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同一時代,農耕文明和游牧文明下誰的百姓生活質量更高?

時間 2021-05-09 03:12:22

1樓:

就普通人來說,乙個普通牧民的營養水平可能要比乙個普通農民高。但是因為游牧文明的總量太小,其精英階層遠遠沒有農耕文明的精英階層富裕。(後者有更多的人可以剝削)。

2樓:失落的亞特蘭蒂斯

即使到了今天,各種畜牧技術的改進以及現代化裝置的普及,草原依然不屬於多宜居的地方。何況歷史上呢,能餐餐吃肉的那是游牧的部落貴族,普通的牧民一般都吃奶製品的,一年也吃不上幾回肉,一場大雪災

3樓:公尺康納奇的貓

既然是同一時代,那就拿明中後期來舉例。

明萬曆年間宛平縣物價

同時期能夠與漢人互市的漠南蒙古:

有畜者每次於廵邊各口,求官權易。一牛易公尺豆石餘,一羊易雜糧數斗,無畜者或馱鹽數斗,易公尺豆一二鬥,挑柴一擔,易公尺二三公升。或解脫皮衣,或執皮張馬尾,各易雜糧充食。

其瘦餓之形,窮困之態,邊人共憐之。臣密遣通丁往來虜中,察其情狀,皆謂平旹恃搶充食。今以畜物求易,尚禁不與。

各通丁即以趕馬搗巢殺戮責問,間有夷回稱無命者被官軍殺戮,有命者尚得衣食。

一頭牛在內地8兩銀子,而換來的一石公尺豆也不過介於0.5--1.8兩。

乙隻羊在內地1.5兩,邊市價則是0.4兩,折合約七斗大公尺,而數斗雜糧則會更低。

四斗鹽在內地約0.84兩,二斗公尺豆也只介於0.1--0.36兩。

一擔柴在內地0.6兩,而三公升公尺只有0.016兩……也就是說,只是在生活消費資料這一塊,邊市利潤的剪刀差就至少在50%以上了。

什麼? 蒙古牧民這麼傻? 可人家還就是願意搶著來。

畢竟不來和不能互市的(比如漠北漠西蒙古),日子只會更慘。

PS: 清中期的漠南蒙古

4樓:FROST1997

明顯是農耕文明。

游牧文明由於草原資源量和承載量和資源量很低不得不選擇不斷搬遷,尋找合適的地點來休養生息。這也導致他們很難在乙個地方居住下來並發展起來。

5樓:三隻烏鴉

保加爾人為了生活更好可以放棄游牧生活信仰宿敵拜占庭的東正教,變成現在的保加利亞人

馬扎爾人為了生活更好可以放棄游牧生活信仰教廷傳來的天主教,變成現在的匈牙利人

即使是兩三個世紀以前,部分蒙古人和哈薩克人可以為了過上更好的定居生活,皈依「侵略者」羅斯人的東正教。

既然游牧生活那麼好,為什麼他們要改宗呢,或者拋棄原來的生活方式

6樓:巫小寒

這麼說吧,搶劫者和被搶劫者,誰的生活質量更高?一般是吃鹹魚白菜的搶劫穿金戴銀的,所以答案很明顯的。

在某些歷史時期農耕民族的戰鬥力比不上游牧民族,這也正是農耕民族的生活穩定造成的,生活穩定了,誰TM和你拼命,生活穩定才有質量可言啊。如果現在發生戰爭,北韓可以分分鐘把芬蘭、瑞典等北歐國家乾掉,但你能說北韓人民生活質量更高嗎?

大多數時期,游牧民族都要拿著馬刀掠奪農耕民族過日子,從這點看,可以看得出誰的生活物質更豐富。

拿宋朝來說吧,當蒙古高原還在充滿殺戮的時候,宋朝的城市生活可是相當豐富,商貿業、手工業業、娛樂和服務業所孕育出來的新城市文明,已經凌駕於傳統的行政功能之上。以臨安(今杭州)為例,生活相當豐富滋潤,在臨安城裡,各種店鋪食肆、商賈牙行匯聚,應有盡有,還有各種娛樂生活,甚至有夜深,熱鬧通宵達旦,那裡有說書、雜技、戲曲、酒樓、甚至妓院。

在臨安城裡你可以穿梭各種食肆酒樓,欣賞詩詞字畫、吟詩作對,無聊時還可以拿個甘蔗坐在板凳上聽聽說書人說說三國演義,甚至還可以到青樓會一會紅顏知己(還有可能偶遇你的偶像柳永)。你生活如此滋潤,游牧的兄弟還在殺戮和飢餓的邊緣掙扎。在生活質量上,古代農耕民族和游牧民族根本不在乙個次元上。

7樓:老趙說事

這個問題問得有些微妙啊,如果是問農耕文明和游牧文明單位土地創造的財富,自然毫無懸念,農耕的土地利用率,單位土地人口承載量大概是游牧的20倍,漁獵的30倍。而工業文明大概是農耕的3-5倍。

但問題在於,在古代缺乏限制生育概念的情況下,人口的膨脹和土地的相對不足,會導致部分農耕文明以降低單位人口生產效率的方式強行增加人口數量,尤其在清朝那種不以人丁計算稅收的鼓勵生育的社會,會加速人口膨脹,使人均物資擁有量下降,以至於不如游牧。大部分持游牧文明生活質量更高的人便是如此觀點。

但持這種觀點的人估計普遍對游牧文明存在誤解。也就是說,認為游牧文明不存在土地資源的相對不足,這其實是很荒謬的。正相反,因為單位食物產出所需要的土地資源巨大,需要長期面臨高強度的部落間的生存競爭,再加上惡劣氣候和居住條件的影響。

很難想象嚮往游牧生活方式的人是什麼心態。

老祖宗從漁獵到游牧,再從游牧到農耕,從農耕到工業,再從工業到商業,他們不傻好麼

8樓:公尺伯顏帖木兒

要是牧民過的更滋潤,歷史上就不是游牧民族南下,而是農耕民族北上。事實上游牧部落根本無法發展生產力和擴大人口,一場風災雪災蝗災旱災都有可能讓乙個部落徹底消失,更不用說草原荒漠沒樹,沒樹就沒法蓋房子,你是願意住帳篷還是願意住房子?

9樓:君子劍轉轉轉

羅吹,游牧吹,滿螢幕瞎跑,真是群魔亂舞。

要知道農耕民族也是有人出關打草穀的,邊境的軍頭出關砍人,朝廷指派軍隊打擊游牧部族領袖,見人就砍。這麼一考慮就有意思勒。

10樓:關毛

這個回答很有意思,但真的是太主觀了,也就是說,完全想錯了。

俺就說乙個問題,農耕國家遇到災荒,底層農民往往會吃大戶,再流亡,然後才出現大規模死亡。

游牧國家遇到饑荒呢?牛羊盡死,腐壞不能食,沒有大戶可以吃。還有個毛的力氣去搶掠中原,歷史上沒有一次草原民族南侵是因為災荒,災荒後伴隨的往往是草原民族內附。

好了,上班中,詳細論述回家後補上。

11樓:者也丶

明朝中期的游牧民族入侵農耕民族搶掠的大多不是金銀珠寶更多的是鐵鍋陶碗瓢盆這些實在點的東西。(這東西嘛都需要看背景的,時代背景不同目的就不同生活質量也不同。)因為游牧民族不擅長煉金。

假如天下太平的情況下,農耕民族不與游牧民族互市。那游牧民族或許連一塊肉都煮不熟,而農耕民族也會失去上好的羊毛。

12樓:柳玉

農耕:飽食思淫慾。

游牧:MMP今年賣藥的、賣鹽的、賣布的人怎麼還他喵的還不來,這牛肉都啃的沒味了……嚶嚶嚶,我要吃鹽啊。

13樓:最多四兩

既然問題裡強調了「百姓」,又要求不考慮自然災害,那答案只能是游牧高。

論生產力水平自然是農耕社會高,但生產力水平與「百姓生活水平」並不總是成正相關。

14樓:

解放初調查結果,牧民人均20隻羊

對於牧民來說,羊不是用來吃的,是用來產奶的真正能吃上肉的根本不用放牧,汗王之類的都是依靠對小部落徵稅生活,他們自己的部落根本不用放牧

吊絲牧民的生活水平還趕不上佃戶,比起自耕農來說更是差遠了

15樓:木子君愛冒險

因為大家視角都盯著我們北方的鄰居們。

聊聊別的,在伊朗高原誕生過的波斯文明,在阿拉伯地區隨著沙漠游牧與綠洲城市結合誕生出來的伊斯蘭文明。

游牧除了逐水草而居的牧羊人,也有一大批活躍於東西大陸橋的,游牧商業文明。他們也創造過極高文明,在某些時期也爆發過不弱於農耕文明的生命力。

16樓:公尺達麥亞

廢話,游牧民族為什麼拼了老命也要養農耕文明區打,而農耕文明區卻很少往游牧區打?要不是農耕區好點,鬼才想冒著丟掉性命的危險去往農耕區打,從來只有變成農耕文明的游牧民族,還沒有變成游牧文明的農耕文明了

17樓:焦糖灬冬瓜

農耕,沒的說,糧食靠種,肉靠養家禽,家有狗看門。每天耕地,照顧家禽,剩下的時間是閒暇時間,男耕女織,種蠶養桑,種麻,種棉花,有錢的穿絲綢,沒錢的穿棉布。農耕文明可以從土地中獲取生活的所需品。

農耕容易被搶,沒辦法,好生活總會有人嫉妒的。

至於游牧,逐水而行,生存會很困難,會易生有劫掠之心。

18樓:小明同學

昨天我用香葉、八角、孜然、桂皮、蔥、姜、蒜、胡蘿蔔、生抽、冰糖燒了一鍋牛腱肉,出鍋還放了點香菜,光聞那個味道,就知道為什麼當年人類寧願冒那麼大風險從世界各地海運香料做生意了,也知道為什麼游牧民族只要生意做不成,沒多久就會殺過來用搶的。

確實吃過這口兒,就再也不願意吃清水煮的牛羊肉了。吃貨在人類歷史程序中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更新補充一下具體做法:

1-牛腱肉切成肉丁,用花生油、料酒、生抽、澱粉醃一會,10-60分鐘均可。

2-香葉、八角、孜然、桂皮、蔥、姜、蒜下鍋爆炒,加入醃好的牛腱肉,爆炒至牛腱肉變色。

3-加入開水(切記,牛肉遇冷水大忌),胡蘿蔔,冰糖一小塊,料酒,生抽(不用鹽),燜40分鐘,中途可加開水,出鍋前大火收汁。

配盜圖一張,我做的沒合影留念,比這個賣相好

19樓:崔叫獸

其實答案很簡單,中國為什麼沒有五胡化,沒有鮮卑化,沒有契丹化,女真化,蒙古化。而這些民族基本都被漢化了。當年赫魯雪夫和尼克森辯論誰的生活方式更好,答案不言而喻

20樓:

肯定農耕啊!游牧是逐水草而居,而農耕文明可以定居,定居就有部落,再到城市,就會出現手工業,進而出現商品交易和社會分工,再後來就是各種各樣的科技樹發展、各式各樣的經濟分配形式,形式單一的游牧卻做不到,儘管歷史上的游牧出身的成吉思汗開疆拓土、勢力範圍很大,但人家只管攻城掠池,只打不怎麼守,盛大持續時間如曇花一現。

21樓:痴情老方丈

零下幾十度的時候,誰不想老婆孩子熱炕頭,非得冒著嚴寒、走幾百里、爬長城,去搶劫,難道是為了重走長征路,感受先輩們的精神?

沒辦法,活不下去啊,只有趁著冬天放不了牧,出來打打零工,貼補家用。

22樓:milk2015

這可能要取決於具體的當地條件,還有游牧文明是否(通常是通過農耕文明)來獲取鹽,鐵和茶葉,缺少這三樣的游牧文明估計會比較苦逼……

23樓:tom

@珞凌洩腰。

游牧民族只能逐水草而居,從地理上講,只能在北緯40度往北。

今冬我剛去過草原,因為在大陸內部,溫度普遍比同緯度地方低10度左右。難以想象古代在沒有火炕、厚壁的情況下能夠生存。所以古籍比比皆是一到冬天,胡馬就要南下尋食了。

結論顯而易見。

24樓:潭柘寺的松

按照《槍炮、病菌與鋼鐵》這本知乎入門讀物的觀點,農耕文明生活質量更高。

它給出的理由是:

農耕帶來儲備

儲備需要定居

定居增加交媾頻率

高頻度性生活可縮短繁殖間隔

短間隔可帶來高人口成長率

更多人口可拓展更大生存空間

更大空間可獲取更多生存資料

更多生存資料可供創造更多物質財富

更多物質財富可衍生更豐富精神財富……

25樓:王靖海

不考慮自然災害沒意義啊,因為農耕/游牧都是要為備荒降低生活質量。

以游牧為例,普通牧民的生活是奶製品,並不敢吃肉,因為游牧本身非常脆弱,屠宰牲畜只能讓脆弱加劇。

農耕也一樣,為什麼不敢放開生育,放開吃飽,都是為了在荒年也有存糧度日。

具體比較起來,在備荒方面,游牧更脆弱一些。

但游牧本身的性質,更便於荒年進行掠奪戰爭。

為什麼農耕文明在與游牧民族的衝突中處於下風

一條大河 游牧民族往往占有大量非可耕種的大量土地資源,他們和野獸同居養成他們必需好鬥的性格和促使他們擁有彪悍的身軀。在冷冰器時代超好的身體素質在互鬥的情況下確實會佔很大優勢。但也只能在一時期橫行。因為農耕文明是才是人類進化的最初的走向,農耕文明是工業文明的基礎,會使用工具的注定比使用蠻力的智慧型的多...

如果他們生在了同一時代,會怎樣

遠南侯御殿羽將軍 司馬懿阿曹操阿那肯定會被先乾掉 松贊干布那就老老實實的呆高原上看海吧也甭想著下來了,把自家那點人整明白了再說 符堅也是,別想著上來了,乙個橫斷山脈就夠他翻的了 趙匡胤或許有機會北上,那也要乘著司馬懿還在的時候挑他打 但更多的可能是趙匡胤跟符堅倆人在東南亞掐架 只是啊題主,你把符堅趙...

九陰真經和九陽神功是同一時代的麼?

卡雷苟斯 說是一位和王重陽斗酒的奇士所著,參考了 九陰真經 九陰真經是北宋乙個叫黃裳的寫的,大約就是王重陽出生前後所著,可參考射鵰中周伯通桃花島山洞給郭靖講的內容 說九陰真經武功太陰太狠,於是後來創作了 九陽真經 不知何故夾在了少林藏經閣的 楞伽經 中,楞伽經 是達摩東渡帶來的書,所以很多人以為是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