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建築設計的角度來看,博物館的功能到底是什麼?

時間 2021-05-08 02:30:19

1樓:幾口魚粥

受到要挾來回答問題→_→知乎潛水黨不得已浮出水面。

【正文】

自認為博物館不同於美術館等或當代藝術展覽展出的內容能反映一段歷史或者表現出一種文化展品價值可高可低但要接地氣且展品布置注重空間和時間序列┐(─__─)┌先說這麼多交個差~

2樓:老鵝

致題主,如果我沒理解錯你提問的本意,我嘗試從建築設計應考慮何種博物館功能的角度為你提供乙個初步的思路。

首先,按建築設計的目的,我們先脫離博物館學科本身對博物館的分類,把博物館分成三類,一類為有場地關係的博物館(遺址博物館等),一類為以內部展示為主的博物館(歷史博物館,美術館等),一類為特殊博物館(社群,生態博物館等)。

其次,建築功能設計解決三大問題,建築與場地的關係,與人的關係,與物的關係。 然後,分述如下:

第一類博物館需將遺址和建築結合起來,展品相對固定因此博物館建築的功能包括:

與場地關係有:保護遺址不受自然侵害,展示遺址現場而不影響遺址資訊的全面表達,與遺址所處自然人文環境和諧。

與人的關係有:使工作人員享有充分的空間和合理的流線,使文保安保工作順利進行,使參觀者具有舒適視角和科學的參觀流線,合理控制參觀時間。

與物的關係有:為遺址相關文物提供充足安全的庫房和技術處理空間,展示空間盡量與場地保持合理聯絡,提供合理光線,控制溫濕。

第二類博物館以展品為主,與場地關係弱,但可能存在換展需求。

與人的關係有:使工作人員享有充分的空間和合理的流線,使文保安保工作順利進行,使參觀者具有舒適視角和科學的參觀流線,合理控制參觀時間。

與物的關係有:為展品提供充足安全的庫房和技術處理空間,展示空間根據展品特徵提供合理的放置布局,合理的光線,控制溫濕。有需求的博物館需預留空間開闊靈活,設計餘地大的臨時展覽空間。

第三類博物館為近年新興產物,特徵在於,當地的人群是博物館的組成部分,運營參與者,和資訊接收者之一。

與場地的關係:周邊環境是大博物館概念的組成部分,但新建博物館單體建築不覆蓋全部環境。新建築需保持風貌與環境和諧,並可體現一定量的歷史或環境主題資訊。

與人的關係:人群不再以工作人員和參觀者劃分,需考慮創造互動和開放空間。

與物的關係:藏品文物性相對減弱,互動要求提高。

最後,建築設計的本源需浮出水面——一切具體需求與甲方具體溝通。

————————分割線————————

此答案參考多份學習資料,分類由我自己總結,請同好指正!

你是從什麼時候開始愛上逛博物館的?博物館帶給過你哪些滿足感?

從小學吧,記得10歲的時候我爸就開始抽時間陪我去逛博物館了,09年那年去了中科館和國博,北京博物館,自然博物館,後來幾年把北京的大大小小的博物館都逛了個遍,有些博物館還不只去了一次。我覺得博物館可以昇華自身,開闊眼界。從中能汲取更多知識,了解中華傳統文化和風俗,豐富自身知識,讓生活更加豐富多彩,汲取...

從設計類專業角度來看,育碧的新logo如何?

小美 說真的。藝術和遊戲小美還是都挺懂的。育碧這次更換LOGO肯定也是顯示出了他們的戰略眼光 不換伺服器開始換LOGO了 下面先來一段官方的 產品商標或是公司Logo都會隨著設計界的趨勢而進行變化,近年來Logo的設計愈發朝簡潔方向發展,從下面這張圖中的育碧Logo變遷史中,我們就能發現育碧的Log...

從家具設計或工業設計的角度來看, 一體成型 的家具有哪些優缺點?

郭玉閩 我認為一體成型的家具在設計製作時要考慮的問題比非一體成型的多的多,受材料與加工方式的限制,很多造型與創意不好實現。其實並不是向葉清波老師說的有那麼多的工藝都可以用來家具的一體成型加工。選擇什麼工藝要看用什麼材料,如果是塑料,那麼工藝會多一點,如果用鑄件,也還好,如果是木工或者石料,那就少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