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馬前卒 2018 年 1 月的演講《保衛我們的現代生活》?

時間 2021-10-21 05:41:19

1樓:

說到底,誰獲益,誰損失。這也是乙個問題。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立場。不是麼?

督工最大的問題就是太喜歡站在大多數人一方,而不是討好所有人,所以沒辦法。

2樓:英勇的少年大俠

只談社會化撫養,無產階級擁有的畢竟只是鎖鏈。

時至今日,這些鎖鏈早已不復從前鏽跡斑斑的模樣,取而代之的是各種華麗的外表,與此同時他們還擁有了乙個好聽的別名叫做「大義」。這些「大義」中比較著名的之前有所謂「三綱五常」,最近比較吃香的則是人人稱道的「民主自由」,而在社會化撫養這一問題中起到主要作用的應當要屬名為「反對階級固化」以及「親情萬歲」的「大義」了。

以「大義」為名的鎖鏈是有很大的好處的,其中最主要的好處就是比較和諧。一方面、這種華麗麗的東西可以最大程度上減少囚徒的牴觸心理,更有甚者一部分不明就裡的囚徒誤以為那是漂亮的首飾也是說不定的,另一方面、這種鎖鏈也大大減輕了名為「衛道者」的獄卒們的心理負擔,不要以為獄卒們就是麻木不仁的惡棍,人家也是需要自我認同感的好吧。就這樣換了乙個馬甲而已就實現了監獄裡的大和諧,豈不美哉?

然而鎖鏈畢竟依然是鎖鏈,如果你老老實實的被鎖著自然是皆大歡喜,但是當你真的想要活動多動筋骨的時候,它自然就會發揮出它真實的作用,讓你寸步難行。而關於這個鎖鏈執行的機制,我想通過乙個「人在水裡會淹死」的例子來說明一下。

「人是陸生動物,人在水裡會淹死。」這是乙個看起來很正確的論斷,那麼按照比較教條的邏輯我們可以簡單的推導出兩個結論:1.

別進到水裡,2、水裡的人已經死了。然而事實上不是這樣的,至少水裡的人不一定就死了,因為「掉進水裡你不會淹死,待在水裡你才會淹死」。

根據上邊的例子來看,現實生活中的事情顯然是不能用簡單的教條來進行判斷的,然而在「大義」面前,我們的判斷卻往往正是比較教條的,而在這個「社會化撫養」的問題中也是如此。我們說階層固化是不對的,親情也不該剝離,但是如果我們的階層已經固化了,我們本來就已經距離親情十分遙遠了呢?至少對於我們「社會化撫養」的目標人群來說,他們基本上已經掉進水裡了,而社會化撫養的實質正是讓他們游動一下,萬一可以遊到岸邊呢?

然而對於那些「衛道者」來說,判斷的依據就很簡單,你是要游泳是吧?那你是已經在水裡了是吧?那麼不好意思,在水裡是不對的奧,再說你已經死了,就不必搶救了吧?

對於「社會化撫養」的目標人群來說,他們已經被固化到了社會的最底層,他們已經在遙遠的距離面前被剝離了親情,現在卻還有人以為了避免他們承受他們早已在承受的痛苦為名來阻止他們改變現狀呵,好一群正義凜然的衛道者!

很多人會認為「社會化撫養」會加劇階層固化的乙個重要的原因是他們認為這樣培養出的產品質量不會太有保障,只能生活在社會的底層,但是這正是典型的「何不食肉糜」了,底層是乙個相對的概念,同時也是乙個有層次的群體,這樣培養出來的人也許還入不了您的法眼,但是相比於他們原來「小作坊」中培養出來的產品恐怕依然要高出一些個層次。

魯迅先生說他向來是不憚以最大的惡意來推測中中國人的,那麼如果說對於中中國人這個整體悠然如此嚴苛的話,那麼對於貪得無厭的肉食者,對於恬不知恥的衛道者們,我們用以更高百倍的惡意來推測一下也不為過。為什麼他們會反對「社會化撫養」呢?因為在他們眼裡,這群已經掉進水裡的孩子們就不該出現在他們的視線中來礙他們的眼,他們就該在各個分散的同樣沒有人會注意的地方默默的出生、默默的掙扎、最好再默默的死去。

然而一旦讓他們通過社會化撫養的方式組織起來,事情就不好辦了,一些婦人之仁的「聖母」們難保不會給予他們莫大的同情,一些見利忘義的「叛徒」們難免會轉而為他們說話,更重要的是社會的資源會一定程度上的向這些人做出更大的傾斜,蛋糕就這麼大,分出去一部分,自己就得少分一部分,那麼這個世界還是我們這些精英們的世界麼?

我們再說「親情萬歲」這乙個大義,這種樸素或者說狹隘的親情或者說家庭觀念本身正是一道牢不可破的鎖鏈,而正是在這一基礎之上,中國幾千年來都有那麼一群人可以名正言順的做皇帝,而在今天以及未來一段不會太短的時間中,這種大義依然將為種種的剝削、種種的不平等保駕護航。嗚呼,作繭自縛者,豈獨桑蠶乎?

最後,也許他們還會以社會化撫養的水平來作為反駁的理由,在這些人眼裡,「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就沒有存在的必要,「跑步進入社會主義」也太小兒科,「空降共產主義」才是他們想要的,什麼?做不到?那麼這整條路大概都是錯誤的,呵呵!

如果在孩子的撫養這方面也存在類似「在寶馬裡哭還是在自行車後座上笑」的選擇的話,那麼我衷心的希望他們可以在寶馬裡哭,當然這顯然難以實現,但他們至少可以不再自由的沉默著,可以發出自己的聲音,而不是只能在沒有人會注意到的角落裡默默的任由一群「何不食肉糜」的人以各種大義為名代他們發言,代他們做出選擇,並最終把他們牢牢的困死在那些角落裡。

3樓:看看就好

最近接觸過一些工業黨,一些人還是會考慮為民這個概念,但是集權主義太強。為了國家發展這些人好像不太考慮大眾的感受,甚至有一點冷血的感覺。 太容易走極端的一群人,初衷再好也不能讓他們這樣搞。

4樓:亦大

深厚的讀書積累+社會洞見+流暢準確的文字表達形成了這篇令人拍案的好文章。絕大多數觀點都認可,只有關於社會撫養的有不同意見。一,不合格的父母養出不合格的子女也是對不合格父母的懲罰,自負其責,自食其果,縱然兒女是罪犯不得好死也是對做父母的懲罰,自己的基因自己負責,家族延續和競爭本來就是人類社會一種方式,國家最多托底,不能本末倒置。

二,讓某些人認定哪些是好的養育方式很可怕。某些人認為好的養育方式真的好嗎?這個標準無法界定,更不能被某些人壟斷標準,否則與法西斯就是五十步和一百步的區別。

養育後代這樣的事還是市場經濟比較好,自己根據自己的判斷選擇有利的方式,充分競爭,而不能搞計畫經濟,由某個組織做決定。三,各個家庭選擇自己的養育方式可以保持人的多樣性。學鋼琴好還是和泥爬樹好還真不那麼好說。

很多特別有生命力的人往往出身草莽或小時候成長環境不咋滴。,很多人小時候成長環境並不好倒是做成了一般人做不到的事有了大成就,這種人往往有超乎常人的意志力,野心,慾望,,是社會的變異體,也是改變社會,推動社會前進(也可能是毀滅,其實世界是毀滅不了的)的強人。這樣的人不用一一舉例,太多了。

反而乙個社會都是乙個模子刻出來的人是很可怕的。

5樓:李煒

人們一直在迴避乙個事實,統治階級也是有民族屬性的,統治階層沒有可能在非民族社會裡當統治階層。同時逆向民族主義也是一樣,他們不同於歸化的生物上的民族人。汪精衛沒有在非漢族社會裡當統治階層的可能性,完全沒有,尤其是現代的國際民族社會。

李嘉誠現在英國的遭遇就能說明問題,他在藍眼睛、黃頭髮、說英語的人群社會裡,當不了剝削階層的資本家的,我們等著瞧

6樓:

讀完馬先生這篇文章後,我數了下自己身上的傷疤,幾乎全是十歲之前留下的。其中頭部有五處,在左眼角、左眼角、後腦、額頭各一處,次次見血。剩下那一次是上顎,小時候把筷子含在口裡玩兒,然後摔了一跤。

當然,這些都是事發時我看不見傷口的,看得見傷口的我就不說了,不少都成了我的童年陰影。

我就想感嘆一句:原來,我能活過小時候,真他喵的不容易!!╯▂╰ps:我小時候,大人們都說我特別止雅。(你沒看錯,原詞就是止雅……我現在都不知道是不是這個「止」字Orz)

7樓:巒巒

左派都喜歡反傳統。

然而馬克思並沒有說,要實現社會主義就必須反傳統。相反,馬克思和恩格斯都告誡人們要將社會主義與本國的歷史和國情相接合。

左派發展到反傳統這一步是在史達林手中開始的,史達林不是俄羅斯民族,他是喬治亞人。也就是說,他不是蘇聯的主體民族的人。他要鞏固他的權力和影響力,就必須打壓主體民族的文化和傳統。

發展到現在的左派眼中,好像是不反傳統就不夠革命一樣,這其實是大大的錯誤。任何國家的歷史和傳統都是不可割裂的,因為那是這個國家的根、民族的魂!

從制度層面去杜絕貧富懸殊的產生,防止兩極分化,發展生產力,才是社會主義的根本特點。為了反傳統而反傳統,那是在捨本逐末,不是馬克思主義的正確開啟方式。

8樓:

社會化撫養,幾百年前就提出來的了

但是,你們說,我們用社會教育代替家庭教育,就是要消滅人們最親密的關係。

而你們的教育不也是由社會決定的嗎?不也是由你們進行教育時所處的那種社會關係決定的嗎?不也是由社會通過學校等等進行的直接的或間接的干涉決定的嗎?

共產黨人並沒有發明社會對教育的作用;他們僅僅是要改變這種作用的性質,要使教育擺脫統治階級的影響。

無產者的一切家庭聯絡越是由於大工業的發展而被破壞,他們的子女越是由於這種發展而被變成單純的商品和勞動工具,資產階級關於家庭和教育、關於父母和子女的親密關係的空話就越是令人作嘔。

9樓:少尉

與其社會化撫養,不如乾脆搞母親職業化,給每乙個母親發放工資或者育兒津貼,催生出大量的職業母親,母親一旦成為職業,育兒質量和數量都會迅速提高,這樣解決問題,不是比社會化撫養更有操作性,更人道嗎?

10樓:一世界的風

面對過於龐大和複雜的現實生活,其實我們每個人都和瞎子無異,只能摸索到自己能夠到的那一小部分。

有些人去摸索了,說那是柱子,有些人去摸索了,說那是牆壁,另一些人去摸索了,說那是蒲扇,還有些人去摸索了,說那是繩子……

只有極少數人能夠在摸索和爭論中意識到,那兒有一頭大象。

督工就是這樣的極少數人之一,當然督工的「大象」也許和真實的「大象」有一些出入,會弄錯頭身比例,會在想象中把象牙安在下巴上……但是能意識到大象的存在,並且能勾勒出大象的大致輪廓,終究是和爭論牆壁柱子問題的人不在同乙個層面上。

我對督工的文章中不時表露出的對於躲不開歷史車輪的人們的不屑一顧的態度很不感冒,但其實我也很希望督工所謳歌,所信仰的這個趨勢,這股力量真的能夠勢不可擋,沛莫能御,橫掃一切牛鬼蛇神,也粉碎我們這些小布林喬亞的幻想和杞人憂天,證明我們不過是「反者道之動,靜者道之用」。

但在那之前,我立場鮮明地支援督工的基本立場,態度堅決地反對督工的某些態度。

如何評價馬前卒7月18的選專業直播?

年輕人一直是年輕人嗎?督公的潛台詞是大家都要乾到60多甚至70 需要經歷50年 波瀾壯闊 的職場生涯。可問題是國家都有就業歧視。公務員國考省考事業編,35歲就業歧視。督公自己也說了設計院裡面的中高位都被自己師兄同學佔據了,所以說入行要趁早。後端人才09年入阿里面試是什麼難度。09年入阿里的現在又掌握...

如何評價馬前卒「讓一億農民進城」的言論?

巴巴裡海軍 天吶,這難道不是乙個常識性問題嗎?難道中國這麼多人心安理得的在剝削自己的手足同胞?人性何在?人文思想何在?知乎不是大學生為主嗎?我每次看到那些在城市務工的農村人和他們的孩子我都會覺得很過意不去,我難以理解居然會有人為這種絲毫沒有人性的制度洗地!話說的重就重了,被封也無所謂反正不是第一次了...

如何看待馬前卒與梁興揚 2019 年 5 月初在微博的爭執?

橐籥 給死去的先人燒紙難道不是一種祭祀行為嗎?如果祭奠先輩也是糟粕文化,我建議每年的伏羲祭祀儀式也別做了吧 聽說這馬前卒就是個純黑,也無需在意今後他這方面的評價了。不喜歡你的人,你為了他做什麼都沒用的。人的生命本就短暫,記住自己的根,是對己族最大的念 PANSINITIST 人家梁道長是在開玩笑,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