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否需要法律來保護見義勇為的行為?為什麼?

時間 2021-05-06 20:24:58

1樓:滿口象牙

不需要。見義勇為是道德層次的東西。而法律只是用來控制行為下限的。

不見義勇為也許有各樣的理由,根本沒法做判定如何才是不見義勇為。比如是否會急救?是否會游泳?

或其他。如果要鼓勵人們回歸更好的道德層次,首先是要民眾衣食無憂,然後接受良好的專業的正確的教育(包括家庭教育和社會教育),當然法律也必須給民眾有安全公正公平的感覺。這些東西才是道德回歸的根本之路。

2樓:郭漢傑

需要。因為見義勇為、匡扶正義,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然而,近年來,許多見義勇為者在身負重傷甚至死亡之後,鉅額的醫療費,以及精神上的痛苦,給見義勇為人員及其家屬帶來了巨大的損失,致使出現許多「英雄流血又流淚」的悲劇;在為他人、甚至說是整個社會謀益的同時,見義勇為者卻遇到了種種的困難:

身體上的痛苦、生活困難的折磨、精神上的悲痛,所以出現了見義勇為英雄上街乞討甚至選擇輕生者,更有許多的英雄通過法律來尋求救濟,但卻因為現行法律對見義勇為未做具體而詳盡的規定,因此法院的判決往往是對英雄微小的補助。這種狀況的出現反映出了兩個層面的缺失:一是在道德層面上,反映了人們道德水準的下降,價值觀的扭曲,從這個層面上說我們每個人對見義勇為悲劇的出現都是有責任的;二是法律層面上「法律乃最底線的道德」,但是,當前除了各個地方五花八門的關於見義勇為的規定外,全國沒有乙個統一的法律來規定見義勇為。

這使得在法律層面上,對見義勇為認定標準不統一,保護措施不統一,其他方面更是難以統一。既然如此,我們很有必要從法律的角度對見義勇為的行為進行保護。

學生是否應該為見義勇為犧牲的同校同學捐款?

天凌 各人認為,需要理智。因為不是每個人都有能力,愛心需要傳播,但是不能攀比。就像一句話,人只是選擇善良而已。當自己有能力的時候做一些善事是非常好的,但是不能被道德所綁架。我身邊就有乙個朋友,他是留守兒童,每個月父母都固定在他的銀行賬戶裡打錢,有次學校老師呼籲給以為老師捐錢 這個老師人品極好,他三十...

軍人在不穿軍裝的時候是否可以不用見義勇為?

修理所的,管倉庫的,技術人員,艦艇部隊的,汽車隊的,機場地勤的,二炮的,你們以為穿軍裝的就能打啊?艦艇出去一兩個月根本沒法鍛鍊的估計跑步都夠嗆及格。我們單位乙個出門到自動取款機取錢被打倒搶了兩千。自身都難保,還見義勇為? 草之痕 肯定得出手啊,不一定非得肛正面,可以智取或者隨便吼一嗓子起乙個恐嚇作用...

看到今天見義勇為的那個女孩被割喉,突然有點厭世了,怎麼辦

真正可怕的不是黑暗 而是站在光明中不感面對黑暗的懦弱,是沉浸黑暗中不願尋找光明的苟且。我們在這個世界上不是為了改變世界,而是為了不讓世界改變我們。 不要因為一兩個腐爛的蘋果放棄整個果園。讓自己變成這個世界的美好不好嗎,我們不能阻止有的人做壞事,但是這樣讓自己成為別人眼裡的亮光。 劉蘇漪 這個世界上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