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注定要死那為什麼還要活著」反方辯論觀點該如何進行思考?

時間 2021-06-04 05:36:11

1樓:熊小聰

首先,題主所述的語句是個疑問句,且缺乏主體,並不構成判斷。應將該疑問句劃歸為正反兩個陳述句:

正:人注定要死,所以無須活著。

反:人注定要死,但是也應活著。

反方有一種非常簡單的立論:

活的才能稱為「人」,任何從起始就處於死亡狀態的物體不能稱為「人」。所以人要去死,就先得活著。至於活多長時間、怎麼活,是另乙個問題,不在本次辯論的範圍內。

2樓:四隻貓爪

這是乙個非常接近價值本身的辯題,涉及到價值的題目說到最後基本上都是那幾個終極的哲學問題,而這乙個題目的價值意義指向已經很明顯了,就是「人生有沒有意義」,或者「人生需不需要意義」

其實對價值的思考到最後一般都會落進虛無主義,因為價值本身是事物對人的意義,其存在與否是人自己來定義的,如果你覺得它沒有,那就是沒有了

所以這個題要打就得往現實意義上來拉扯,不要和對面陷入哲學的糾纏中,多說一些具有終極關懷的例子,講述人們普遍認知的情感、成就,用各種豐功偉績來鼓吹人的價值,前期你們會比較佔優勢,但越是到價值的部分你們的優勢就會越小

在價值上也勝過對面的方法是想辦法立乙個更好的論,多查一點對立於虛無主義的哲學思想來建立乙個更有意義更讓人接受的價值體系,我本人對此了解不多所以給不了太多建議

盲猜你們是反方(不過好像題目描述裡也說了你們是反方?)實在不行你們就槓,讓對面的論展開不出來(不過那就挺難看的,真的)

3樓:芝蘭凌雲

1.終歸要死,為什麼現在要不活著?比如,服務員要把飯分給一桌的每乙個人,遲早會輪到你,那上菜前又何必掙著搶菜?

2.如果注定要上大學,為什麼要上中學?

如果注定上中學,為什麼要上小學?

如果注定分開,為什麼還要愛過?

因為前乙個階段是後乙個階段的基礎、積澱,上大學前要上中學,因為讓你積澱讓你沉澱足夠的體驗,具備上大學的情商智商。有這些足夠的體驗,你的下乙個階段才能進行,下乙個階段才能具有意義。只有你真的愛過,用有了愛的體驗,分開時心靈才足夠觸動,才能夠體驗別離之刻骨,才能徹悟回憶之銘心,愛過是分開的沉澱,是使別離具備意義的前提。

離別本身是具有意義的,這意義就是體驗人情冷暖、感受刻骨回憶、懂得珍惜美好,而這也是人之為人要體驗的感官刺激、人之情緒。而如果沒愛過,可能你這輩子都體驗不到這種感官刺激、人之情緒,而別離本身也變得沒有意義。

換言之,如果你沒認真活過,沒崢嶸過,也許這輩子你也沒死過……因為你體驗不到「死」的意義。只有你踏踏實實的充實的度過每一天,你才知道人之將盡、與世離別,於你、於這個世界意味著什麼

3.死不死,現在不重要。真的不重要!

如果上高一時,就想著我大二時一定要打辯論打幾辯或怎麼怎麼樣,有意義嗎? 沒意義。而這時要做的,重要的,應該是我現在應該怎麼努力學辯論,我怎麼努力學習提高知識水平。

想太多幹什麼,想太多,荒廢了現在,也許下一階段你真的就體驗不到大學之意義,大學辯論之意義。以上。

反正人總要死,那為什麼還要活著?

Talkroom 關於人生的意義,初級思考者都會有這樣的想法。建議你去讀一下 人類簡史 時間簡史 未來簡史 了解下整個地球和人類的昨天,今天和明天。存在就有意義 你的人生意義在於你去思考並實現自己的人生意義 地球的誕生純屬偶然,人類的誕生也是偶然,人類的發展和進化卻是必然。人生的意義問題其實是尋找人...

既然人一出生就注定要死,那為什麼我們還要活著?

三三愛吃巧克力 去經歷去體驗吧,就當作一場電影吧,自己是電影的主角,無論它是喜劇還是悲劇,世界那麼大有很多美好的事物總要去看看吧,認真生活才不枉費白來 壞掉的鉛筆 1.死不了 活在這個世上就會有各種社會關係連線著你,因為覺得自己死後對其他人不負責任而活著。但是這種想法很蠢,你的生命你自己選擇,死不是...

人注定要死為什麼還要誕生?

若林 因為宇宙實相就是一切都在變化,沒有什麼是永恆不變的,世間萬物都遵循著這個法則才得以存在,假如宇宙是永恆不變的,則是 死常 就猶如一潭死水,也便不會有誕生萬物的可能性,正是宇宙不斷變化,才有意識的誕生,你我才能思考,但代價就是有了生老病死。有個很有意思的事就是,世人所認知的 存在 其實都是非永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