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北大副教授邵燕君《網路文學》課上的學生寫作網文,成績慘淡的狀況?

時間 2021-05-10 05:35:01

1樓:溪玦

正常。畢竟現在其他專業的大學生出來,不實習也幹不好工作嘛。

也沒見那個大學生一畢業直接就能安排到崗位上獨當一面的。

不然你以為現在招聘的時候都要的工作經驗是幹嘛吃的

2樓:繁華三千夢

我覺得有很多東西都本末倒置了。

寫作的本質就是傳遞。

如果拋棄了這個核心,不管你再怎麼研究技巧都是沒用的。

所謂的技巧就是為了更快更好地傳遞罷了。

3樓:「已登出」

網文和其他型別的文學相比,它最大的特色可能就是可以批量生產,就像流水線作業。但這不代表你的這批次就可以火爆。在寫作方式和存在感上,雖然和其他的文學型別有差別,但有一點和其他文學型別一樣,一部作品能火爆,是綜合因素,也是偶然因素。

寫作者自己說了不算。

4樓:紛紛

北大學生的起點已經決定了他們甩開絕大多數網路寫手的水平,在網文日益同質化的今天,讓他們去學習所謂的套路,分分鐘超過那些沒有天賦的積年寫手。

我看了開頭,按照我的理解,作者為了寫「網文」,作了一些妥協。刻意的將詞句普通化,為了「深入群眾」。

我覺得你們這種天然的蔑視很不好。相信讀者會欣賞一篇天然的好文才是你們應該做的。

我覺得你們關注一些「大神為什麼能成為大神」。還應該關注一些真正的好寫手好作品為什麼不能成為大神

5樓:MadMel

我在龍空上的回答貼過來吧

龍空上主要都是網路寫手,大部分人對這件事的態度基本上是看笑話加冷嘲熱諷,所以我也說了一下自己的看法。

——————

可笑嗎?我給你們講個更可笑的。

西方有個大學裡專門成立了乙個研究所,乙個教授帶著一幫學生研究靈異事件。就是《捉鬼敢死隊》那種東西。

這個你們覺得怎麼樣?

我覺得這裡很多人心態有問題,好像在等著看北大的笑話。但研究網文的也好,研究靈異事件的也好,至少人家正兒八經地立項開始動手了,這是一種很端正的治學態度,學院派。很多人,尤其是龍空上咱們這幫野路子出身的寫手都看不起學院派,但我跟你們說,北大這幫人以後弄不好還真能研究出點什麼。

退一步講,他們到最後什麼都沒搞出來,你們就痛快了?就高興了?乙個新興行業在被社會承認之後,下一步就是被大學重視,立項研究、實驗性開課、開專業招生三步走。

雖然網路寫手基本不可能走到最後一步,但我認為我們應該祝福北大。

這年頭,拿正眼看網文寫手的人真的不多,今天我才發現你們自己都不正眼看自己。

6樓:

常言道,網文的門檻在門裡面。

他們寫了文,籤了約,算是入了門,還沒看到門檻。

等到他們什麼時候有了自己的核心讀者群,能對他們的創作提出意見,才算是進了門檻。

玩單機不是網!絡!文學

7樓:

我覺得我有資格對這個評價幾句,老師是帶著俯視的角度去看,學生是當成負擔,老師儘管在研究網路文學,可骨子裡卻很瞧不起,那種發自肺腑的蔑視任誰都可以看得出來,在這樣情況下,居然還有一百多個收藏,很不錯了

上面有人說,學這個的將來有可能管網文,那真是中國網文的災難了。

另外,邵老師對網文的鄙視和蔑視,只怕比其他人要更加刻骨些,只不過被隱藏起來了,當某些話題被勾起來的時候,她還是不吝於揮灑下自己的這種情緒

8樓:無色方糖

我是網文作者,不算撲街,不算大神.

首先要明白的一點是,網文撲街不等於寫的不好,而是寫的不適合。

怎麼說呢,就是不適合讀者的大環境。

大家常常說小白文小白文,這種套路化的文章如果能寫好,肯定不會撲的。注意是寫好,不是會寫.但一是很多作者放不下架子寫套路,第二是有些作者乾脆就不懂套路,不了解把套路寫好寫活的方法。

而就這些高材生寫的書,第一點是逼格太高。第二是受眾年齡層偏大。

簡單的說,也許是好文,但終究不是好的網文

9樓:撫琴的人

非常開心,希望越來越多的人關注網文,希望這些北大研究生們都有好的成績。

向邵燕君老師敬禮,向各位同學敬禮。

希望你們的研究能早點出世,好讓我可以拿給某文聯主席看看,告訴她,你當年說的「網路是虛幻的,希望你早點走到正道上來」是錯誤的。

只要喜歡寫東西,無論在雜誌上還是在網路上,本質並沒有什麼區別。

10樓:

是乙個研究課題我覺得挺好的幹嘛嘲笑別人!如果為了賺錢,北大生應該好好練英文,然後在國外市場開拓瑪麗蘇霸道Quattroporte小文才是正確的策略,哈哈哈。

11樓:

北大中文系來研究網文那是好事。

成績慘淡也是好事。

這下,能明白網路寫手的苦衷了吧。

以研究的姿態去研究網文,不如以運營的架勢去運作網文。

網文這東西,交給經管類系來研究,可能會大火也說不定。

或者和中文系雙劍合璧?

我看,還不如找唐三隨便推介一下。

這收藏也不止200個。

12樓:楚菸客

挺贊同一葉忘神的觀點。

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

網文是乙個新的文學型別,它有自己特殊的寫作技巧。目前各大學不要說對網文的寫作技巧有系統性的研究,就是網文圈內部的寫手與編輯們,也都處在積攢經驗階段。遠遠談不上深入專業的研究。

因此,其他型別的作家在網文領域取得不了好成績是正常的。

這不代表他們文學素養不行,更代表不了他們能力不行。他們只是對這方面了解不多,剛剛在摸索而已。

可以舉個不恰當的例子比喻,同為老師,教語文的老師忽然去教數學,定然處在乙個低階水平。

這無需過度解讀。

(其實北大的教授願意帶領學生去摸索網文寫作,研究這個新興的文學型別,在我看來真的是一件值得讚賞的事。大約最高學府的優點之一,就是永遠走在前沿,敢為天下先。)

13樓:

把創作當作業,不是興趣也就算了,而且本身每個人此前的興趣不同,不一定都喜歡看玄幻穿越,一起寫網文,必然應付了事,當成負擔,你還指望他們能寫好?

14樓:

網文這東西商業性比藝術性重要多了

不去研究市場需求和趨勢商品包裝和推廣再高的寫作技巧人文情懷也是白搭

至少也要了解一下消費網文的人群特質嘛- -

15樓:

剛好認識邵燕君老師,北大中文系也比較熟。新一代中文系可能就出了乙個作家,徐則臣。步非煙,我覺得那不算什麼作家。

網路文學,那不是文學。而文學作家,不說北大,哈佛也培養不出來的。很多作家小學都沒畢業。

寫作和成績是兩回事。

16樓:賈啟典

這很正常,網文圈子雖然水深,但是基本規則還是有一些的,能大火的書必須符合兩個基本要點:

1、智商邏輯最好是殘障學校小學生水平,上限是中學生,網文市場的主流受眾要麼是只認得漢字不認得漢語的文盲,要麼就是單純想追求輕鬆爽一下而已。副教授的學生能考上北大在這點上應該直接出局了(PS:在北京考的不算)。

2、跪舔讀者G點,這個需要不要臉並且堅持不要臉,想必享受北大教育的天之驕子肯定放不下這個架子吧。

分割線上面只是說一般情況,如果你文筆真的很好,也能吸引大批忠實資深讀者,起碼活得滋潤是沒什麼問題的,但肯定還是不會很大眾。

17樓:

記得邵燕君老師開過網路文學研究的課程。

我的猜想是,親自動手寫網文實際上可以算是一種研究手段,亦即通過親身參與寫作和關注後續反響,以期更為直觀地了解網路文學的生產、接受、傳播的過程。(術語用的不對不要打我啊,我是學渣)

另外,一般來說,中文系真的並不是培養作家的地方。

另另外,現在北大中文系已經設立了「創意寫作」的研究生方向,已經有了第一屆學生。是否靠譜,默默關注中。

(我明明已經畢業了還來回答這種問題好像有點厚顏無恥。。。)

如何看待南大副教授武黎嵩發文痛批南大人事處,因學校不同意延聘顏世安教授?

myclin7 現在都2021了那顏老師最近幾年的教學情況怎麼樣呢還有沒有15年前好 我不是有意在懷疑或者質疑哈,只是感覺這個時間拉得確實很長了很多事情都是變化發展的 PS 利益完全無關,我甚至沒去過南京 乘風破浪的爺爺 我覺得南大應該給武 顏二人發個到100歲的合同。乾到了給你錢,幹不到賠錢。以後...

如何看待北大歷史系副教授趙冬梅說《檀淵之盟》並不是那麼壞的條約?

LaCi Mk2 就條約本身而言,說得沒什麼問題。至於之後的歷史發展,能否用來判斷條約的好壞,是很麻煩的事情。在專業的角度,很難證明之後的不思進取也好,腐敗墮落也好,和條約本身是有明確的因果關係的。這種歷史模型能夠成立的主要條件之一,是預先知道之後的歷史發展,然後從結果逆推因果關係。但這種做法是很危...

如何看待老教授 高年資博士 年輕副教授的科研水平?

今天心情不好,抬個槓。這個問題壓根就不是科研不科研的問題,本質上就是社會問題和非常簡單的哲學思辨題和初中級別的生物問題。1 年輕人看不上老頭 老太太,是常態。你們看不起的這群老教授,年輕的時候大多數也看不起他們的老教授。同理,我們後邊那些,大多數大抵上也看不上我們。我不大,30多歲,但是我很明顯的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