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十部委要求嚴控公立醫院數量,為社會辦醫留足發展空間?

時間 2021-10-21 05:41:19

1樓:Magical

不要說什麼資本控制權力了。現在但凡有點資本的人誰去投資醫療?除了莆田那種坑蒙拐騙的醫院之外,辦醫院真的不是一條輕鬆的賺錢之道。

什麼叫「嚴控」公立醫院數量?說得好像公立醫院真能像雨後春筍一樣長出來似的。你不「嚴控」,它也長不出來。

你看每天公立醫院人滿為患的樣子,像是公立醫院飽和的狀態嗎?需要你來「嚴控」嗎?不過是醫療資源不夠用了,ZF又不出錢建設更多的醫院,僱傭更多的醫療工作人員。

只能用社會辦醫填補醫療資源的缺口。

但他不能這麼直白地告訴你啊,這樣多沒面子。

「嚴控」對金主爸爸的潛台詞是:「路我都幫你們鋪好了,鼓勵傾斜政策都已經下達了,趕緊就著這時代的風口浪尖把你們的錢投向醫療行業吧!」

而對普通民眾的潛台詞則是:「我為了你們能獲得優質的醫療資源,付出了很大的努力,並且一切盡在我的掌握之中。」

總之,社會辦醫發展空間其實非常大,「嚴控」這種說法不過是一塊「遮羞布」。這種心態就像兵臨城下的時候,主公對著給他端茶送水的路人甲說,我給你乙個機會,來當我的替身,乙丙丁戊都想爭取這次機會,但我不讓他們幹,專門把機會讓給了你,請不要辜負我的期望。

2樓:ling8427

挺好的。

大力促進社會辦醫,醫院數量增加,解決「看病難」問題;為一部分有錢人提供更高質量服務,解決醫生態度不佳、就醫體驗差問題;為醫學生及醫生提供更多就業崗位,更多選擇機會,一舉至少三得,何樂不為?

3樓:諸葛也亮了

新聞要連起來看

一方面要控制公辦醫院數量,一方面要提高公辦園和普惠園佔幼兒園的比例。

這是在做什麼,這是老齡化問題太嚴重,醫保和養老保險都撐不住了,需要馬上開源節流啊。

一邊降低育兒成本,鼓勵大家多生。

另一邊要減少公立醫院數量,提高醫療成本,變向「乾掉」一部分老人。

雙管齊下,老齡化人口負增長什麼的都不帶怕的。

4樓:

這個問題應該被限流了,關於社會辦醫,公立醫院改革,其中的利害關係估計幾本書都講不完,還是得自己工作收入有保障,不然,在哪個年代看病都很困難。

5樓:妄明

允許資本階層壯大,也就同時允許了權力私有化,允許了權力壟斷化。

大眾能看到的,永遠都是事後確認的結果。

在結果確認之前,秘而不宣的政治獻金,關起門來的修改法律,資本力推上台的代言人......

這些真正重要,真正決定一切的力量,在大眾看不到,接觸不到的地方,早就已經發生了。

過去即現在,現在即未來。

今天的結局是十年前確定的,今天的現狀又將決定十年後的結局。

當新生的資本力量,完成了原始積累。

他們是一定要走向掌控權力,與權力共生。

所有為資本洗地,阻止權力去敲打,去控制資本的言論。

最終都會將把權力推進資本的牢籠裡。

(我年輕幼稚的時候,也曾視資本為正義,把權力當罪惡,去為資本洗地過。)

在當今社會,權力難以世襲的情況下。

資本階層對社會造成的危害,已經遠遠大於了權力階層。

世襲而私有的資本,在構建裙帶關係,構建利益群體的能力上,已經超越了權力。

在權力無法私有,資本卻走向壟斷的現狀下。

資本正在變成新時代,新形態下,私有而壟斷的權力。

允許資本階層壯大,也就同時允許了權力私有化,允許了權力壟斷化。

看不看待都是一回事,現在看見的事情,其發生的源頭和影響事件早就完成了。

現在看到的事情,決定的只是未來的結果。

資本階層已經壯大,難以控制,走向資本主義國家的老路無可避免。

資本主義暴露出來的各種弊端,大家以後都會親身經歷,親身體驗。

6樓:不朽

知乎的醫生真猛。

其實有一點現實大家是要能明白的:窮人本來也看不起病。

私立的市場化,不過是讓窮人更看不起病。

然後會給看得起病的人更好點服務,淘汰掉混日子的醫生。

這裡頭最積極反對的,就是醫生。

emmmmm,哈哈哈紅紅火火恍恍惚惚。

PS:大病有商業保險,私立也看得起。

況且也不是取消全部公立,你們這些有理想,尊重希波克拉底誓言的好醫生可以留在公立,這樣醫院少了每家的撥款多了,去公立的少了醫保更撐得住了,豈不妙哉?

什麼?你說有能力的都會去私立?

那你在這冠冕堂皇說你呢?

7樓:鐵褥

這種問題的答案太簡單了,是個老百姓都懂好吧。

把衙門應該為老百姓負擔的公共責任推掉,把老百姓的剛需推給所謂的市場。既給衙門老爺們減了負,又給老爺們增加了創收的渠道和口子。美其名曰,市場改革,妙哉。

住房,教育,醫療,別著急,一樣一樣來。

《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裡都寫不出來這麼魔幻的情節。

8樓:吹牛的作家

很多人對於開放私立醫院的事感到憤怒,這種對醫療體系的憤怒遠超過房價體系和教育體系。畢竟不買房、不生孩子雖然會很難受但不會死,沒錢看病就真的要死了。可是換位思考一下,醫學生的收入卻與付出不成正比,你還會讓你的親友去醫院工作嗎?

醫療是偉大的,醫院的背後也是由乙個個平凡的醫學生組成的,難道讓你把錢花在醫療事業不比空氣幣更好嗎?社會殘酷的現實是每時每刻都有人因為沒錢醫療而死亡,多你乙個不多,只能怪你不幸了。

9樓:徐釋緣

何不嚴控窮病人數量?建議資產數量在xx元以下的人一旦生病直接槍斃。可以節省大量的醫療保險,養老金,為貴族資本家空出床位。

10樓:

牆裂要求十部委考慮周全,要是解決不了以下問題,還是不要硬上。

對患者來說,看病最怕過度診療,以多檢查多開藥等方式賺錢,小病大治,又傷身體又損失錢。

對醫生來說,醫生既是運動員又是裁判員,是可以用專業來矇騙普通群眾,如果群體內有害群之馬,整個口碑就崩掉,醫患關係進一步緊張。

對資本來說,資本是追求利潤,監管不嚴就會造成害群之馬的醫生對患者過度診療。

我不是很懂,我只能大約想到一些點

1.一定要進醫保,讓醫保有監管權。現在我這邊公立醫院開藥都是有配額的,一次不能開太多,就是怕有不法分子用醫保套利,所以這個做不好,首先國家的醫保金就會被黑心商人和醫生串通騙取,所以醫保現在配藥很嚴,聽說有些情況還會被要求去醫保局解釋。

我相信有了人工智慧可以進一步規範。因為診斷是這個病,應該配什麼藥都有規範的,不合理又不肯解釋的肯定是有妖孽。

2.對醫生有監管,不能讓醫生只憑良心幹活。可能要類似乙個醫生執照協會之類的組織吧,從法律和道德一起約束醫生,搞突擊抽查病例什麼的,如果有不法行為就該判刑判刑該吊銷吊銷

3.追求利潤的資本肯定是不行的,但要資本進入又沒好處的話,那。。。無解

11樓:金子

呵呵簡單來說通縮要開始了怎麼辦國家開的醫院便宜 。。。但是為了讓大家消費沒辦法只有弄私立讓大家去私立的醫院看病相當於消費。。這就是朱鎔基搞的那套教育市場化房子市場化醫療市場化

12樓:塵煙雨

房產收割機,

醫療刮骨刀,

教育無底洞,

勞動九九六,

在家小祖宗,

佛系練神功,

無慾白首終,

原來一無所有,一無所需,

就是齊天大聖。

13樓:「已登出」

如果十部委有一天說要嚴控治安力量擴張,並開始限制基層警力,引入民間資本外包,我們該怎麼辦?是不是報警也先看看出警人員的中差評數量?

涉及民生的醫療也能拿來交給莆田系斂財?

給這個國家年輕一代上公升希望的憑成績錄取也要變成搞舉孝廉那一套了?

資本已經披著合法的外衣,朝著教育和醫療動刀子了,下一步會是什麼?

我們都是砧板上的魚肉……

14樓:命運的狂風

首先明確一點:

這件事將是醫療從業者的噩夢。

很多人都吐槽將來看病難看病貴,大可不必擔心。乙個家庭能用於醫療的消費是相當有限的,隨著醫療質量的全面下降,不惜代價挽救生命的風險會越來越高,很多家庭會逐漸學會理性選擇,將鉅額醫療資金投入及時行樂。社會中層的整體醫療消費不會有太大的變動的。

真正的問題是:在嚴控公立醫院數量,以及相應的崗位之後,醫學專業的就業市場被大大的縮小。除了私營醫院別無出路。

那麼私營醫院的彼此競爭會不會有利於未來的醫學生們呢?請明白一點:不管醫療市場化如何進行,這個市場的准入資格都不會降低,如果不是越來越高的話,能獲得准入門檻的只有我們都清楚的那一部分人。

開私家診所之類的想都別想,就算不卡你開所資格,也可以輕易的用一批醫鬧讓你傾家蕩產。

那麼,請醫療專業的從業者們,在專業就業面鎖死,市場准入鎖死,崗位數量鎖死的情況下,莆田系的老闆們給你的工資獎金會參照哪個標準?發達國家同行?還是印非國家同行?

15樓:jac

因為公立醫院的效率太低

知乎很多人搞不清楚,社會辦醫辦出莆田系是乙個問題,公立醫院沒有效率大量浪費社會資源又是另乙個問題。

16樓:

看著有不少疑似醫學專業的為此叫好,

你們真覺得這對你們是好事?

國家一般要減負了,就會減徹底,到時候公立醫院都是合同工,只有高階職稱才有編制了,私立醫院那裡還能有多少議價能力?你們捫心自問,現在各大學校建醫學院,原有醫學院大擴招趨勢下,醫療行業和農林地礦油,生化環材機一樣人員過剩還差多久?

全醫療都漲了,你家人你自己都看得了,能看全科?兒科漲價了,是因為兒科大夫要看骨科,骨科漲價了,這種被動支出,誰也跑不掉。

按傳統,一旦事情向不可收拾發展,國家肯定要清場的,經濟領域清場,判無期,因為沒有直接死人,自殺的多。

醫療領域清場,如何平息幾萬、幾百萬、幾億人的怒火,只能學曹操,借爾等人頭一用。

能借到資本家頭上嗎?可能借幾個直接介入的,剩下的還不是爾等?人是死在爾等手上的,直接扒骨抽髓乙個個家庭的是爾等。

醫生值錢嗎?看材化生,以後不見得比他們更值錢。

17樓:李十一

那些支援的人我就問下你們,你們和你們家人病了都是去公立排隊的還是去了什麼民辦的什麼天使什麼瑪麗什麼長江xx婦產xx兒科醫院?

18樓:

基層醫生答一句

大部分人都往大醫院擠,一是基層醫院水平不行,二是沒藥現在這麼多人吃進口的藥,或者中國產好點的,基層醫院沒有下面的鄉鎮衛生院落實雙下沉,看病專家有了,水平高了,依舊沒藥。看個高血壓糖尿病,配配藥往大醫院擠。為啥沒藥呢,等級不到,不給批。

見過路遠的老太太,5點出發,10點才能到市裡,只為配藥。

我國醫療水平提高了,人民需求也高,衛生院彷彿還活在赤腳醫生的年代~至於社會辦醫,

這麼多明星資本家有投資辦醫院?都是些花裡胡哨的東西。大概只有乙個邵逸夫。

19樓:達瓦里希

推薦明年高考的同學準備學醫,鑑定完畢。

先找關係去公立醫院刷一波經歷,然後跳槽私立醫院,從此走上人生巔峰。

歐美的高收入人群是醫生和運動員,咱是在向歐美靠攏是韭菜的命就好好生長吧,別想太多了

如何看待九部委印發 招聘不得詢問女性婚育情況 ?

EDEN PAK 女性要生育是天經地義的,但應該全社會一起承擔。產假的薪水國家發就沒這麼多破事了,問題就出在現在經濟放緩,還把產假薪水的責任加在企業頭上,然後招聘時企業還不能問,問了就是歧視。企業也委屈,女性應聘者也委屈。 沒有面試機會啊 可是真的沒有到那個程度啊。抑鬱到吃抗焦慮的藥。銀行 中移物聯...

如何評價四部委發文整頓課外培訓機構?

豆丁老師 今年國家出台了新政策,將會全面整頓校外培訓機構,我身邊不少開班但是沒有辦理相關手續的朋友都開始恐慌,擔心被查,也有些朋友因為這個原因覺得現在不是開班的好時機,因此放棄了開班的想法,繼續打工。有時候出現一些新的規則,有的人會覺得這個乙個危機,不利於發展,也有的人看中了其中的機遇,競爭小了,小...

如何看待教育部和衛健委 高校學生宿舍床位重新分配,減少人員 拉開距離?

希望希望 我查詢了一下原檔案,裡面的說法是 學生宿舍床位重新分配,減少人員並拉開距離 拿我們學校舉個例子,校園內共計男女宿舍23棟,每棟宿舍6層,每層28間,每間宿舍6人,為達到這條規定要求,暫定每個宿舍分2人出去,這樣就會有7728人無宿舍可住,結合實際情況來看,大多數院校並沒有如此充裕的住宿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