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海外生活很多年的人還是習慣講中文?

時間 2021-05-09 03:12:22

1樓:

跟大多數人一樣,剛開始到美國總是要裝B講英文,自我感覺英文不錯,講著講著發現不管怎麼樣都講不過美中國人啊, 畢竟還是不自然不順口。後來有機會講回中文就一定講中文,好像滿腔的話要傾瀉出來。那種親切自然的感覺,一直在乙個環境的人可能不覺得,講中文還是爽啊。

2樓:

歐美人到中國幾年了張口就是英語也沒人說啥,使用自己舒服的方式和別人交流並且交流沒有障礙,誰也管不著,憑什麼到國外就得說當地的語言?外語就高貴些嗎?精神下跪了這麼久還沒站起來

3樓:

母語和非母語的差距是巨大的,而且通常乙個人只能有一種母語。

李光耀曾經希望每個新加坡人有兩種母語,英語和TA自己種族的語言,為此推廣了三十年。

但李光耀晚年也承認,自己當年的乙個錯誤就是以為乙個人可以以同樣的熟練程度掌握兩種母語。

所以基本上,如果你出生後在中國生活了15年以上(到15歲),就不太可能掌握其他語言像中文這樣流暢了。

4樓:蛇皮走位

因為從小學的母語是中文,從血液裡融入進去了,你不會變成外中國人,哪怕國籍變了,說的話變了。這和第二語言是不一樣的。就算你英語說的再6,和外國友人玩的很開心,但中文還是最能表達你思想的東西啊。

比如,你情緒崩潰的時候還是最想用中文和最好的朋友哭一哭,再比如,喝兩壺酒吹比的時候你會想用中文說點不著邊際的東西。和爸媽說話,你難不成還要拽兩句英文?

5樓:

題主不太清楚語言的功能,或者說不知道什麼叫做交流。

這麼說吧,題主還是去的地方太少,世界上不止是漢語和英語兩種語言。更何況這兩種語言還有很多口音。譬如說英語中除了英音和美音外,還有中國口音,印度口音,南韓口音,日本口音等等。

在美國的一些地方,很多社群的人是某種種族聚集的話,會說西班牙語、德語、法語、葡萄牙語等,還有一些印度人會說他們當地的方言,嘰裡咕嚕的一樣聽不懂。

這時候就會發現小學時候學的看圖說話有多麼重要,有時候交流就是連比劃帶猜。口音之間實在是交流不了的,譬如說我們一開始聽印度口音的英語實在是聽不懂,就靠打字來交流,現在好很多了,基本能聽懂。還有上南韓老師的課,簡直是一種折磨。

同樣的難度,中國口音是我都能聽懂但這講的是什麼意思?類似於字我都認識放在一起不知道啥意思。南韓口音是臥槽老師剛才說了啥,看了幻燈片以後倒猜老師剛才講了什麼,折磨。

題主還是見的太少,如此嚮往民主燈塔,可以來美國留學嘛,美國超級喜歡用liberty做小區名字,還有我現在住的地方叫beacon park,住在這種地方題主這種特別嚮往美國的人一定會非常開心的。

6樓:

因為中中國人去哪都是中中國人移了民也是骨子裡就是中中國人的作風白人圈子融入進去了也覺得不親切

外人都是外人而已

就算我有一天移民加拿大但我還是外中國人

7樓:大俠來也

很多答主都回答得很詳細,我額外補充一點。增加親切感。

對說廣東話的人說廣東話,對說普通話的人說普通話,有種他鄉遇故知的感覺,多親切啊!對說英語的人說英語,對說法語阿拉伯語俄語……的人,我也只能說英語,如果我會說他們國家的語言,我肯定用他們的第一語言溝通。

溝通不就是方便他人嗎?

8樓:劉社會

座標:美國

公司:中中國人比例幾乎為0

老公:美中國人

平時幾乎都在說英語,但是不放棄一切能說中文的機會。因為無論英文多好,用母語交流還是最順暢最能無誤地表達中心思想。

9樓:

語言是用來交流,使用能使交流效果最大化的語言不是天經地義麼?

有時候一屋子人開會只有乙個不會說法語,不一樣全程用英語開會。

10樓:Brian

(非常感謝 @Miquel Neiville 提供的優秀翻譯!)

難道不是因為很方便嗎?就像我在中國留學的時候,我一樣喜歡和其他留學生說英語。我覺得這樣更容易交流,也更有個性。

我覺得唯一表現得比較失禮的事情就是一些美國的中國留學生在和其他當地人一起的時候,總喜歡用中文互相交流。我覺得這時候用英語交流會更好,因為這樣大家都能參與進來。但我也注意到這些中國留學生不是故意這樣做的,可能只是因為他們覺得和中中國人交流的時候用中文更放鬆吧。

英文原版:

Convenience, right? Even when I studied abroad in China, I still preferred speaking English to the other international students. It's just easier to express my ideas and my personality.

The only cultural faux-pas I see people commit in America is that when there's a mixed group of Chinese and non-Chinese speakers, the Chinese speakers still speak in Chinese. Speaking in English would be preferable here because it'd include everyone in the conversation. But I've noticed that the Chinese speakers aren't doing that on purpose; it's almost a reflex to always speak in Chinese to a Chinese face.

\_(ツ)_/

11樓:cooooookies

講中文啊。。大街小巷的中中國人都講中文啊!!為什麼對著中中國人還要講英文,真的表達得清楚麼。

連國外長大的華僑孩子一般遇到華人也是說中文的,雖然他們確實很多字不認識,但是一口流利的中文還是能講的。

有見過一些剛到國外的,為了提高英文盡力避免講中文從而提高英文口語,這個方法確實很快,就是比較少的混華人圈子。但是母語當然還是會講的啊。

至於長期混華人圈的,那其實還不如在國內上課講英文講得多,大城市裡到處都是中中國人,基本生活沒有任何障礙。

12樓:Cheesecake

因為說中文舒服呀。。。跟老公,公公,婆婆甚至小孩都是天天英文的,有個機會說中文挺舒服的呀。。所以能說中文的時候我還是盡量說,說英文的機會太多了

13樓:Desperado

中中國人在一起用母語交流不是很正常麼,順便維持下中文水平。君不見在英語國家呆久了的日本人、歐洲人、南美人也都是用自己母語交流的,這跟他們的英文水平無關。

14樓:ABC123

首先我從來不管別人的閒事,最終來說你想說什麼說什麼想怎麼多都是你的自由。

個人來說遇到不認識第一次講話的人都統一英語,但是如果別人給我講中文那麼之後就都向他講中文,出於對別人的尊重

15樓:Austar

相當一部分留學生出國混的是華人圈。。。不過,就算有一口流利的英語,和講中文更舒服也不矛盾。畢竟中文是從小浸淫的「家」的語言,在國外又能待幾年呢。

16樓:JiHee Cho

見什麼人說什麼話

在外當官多年一直沒回過家對下屬都是命令的語氣說話冷不丁回一次家對你老子說別看電視了快去給我端杯水來

你老子不打你的腿打折

17樓:菲拉格慕

用什麼語言還是要以聽眾為主。跟中中國人說中國話,跟老外就說外語。有的時候很中中國人說話,但是有老外在場的時候會出於尊重對方而用對方聽得懂的語言交流。語言是死的,人是活的。

18樓:Cheng Huang

老實說,題主這種在非工作場合,為了顯擺自己「融入」就算碰到中中國人也要求對方用英語的傢伙,到現在沒被人抽死,說明你的朋友教養都不錯。

19樓:劉亞洲

我就是那個漂在紐約的人。 請問:要跟國內的妹子說「 桂棹兮蘭槳,撃空明兮泝流光。

渺渺兮予懷,望美人兮天一方 」 。怎麼用英文? 怎麼信達雅?

我又不是專門搞文學翻譯的。。語言只是交流的工具罷了。交流效率比裝B重要得多。

20樓:

沒什麼大道理,就因為我們人類有一種特異功能,就是可以通過學習掌握多種語言,並且可以無障礙切換使用。

比如很多中中國人還會說英語,很多美中國人會說普通話,甚至粵語。

這種特異功能還有乙個表現,就是可以同時習慣說多種語言,習慣使用中文也不妨礙使用英語。

怎麼樣,羨慕我們人類的智商吧~

21樓:馬猴燒酒

我從來我從來我從來從來沒見過哪個中中國人講話用英語的,哪個南韓朝鮮人互相講話用中文的,哪個日本人講話用法語的。

我見過一邊說著cyka blyat 的毛子為了和我們其他人溝通說著一口斯拉夫味相當濃的英語。

我只見過乙個印尼猴子在和馬來猴子交流的時候堅決使用英語。

我見過新加坡人和我無障礙地通過漢語的不同字型交流。

當然,我也見過和我講英語的神奇生物。

我: hi man ,good job where are u from:)?

那個神奇生物:Taiwanese. And u?:)

我:自己人

神奇生物:?

我:大陸

那個神奇生物:Roger,It is China.two different country. good luck.卒

我想我的態度應該表達差不多了。

當然,某些人可以把自己當外中國人,但是要是看得懂中文,還選擇用英語裝逼的話,休怪我等不客氣。

the banana can nevere be a WSAP.

22樓:哈哈

生活久了的人事實上是會中文裡夾雜英文的,因為很多詞他們可能已經想不起來中文怎麼表述了。然後他們對你說中文是因為你是中中國人嘛,肯定咱們互相說母語啦,大家都輕鬆不...

23樓:王胖子

i feel this is because many chinese peoples though living in the american for many many years, but they do not practise english much, so they still can not say english very good.

24樓:布蘭登堡

海外中中國人說中文說明混了好幾年英語還是不好、無法融入社會。

海外中中國人說英文說明忘本、漢奸、香蕉人。

海外中中國人中英混著說說明裝逼、不會好好說話。

為了讓這三種情況都不發生我決定以後這麼說話:

zaima?

25樓:sjskdkxnxnxmx

因為母語是中文啊,所以跟其他講同樣母語的人肯定是說中文舒服啊,不管在外國呆多少年。這麼說很多美國的華人/日裔/韓裔,就算是第二代移民,如果把本民族語言作為主要語言的話(注意有些第二代移民是把英語當主要語言的)跟家人親戚和一些同民族朋友還是會講本民族語言啊,更別說在美國的生活的中中國人了。不過當然了只要有一方的母語或者最流利的語言不是普通話,就算對方是華人也會講英文的。

我雖然並沒有在美國呆很長時間,但是認識一些華人,第二代移民,雖然會講普通話,但已經不是最熟練的預言了。在這種情況下,我還是會跟這些美國華人朋友講英語的(偶爾會用一兩句中文而已)。

為什麼會有談了很多年還分手的人呢?

弋戈 我來答乙個吧。知乎首答。在最美好的時光裡,曾有乙個談了快三年的男朋友,軍校研究生,母親早殤,父親殘疾。畢業後他去了華中某城市。而我,畢業後去了華東。三年戀愛,其中一年異地。三年,說長不長,說短不短。愛過沒?愛過。分開後悔嗎?不後悔。因為婚姻不僅僅只有愛情,還有柴公尺油鹽醬醋茶,還有陪伴,還有關...

為什麼讀了很多年的書,還是覺得自己腹內空空?

張豪 之前,我也是這樣的困惑,後來在一本書中,它是這麼說的 大概意思 讀書就像竹籃打水一樣,可能最後留不住,但是竹籃最終卻無比乾淨,同樣,我們內心也會變得純淨通透。因此不能只看到自己個腹內空空,卻不注意到自個心靈與境界的變化與昇華 漢服圈的傻袍子 這就像你從小到大吃的東西一樣,你可能忘記了他的味道。...

為什麼看了很多書,還是有很多普通的人?

要看悟性和人生閱歷。哪怕讀書萬卷,悟不出來,也效果不大。同一本書,不同閱歷,不同年齡看了會有不同的感受。比如紅樓夢,初中的時候看不進去,高中的時候看多了瑪麗蘇言情,就覺得紅樓夢也一般嘛,一大把網文作者能寫出這種。等到大學的時候看就變成了完全被這本書折服,只可遠觀不敢近看,再也不敢說這本書不怎麼樣。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