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Thinkpad的高觸感鍵盤呼聲那麼高,聯想卻還是把高觸感鍵盤改成孤島式的巧克力鍵盤?七列改成六列?Thinkpad系列徹底告別了高觸感鍵盤。

時間 2021-06-03 01:53:00

1樓:杜鑫

很是喜歡現在的 「傳統」ThinkPad 鍵盤,但並不代表巧克力鍵盤觸感會很差,其中很明顯的例子是前段時間發布的 ThinkPad X1 採用的巧克力鍵盤手感超好,所以單純從擊鍵手感來看,巧克力鍵盤未必不理想。

但冒形狀的改變和鍵盤排布的改變,勢必會影響已經習慣了十幾年老款鍵盤早就出的「習慣」。暫時還不能做出判斷究竟巧克力鍵盤的全面推開是進步還是倒退。

但實在是想不通,現在的「傳統」ThinkPad 鍵盤並非影響筆記本厚度的太大瓶頸,究竟是什麼動力促使聯想冒這麼大的風險?

我想聯想的決策層不是傻子,勢必新的鍵盤會帶來更大的驚喜吧。

暫時火速入手乙個:SK-8845 先。

====2012-05-21====補充:

看到第一時間對X230的簡單評測,其重點便是對於鍵盤的變化,不難從比較客觀的文字中提煉出幾個關鍵點:

1)新鍵盤的使用並沒有影響太多常規擊鍵手感,甚至因為鍵冒的接觸面加大,可能會使得敲擊更加準確,當然文中也只是進行對比的一次評測,不具備統計學意義。

2)兩段式鍵盤背光,側邊漏光較少,兩段強度下都顯得柔。保留 ThinkLight,非常可喜,但控制鍵似乎改變了。

3)部分控制鍵/功能鍵取消或者更換位置,這是新鍵盤最值得挑戰的地方,需要時間熟悉。

4)鍵帽標識的簡化,去掉了一些鍵帽的標識圖示,看起來更簡潔。

整體來說,新鍵盤的變化還是以進步為主的,新的設計和模具、鍵盤燈的引入,我相信成本絕對不是成本論可以解釋的。

現在看鍵盤的框型基本沒有變化,如果聯想可以有兩中鍵盤可選擇更換,就更完美了。

為什麼我的畫面筆觸感看起來很重?

感覺沒啥大問題,大筆刷筆觸是個人風格問題。而且近幾年就流行大筆觸,就刻意畫的很明顯的那種,陰影部分完全不塗抹,乙個筆觸直接囊括乙個塊面也不做深入。就是故意這樣畫的,現在很少看見還在磨來磨去的畫了吧,除了特別老的畫手沒做風格公升級的另當別論。我覺得可能和你的線條有關,輪廓線,你的頭髮外圍加深一點輪廓線...

為什麼配置相差不大的thinkpad要比戴爾貴很多?

Rough ThinkPad兩萬以下不會生產市場認可的電腦,兩萬以上的電腦才受市場認可。拿車子做比喻,thinkpad就是寶馬賓士,戴爾就是北汽哈弗,寶馬賓士不是沒有平民價位的車,而是在這個價位的寶馬賓士跟北汽哈弗比沒有價效比,不被市場認可。 戴爾對標Thinkpad的T系列的產品是latitude...

thinkpad為什麼不做xps這種主流效能的商務本(非圖形工作站)?

私以為XPS的定位偏向於影音本而非商務本也非工作站。傻戴自家的商務本產品線Latitude也沒有喪病到上GTX 1050的顯示卡。而工作站也是一票專業卡。對飆XPS 15,聯想自家的yoga 720足以扛旗,還錦上添花地增加了螢幕翻轉。所以ThinkPad X T P三線產品基本持平傻戴的 La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