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無我,「我」和他者有無區別?

時間 2021-05-07 22:26:34

1樓:名姓

世間聖教說有我法,但由假立非實有性。我謂主宰法謂軌持,彼二俱有種種相轉。我種種相,謂有情命者等,預流一來等。法種種相,謂實德業等,蘊處界等。轉謂隨緣施設有異。

2樓:普波居士

無我就是無主宰?這佛法怎麼學的,這不是把佛法搞成了凡夫法了嗎?還弄出個我和他的區別,簡直亂來啊。

無我是斷我執,我執分人我執、法我執。斷我執證涅槃,斷法執證菩提。

你這佛法基礎知識需要多積累,解佛法需要依佛知見,不能以我見去理解佛法,也就是不要想當然的去理解佛義,一定要依佛正知正見。

3樓:道一

思維無我容易陷入有無對立的執著

最核心實證無我要通過禪定內觀來體驗身心活動,公升起七覺支來體驗,超越語言邏輯的範疇

因眾生執著、迷惑有「我」,故佛陀稱「無我」,這是小乘的叫法,大乘稱覺性。

如果執著文字經典,會發現佛的三法印講到「諸法無我」,涅槃經又說「常樂我淨」,似乎產生矛盾,到底是無我還是有我呢!?

要明白實相、智慧型是離一切文字的,對於覺者來說說有或者無都是方便,迷者來說,有或者無都會入迷、執著。

就像「指月」,文字只是手指,研究手指沒有意義,最重要是明白那一輪明月!

4樓:鋼鞭的故事

「無主宰」是說事物的成住壞空不為人的意志而轉移。並不是說人沒有主觀能動性。好比張三幹壞事的時候,他是有不做的自由的。然而他在做了的話,在條件成熟的情況下就必須承擔果報。

至於你說承擔異熟果對當世的人不公平的問題。怎假如乙個人殺人之後失憶了。那他該不該接受審判呢?

5樓:苠學會

一切諸佛亦復如是。自性皆空本無有我。

凡夫無智。於彼妄執有我自性。是故不能解脫生死。

復應觀察。一切諸法。體相微細。皆悉空寂。

凡夫之人。以自分別。生諸境界。

自分別中。還自繫縛。乃至未了心之自性。

6樓:

若當來世,後五百歲,其有眾生,得聞是經,信解受持,是人則為第一希有。何以故?此人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

所以者何?我相即是非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是非相。何以故?

離一切諸相,則名諸佛。

實無眾生得滅度者。何以故?須菩提!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非菩薩

而無有一眾生實滅度者。何以故?須菩提!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則非菩薩

無我,眾生平等。則名諸佛。

有我,我是菩薩,他是眾生,則非菩薩。當然,沒有自信的眾生也沒信心自稱菩薩。

7樓:雲上雪

你的思路是正確的。

中觀:以果無有故,緣非緣亦無。

大乘破有論:諸法無因而復無果。亦無諸業自性可得。

法華玄義:因果無實義,無以構成。

中觀根本慧講義:誤以為有緣起生滅是凡情迷亂的執著。(忘記原話了,差不多這個意思)

如果你印證到此,可以繼續看楞伽經、解深密經等唯識經典,徹透「離一切念」的原因。

8樓:破風

有人朝你頭上來了一棍子,你疼了,有人把你公司老闆給殺了,公司破產,你失業了,這就是因果,前世如他人,他人如前世。

佛陀指月,是要你看月亮,而不是看手指,覺得他說的話不合理,是因為他指的那個東西本來就是不合理的存在,等看到了他所指的那個東西,就會明白那些看似不合理的話是多麼貼切合理,而在這之前,相信,是最重要的,也是最關鍵的,所以自古以來無論是哪個國家、哪個宗教、哪個民族,所有的思想都極其看重「相信」,只有相信,才能把不合理的變成合理的,錯誤的變成正確的。

9樓:歸一

有我為私為虛幻,無我為公為眾生。

仙佛聖君無我相身,以萬物眾生為身,其真靈可附於每個眾生之身而顯現其真靈。

無私心而生為公之心,無私身而生至公之身,境界越高成就越大,達到無境界時就是虛實合一,恢復你本來面目。

你這裡講的無我也只是無私無慾,無私無慾也只是入道門。一般人到這裡就沒有目標和方向,迷使了生而為人的使命。

天生智慧型人人皆有,既有所悟有所得,就要依法而行,心中不愛這個世界,就不能融合於萬物之中,心中不愛眾生怎麼能感化眾生。有愛世界會和諧,有愛的世界會大同。

10樓:坐在屋頂看著你

無我,指的不是沒有我,也不是什麼無主宰之類。

無我的本意,是非我。

我由兩部分組成:我的本質屬性和我的附加屬性

我的本質屬性,包括我的身體和我的意識。

我的附加屬性,包括我的成就、名譽、財富、以及一切社會關係總和等。

不管是本質屬性還是附加屬性,都處於不斷運動和變化之中。

總結一下,就是:我無恆我,過去我非現在我,現在我非將來我,故而稱之為無我。

他,是因你和我而生的第三者,你和他可以根據我的意願隨時轉換角色。我和他的區別是:不一樣的身體,不一樣的意識,不一樣的成就、名譽、財富、社會關係等。

11樓:正知苑

「如來說: 有我者,則非有我,而凡夫之人以為有我。」

無我是明說,為何無我則深藏奧義,須實證方真知。因為,證道者親證我相是幻相,是假我;我相背後的真如也不是純粹個體的,而是萬千同體一切即一的。所以,他知曉在現象界這邊表現為乙個個分離的個體,在本質上卻是重合在一起的整體。

故從本質上說,並沒有純粹個體的小我,只有重合在一起的大我。故佛說無我,說同體大悲。

此中義趣,未證前無法依人智思維揣測,只能通過讀真經學正法,正解佛智得窺一二。

12樓:

嗯……我自己的理解是多公尺諾骨牌試的傳遞。而且我認為前因結後業,今果溯前因。我本人覺得如果執著於阿賴耶識的話,那麼不還是諸法有我嗎?

還有,你問前世與今世是否為兩個個體。那幼時和成年的自己是否是兩個個體呢?這是一樣的思辨問題。

13樓:油麵筋塞百葉結

這個「我」可以理解為「能」,能看能聽能主宰。

比如,當「看」產生的那一霎那,當下只有「看」這乙個作用,當「看」發生完了,「識」的功能讓我們「知道發生了看」,這也只是乙個作用。

但是,人把「知道看」一分為二,變成「能看」「所看」,把1個東西幻化成了2個,然後把「知道」也就是「識」的功能取為我,認為他是能看的主宰,是「能」,這一霎那,「我」就誕生了。

但這個「我」並不是永恆的,當它滅去,新的「識」又依它而現起,由於對主宰的渴望,人再一次吧新的「知道」取為我,無論生滅多少次,人始終把「知道」執取為「我」,認為有乙個永恆的「知道者」存在,一直在知道。

我執,讓無數個生生滅滅的「知道」都變成「我」。

雖然每一次都是乙個新東西,但他們之間,又互有因果關聯,配合「我執」,這一攬子「業」就被乙個無形的「框」圍住了,每乙個「知道」都是「我」,於是無窮無盡的輪迴就誕生了,「我」就在輪迴了。

輪迴,並不需要看到不可知的過去和未來才能證明。在一霎那間,把無數個生滅的「知道」執取為我時,就已經發生了無數次的生死輪迴。

過去已經滅去的「我」,是現在「我」公升起的「因」。

現在我把過去叫做「他」,現在的「我」又是未來乙個「他」公升起的「因」。

可到了未來,我執又會把「他」取為「我」。

無我誰輪迴?無我無輪迴。輪迴只是在不斷生滅的單一現象中,妄想出乙個「能主宰」而產生的虛妄。

當認識到到所有的「知道」,都是當下乙個單一的作用,是依他起的,當下只有一,沒有二,不存在「能所」,作為「能」的「我」就不存在了。

「知道」只是「知道」,不是能,不是所,只是生命中,一種因緣生滅的作用,不存在「我」。

這樣,無我誰在輪迴的矛盾也就隨之解除,無形的「框」原地消失,因果律還是那個因果律,五蘊還是正常的發揮作用,只是沒有「不變的主體」去承受一連串的業了。

好比「高三三班」畢業了,「三班」雖然不存在了,同學都還在,他們可以根據需要,聚在一起作任何事情。

但再也沒有乙個「高三三班」的主體,作為榮譽和懲罰的承受者,沒有乙個「高三三班」因為榮譽而高興,也不會因懲罰而沮喪。

14樓:Lucky

因為「我」是執著,所以不能主宰什麼,也不能成為王,所以歷代王朝不斷更迭,猶如輪迴。

既然樓樓說「能所」,人隨時間流逝所見視力下降,但是能見之精未變。所以何來難以主宰呢?

15樓:如是

乙個工廠有一千人,每年有一百人退休,然後有一百人補充,十年之後,這個工廠的人己經換了一遍,一百年之後,這個工廠的人已經換了十遍,這家百年老店,還是百年前的工廠嗎?說是,不對。說不是,也不對。

說是又不是,也不對。離四句,絕百非。說是一物即不中。

如果今天的你不是昨天的你,那我昨天借你的一百元不必還了。願意嗎?如果今天的你是昨天的你,恭喜你,你可以長命億歲,壽比天高了。

說有我,那是假有。說無我,同樣不是真無。因為真假有無都是二元對立的觀念。

須知,生死涅槃纖毫自性無,緣生因果如如不虛誤。更須知,寧起我見如須彌,不起斷見如芥子。撥無因果要不得

16樓:珂玎

我們說無我,其意思並不是沒有我,而是說「我」並沒有自我的特性,我的想法,我的決定,我的業報,都是不同因緣和合的結果,並不是真的來自自我。我們可以說存在乙個暫時的、由各種因緣共同作用和影響的四大假合的我。不同的個體,因為各自的因緣不同,所以表現也都各不相同,每個個體都各自受業報,各自有各自的前生後世。

17樓:菩提老鼠

之前聽一位南傳的師兄提到花鬘喻,按照南傳的觀點,上乙個意識為緣推動產生下乙個意識,意識中就包含的我執,就好像花鬘上的花,前一朵生出後一朵,下一朵花自動繼承上一朵花的一切。在這個模式下,前世的我相對於現世的我相不是乙個需要推理的結論,而是事實,經由肯定現世的我相,前世的我相必定存在。

在唯識教法中,雖然分為第六意識、第七末那識、第八阿賴耶識,但隨機說法的時候也將六七八綜合為第六意識來分析,我們看到的是意識在運作,其實背後的是末那識和阿賴耶識,阿賴耶識產生各種法塵,並被末那識執著為「我「和「我所」,

末那識執著阿賴耶識為我,末那識有我相但不是主宰,阿賴耶識因能含藏和變現種子所以是主宰但不會自認為「我」。這樣就解決了無我但有輪迴的問題

意識雖然能中斷(佛教認為睡眠、昏迷等時,意識運作識中斷的),但因為末那識、阿賴耶識一直還在,所以前後還是同乙個個體。

唯識的這個模式可以涵蓋花鬘模式,因為阿賴耶識所以下一朵花是繼承上一朵花的因果的,因為末那識為意根,所以上乙個意識滅去後還能產生新的意識,這個意識的更新生滅是很快速的,所以可以近似地認為上乙個意識生出了下乙個意識。

18樓:adinn

不是無主宰故無我,而是壓根兒無從談起有或沒有我。比如昨晚做夢夢見乙個老虎,你醒來了會問昨天夢見的老虎在哪嗎?根本無從談起啊,壓根沒生出來過。

既然佛說 無我 ,那麼佛自身有意識,是否意味著 有我 ?

佟師傅 因為我們生活在虛擬世界,附在所謂肉身上的意識不屬於這個世界,所以才有涅槃之說。肉身就是遊戲裡面的賬號,意識就是每次登入遊戲後的玩家。遊戲裡面的玩家死了復活叫做轉世投胎,不玩了叫做涅槃。 我,分為真我和假我 心,分為真心和妄心。真我 真心 阿賴耶識 假我 妄心 意識 無我 是指 假我不是我 弦...

既然可以有跨性別者,那麼是否可以有跨年齡者?

紫璃 確實有啊,挺多殺人犯不都是這樣逃的嗎。殺人之後弄個精神證明,證明自己心智不健全 裝瘋賣傻,去精神病院呆個幾年就出來 你要是覺得自己13歲,那就可以去醫院檢查心理年齡,再走法律途徑更改身份證上的出生年齡,就可以成為受司法保護的跨年齡者了。 如月千早 快快快,給我也整乙個,這樣我就不用擔心校招卡本...

有我之境和無我之境如何簡單區別

修行佛法是乙個 破執 的過程,首先要破 有 執達到 空 的境界,有我即是有執之一。破除了有執,即達到了無我之境。修行究竟要達到什麼樣的境界才算成佛呢?金剛經上已經明確回答 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六祖慧能也正是從這句話悟入的。所以,有我之境與無我之境的區別就在於是否達到了 心無所住 的狀態。當然,生活在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