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克思怎麼得出物質產生意識的結論?是假設嗎?物質是怎麼產生意識的?

時間 2021-05-08 02:35:32

1樓:

我們開始要談的前提不是任意提出的,不是教條,而是一些只有在想象中才能撇開的現實前提。這是一些現實的個人,是他們的活動和他們的物質生活條件,包括他們已有的和由他們自己的活動創造出來的物質生活條件。因此,這些前提可以用純粹經驗的方法來確認。

全部人類歷史的第乙個前提無疑是有生命的個人的存在[⑩]。因此,第乙個需要確認的事實就是這些個人的肉體組織以及由此產生的個人對其他自然的關係。當然,我們在這裡既不能深入研究人們自身的生理特性,也不能深入研究人們所處的各種自然條件——地質條件、山岳水文地理條件、氣候條件以及其他條件[11]。

任何歷史記載都應當從這些自然基礎以及它們在歷史程序中由於人們的活動而發生的變更出發。

可以根據意識、宗教或隨便別的什麼來區別人和動物。一當人開始生產自己的生活資料的時候,這一步是由他們的肉體組織所決定的,人本身就開始把自己和動物區別開來。人們生產自己的生活資料,同時間接地生產著自己的物質生活本身。

根據《德意志意識形態》的定義,馬哲的出發點是「現實的個人」,與唯心的「我思故我在」是對立的,而人的物質性是不言自明的,世界與人的物質性通過實踐相統一。哲學中的產生是一種認識過程:到底是你先認識到自己的認識,還是先認識到自己的物件。

馬哲不過是在說明你先看見了自己的手,才會產生對於手的認識。而這個手是物質的。

2樓:

隨手答1.馬克思壓根沒這麼說過,他最多說過類似於歷史的前提是現實的人這樣的話。(這些話也都是一些常識性的大白話,吃飽了才有力氣幹活,活著才能思考這樣。

)馬克思的偉大在於,以此為出發點深入地分析社會和歷史,並產生了廣泛的影響。

1.1以上,馬克思的一些論斷也並非【哲學的】。譬如說,「吃飽了有力氣幹活」是乙個經驗判斷,「存在決定意識」是乙個哲學命題,看起來經驗性命題和哲學命題表達的是乙個意思,但是實則這兩者大不相同。

馬克思哲學出身,但是他的文章在這方面有意地迴避了哲學。把馬克思的經驗性論斷上公升到哲學證明是不符合他本意的。

2.沒記錯的話,物質決定意識是【恩格斯】明確提出的,文字在《反杜林論》,也就是其中《社會主義從空想到科學》的某個部分。

2.1這一部分很複雜,但我個人認為是,恩格斯根據「科學社會主義是對黑格爾主義的顛倒」、「黑格爾主義是意識決定物質」,推導出物質決定意識的命題。

大概公認的觀點是,哲學上恩格斯肯定有問題,但是這不妨礙恩格斯是個偉大的人,馬恩理論也光輝不減。

2.2我是這麼認為,也有很多學者認為,教條式的「物質決定意識」和「意識決定物質」沒有什麼不同,都是獨斷的。還有很多很多很多其它論證可以作證這個觀點,在此不表。

3.要清楚,在哲學上,「物質與意識關係」問題並非主要問題;任何乙個哲學學者都會認為這個問題是【無聊的】。

3樓:重複帶不來新生命

要回答「物質怎麼產生意識」,就一定要以某種立場來研究。

認為意識第一性的時候會有的研究方法,跟認為物質第一性時候會有的研究方法不同。

前者只需要想就好,後者得假設具體的意識(比如人的意識)的具體主體(比如假定是腦袋或者心臟)然後調查它。

「什麼是第一性」這個問題,是必須在「誰怎麼產生誰」之前解答的,因為這會影響你怎麼研究。

哲學就是要找到這麼乙個靠譜的研究立場的,即,以啥為第一性來研究能研究好咯,這個是個哲學問題。

4樓:

這話是錯的,物質即意識,具體而言就是物質的結構(相互位置關係)就是意識,自然只有物體,不存在無結構的物質,反過來不需要物質的就存在結構也是不可能的。

5樓:殘陽之殤

是物質決定意識不是物質產生意識。

唯物主義跟唯心主義的區別就在於物質和意識誰是第一性的問題,馬克思恰好是乙個唯物主義者而已。

6樓:馬天唆

意識是一種感覺,是你大腦(一部分)的自我感覺。就好比620-760奈米波長的光的刺激就可以讓你的神經細胞產生紅色的感覺,你大腦甚至包括全身數以億計的神經細胞擠在一起互相刺激產生的感覺就是意識。

意識不是你身體的全部,甚至都不是你大腦的全部,現在有研究認為意識與其說是在控制你的身體不如說實在解釋你的身體,擔任的是旁白的工作。

7樓:蛋疼的蛋蛋

太多人對馬克思歷史唯物的理解是多麼庸俗和貧弱啊。

學術上,張一兵一派對馬克思歷史唯物思想的發展做出了梳理。可以認同也可以不認同張一兵的觀點,但他將很多脈絡和內容說了出來,對於理解馬克思應該是有幫助的。

霧裡:廣義歷史唯物主義、狹義歷史唯物主義與歷史現象學(其一)

在《回到馬克思》一書中,張一兵教授以文字學方法追蹤出了乙個歷史階段,並把這個階段中馬克思對經濟學和哲學的研究,歸結為廣義歷史唯物主義——狹義歷史唯物主義——歷史認識論——歷史現象學的一條線索。

我是民科,以通俗語言來說吧。馬克思的思考範圍不是簡單機械唯物裡面的「物質決定意識」,他拋棄了形上學哲學,拋棄了費爾巴哈人原初本質的唯物主義,提出「人的本質是一切社會關係的總和」。

《馬克思主義思想辭典:H》

根據恩格斯在2023年為《社會主義從空想到科學的發展》寫的導言,歷史唯物主義這個名詞就是用來表達一種關於歷史過程的觀點,這種觀點認為一切歷史事件的終極原因和偉大動力是社會的經濟發展、生產方式和交換方式的改變,由此產生的社會之劃分為不同的階級,以及這些階級彼此之間的鬥爭。

嚴格說來,歷史唯物主義並不是一種哲學;把它解釋為一種以經驗為依據的理論(或者更精確地說,若干經驗論命題的一種綜合)倒是最合適。這就是為什麼馬克思和恩格斯經常強調他們的事業的科學性質,他們在《德意志意識形態》中宣稱自己的方法並不建立在由哲學理論引申出來的抽象和教條之上,而是建立在對現實的條件進行觀察和精確的描繪之上,簡單說來,是建立在「可以用純粹經驗的方法來確定」的前提之上。

其它內容可以看辭典。簡單說就是,馬克思的歷史唯物是建立在人類實踐歷史中的,它考察物質生產方面的內容——生產力、生產關係、交換方式以及建構在其上的政治、法律、文化等等……馬克思所說的客觀不是物品,而是以上物的生產中客觀出現的內容,包括關係、意識、觀念等……

人的善惡、取向、觀念不是由個人主觀而來,而是從受物質生產的客觀內容影響而來。個人的不自由是因社會的不自由,等等等等。

歷史唯物主義講求的是人的、社會的、歷史的、經驗的、實踐的。

8樓:尋道

馬克思怎麼得出的我不懂,但是,從生物角度來看,人類沒有大腦就沒有意識,甚至沒有乙個健康的大腦,也可能沒有意識。而大腦是物質。

9樓:月之星舞

瀉藥。第一性和第一因是兩個問題。

馬哲的「物質第一性」是指「物質決定意識」,而不是「物質產生意識」(這是第一因的問題)。

10樓:不合時宜者的沉思

這個問題又涉及到了,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的話題了,馬克思主義眾所周知的是唯物主義的代表。中國深受其影響,致使現在的人們基本都是眼見為實,耳聽為虛。只要是看不到的都不作數,所以導致只能殺雞取卵,開倉放糧了。

至於物質產生意識我個人不敢苟同。物質如果真能產生意識那也只是物質本身層面上的意識,而非真的意識。

在馬克思主義哲學中,動物的意識屬於意識嗎?

暫且把意識作巨集觀解讀 我覺得動物有意識的貓都很有心機怎麼會沒有意識只不過沒有靈長類這麼高階而已 但是呢它們的意識和靈長類又有本質區別我覺得狼就是很聰明的動物它們群居有階級意識小狼面對首領會放低身軀面對親人活潑可愛它們善於團隊合作 地球脈動 重返狼群等紀錄片都有對狼的記錄 不信的可以百科 狼 這個關...

馬克思主義物質觀和舊唯物主義物質觀的區別是什麼?

馬克思物質觀認為物質不依賴於人類的意識而存在,並能為人類的意識所反映的客觀實在。認為物質的唯一特性是客觀實在性。舊唯物主義物質觀指的是古代樸素唯物主義 金木水火土 近代形上學唯物主義 原子 區別是馬克思主義物質觀對物質特性的理解是客觀實在性。而舊唯物主義是具體的物質形態,古代樸素唯物主義 金木水火土...

馬克思主義哲學中的「物質」到底是什麼?

孫樹統 馬克思主義哲學中的物質,是指客觀實在性。但就我個人理解。其實,我感覺是不是翻譯的問題?因為很多東西,東西方的名詞概念極其內涵並不絕對一致。如果,要比較貼切的詞彙內涵來形容。馬克思主義哲學裡面的物質。有點像,事實,真實,科學,邏輯,實際本身。即,他說的不是簡簡單單機械的某個物質。而是說,物質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