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 佛陀等聖賢,他們是跟誰學習的?

時間 2021-05-07 08:15:04

1樓:935a

又是雞和蛋誰決定誰的問題,也可以這樣問,跟誰學習可以成為老子、佛陀那樣的聖賢?哈哈。

如果是跟老天學習呢!那就省了學費了,是吧。

2樓:心是蓮花開

仁清法師:當佛陀出現之前,就是佛陀出現之前,劫初的人類,往往是在轉輪聖王的教育下,通過十善業報而行法的。劫初的人類,就是開天闢地。

我們說的開天闢地,類似我們的三皇五帝時代,那可以稱為劫初時代,這個劫初時代,往往有聖人出世,我們佛教經典當中說的那個轉輪聖王,往往出現在劫初時代。這個轉輪聖王是人世間福報最大的一類眾生。

人世間福報最大的一類眾生。他們往往是些聖賢菩薩化現而來的,所以在開天闢地的時候,有一些領導,有一些拓荒者,他們表現的是相當不可思議的福報神通和智慧型。所以說劫初的時候,往往有轉輪聖王出世。

轉輪聖王出世以後他怎麼教育他的子民?就是以『十善業道』教育他的子民,我們不叫它《十善業道經》。到了佛陀出世以後,佛陀講經講戒,才形成了《十善業道經》、《十善業道戒》。

佛陀出世之前沒有任何乙個眾生有資格講戒,那麼轉輪聖王用十善業道法,來教化他的子民。這是從劫初的時候,一直到佛陀出世以後,首先他給大家的基本教法,他也是從十善業道戒,十善業道法,十善業道經開始。

摘自仁清法師《業果的特點及十善業道》

3樓:

看這些聖賢的教導,我們往往比較容易忽略一點的是,要時刻深入的向自己學習,個人理解,這些聖賢也都是向自己學習的高手,通俗的說,這門學問,內觀。

只有有了深刻體悟自己身心的能力,才能理解他們,理解自己,會心於他們的教導,如儒家的《大學》的宗旨「大學之道」。

如老子所闡述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不到深入身心,任何理解,解釋,闡述,表達都無法體驗到那種意境。

如佛陀所說的,五乘共法是「四禪八定」,不論修學的目的,想在任何聖賢處有所修學,有所收穫的,具備一定的有關「四禪八定」的一定基礎知識和能力,是一條必須的途徑。

「致虛極守靜篤」,你我可以共勉。

4樓:徙竹散人

這個問題問得是一段時間以來我看到的最好的。

佛陀證道後有句話:「一切眾生皆具如來智慧型德相,只因妄想執著不能證得。」

這是佛陀自己發現的,他知道了他知道。

老子雲:「人之道損不足以奉有餘。」「損」的就是「妄想」,很多提問本身就是妄想,拿妄想去對治妄想,結果只能是妄想。

「損」妄想的唯一辦法就是「行」。若是懷疑「惡人不一定有惡報」,那就自己做兩件惡事去試試,若是懷疑「善無善報」,那也去做兩件試試。

而你只要一去試則必然帶著動機,因果就是從這發動的,而不是事情表面。

5樓:華傑居士

史前文明留下的文化遺產,以某種形式留在了中亞高原某地,也就是中華文明所說的崑崙,雅利安人的原產地,希伯來文明的發源地,後來文化從這裡流向了希臘,印度和中國。於是,同時幾乎誕生了老子、孔子、釋加牟尼、蘇格拉底和先知等,史稱軸心時代。

6樓:小小小小小zy

他們有兩個老師

乙個是前人的知識

乙個是當前的世界

佛陀天資聰穎

很早就能背誦婆羅門裡面的經典

武還能參加比武大賽拿過冠軍

但是他不想繼承王位

只想學佛

學佛的時候就自己跑出去找師傅

證悟到了新的境界

又帶著困惑去找新的老師

就這樣他換了幾個老師

最後老師們都解決不了他的那個困惑

怎麼滅苦?

於是自己跑去修苦行

中間還結識了一些夥伴

大家一起修行

堅持了太久最後還是沒有解脫

倒在了一顆樹下

有個擠牛奶的小姑娘路過

用牛奶救起了他

醒過來的他就在那顆樹下悟道了

苦行並不能帶來解脫

解脫在中道

於是後人把那樹叫做菩提樹

把他稱作佛陀

(菩提和佛陀都有睡醒、覺悟的意思)

後來他找來之前的修行的朋友們

朋友們都認為他背棄了苦行

於是他向他們宣講滅苦的真義

當下就有人悟道了

於是才深信不已

於是他又四處奔走

門徒眾多的人也來質疑他

結果反而被他的道折服

於是他的追隨者也越來越多了

他不斷地宣講

於是他的道越來越明晰

最低賤的人能在他這裡成為講師

最高貴的人能在他這裡成為學徒

就這樣他堅持了一生

直到生命的最後一刻

他還在問:在坐的還有什麼問題沒有?

沒有人舉手了,他才離去

若問他的老師是誰?

那幾個師傅,是他的老師

那個布施牛奶的女孩,是他的老師

那個他解不開的問題,是他的老師

那些質疑他的人,是他的老師

那些跟隨他的人,是他的老師

那個靜坐苦修的自己,是他的老師

他的老師無處不在

故他的道日夜精進

朋友啊你曾經的老師是誰?

你又將向誰學習呢?

7樓:

老子、佛陀等聖賢,他們的學問和知識最初是來自於先祖以及普普通通通的日常生活。

仔細想想看,實際上他們講的重要內容在今天看來都很尋常。

不過這不重要的,重要的是今天的我們已經很難想象他們當時所處的時代以及他們出生以前的時代對生命本身而言有多不友善【奴隸比牲畜還廉價……】。

文明不是一下子就存在的,最初是由無數星星點點的光出於偶然而又必然的匯聚在某些特別的人身上,又由他們歷盡艱難去照亮、點燃了更多的光明,才有了現在的文明世界。

如果真的想知道【你不會想知道的】他們所處的那些時代都是什麼樣子的,可以隨便從世界上任何一位資深刑警的回憶錄裡管窺到零星的碎片,那是至今仍不肯退卻的莽荒世紀在人間留下的痕跡。

8樓:金剛

這些覺者的大智慧型,不是現世實踐和師傳的結果。他們傳法傳道,是帶有使命的,所以也必然安排了他們的成道過程,看起來會有一些促使他們開悟的修煉實踐和師傅幫助,但這都是外部條件,真正的大智慧型是他們開悟後記憶起了自己以前修煉的東西,拿出來傳給了人。至於以前這些東西怎麼來的,或許是他們本來就是來自於高境界,或許是以前修煉得來的,說來話就長了。

9樓:餘逸遙

知乎上不是有乙個沙雕問題就是大學生比孔子老子強很多嗎?有人反駁知道了牛頓三大定律,是不是也比牛頓強多了?

放到這裡依然適用。你懂得大道理挺多的,不過都是人家說的,不服,出來問,又是誰告訴他的,不論是誰告訴誰,總有第乙個人是自己想出來的,那個人,就是真正的賢德之人。

古人好啊,什麼事都能自己想明白,現在的人怎麼感覺就像被什麼東西給塞實了,什麼都進不去,什麼也出不來。

10樓:頭銜不敢當

文殊乃七佛之師。自言我於過去,因觀佛故,因念佛故,今得一切種智。是故一切諸法,般若波羅蜜,甚深禪定,乃至諸佛,皆從念佛而生。

過去諸佛,尚由念佛而生。況末法眾生,業重福輕,障深慧淺。藐視念佛,而不肯修,意欲一超直入如來地,而不知欲步五祖戒、草堂清之後塵,尚不能得乎

印光大師開示

11樓:席建安

老子降生是上天排下了的,他的一生尊守自然規律,他所做的一切為人師表,他一生大公無私,正直一心向善,使人敬佩,後人把他稱為聖人,

佛陀 孔子 老子誰更高明?

大熊 南懷瑾先生有一句話說的很有趣,東方聖人,西方聖人,此心同,此理同 無論是老子,孔子,佛陀,都是在他們當時的社會背景下根據環境提出的重構穩定社會環境的理念。其中老子和另外兩位是不同的,老子是留下了自己的著作,任後人解讀。而孔子與佛陀在世時便身體力行的通過師徒教學的方式傳播自己的理念。這三位的共同...

為什麼老子和佛陀所達到的境地感覺那麼的相同?

明月 因為都是認識到了宇宙的真相和規律,但同樣對於規律只能遵從不能改變,也不知道宇宙的生滅是由誰來主宰。他們的方法不同,但同樣是追求擺脫痛苦的永生,道家是讓身體永生,佛家是讓精神 靈魂 永生 先天大道,真如自性。很多道士也是佛道雙修並無分別排斥沒啥誰高誰低你說的對有理我就聽 沒理我也不跟你辯論 題主...

老子 孔子等古人比我們更厲害嗎?

不可能,古人說的話從來不會錯的原因在於後人的翻譯。後人對身邊的人很苛刻,但是對古人就不一樣了,後人會把4 5個字翻譯整理成3 5行長句,把他整合成對的意思。 FRmonkey 據說老子的 道德經 是目前世界上,用不同語言翻譯版本第二多的書。排第一的是 聖經 凡被人看懂的經典,人們都覺得不怎麼厲害。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