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棟樓一共13層,但電梯為什麼只到第12層呢?

時間 2021-05-30 17:16:39

1樓:電梯大叔

樓層13F,只到12F,因為頂層高度不夠。

什麼是頂層高度?為啥還要頂層高度?電梯咋回事兒啊?

我來給業主普及一下:

無機房電梯井道剖面圖,我只擷取了頂層部分

圖上是無機房電梯。

首先,曳引機要有位置擺。占用了一定空間h1

然後,轎廂與曳引機之間也要留有餘地,占用了一定空間h2

最後,這些空間與轎廂高度h3,樓層高度之間的綜合,就是頂層高度。

計算公式:

H≥h1+h2+h3

備註:國家沒有非常明確的規定頂層高度。但是全國700多加電梯廠,行業的頂層高度一般在一定區間內。

比如1000kg 1m/s 的電梯:

無機房:4200mm-4500mm

有機房:4500mm上下。

當然,有些工廠生產的能達到3900mm上下。這個沒有標準,幅度是因為設計不同。

另外不同載重,不同梯速的電梯,要求的頂層高度也就不一樣。載重/梯速與頂層高度成正比。

這是有機房的井道剖面圖,上面寫的很詳細了。

圖上是有機房,有機房電梯還需要乙個機房空間。裡邊擺放曳引機、控制櫃、限速器、電箱等等裝置。

這是我電腦裡隨便找出來的某住宅樓圖紙

圖上是住宅樓圖紙,因為這個圖紙是有電梯的,用來舉例,我們就假設這個樓沒有頂層的三角結構。

可以看到,頂層網上,沒有足夠的空間:打問號的地方。導致電梯不能夠停在頂層。

解決辦法:

方案一、把樓頂拆掉,加砌乙個空間,無機房做頂層高度,有機房另外還要加做個機房。

方案二、就是你現在的這種情況,13F捨棄,做頂層高度空間用,但也只能做無機房電梯。

電梯行程:1F~12F。

除此之外,沒有其他方法。

結論:

設計院做住宅樓主體圖紙的時候,沒有考慮到電梯頂層高度預留問題,可能幾經修改後,最後施工方仍然用老圖紙施工。也不能說設計院不懂電梯,這種情況施工方在建築施工的時候也肯定與設計院打過招呼,但是現場情況就是主體已經建設完畢,保溫、防水等等都做完了,拆掉加空間成本過高,或者本來圖紙就是12層,開發商為了多賣錢,搞定了關係加蓋一層。等等原因吧,總之最後他們選擇的方案二。

對於13F業主來說,上下樓還好,下一層12F呼電梯。但是搬家很不方便。

當初購買13F的業主應該在房價上給與了補償。

2樓:方塊上的枕木醬

齊齊哈爾附屬二院後加裝的電梯,電梯只有4層,建築物一共5層,因為機房必須要占用1層,所以電梯最高只能到4層。

小曹鐵路標準版的自由方塊之塔,電梯46層,建築一共47層,原因同上。

一般舊的建築物很少有預留建造電梯的地方以及電梯機房的位置。所以一般情況下最高的那一層不設定電梯。畢竟大多數人都能忍受爬一層樓梯的。

什麼?無機房電梯?太貴了還是算了吧。

當然,@莫大拉 所說的這種情況也是可能的。

小曹鐵路標準版的刪帖之塔,一共31層,電梯32層。如果你進了電梯之後直接按了頂層,開門後你會發現你在屋頂。

一棟30層樓的造價和兩棟15層樓的造價哪個高?

花未眠 這個問題,不僅是一張100塊跟兩張50塊哪個多的問題。首先,由容積率的定義說起。容積率 專案用地範圍內地上總建築面積 但必須是正負0標高以上的建築面積 與專案總用地面積的比值。也就是說,題主考慮容積率一樣,但由於定義的漏洞,並沒有具體到地下的情況,如,採用何種基礎形式?地下部分設計幾層?容積...

一棟28層的寫字樓,有8臺電梯,如何能讓執行效率達到最高?

以前在北郵有個習慣,相鄰的樓層是不會按的。如果有人按了7層,那去6層和8層的人都是不會按電梯的,我覺得這是乙個很好的習慣,可是自從離開學校後基本就沒有見到過這樣的情況了。 薄酒SAKI 滴,方圓卡。我就是在想為什麼10層以下要都停 好吧不說,也好啊。有一次中午要下,從20 層上的電梯,先上後下,上到...

蓋一棟133層頂的樓大概造價是多少?

奮鬥的桐谷君 工程造價可不是這麼簡單能出來的,首先這個問題就是乙個偽命題,只能說明題主完全不懂造價。第一,拿地的費用這個千差萬別,可以招拍掛,可以轉讓,可以憑關係拿。再者了,你的地塊多大面積也沒有說明,讓人估都沒法估,你要知道不是蓋一棟樓,地就剛好和你的樓宇差不多大的,這要求地塊容積率和控規要求,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