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熹先生「四書五經」注釋雖為經典 但為何有人質疑害苦國人?

時間 2021-05-30 23:50:06

1樓:非禮勿言

中國有句俗話,病急亂投醫。人生病了,誰也不知道生了什麼病,只能有什麼醫生就找什麼醫生,有什麼藥就吃什麼藥。

中國社會生病了,而朱熹影響那麼大,不是他的問題還能有誰?批朱熹就是亂投醫抓來的藥,雖然治不好病,但是先批了再說。

但是,社會發展有路徑依賴,後來人也照方抓藥,既政治正確,又無公害。

2樓:

大抵表達意的言語成了教條都會弊病百出,朱熹從來都是好好說話,盡量表達想法,就算有的想法有問題,後人也可以不接受,將朱子的言語看成教條可不是朱子之罪。

朱熹不是神,他的四書集注也沒有咒法加持讓人不得不信,題主手中的那口大鍋,朱熹可背不動。

3樓:袁昱

人讀書是為了學習前人和智者,從而讓自己生活得更有智慧型。有思而學,學而有思。

經典也是幫助我們的工具,若無思而超,則有害無益。

害人的不是儒學經典,也不是學者的注釋,而是統治者從自己的角度利用經典統一人的思想,使民無思。

4樓:文穆君

朱子的書針於時代,為振奮人,弘揚儒學,闡述自己的學說而書寫的。就像我說的儒家學說是現實與精神的學說,而朱子繼承發展精神方面的學說加以形成發展,形成屬於自己的學說。

所謂過猶不及,你看人文主義以人為中心是好東西吧,在宗教禁錮人們思想的時候,人文主義無疑是一把對抗宗教的利器。可是戰勝宗教後,一切遵從以人為中心,不切和客觀實際,這就是過猶不及。

而朱子之後是這樣。我們說在晉後宗教勢大,社會風氣人人談玄;五代十國,莫不興佛傳佛。唐代好一些,科舉一開,儒家能興盛一些,可民間依舊宗教之風盛行。

怎麼宗教之風盛行不好呢?因為現存中國宗教道教,佛教求出世,道教修仙長生歸隱,佛教修行寂滅榮公升西方佛國,都不注重人的價值作用,都不注重現實社會。

一方面因為儒家式微,一方面又因為有大賢已經洞徹這一事實,覺得應該做些什麼。做些什麼呢?轉變,發展再創造儒家學說。

朱子之說就在這個時候出現,如初生的人文主義。可是到了一定程度,因為種種,儒家勢大,因為對儒家宗教化【可能是三教合一時期借鑑宗教的鍋,也可能人們堅信一定程度信仰的鍋】,孔子孟子朱子等人的神化,完全過度解讀三人的學說;再加上世殊時異,古人立足於實際提出的學說,不一定符合現實社會;在對待現實方面,朱的學說有些欠缺。

所以現在世人說朱子害人。但我們不能完全否認朱子的學說,我們應批判的看它。

5樓:徐曉軼

首先呢,朱子我不熟,看過我幾個回答的都知道,我的乙個主張就是夫子之後、論語之外,作為儒學愛好者,可以不看。

對於乙個儒學愛好者,在當下的現代中國,儒學的意義主要是從先賢那裡汲取精神力量,建立自我:

徐曉軼:為什麼儒家影響中國數千年卻並沒有發展成一種宗教?

就我個人的觀點,這個如何建立自我,建立乙個積極的、昂揚的、樂觀的、堅持不懈、理性的、溫和的中中國人,於當今的現代中國,讀夫子是最好的。

這主要是由於諸賢所處的歷史時期不同,儒學的地位和所起的社會作用也自然不同:

徐曉軼:很多人說中國統治者秦以來都是靠《商君書》治天下,難道不是靠儒術嗎?有沒有高手來深度解讀?

朱子的儒學屬於國家意識形態,他首要的任務是維持並鞏固儒學化的中國社會,而他所處的社會和今天已經是截然不同了。儒學的地位、作用、包括價值指向也是截然不同的了。所以朱子的很多觀點自然不合於當下了。

當然,我不熟朱子,他的東西我只在尚未對儒學有所領悟時稍翻了翻,感覺讀不下去就沒讀了的。所以這個判斷只是我個人的印象,主觀性比較強烈。

當然,更大的可能是由於我是個工程師,我無法象很多文科的兄弟那樣接受理學的立論基礎:氣論和太極無極啥的:

徐曉軼:全球文化範圍內,五行生剋是中國傳統文化獨有嗎?這是中國傳統文化區別於西方邏輯思維的根嗎?

徐曉軼:為何要求儒學去回應民主和科學。?

徐曉軼:從古至今,中國基礎科學、應用科學與西方有何差異?

之前我就有個反對張載的開萬世之太平的回答:

徐曉軼:為天地正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如果我們以此作為人生理想,我們應該如何去做?

作為乙個依靠科學理性吃飯,同時又對傳統文化稍有了解的工程師,我無法接受理學的立論及其推演出的靜態而日漸矮化的中國。

我喜歡論語,就是喜歡夫子的昂揚、剛毅、溫和、堅韌,所謂君子如玉也。

如何自學四書五經?

點提光 想學,書到處有,找中華書局出版的版本就行,經典,簡單。按序學習,取其大意,融於思維,得其本真,不執著教條,然後知行合一。先學四書。大學 得其 正 修 二字,中庸 得其 誠 中 二字,論語 得其 君子 忠恕 二詞,孟子 得其 大人 浩然 二詞。即可也。要多朗誦 背會,入到心裡去,融匯貫通,發現...

現代社會應該鼓勵學習《四書五經》嗎?

青鳥 不應該。四書五經沒什麼用。經過2千年,我們難道還不如以前?為什麼只學儒家經典?奴化大家?語數外物化英等等還不夠你學的?父母多關心一下家庭,勝過那幾本老古董。學習難度大,收穫低,給人民點自由吧。 雨靈 為道者日損,為學者日益。如果你想從你老闆那從你老爸那得到寵愛,更想讓下屬 子女不得自由,乙個個...

現在的人讀四書五經還有用嗎?

晦明 孟子 大匠誨人必以規矩。莊子 輪扁 古之人與其不可傳也死矣,然則君之所讀者,古人之糟粕已夫。孟子 大匠能與人規矩,不能使人巧。現在回答題主的問題 四書五經就像大匠傳下的規矩,能否活用,跟學者有關。不會活用,就成為莊子所批評的糟粕。 子潤先生 這麼好的問題沒想到回答這麼少,添幾筆,供各路讀者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