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乎上的學佛人捨得去寺院花錢供養佛菩薩嗎?

時間 2021-05-11 12:40:19

1樓:

請先過好自己的生活。別tm左一套又一套的讓普通百姓捐款。天竟然還要每個月供養。

這些人都是什麼人。那些個最後受益的人在躺著等你們侍奉呢。 真的有善心多捐幾個學校多幫助幾個孤獨老人。

乙個個要人捐款的就tm是土匪。

2樓:03shy

說到布施。我最近想發起一起眾籌,塑這尊像。

老闆說五尊起做。我自己供一尊。其他的供養寺廟,或免費結緣出去給大家。

剛發心,也還沒聯絡寺廟,不知怎麼聯絡又不知寺廟是否喜歡。

我也沒做過眾籌的事,請教大家提點意見。

2500多年前,釋迦牟尼佛未成道時,為求解脫眾生之法而精進修行,六年晝夜禪思,每日僅以「一麻一麥」堅持,身形消瘦,如皮包骨,展現了為法捨身忘命的大無畏菩薩道精神!我很感動所以想流通此像。

3樓:

自從學佛以後,從放生開始,內時沒錢,買最便宜的魚去放。慢慢的會攢幾次買一些大一點貴一點的去放。

慢慢的財運越來越好了,我一直沒有工作,靠先生養家,從戀愛開始他就是個學生,到結婚懷孕都是學生,剛開始雖然清苦,但是內心很喜歡敬愛三寶,我和先生都非常喜歡放生供養,只要有一些多餘的錢,省下來的錢,意外的錢,我們都會去供養三寶,供養修行人,寺廟等。

先生畢業後,工作了兩年,收入穩定了,我開始每月最少供養1000去三寶,一般不會去指定供鮮花或者供燈油,都是隨意道場使用的。當然,我們會去考察確認道風很正的道場,然後就堅持供養。道場裡也有周圍住的近的居士,她們有的特別有錢的就專門包了道場廚房伙食費,有人打齋就讓別人,有的專門包了佛前鮮花,等。

據我所知,還有很多福建那邊的商人,居民,都是很喜歡供養三寶的,幾萬,幾百萬,或者更多我都有所耳聞過,不過也要看自己發心和能力。

明顯的變化是,三寶真的是福田,剛開始我一點點放生,運氣和財運就更好一點點,再用這點財運去供養三寶,我沒有工作,但是先生的工作非常順利,收入穩定,家庭也非常好,一些善良的願望,都可以滿足。只要我活著,就不會停止供養的,就是內麼喜歡檀香,喜歡經書,喜歡佛像,喜歡聽法,喜歡超世間智,喜歡佛學裡佛香纏繞的美好世界。

4樓:

根據自己的經濟情況,每個月定時定期會做供養或者隨喜一些佛事,自己家裡每天供水、供花、供燈。

至於舍不捨得,真得看人,有的人有多餘也不捨得,有的人確實竭盡所能做供養。

5樓:自在飛

經常供養,尤其一些比較偏僻的山區的或比較貧困地區的正在建設中的小寺院,那裡的師傅建寺院很不容易。而且更希望在偏遠貧乏的地方的人也能得聞佛法造福眾生。

6樓:小風波

三寶門中福好修,一文種下萬文收

三寶是一體的,三者相住而成,供養凡夫僧和供養佛菩薩其實是一樣的,硬要說供養佛菩薩就是分別了

7樓:江先生

不捨得,學習佛法第一危害是崇拜個人,歷史的教訓還不夠嗎?第二危害就是崇拜神通,神通會讓凡人沉迷於此,而忽視正法,凡夫經常做的事就是認為哪位燒出舍利子肉身不腐就是大修行者,而這恰恰是偏離

8樓:橘子快紅了

不提金額,末學在堅持財供養三寶。

供養出家僧眾,並相信自己能堅持到往生。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文殊菩薩!

南無地藏王菩薩!

南無十方諸佛菩薩!

9樓:

看了大家的回答。我應該算是學佛中的異類了。

基本不布施給寺廟或者僧人個人。曾經在五明佛學院被某一漢地遊客言語諷刺給活佛「供養」了100元,心情特別不開心,完全沒有體會到大家的「祛除我執」。目前所在的學佛小組曾經「鼓勵」大家「捐款」做班費,一次100,乙個月一次,我交了,錢不多,但是心裡抵抗。

反對任何不是你自己真正想捐助或布施而去「布施」。

但是我對「我」認為對傳「有用」的法的「禪修非正式組織」會捐錢,因為「我」覺得這禪修對「我」有幫助,在粗淺的對佛法的認識中,「我」覺得它們在教授的「內觀禪修」(此處註明:非廣告)對我有了幫助,教授的方法對去除貪嗔痴產生了實際的效用,同時該組織也不會以任何「善巧」方式讓參與者「布施」。我希望通過我少許的捐助可以讓更多需要的人也能接受此法,這是我捐助也就是大家說的「布施」的目的。

不要僅把佛陀說的「布施」狹義認為是財布施,學佛的都知道更重要是「法布施」,不是嗎?特別是「法布施而不著相」。

10樓:公尺斯托吳

布施供養本就是在家修行人的一種功德,但我一般不在商業概念下的寺院布施,商業寺院只作參拜,香供、花果供養。因為經常出入茶山茶園,去山上的寺院,雖說破舊,寺廟小,僧人少,但卻捨得供養。油鹽公尺糧供養三寶,布施錢財修繕寺院,我一直願意做。:)

11樓:輕影

供水,供香,是最容易的,其實不必在意供養的形式,盡心盡力就好了。布施為了對治貪吝心,而供養的是自己的清靜心,虔誠心。佛菩薩本身具足一切,供養實際上為了自己積累資糧。

只要虔誠,供養一粒公尺也功德無量,貧女供燈,貧女變皇后都是很好的布施故事。

布施的最高境界是三體輪空。不執著於「我」,也不執著於「他」,更不執著於物。

未來世中。若有善男子。善女人。

遇佛形像。菩薩形像。闢支佛形像。

轉輪王形像。布施供養。得無量福。

常在人天受勝妙樂。若能回向法界。是人福利不可為喻。

未來世中。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遇大乘經典。

或聽聞一偈一句。發殷重心。讚嘆恭敬。

布施供養。是人獲大果報。無量無邊。

若能回向法界。其福不可為喻。

復次地藏。若未來世中。有善男子。

善女人。遇佛塔寺。大乘經典。

新者。布施供養。瞻禮讚嘆。

恭敬合掌。若遇故者。或毀壞者。

修補營理。或獨發心。或勸多人。

同共發心。如是等輩。三十生中。

常為諸小國王。檀越之人。常為輪王。

還以善法。教化諸小國王。

未來世中。若有善男子。善女人。

於佛法中。所種善根。或布施供養。

或修補塔寺。或裝理經典。乃至一毛一塵。

一沙一渧。如是善事。但能回向法界。

是人功德。百千生中。受上妙樂。

如但回向自家眷屬。或自身利益。如是之果。

即三生受樂。捨一得萬報。是故地藏。

布施因緣。其事如是。

12樓:斯達布恩

一定會,這是消除我執的好辦法,有什麼好捨不得的呢?

你自己時時刻刻護念、小心翼翼照顧的那個身就是你自己嗎?你的身心無時無刻不在變化當中,你能控制的了嗎?且不說生死,就連平日生病你能控制你的身體嗎?

既然身都不可得,何況錢財這些身外之物?

做些布施,做些供養,豈不快哉!

13樓:

在修行佛法的過程中,布施是最重要的。

沒有這個基礎,那是很難有什麼成就的。

沒事多去廟裡出錢,出力,很重要。

不然念多少咒,打多少坐,都很難有果。

反過來,去幹了修行進步起來很快。如來家業需要所有的佛子一起來承擔。

有錢出錢,有力出力。

隨喜大家~~~

補充,對家人也是一樣的。自己吃多少用多少所得到的快樂也就那麼一會兒。

想想所有的收入和時間裡,

為父母付出多少?為丈夫孩子付出多少?布施愛語理解給大家了嗎?大家都歡喜嗎?

對家人了這份緣,盡這份心。

對佛法承擔起修行,延續和弘揚。

這輩子也就不虛此行咯~

14樓:古法爾

當然捨得。布施是修習佛法的基礎,無布施,修法也不會進步。上師以前教導,月收入平分四份:乙份供養父母,乙份自己用度,乙份用於布施,乙份留用儲存。

15樓:月過寒潭

先養好自己不啃老是最基本的;

再讓父母安享晚年,讓家庭具備一定的財富儲備為下一代做準備,這是人之常情;

如果能投資興業為別人提供工作機會,關心社群福利和敬老院建設,這是為社會穩定做貢獻,利人利己;

除此之外你養貓養狗養和尚之類的愛好隨心吧。

一一一一一一

看了看其他回答,異口同聲的勸人捐款,連燒房子的比方都出來了,這群棺材裡伸手死要錢的傢伙,法律要是不管,我早打死他們了。

如何看待知乎答題機械人自動回答知乎上的問題?

剛剛發現乙個賬號,從它關注的問題型別高度集中和莫名其妙的機械回答方式來看,我敢斷定是個答題機械人。之前聽說用翻譯軟體搬運問題穿幫的事情,看來所言非虛。 晴天好心情 計算機專業大一學生占個坑,看看能不能在畢業前搗鼓出乙個能在知乎或者貼吧上自動回覆一些無意義的回答的機器,回答大概就是,喜歡就買,不行就分...

請教護法大神,怎樣求佛菩薩讓知乎上的某位大神寫本自傳啊?

護法居士 是故舍利弗。我今明了告汝。當來世人。於我法中種種貪著。種種邪見毀壞我法。舍利弗。若人但貴持戒多聞禪定。當知是人不能淨行沙門諸法。我則不說此人名為沙門婆羅門。舍利弗。若人於一切法無我。如實知無我。一切法本來無所有空。能如實知無所有空。是則不以持戒為上多聞為上禪定為上。何以故。舍利弗。諸法實相...

為什麼知乎上的愛情讓人絕望

Monica Alfred 不是知乎裡醬紫,而是事實醬紫。愛情是好難定義的東西,當彼此燃燒殆盡當然不會想再繼續了,想分手可以有無數個理由,如果我一天都不想跟你在一起了那麼今天無論發生什麼不起眼的事情我都要藉此離開。雨越下越大,火很容易被澆滅的。如果遇到乙個人像太陽可以燃燒那麼久,或者你在的地方沒有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