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就是乙個窮人啊,拿什麼來布施呢?

時間 2021-05-11 12:40:19

1樓:

布施有三種,財布施、法布施、無畏布施。 財布施就是給錢;法布施就是講道理,教方法,給資訊;無畏布施是鼓勵別人說你不要害怕,其實你可以。

這個順序是按功德排的,功德指的是對別人的幫助程度。

其實給錢是功德最少的。

教別人方法,授人以漁,是比給他錢真的更能幫助他的。

但更重要的是你告訴他,其實你可以,你要想起來你是乙個強者,你可以邁出那一步,你不要害怕,沒有關係,你會很好的。

能說出這樣的話的人,其實給別人的幫助,讓別人能拿回的生命的力量是最大的,對別人的生命的影響也是最大的。

2樓:綿綿若存諾諾久長

窮人就不能布施了嗎?布施難道只能是物質的。現在的的佛教理論和佛教徒們,真是服了,從來沒有乙個宗教能比佛教更加愛金銀珠寶了,各種物質慾望,就這成天還扯修行,愣是有人信,還樂此不彼。。。

良言一句三冬暖,ok否?

3樓:澄心

[cp]昔日舍利弗供佛一缽飯,佛隨手將飯布施給乙隻狗,佛問舍利弗:汝以飯施我,我以飯施狗,哪個福德多?舍利弗言如我解佛義,佛施狗得福多!

何也?因佛心人中最為第一,大福從施者心生,不從施相與被施的分別生啊!是以梁武帝蓋廟刻經功德甚微,村頭老太一句彌陀福德甚大!

樂於一切布施者,汝真解佛義否? [/cp]

4樓:滄海龍吟

真是個好問題哇

我快來回答一下。

念經,念佛,回向給六賓客。

最簡單不需要代價的布施

每天施食公尺和水

甘露香很便宜的

每天三根

施食儀軌我這有,網上也有別的。

你對別人說一句溫柔的話

乙個微笑,乙個小小的幫助

都是布施

你走過路過,看到夫妻,心裡祝他們婚姻幸福。

遇到老人,祝他身體健康

懷著如此感恩的心

對待每乙個人

這是心布施

樂於分享自己所知道的,所掌握的善知識。也是布施。

保護他人,使他人遠離恐懼,也是布施,參考警察,消防員這種非常殊勝的職業。

懷有吝嗇,是最終不能得到。

因為你攥緊了太多,不願意給與。

自然不可能獲得

就像是水管堵住了,你不想疏通,還想獲得更多的水。

豈不是白日做夢。

布施也是如此

六般若波羅蜜,布施第一,是一輩子的事。

南無阿彌陀佛

5樓:

一分總有吧,有的話拿來布施

另外,離偷盜遠點兒

最後,布施是用來戒除吝嗇和貪心的,就是這樣另外,也要做到所作福佑,無有希望

大白話,就是積陰德

每個人的情況不同,慳貪心的強弱也不同,乙個人之所以貧窮,是腦子窮,得換腦子

要把慳貪心換成樂於布施的腦子,自然,樂於布施是不會去偷盜和搶劫的錢財要取之有道,用之以道

賺乾淨錢,花到合適的地方,不要瞎霍霍

花錢是一門藝術,這裡頭有門道

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

6樓:

題主究竟是窮到何種程度啊?至少還吃得起飯,買得起零食吧,那就在吃零食之前,取一小部分,碾成粉末,撒到綠化帶裡,螞蟻就會去吃那些食物,這也是一種布施。

7樓:胡昊

修煉要去各種執著心,布施是善心的表達和對物質錢財的捨棄。為了表達善心而布施,或者為了修佛而布施,皆是有背。有情之善皆是情,去情方見慈悲心。布施非修者為,仍常人接緣而己。

8樓:應無所住

布施有三種,財布施、法布施和無畏布施,雖然你沒錢,但是你多幫助他人,多讚美他人,多支援他人,多鼓勵他人,多隨喜他人、多行善回向他人這些都是能做的,這些都是布施,而且功德無量。

9樓:頑果

欲修六度,當淨六根,先降六賊。能捨眼賊,離諸色境,名為布施;能禁耳賊,於彼聲塵,不令縱逸,名為持戒;能伏鼻賊,等諸香臭,自在調柔,名為忍辱;能制口賊,不貪諸味,讚詠講說,名為精進;能降身賊,於諸觸欲,湛然不動,名為禪定;能調意賊,不順無明,常修覺慧,名為智慧型。六度者運也,六波羅蜜喻若船筏,能運眾生,達於彼岸,故名六度。

……………摘自達摩祖師破相論

10樓:CKL gz

金剛經選擇:

若人滿三千大千世界七寶。以用布施。是人所得福德。

寧為多不。須菩提言。甚多。

世尊。何以故。是福德即非福德性。

是故如來說福德多。若復有人。於此經中受持乃至四句偈等。

為他人說。其福勝彼。

我今實言告汝。若有善男子。善女人。

以七寶滿爾所恆河沙數三千大千世界。以用布施。得福多不。

須菩提言。甚多。世尊。

佛告須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

於此經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為他人說。

而此福德。勝前福德。

須菩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

初日分。以恆河沙等身布施。中日分。

復以恆河沙等身布施。後日分。亦以恆河沙等身布施。

如是無量百千萬億劫。以身布施。若復有人,聞此經典。

信心不逆。其福勝彼。何況書寫受持讀誦。

為人解說。

須菩提。若三千大千世界中。所有諸須彌山王。

如是等七寶聚。有人持用布施。若人以此般若波羅蜜經。

乃至四句偈等。受持讀誦。為他人說。

於前福德。百分不及一。百千萬億分。

乃至算數譬喻所不能及。

整本金剛經內說如法布施甚多,不可勝舉。題主可靜心讀之。

11樓:菩提老鼠

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

所以行善不是看誰的絕對量大而是看行善的行為是否對眾生有益是否能對治自己煩惱

布施是為了對治我們的慳貪

12樓:槢千

以最大的誠意供養一粒公尺也能積累無量的福德。佛經裡好多這樣的故事,抱歉我記憶力不好就不列舉了。

看見美麗的景色,聽到動人的旋律,吃到美味的食物,可以立刻在心裡供養給諸佛以及上師,並回向給有情眾生的證悟。

善待身邊的人,陌生人,甚至討厭你傷害過你的人,將自己的善意不分親疏地布施給所有人。

最後,你在很窮的情況下仍然在想著布施這件事,還上知乎提問,本身就已經積累了很大的福德。比我這種想問還怕面子過不去的人強太多啦。隨喜讚嘆你。

對啦,見他人善行而起隨喜讚嘆心,也是一種。

乙個輸在了起跑線上的孩子應該拿什麼來拯救他的未來?

SunFireRAO 輸贏,好壞都是相對的。農村的孩子對比城市的孩子看起來是輸在起跑線上了 其實似是而非。按照這個邏輯 城裡的孩子,如果對比發達國家的孩子,不也是輸在起跑線上了嗎?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的時候,對比西方國家,不也是輸在起跑線上了嗎?城鄉差別,自古就有。現在的城裡人,以前也是農村人。所以,...

為什麼我想不出乙個問題來進行發問呢?

戲謔 嗯,這說明你目前的情況很好,眼前並沒有棘手的事。或者你可能蒙蔽了自己,讓自己誤以為自己感覺良好,建議您看看書,增長自己的知識面,或許能有所啟發。 夢想90斤的小火柴 一種情況是你都理解清楚了知識內容,所以沒有問題。一種情況是你沒把現實情況結合起來想問題,很難從自身出發問出問題。一種是你缺乏提問...

我就是乙個修道的,為什麼,什麼事情都要會呢,就不能是乙個普通人嗎。?

動停 大道至簡。真正的修道者,就是很普通很簡單的人,只有最普通最簡單的人,而不是什麼都會的人,什麼都想得到的人,才有可能是乙個好的修道者。 正統南傳茅山 何為修,何為道,修道修道,修得就是這世間的大道,在你選擇修道的時候你已經不是乙個平凡人,既然想做平凡人你何必又去修道,正所謂一入道門深似海,能力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