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欣賞馬拉松 長跑 競走等類似運動?如果觀賞度不高的話,為什麼會有直播出現?

時間 2021-05-30 21:04:48

1樓:

不要輕易將你的看法輕易推廣到別人!

人類自從解決溫飽問題以後,就開始追求精神層面的享受。不同地域誕生了很多不同的文化活動和體育活動,包括圍棋、長跑、競走、麻將、京劇等,而且誕生了一大批痴迷的愛好者!你感覺馬拉松比賽沒有觀賞價值,但是你看到哪些在寒風中瘋狂加油的觀眾沒?

看到哪些花一年工資都要去參加波士頓馬拉松賽的跑者沒?精神層面的享受,真的不能拿個人的感受去推測別人的感受!可能你覺得咿咿呀呀難聽的京劇,在很多人眼裡就是Teana之音。

你以為枯燥無味的跑步,在別人眼裡就是令人血脈賁張的極限挑戰和人生體驗,他們會讀到很多外人難以讀到的東西。要知道長跑運動才是世界上最普及的體育專案之一,全世界每年數萬場馬拉松比賽,其中紐約馬拉松賽、倫敦馬拉松賽、波士頓馬拉松賽等比賽的影響力絲毫不亞於奧運會,舉辦當日幾乎是傾城出動!很多比賽已經成為所在城市的文化標誌!

此外,對於已經解決和正在解決溫飽問題的世界各國,肥胖問題和心血管問題已經成為制約全球的最主要的健康問題,而眾多體育專案當中,長跑是最具針對性和最有效的方式。對照美國近7000萬的長跑愛好者和每年超過3000場的各類馬拉松比賽,日本每年的馬拉松比賽場次也絲毫不亞於中國,馬拉松完賽人數更是遠遠超越中國!因此,馬拉松在中國的熱度只能說只是剛剛開始!

由於馬拉松愛好者龐大的群體和消費能力,耐克、阿迪、彪馬、紐百倫等哪一家沒有開發跑鞋和馬拉松產品,哪一家不瘋狂贊助馬拉松比賽?

因此,基於舉辦城市的熱情、眾多贊助商的金錢和龐大的愛好者群體,電視台為什麼不轉播這些比賽呢?

2樓:桃源碧池

從小看奧運會,2023年看了全運會現場,全場轟動一瞬間被嚇壞了。

後來自己青少年時期也練中長跑,漸漸就越來越喜歡了。

短跑是香檳,長跑是醇酒。

3樓:里脊

瀉藥嘍這個嘛,我就說幾個點吧。

1、賽事方面,賽道、城市的跑步文化、天氣、轉播水平、解說水平、助陣名人。

2、選手方面,人數、高手、是否有外中國人、專業程度、男女人數、完賽程度。

3、技術方面,戰術啊、跑姿啊、補給方式啊、教練的配合啊、裝備啊。

至於說為什麼要全程直播,一是馬拉松或者長跑比賽一般都是乙個城市特別重大的乙個集體性專案,代表了這個城市的發展水平、人文環境,除了比賽,代表了很多東西。

二是比賽雖然看起來只是選手抬腿蹬腿,當其中包含很多技術細節,還有那種堅持和超越都是人類的一種本性和向上精神的展示,利於提公升觀者的認知和激勵作用。

4樓:VincentWang

不懂欣賞?參與進去了就會學習並懂得如何去欣賞了。所以先給自己乙個月、三個月或者半年時間去練習跑步,最後參加一次馬拉松或者半程馬拉松就好了。

5樓:歐陽青橙

今天剛比賽8公里,就來回答一下。最後衝刺終點的時候真的好爽,用我們乙個同事的話來說就是:給我1000塊錢都不換!!!就醬

6樓:狐狸BG5HNI

瀉藥,其實對於長跑我並不專業,甚至跑一千都是快要掛掉的狀態之前在幾個馬拉松的帖子裡露過面,主要還是關於猝死與急救方面的問題

我個人理解,對於長跑愛好者來說,欣賞高水平選手的賽事也是一種享受吧,與籃球體操網球足球這些並無太大不同,受眾不同而已。

7樓:歷練人生

其實你會發現,這些直播的意義並不在於說風景等等,在乎的是一種不斷追求更快更好的精神,宣揚的是一種馬拉松的精神影響,乙個城市舉辦一場馬拉松,乙個城市可以跑馬拉松本身也是對乙個城市大型活動的一次考驗!我已經有十幾次馬拉松比賽的經驗,感覺越來越多的路人轉粉,越來越多的馬拉松比賽有中中國人的身影~而這個就是這麼做的價值和意義!

8樓:

長距離耐力類賽跑、競走、單車,如果你可以看出裡面的門道是非常精彩的。

1、體型。頂尖高手的體型是怎樣的,身材比例,肌肉分布……2、動作。步幅多大、步頻多快、手部動作、核心部位姿態、呼吸……3、戰術。

集團如何安排輪流領先、安排何時何人突圍、是真突圍還是虛晃一槍、單兵如何與集團保持足夠競爭力、有沒有領速員+領速員穩定到什麼時候是否來勁了自己去爭冠軍……

總之,看出門道後會是非常精彩的節目,與百公尺那種有偶然性的比賽完全是兩個欣賞的角度。

當然,中中國人比較悲慘是長期沒有欣賞這些比賽的好導師,都被央視的一幫廣院畢業的體育盲害死了。我當年看環法轉播很痛苦,可是關了聲音沒有現場聲也很難受不是麼。

9樓:豪子在原野

光禿禿的數字不會有意義?不管是30萬,還是12分37秒53,9秒58。從計數器/計時器的角度來看,都不過時乙個值、乙個刻度而已。

這兩天翻譯了電影《Without Limits》的字幕,這電影講述的是普利方丹(Prefontaine)的傳奇故事。下面的回答很大程度上會跟這部電影有關。

是的,不需要辯解,長跑跟我們的人生一樣,漫長、乏味、而且累人。

但如果作為參與者,會發現,長跑是抗爭的藝術,抗爭心臟所能承受的極限,同時也將痛苦忍受到極限,那種喘息的本能,那種與停下來的慾望的抗爭,那種累極,非有切身體會而不得。

在《Without Limits》的故事裡,教練Bill說,雖然奧林匹克2023年來的格言是更高更快更強,但比賽中的勝利者未必就是真正的強者,他們不過表現得更強罷了。在跑步比賽裡,有一種策略叫做跟跑,你可以利用領跑者減少風阻帶來的能量消耗,從而在最後關頭絕殺對手。

Pre有顆大心臟,如此頑強,不拼盡全力就是浪費天賦。他想贏,沒人能低估他想贏的決心,但他不是為了贏,他是以難以相信的代價,向天賦的極限挑戰。正因為如此,他無所謂領跑要付出的代價,他不屑於跟跑拿來的勝利,只有自己跑出來的成績他才滿意。

Pre在慕尼黑奧運會5000公尺專案上痛失冠軍,僅僅拿下第四名,但能不尊重他嗎?他帶給了我們如此精彩的一場對決。因為起跑策略的失誤,他最後一英里都已經跑到了4分04,還有什麼可說的?

作為強者他敗了,但他也盡力了。

看長距離比賽,選手神采各異,他們都沉浸在各自無法言說的痛苦裡,忍受,再忍受,你體會得到嗎?在長跑的比賽的最後關頭,純粹是勇氣的較量,就是輸,都是輸得多麼光彩。這樣的比賽像人生,即使表面上看起來漫長、乏味、而且累人,但真正參與過的人,會體會到其中的滋味。

10樓:陳凱捷

關鍵是要有參與過的經驗,再回過頭來看田徑比賽。像肯亞軍團那些高水平運動員,每一步都有很強的美感。

像5000公尺 10000公尺這種比賽,臨近終點,身體到極限,那種想提速卻提不起來的緊張感,這不亞於「留給xx的時間已經不多了」的時刻。

馬拉松長跑如何安排專業的訓練計畫?

鄒公子 其實沒必要多專業的訓練計畫。第一,計畫的制定因人而異,因水平而異。兩個人,即便成績相同,那計畫也是不一樣的。同乙個人,不同階段,計畫也是不一樣的。第二,有了計畫,你也堅持不下去。第三,沒計畫更容易達成計畫。跑步這個東西,平時多跑,有了跑步的感覺,再給自己 體測 一下,看看一公里能跑多久,馬拉...

你是如何完成馬拉松或半程馬拉松的?

無問西東 emmm 參加了三次半馬 蘇州金雞湖半程馬拉松 尚湖半程馬拉松 上個月剛參加了南京浦口女子半程馬拉松 平時有跑步的習慣 所以半馬還是不難的 速度還可以提公升提公升哈哈哈哈跑完之後身體也沒有什麼痠痛感不適感 該幹啥幹啥精神得很 感覺就像平時跑了10km一樣哈哈哈哈哈哈哈希望我可以突破全馬! ...

你是怎樣開始長跑,甚至跑馬拉松的?

因為豆瓣上的一篇 巴黎馬拉松完賽了,請繼續相信愛情吧 想著如果自己哪天也能巴黎馬拉松完賽,是否真的可以相信愛情。第一次報名長距離跑是因為看到了普吉島馬拉松的名字叫 Run Paradise 當場星星眼,在還沒跑過5公里的情況下報了個10.5公里。之後巴黎馬拉松完賽了,不僅完賽還連跑三年。但好像越來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