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九部委印發 招聘不得詢問女性婚育情況 ?

時間 2021-05-05 23:37:32

1樓:EDEN PAK

女性要生育是天經地義的,但應該全社會一起承擔。產假的薪水國家發就沒這麼多破事了,問題就出在現在經濟放緩,還把產假薪水的責任加在企業頭上,然後招聘時企業還不能問,問了就是歧視。企業也委屈,女性應聘者也委屈。

2樓:

沒有面試機會啊……可是真的沒有到那個程度啊。抑鬱到吃抗焦慮的藥。銀行、中移物聯、國企資訊崗直接說不招女生,即使降維也沒有機會。

有機會的是外企你說好笑不好笑。真的想把我們往死裡逼啊。

3樓:naix

玩過狼人殺沒有?

上來不表水點狼的都容易被好人打入狼坑。

那你不給問,招聘的時候不主動說婚育情況的都篩掉不就是了嗎?

特別是勞動力這麼富裕。就你不表水,絕比扛推你……

4樓:

這個跟勞動法一樣,罰的太少,缺少主動監管干預能力。很難起到預期的效果,恐怕還可能會有反效果。

真想保護,可以選擇罰企業註冊資本的50%-100%,罰年繳稅額的300%-500%,主動舉報的,可以獲得罰款額的50%,然後再限制下各公司男女比例,保證不法企業和資本家哭著叫爸爸,哦不,是叫媽媽。

5樓:黃藝康

那我建議女性在簡歷上直接註明生育狀況吧,如果人家依然叫你去面試,說明他們不是很在意,如果他們在意,那你不寫後面也瞞不住,如果企業因為這個原因連面試機會都不給,那也是節約彼此時間。

6樓:

公司不惜才,沒有終身僱傭觀念,員工就沒有歸屬感,就會想盡辦法自保,就會坑公司,員工跟公司之間的關係就很糟糕。

比如說我們公司吧,乙個老業務因不想繼續做業務辭職,公司一邊批准人家的辭職,一邊招行政助理。咋就沒有想過把該業務轉崗到行政呢?

婦女生育關係到國計民生,私企為什麼覺得公司不該承擔婦女懷孕期間的相關責任?目前公司能任性地招人,任性地辭退中年人,這可都是當年國家政策給你們的人口紅利啊。

7樓:張曉

無視就好

減負喊了這麼多年了,減了嗎?

前面有一座叫中高考的大山,誰敢減?

父母老師都還指望多考一分,超過千人呢

同樣回到這個問題上,不問婚育情況?

有什麼用?

對於公司方面而言,他們是賺錢的,不是為了給社會發福利的人家不傻

8樓:Mimosa

沒用。領英、獵聘上一堆獵頭發「只限男性,prefer男性,男性》女性」。這是複雜的客觀生理、社會結構原因,不是幾個紅標頭檔案就能解決的。

9樓:式龍牙

國家請客,企業埋單。

要麼給足夠的企業生育補貼,要麼讓男性放產假。個人偏向於給男性放產假,促進生養優化,就業家庭公平。不想付出成本光靠指令是拉高不了生育率的。

10樓:pcc

感覺對女性加上種種寬恕條件才是真正的歧視女性,如果不能將問題歸結到個人,那只能將問題歸結到整個女性群體。以後招聘的時候都不會優先考慮女性。

11樓:鬥娘刀

最終的結果就是導致更多女性難以找到工作。

邏輯很簡單:你不讓問,那就不問唄。招聘啟事也不會說不招女性,男女平等嘛!但最後呢,女性卻等不來入職通知。

勞動法也是一樣的道理,你設定最低工資,最終結果就是讓很多本來願意拿低工資工作的人,連低工資都拿不到。

ZF總認為自己無所不能,可笑的是,那麼多的人也認為ZF全知全能。

我們現在向西方發達國家學習了太多的違背自由、違揹人性的政治正確的東西了,這不是好現象。

12樓:

缺人了吧!現在國家在兩邊下手。

一方面降低高等教育比例,以前上高中蠻隨意的,現在小城市都劃線了,乙個班也就一半人能上普通高中,其他人回家生孩子去吧!一方面印發強制規範,增加女職工用工成本,宣傳女性回歸家庭。改革婚姻法,降低女性保障。

發達國家生育率低最主要的是受過高等教育的人比例高和女性就業率高,不願意生孩子。從這兩點下手,完全可以遏制中國的低生育率。

也別說我是拍腦袋想出來的,我看我周邊,我爸媽那一代普遍還是20多歲結婚,現在農村我同齡人好多都已經有娃了,十七八歲生孩子的人我都認識好多個。。

13樓:

我懂了,以後企業徹底不要女的了。

說真的,現在公務員事業單位都很不願意要女的,幸好有筆試,把好多男的給排除在外了,不然女的真的是找不到工作。

找不到工作怎麼辦?

經濟依附老公,在家生孩子。

問題是生孩子沒錢怎麼辦?

找條件好的老公。寧可給特別有錢的當小三,也不能嫁給窮的。不然沒工作,集體餓死麼?

所以怎麼看這都是大部分男女都不受益的事。

受益的只有經濟上特別寬鬆的一部分男性,因為選擇更大了。

14樓:鴞落屋簷

來了乙個月懷孕

半年產假

領導我辭職我要為孩子犧牲事業

我還得給你錢你還不幹活我為什麼要你?

就該問這是企業企業不是以盈利為目的嗎

15樓:

你們都沒看到根本,就看到個表面在那分析來分析去的,其實國家壓根就不想讓女人出來工作

1-女的不工作,沒資本挑挑揀揀,只好老實嫁人,解決剩男的社會危機2-沒有養老保險依靠,正好多生孩子,養兒防老嘛,避免人口下滑3-在家不上班,還可以奉養老人,解決養老問題4-空出多餘職位給失業男人,解決失業問題,畢竟男的沒工作就要生事5-她們沒工作,不敢隨便離婚,有助於社會穩定和諧你看,那種不發達國家都是這樣的

16樓:飛秒

日本的解決辦法。產假5周。育兒假一年。

還可以延長到一年半。產假工資,所在企業發,但會少一些,類似於基本工資。育兒假是保險發錢,企業不用負擔。

這種解決問題的方式,比紅標頭檔案接地氣。

17樓:敦發財

這是個無比蠢的決定。九部委可能以為私企都和他們一樣旱澇保收,才會有這麼蠢到窒息的想法。

我能想到的乙個解決女性就業歧視的辦法是,員工懷孕後,返稅給企業。適當彌補企業員工請假的損失。

其實,中國算是男女平等很好的國家了,女性就業本身,大部分企業應該並不會歧視,說白了。企業僅僅是擔心員工懷孕後,請假的損失。而不是針對女性本身。

如果可以通過返稅的方式彌補企業,也許針對女性的就業歧視就能從根本上解決。

18樓:「已登出」

一邊要求企業解決就業,一邊該納稅納稅,地價物價該漲還是漲,現在連社會生育責任都要企業來承擔?

呵呵,難怪那麼多老闆寧願去炒房。

19樓:

郭嘉的一步棋罷了。

某些女性竟然還洋洋得意,殊不知被人賣了還在給人數錢呢,看似是幫助女性就業,其實是進一步激化女性就業的矛盾,讓女性回歸家庭,生孩子,但是最關鍵的問題沒解決啊,光靠男性養不活啊,出生率我感覺就算壓榨女性就業也不會有什麼提公升。

最後,當然作為男性還是很開心的,這世界還是男權社會,變不了!

20樓:喵v喵喵喵b

沒什麼意義,形式主義而已。用人單位只會考慮效益而不是男女。如果加大招女人的成本只會讓企業少招女人,讓本來可以給女人的工作崗位變少。

ps:同事老婆生二胎後找工作(文職)幾家公司搶著要。所以說歧視未孕女性是不是等於讓已孕女性撿了便宜?雙方都是女人,那企業詢問有沒有婚孕到底有沒有歧視女人?

21樓:宅隱

只說理論。只有理論正確實踐方向才不會偏。

企業不得就業歧視應該企業基本的法律責任。

但是企業應該承擔的是社會生育的平均成本。而不是雇員生育成本。

休產假員工的工資和社保應該國家出。社保出或徵稅,財政出。

企業超出社會生育平均成本部分應該抵稅。

比如同事替休產假者工作應該有加班費,或者增加臨時工替代工作的費用 。這種費用直接抵稅。

比如有的企業有三個休產假,有的乙個沒有。企業應該按照利潤規模或者資產規模承擔社會生育成本。如果兩家企業規模相同,那麼三個的要抵稅。

專家可以搞搞計算公式。

22樓:北冥真神

效果可能有,但是應該很小。畢竟招聘這個是還得人去做,面試官可以不問女性是否生育等私人問題,但是在打分或做決定的時候,還是可以有傾向性的。更何況,對於閱人無數的HR來說,看乙個人還是挺有把握的。

光靠這種東西,是沒辦法改變現實的。

23樓:阿龍

說句政治不正確的話,婦女就業問題一直以來就是國家和企業之間利益的博弈。國家需要企業為其分擔婦女生育的成本,企業則更偏向於錄取男員工來規避風險(這點企業和國家達成了一致,國家不硬性要求員工男女比例,錄取權利歸企業,部分女權國家除外)。加上部分女性應聘後很快生子的問題,導致企業對年輕已婚未育女性歧視更加嚴重。

這些成本最終壓在了所有有結婚意願的民眾上了。

九部委這一次新規,無疑是對部分爭取女性就業權利聲音的反饋和安撫,也是給部分良心企業的壓力。但只要錄取權在企業,國家財政又不足以補貼的話,任何法規都是解決不了實際問題的。

24樓:

我真的不懂為什麼會出這樣的政策。

連我都看得出來,這樣的政策只會讓企業更加不敢招女性,女性如果找不到工作,對配偶的經濟方面要求會更高,到時候,天價彩禮,加名房,等等可能會成為標配,而那些付不起結婚成本的,可能就是打一輩子光棍了。

我現在只能想,可能國家並不想保護女性權益,只想把女性趕回家生孩子。

25樓:

很懷疑這個政策是真的拍腦瓜決定的蠢政策還是精心構建的故意看起來很蠢以達到完全相反的目的。在這方面我一直很陰謀論。如果要促進女性就業為何不直接考察女性就業而是在面試這個環節下功夫?

規定女員工生育免稅效果最快。就算不想掏錢,規定男女比例不足罰錢可以創收,甚至規定本行業男女比例的基準線也是權力尋租的一條路。但是有錢不掙,到底想幹嘛?

26樓:樹下都市

怎麼可能像日本那樣女性結婚後回歸家庭。日本是發達國家,有良好的法律及社會團體保護女性。。中國女性不好找工作會什麼樣,找不到可以養一家人的不嫁,養不起孩子就不生。

27樓:

真的,說一千道一萬都不如給男性安排產假來得實在

出發點是好的,但是就像其他答案說的那樣,這只能逼招聘方直接一刀切掉所有適齡姑娘

28樓:乙個靈活的死胖子

我看到很多人吐槽男女同工不同酬,我就奇了怪了,既然男女同工不同酬,女性薪酬更低,那麼為何資本家不優先僱傭女性呢?為什麼女性就業形勢會比男性糟糕呢?難不成我們郭嘉的資本家變成慈善家了?

29樓:低調的二球

這個是在逼有能力的人都去生二胎!!!

育齡女性,只要沒有主動交代自己已經二胎的,基本都不會要了,除非能力勝過同等男性很多。

因為不能問你,所以我預設所有育齡女性都可能到崗就懷孕為了避免公司損失和用人部門的尷尬,只能要麼不招女的,要麼只招100%確定已經二胎的女的

加上人大代表提的建議:女性再增加1個月產假我就想問一句,誰還敢要沒生完二胎的育齡女性???

那麼育齡是啥時候呢?剛畢業就算!一直到至少30歲!

這個期間不生完二胎就很難找到好工作,所以有能力的就只能去生二胎。沒能力的就只能混日子啃老!

30樓:萬華鏡

為什麼就不能直接點立法讓男性同休產假,違法者以嚴重經濟代價處理,扯這些沒有用的只能增加女性就業難度,不過這恰恰就是你們想要的,我們一直明白,還沒發法明目張膽罵

如何看待十部委要求嚴控公立醫院數量,為社會辦醫留足發展空間?

Magical 不要說什麼資本控制權力了。現在但凡有點資本的人誰去投資醫療?除了莆田那種坑蒙拐騙的醫院之外,辦醫院真的不是一條輕鬆的賺錢之道。什麼叫 嚴控 公立醫院數量?說得好像公立醫院真能像雨後春筍一樣長出來似的。你不 嚴控 它也長不出來。你看每天公立醫院人滿為患的樣子,像是公立醫院飽和的狀態嗎?...

如何評價四部委發文整頓課外培訓機構?

豆丁老師 今年國家出台了新政策,將會全面整頓校外培訓機構,我身邊不少開班但是沒有辦理相關手續的朋友都開始恐慌,擔心被查,也有些朋友因為這個原因覺得現在不是開班的好時機,因此放棄了開班的想法,繼續打工。有時候出現一些新的規則,有的人會覺得這個乙個危機,不利於發展,也有的人看中了其中的機遇,競爭小了,小...

如何看待教育部辦公廳印發義務教育六科超標超前培訓負面清單,禁止數理化使用繁難偏怪練習題?

我仔細看了下教育部的要求,教育部是針對各類課外培訓的,而不是正常教學大綱的 相信很多人都有課外培訓的經歷,很多課外培訓並不是奧數一類的培訓,而是超前培訓,給一年級學生講二三年級的大綱內容,給二年級學生講三四年級大綱內容,還是速成式的。教育部限制的是這種培訓 中華繪圖鉛筆 絕聖棄智,民利百倍 絕仁棄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