦而言,這不是理想的答案,知識性的頭腦需要用「名」的方式解釋「名」,用人設的概念解釋人設的概念,用假設的邏輯解釋假設。到底是先有雞還是先有蛋?知識性的頭腦無法理解「雞就是蛋,蛋就是雞」。

知識性的頭腦善於作繭自縛,自己畫個圈兒,一直在裡面轉。

比如,我們創造出了「時間」這個概念,並把從出生到死亡定義為一生,這個概念和定義幾乎毀掉了大多數人的生活,讓我們的世界充滿衝突、掙扎與無處不在的恐懼。最後不得不依靠宗教的力量來讓人們重新了解「永恆」、「輪迴」。

「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

這不夠邏輯,無法推理,無法證明,它只能了解。

「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

妙者,不可言也。即使可言,也非常言。姑且言之,竅門、玄機也。

故常無,欲以觀其妙。

無,是了解玄機的途徑。

無,放棄所有的知識、邏輯和頭腦,無我。只有在這樣的寧靜狀態下,才能了解玄機。這幾乎是所有宗教修煉的基本路徑,靜心、無慾。

常有,欲以觀其徼。

徼者,邊際也。

對世間萬物不斷分解、給概念、下定義、製造邏輯、推理、實驗、爭論、衝突、調和……永珍得以更新。

「此兩者同,出而異名。」

無與有,一枚硬幣的兩面,本來無有,本來無無。一旦出生,好比孿生兄弟,有了不同的名字,可以從不同的側面了解世界。

「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如果把有無兩者統一起來,不失偏頗,就離道不遠了。玄,是道之相。玄之又玄,統一再統一,正如我佛所言:「有亦無,無亦無,無無亦無」。萬妙在其中,妙不可言了!

第一章有兩個重點,一是開篇就打預防針,警醒讀者不要拘執於文字言說,佛陀也在最後說金剛經的時候,宣告「如來無所說」。不管佛經道經,都相當於出楔之楔、挑刺之刺。但有言說,皆無實義。

但凡文字,絕非真理。一切法皆有其指,若執法為實,又成新障。

二是丟擲「有」、「無」兩個總名,作為天地萬物的言說基點,以此為落腳點,往前走精彩紛呈,往回走妙不可言。

《道德經》第一章原文: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4樓:

看《老子今註今譯》陳鼓應版本

有原文,歷代注釋,今天的譯文,引述補充等

學界也比較認可

正常人看得懂

我也還在學習中,就不多說什麼了

5樓:櫻桃土4

《道德經》第四十三章:天下之至柔,馳騁天下之至堅。無有入無無間,吾是以知無為之有益。

不言之教,無為之益,天下希及之。此章是講執行真氣時,無為自然的妙處益處的。在解釋該句意思前,先分享與該句有關聯的乙個故事。

佛考驗甲乙丙三個信徒的悟性,便拿出乙個器皿,問三信徒如何裝滿?甲以碎石裝滿;但乙在此器皿中碎石沒倒掉的情況下,又裝了些沙子,以為滿了;丙繼之又裝了些水。孰優孰劣,一目了然。

老子對水推崇備至,說「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幾近於道」,還說「天下莫柔弱於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以其無以易之」(其意是水之至柔,卻能以柔騁堅,沒有能勝過水的,其功用是無法替代的)。頃刻的瓢潑大雨,比整天的毛毛細雨量要多,但只流於堅硬大地之淺表,毛毛細雨卻達膚入裡,此亦可視為「天下之至柔,馳騁天下之至堅」的一種解讀。但水只是幾近於道,老子以水喻道,只是水能看到,易於大家理解罷了,但水不等於道。

「道」充塞宇宙,至大至廣、至微至細,無處不在,無所不至。中醫上有「通則不痛,痛則不通」,百脈暢通則身體康健,在體悟行氣時,是以柔持續運功,打通經絡,非逞於一時,此乃真正的「天下之至柔,馳騁天下之至堅」。「道」雖曰「無」,並非真無,是謂「真空妙有」,「道」只是無象無形、無色無臭、無聲無息、視之不足見,聽之不足聞的混沌狀態罷了,妙在它能感而遂通。

所謂「無有」,並非真的啥都沒有,只是至微至細罷了。「道」能無所不在,無所不至,哪會有什麼間隙呢?故曰「無有入於無間」。

何能見「道」?無為之為可也!萬緣俱捐,無思無慮,塞其兌,閉其門,終身不勤即為無為。

「兌」:悅也,所指情思,有思慮故用「塞」;「閉其門」,閉其出入通道也;「終身不勤」,也並不是說一輩子不要動,而是說修道體悟時,全身如同身若槁木、心如死灰罷了。唯其如此,才能進入「道」境界,故曰「吾是以知無為之益。

」「道」貴不言,有言則落於有思,有思便於「道」遠矣,「道」之修煉,全在體內進行,「道」又不能饋贈人,每個人想學「道」,都得靠自己去體悟,故曰「不言之教,無為之益」。乙個修道之人,在你旁邊,即便他在運功,也只是他自己而已,是故列子居鄭圃,多年不為人所知,無所知是不知其修道也。故曰「天下希及之」。

「希」通「稀」、罕有;及:知「道」。道不遠人,人自遠道,日用而不知,此不謂「希」、不謂罕有爾何?

如何理解道德經第一章的有欲和無欲或者是有和無?

碧海一 已答過類似的問題很多次了。第一章是通過提出有和無這對概念來說明老子道學本根論和道學認識論 觀道的原理 並為第二章的道學價值論的提出奠定基礎。與有欲 主觀 無慾 客觀等沒有一毛錢關係。執著這些只會白費時間。具體可參看回答 道德經 道經第一章該怎麼解?對老子的 道 應該怎麼理解? ARM7 有和...

根據《老子道德經注 第一章》 「道」本身是否可以被言說?

提拉公尺蘇買買提 個人見解,僅抒己見。道可道,非常道 言語常說的道,不是 道 名可名,非常名 言語常用的名,不是 名 無名,天地之始 言語不能描述的 名 是天地的起始 有名,萬物之母 言語常用的名,是萬物的母親 土壤 故常無,欲以觀其妙 心靈空無透徹的,想要去了解 名 和 道 的根源的奧妙 常有,欲...

《道德經》第一章「兩者」是指哪兩者?

碧海一 道德經 第一章的 兩者 是指 無 和 有 無 和 有 是道的兩個平等互生的方面。無 和 有 兩者互為根本,依靠的是兩者的自我超越而向對方轉化。兩者是首尾相連的。無 出自 有 有 出自 無 無 轉化為 有 之時,正是 有 轉化為 無 之時。因為這兩種轉化是同時發生的,所以第一章說 無 和 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