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蘋果最新發布的 M1 晶元?有哪些新的技術突破,在應用層會有哪些不一樣?

時間 2021-05-06 01:32:15

1樓:

不會真的有人以為M1平平無奇吧?

M1可是蘋果做的呀,麻煩看看蘋果做的Arm都是什麼水平好嗎?

不會真的有人以為不堆引數的Arm一樣可以錘Intel和AMD吧?

況且M1的優勢專案還沒有完完全全虐Zen3

2樓:Maverick

從應用層面來看,M1 帶來的變化是突破性的。個人理解主要有這幾個方面的突破性變化:

之前在IOS上幾乎所有的應用都可以直接或者應用開發者通過不太複雜的適配來遷移到MAC平台上,這極大的豐富了MAC平台的應用生態。而且應用開發者也有這個動力來做這件事情,畢竟收益是巨大的,而成本是可控的。

蘋果依靠多年的移動晶元設計積累的經驗和底層的架構整合,讓ARM架構的晶元效能達到了X86的最頂級水平(甚至更高),能效比更是碾壓X86架構平台。在電池技術多年沒有突破的背景下,讓個人計算裝置的使用者體驗達到了乙個質的突破。微軟這個時候需要立刻行動起來了,聯合優勢的硬體設計製造商,開發arm版本的windows,市場上出現多個競爭者,對於所有使用者都是百利而無一害的。

蘋果這次搭載M1晶元的MAC發布,wintel聯盟,以及其構建的個人計算裝置生態是最需要警惕的。如果一兩年後,蘋果完成了上面說到的應用生態的整合,其帶來的使用者體驗是突破性的,可以說不亞於人們還在用諾基亞時,市場上出現的iphone一樣。作為作業系統領域競爭對手,微軟想完整這樣的生態整合,其難度比蘋果要難很多,畢竟移動操作的另一極是由另外乙個巨頭谷歌控制的,而底層又是由高通控制的,希望他們能找到乙個方法來跟上蘋果所引領的個人計算裝置變革吧。

再大膽想象一下,目前伺服器端依然由X86架構平台所壟斷,但蘋果這次通過底層架構融合展現出的ARM架構平台的威力,誰知道幾年之後還是這樣的呢?

3樓:吳坤璞

作為乙個電子產品愛好者,我想從自己的角度來談談這個問題,我認為這其實是蘋果版主機的出現,就像PS5之於索尼,而有著移動端硬體和軟體結合經驗的蘋果一旦打通了X86和Arm之間應用端的牆,那就是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了。但是這也是最大的不確定因素,期待蘋果的推動能讓Pc界硬體效能的提公升不再出現擠牙膏式的公升級。(屠龍的AMD需要繼續努力才能對抗ARM架構的挑戰)

4樓:

可別提生產力了......

CPU:3990X,以後可能是5990x

GPU:RTX3090

深度學習:A100

Windows還有一堆專業軟體

32G記憶體條我能插4-8根,一條也才600-800硬碟可以插2-3條256-2T容量的m2 nvme硬碟還可以插4-6塊1-14TB的機械硬碟

5樓:mamumama

傳統PC主機板的CPU GPU 記憶體 IO主控等高度模組化的分離設計,因為廠商各立山頭是沒辦法做到像蘋果一樣,將所有算力單元整合在乙個Soc裡面,並且把各個資料格式統

一、通過統一記憶體來流轉。

上面任何乙個理念單獨看都並不新鮮,但組合在一起就是蘋果式的改變世界。這在PC端真的是開天闢地。

整合Soc的優缺點這先不說了,我在意的是未來電子裝置設計的新正規化。雖然在手機端已然在實踐,但今天放在PC端才更顯現出來:

電子裝置可抽象為幾大模組,電源、IO、儲存和算力,算力模組從CPU GPU發展到現在的NPU 和各種專用晶元,M1的Soc化使得各算力單元在物理上真正組合成乙個「模組」。

實際應用的算力請求將有乙個統一的去處,通過作業系統和排程單元的分析,將應用的算力請求拆分成不同的任務,排程到不同的專用晶元處理,多晶元協作、專芯專用、資料/時效統一,再將計算結果輸出。

這簡直有種統

一、優雅之美啊。

未來從系統、應用、資料到晶元設計,遵循這種新正規化將成為趨勢。

關於ARM和蘋果M1更多回答

6樓:binGo

從晶元角度,m1的亮點不在效能上,m1效能其實是和同時代、同級intel晶元差不多的,續航提公升巨大的優勢,更多來自製程壓制和優化壓制。

而m1真正帶來的是配合蘋果對行業的帶動能力,軟體們可能會迎來第二春。arm的桌面產品,三星、微軟、intel甚至包括「蘋果母公司」都嘗試過很多次,但是都成不了。因為arm相交x86,兩者根本沒有在技術上一方碾壓另一方,它們在效能和功耗上其實是不斷趨同的,它們的基礎科學部分並沒有區別,x86越來越省電,arm效能越來越強。

但是他們在軟體層面卻有相當大不同,當蘋果使用arm架構後,帶動開發者把軟體進行桌面端適配,這就會使得智慧型手機在這十年發展中積累的人才資源以及他們生產的軟體和使用者基礎成功反哺到桌面端,使得桌面產品迎來一次換血。接著安卓們再重新推各種手機變電腦的創意,開發者們做開發就會變得輕鬆很多。

其實這次m1的發布是一件順理成章的事情,也就是iphone誕生的那一天起,可能蘋果內部就已經想過未來的mac用上自研arm晶元的場景,只是那時候的arm體量太小,沒有資本把效能提上去。而隨著智慧型手機行業的爆發,arm晶元的發展速度早已反超x86,那麼終於在今年arm晶元的效能某些方面追上甚至反超了x86,因此,蘋果的arm電腦就發布了,也就是蘋果照慣例公升級著它的a晶元,這一代的「a14s」和i9差不多了,那就做些優化,噹噹,m1發布。

m1和intel的對決,其實就是手機行業和電腦的對決。手機行業快速發展的這幾年,就預示著arm將要追上x86,現在蘋果這麼做,更有意義的就是可能蘋果能夠帶電腦生態來一次蘋果式雞血,這要是發生,那麼作為消費者,又能享受一次個人計算產品的不擠牙膏。

intel被推一把吧,換個5nm,提一提架構,可以遇見,下一代和下下代intel牙膏會被擠爆,這群人就缺乙個蘋果這樣在它後面踹一腳的

7樓:核平美利堅

m1有多大的意義,從小了說,它重構了pc生態,是最近三十幾年來個人電腦上最重大的革新,敲響了x86的喪鐘。

往大了說,蘋果以一己之力挽救了燈塔國的國際形象,讓人暫時忘掉了美國選舉的鬧劇,延緩了台海戰爭的爆發,讓中國人看到了科技差距,為世界和平做出了貢獻。

8樓:孫悅禮

看了下各種評測。

國內數碼評測是這樣的: 哇,好快,真快

國外數碼評測是這樣的: M1 和 A14 是一樣的設計,但在GPU核心數量,快取大小和功耗控制上不同。

狗頭保命(逃

9樓:Mario

最後,關於買不買。如果是普通使用者(不用Windows虛擬機器)並且急需一台新電腦,可以考慮,價效比超級高。其他不急需的使用者可以等等產品迭代和軟體適配優化,以免那個軟體不好使影響學習工作。

10樓:

在巨集觀戰略層面

蘋果和華為殊途同歸

一家以大一統的硬體架構為基礎

一家則以大一統的分布式系統為基礎

都在推動著屬於自己的All in One的計畫從這一層面來講

未來的第一梯隊不會有第三家

11樓:崔老師

M1晶元全方位吊打了Intel。其實吊打Intel並不是蘋果的目標,蘋果要的是引領下乙個10年的計算平台革命。

手機電腦生態大融合,arm崛起,x86衰落,擠牙膏的英特爾,好日子到頭了。

12樓:微風吹動了我頭髮

蘋果吹噓M1是「世界最快cpu」,這種宣傳語聽著樂一樂就行了;arm與x86之爭也需時間的檢驗;5nm未來x86晶元也能用上。

M1最大的意義在於設計理念上的突破:大小核引入pc,記憶體與cpu封裝在同一晶元內。

12代酷睿和下一代amd處理器(據稱amd要新開乙個系列,不再叫zen銳龍)都採用大小核設計,這方面蘋果是在公認道路上的絕對超前。讓核心之間差異化,以專職化應對不同的指令,只要能合理排程,就能提高效率的同時降低能耗。手機晶元上「高負載呼叫大核,低負載呼叫小核」的偷懶做法沒有發揮出大小核的優勢,也不會成為大小核的最終形態。

記憶體與cpu整體封裝則可稱為一次大膽嘗試,因為優勢與缺點都是顯而易見的。整體封裝,則記憶體延遲、頻寬以及能耗上會有極大優勢;但是另一方面,記憶體容量和通道數則失去了可調性,這意味著同一型號的cpu將不再能用於組裝多種不同功能的pc。這不是晶元廠商單獨能夠左右的,因為涉及到下游整機廠商的利益,我認為intel與amd不會在桌面端輕易做出這種改變,但是有可能會在低壓u(對應輕薄本形態的產品)上嘗試一下。

13樓:hmxf

快進到台積電產能跟不上於是蘋果自己開廠子(ASMC)做晶元生產

快進到ASMC新工藝研發不良成為下乙個Intel

16G記憶體夠幹個錘子

14樓:Paco

看了一堆尬吹的,我來唱唱反調,蘋果及其吹們過分誇大了對整合度,低功耗和安全性的要求,用技術的藉口為圈地恰爛錢的商業行為打掩護。

筆記本續航超過了9小時以後的意義其實不大了,它的使用場景不比平板和手機。

對大部分人來說靈活的可更換擴充套件儲存容量,比所謂的安全更重要,把安全做成可選項對使用者更公道。

至於高整合度好設計,它降低了使用者的購買成本了嗎?它只是方便了蘋果擴大利潤好不好?

15樓:

你的下一台電腦,何必是電腦!M1的發布,讓iPad進化為真生產力工具成為可能!

M1晶元的Mac發布後,生產力工具慢慢的都會推出arm版本,mac上能跑了,iPad上也能跑!

是不是再過兩年,你的下一台電腦,何必是電腦?

試想一下上班帶上iPad,插入usb-c的顯示器,連上滑鼠鍵盤,就可以完成目前所有的工作。期待!

16樓:

從直覺上來講,當我看不到一點技術細節,只看到全網kol沸騰,抱著乙個不知道是什麼的事物拼命的吹,我是對他持懷疑態度的。

前有GPU turbo,鴻蒙。

現在有M1晶元

17樓:

發現蘋果這SoC的電晶體數有點多啊,都上百億了,為什麼會比主流x86處理器多出這麼多呢?計算了ASIC和DRAM部分嗎?等等DRAM好像是電容?

18樓:能吃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M1現在可能還不太行,從mac pro16沒有採用就可以才得到。不過,這對於mac來說,是乙個新的開端。

酸M1晶元效能不行的大可不必,這也就第一代,可能兩三年後就難說了。

19樓:王禹效 Legolas

拿這顆用在筆記本中的處理器與下圖中部分的效能怪獸對比對 M1 不公平,這些晶元功耗很高,不過應該也能讓你大概感受一下和桌面級處理器的效能差異。

MBP 13 頂配的英特爾十代酷睿 i7-1068NG7:4507

iPad Pro 11 的 A12Z 晶元: 4625

MBP 16 頂配 8 核心 i9-9980HK:6782

iMac 5K 頂配 8 核心 i9-9900K: 8285

iMac Pro 5K 頂配 18 核心 Xeon W-2191B:13479

Mac Pro 頂配 28 核心英特爾 Xeon W-3275M: 19208

市面上最強處理器 AMD 64 核執行緒撕裂者 3990X: 40524

如果還需要一句總結,大概是:x86 時代的晶元被打敗了,未來是 ARM 架構的。

放一篇科普:「ARM, AMD,英特爾」硬體科普及我見的未來。

蘋果新發布搭載的M1晶元的MacBook Pro 和 MacBook Pro 16英吋哪個效能更好?

fudesign2008 2020 01 04 更新 元旦入手 macbook air m1 8G 512G 替換用了快5年 macbook pro 15 開發機器為 macbook 台式電腦組合,故購買 air偶爾遠離公司 出差,旅行,老家.air 更便攜前端開發,已經安裝好大部分軟體 似乎都有方...

如何評價蘋果自研M1晶元的效能?

macrumors流傳的圖,不確定是怎麼來的,應該是A12Z的DTK。等真機出來確定有人跑了再更新唄。剛發布的Cinebench R23 論壇成績彙總。 誰拿到機器跑下tensorflow 跑分來了,吊打intel,這下mac air也能跑tensorflow了 數值越低,效能越高 說實話,賬面資料...

如何看待蘋果m1晶元iPad Pro,華為matepad pro2起步價5000 還有優勢嗎?

這玩意先打過iPad Air4再說吧,也配和iPad Pro比較?有啊,能打愛國牌,最大的優勢。事實上,因為眾所周知的原因,9000系列的pad出貨量必然極低。所以實際上很少會出現在ipad和matepad之間選擇的情況。就像我,完全不會考慮ipad,畢竟早就放棄了蘋果手機,我不可能拿著我的p40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