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讓別人知道自己的善意之舉不是廉價勞動力?

時間 2021-05-30 15:31:40

1樓:

別人怎麼定義你,來自於你的行為舉止言談。

自然而然的拒絕就行了,多拒絕兩次他就懂了。比如"哦,我還有別的事,就先不帶了",說的自然點。對方不懂事的話,也別多想,換個旅店就行了。

一般情況下,主動幫助,只適合關係近的家人和朋友。

2樓:橙色

首先,雙標。自己的標準和他人不同,因此,自己做的和別人做的不同,喜好也不同,價值取向也不同。不能要求一致,或者你的出發點對方一定了解,或認同。

其次,當你表現出的行為和初衷,以此來維繫關係或建立友誼,那就不能介意別人利益,無論是善意的還是惡意的。你可以選擇不接受利用,要知道是你表達了你願意做一些簡單的事,無論你是否了解你表達背後的意思。如果延伸,你認為這種付出需要另加上對方的認同,或者感恩或者其他,那要表達清楚。

因此不是你或對方計較不計較,只是這份協議存在明顯的漏洞和邊界不清。

第三,善意本身是沒有附加條件的,如果願意做一些對人友善的事是發自內心的,那是不會介意的。除了意願不清,自我感受變成了決定行為的驅動力,這就是主觀。你的感受是你願意風險一部分,但是你介意損失,當別人讓你做時,你蒙受損失,同樣是事情,對你的付出不變,只是感受變了。

3樓:曾志宇

我覺得你搞錯了。

表達善意和不提供廉價勞動力這完全是兩個態度。所以正常人一般都是分開做,分開表達的。

你無法在一件事情上去達成這兩個目標。這需要更複雜和更多重的性格。

你看過電影吧。30年前,電影無論反派還是正派人物都是扁平化的。就是純粹的善或與惡。

但慢慢的,電影裡的主角都不這麼扁平了。變成了複雜的,活生生的人。觀影者卻更有代入感了。

所以複雜才是乙個活生生的人。

你完全可以一件事情表達善意。一件事情表達不提供廉價勞動力。

人其實本來就是這樣的。

4樓:王治平

一,不必過度敏感。既然你善意地幫助別人,也不必以惡意揣度別人把你當作廉價勞動力。二,一般不要主動提出幫助別人,幫助別人之前也得先問一下,你是否需要幫助。

自己學習時不想讓別人知道,也不想讓別人知道我在用什麼軟體學習,害怕他們也用,這心理是不是有點不正常了?

根據你的描述,請允許我妄加揣測一下你的心理活動。你覺得獨享學習資源所獲得的相對收益 自我收益 他人收益 大於共享合作雙贏的相對收益 這個其實是顯然的 因此在量化價值之後,你選擇了前者。但是後者的絕對收益 自我收益 他人收益 是肯定大於前者的絕對收益的。根據以上分析,我揣測你更在意相對收益,即自我超過...

怎麼讓別人不討厭自己呢?

我愛喝冰可樂 這種分為兩種人 個人見解 1.想讓別人不討厭自己只有提公升自己只有自己的能力和價值提高了很多人都無法抗拒有能力的人或有價值的人作伴 2.還有一種方法是對別人好做好自己就行誠實勇敢善良但這個不可避免的一句老話 人善被人欺 你知道吧,總有一些不理解你的人把你的善意當成理所當然所以我們做好自...

如何讓自己成為乙個有邊界感的人,讓別人知道自己是有邊界感的

小城市的貓 什麼是邊界感 邊界感的本質,是對所有權的認知,就是什麼是你的,什麼是我的。你在你的範圍內做事,我也在我的範圍內做事。如果跨越了邊界,就要懂得 徵求對方的同意 這個基本禮儀。和別人溝通交流的時候也同樣。表達的權利是我的,接受的權利是你的。我說的觀點,你可以不信,你可以不同意,你也可以不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