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很多年輕人都害怕一輩子生活在乙個小城市?

時間 2021-12-19 22:04:55

1樓:木林森

我恰恰相反,我特別喜歡生活在小縣城,我覺得大城市節奏太快,活的太累,關鍵是活的不開心,不如小縣城簡簡單單一些,雖然小縣城也有小縣城存在的問題,但是畢竟習慣了還好。

2樓:踩著雲朵跑步去

我不再年輕,80後,即將步入40這個關口。很少與年輕人20-25歲這群人交流。因為今年工作的變動,有個97年的小夥子與我搭檔。

我們要一起搭班子熬夜班,所以晚上無聊的時候經常聊天。我問過他的人生規劃呀,夢想呀,業餘愛好或者興趣之類的。他同大部分95後一樣,不喜歡加班,喜歡遊戲(各種遊戲主機都有了),不喜歡物欲橫流的大城市,就想找個安靜的城市,找個老婆安靜得過一輩子。

我說大城市機會多呀,可是他回答可它累呀。。他不想累,就覺得錢夠了就行。那我說結婚要買房呀。

他說。。。。。他父母肯定有打算的。。。。?。?。

這。。。。。能代表一部分年輕人的想法吧。

這個問題中何以得出大部分年輕人不想生活在3/4線小城市呢。。。。。。請給出資料

3樓:

大城市還是很好的。。所以我回老家考了個事業編回去了,當然還是建議年輕人初期幾年出去闖闖的,畢竟。。廠裡的螺絲還是需要有人擰的不是嘛hhhhhh

4樓:義章評論

見過大城市的我,卻想著找乙個南方的小城鎮,過著簡單的生活。乙個月拿著三四千的工資,乙個人也好,兩個人也罷。早上沿著街道散散步,感受早晨清新的空氣,路過一家冒著熱氣的早餐店,也能感到莫名的幸福感。

熟人和你寒暄幾句,然後硬要往你手裡塞幾根油條,這是一種溫度,或許能讓你溫暖一整天。

5樓:想做視訊

誰讓你讀了這麼多書,又知道了雙水村以外還有個大世界……如果從小你就在這個天地裡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那你現在就會和眾鄉親抱同一理想:經過幾年的辛勞,像大哥一樣娶個滿意的媳婦,生個胖兒子…不幸的是,你知道的太多了,思考的太多了,因此才有了這種不能為周圍人所理解的苦惱。

——《平凡的世界》

6樓:大道至簡

因為社會資源不斷向大城市集中,而且以後只會越來越多,隨著人口減少,中小城市會慢慢衰敗,只有集中大部分社會資源的大城市短期內很光鮮亮麗

7樓:北冥有於

個人認為,其實大家都會有種近水樓台先得月的感覺。大城市是時尚的最前沿,這裡是機會最多的地方,也是變化最多的地方,在這樣的地方,通過機遇改變自己命運的可能性就會大很多。很多事, 看似是大家的共識決定的,其實底層邏輯是概率。

就好像,招聘時要看文憑一樣,不是文憑就代表一切,而是通過文憑匹配人的成功率高而已。

當然,還有乙個原因就是,在小城市真的很難實現年輕人的夢想,因為年輕人少,所以年輕人的新鮮事物發展緩慢,越是發展緩慢年輕人就會越少,形成惡性迴圈。

8樓:青睞v

害怕的不是一輩子生活在小城市。害怕的是每天被家長里短的事情耗費精力。老一輩人根深蒂固的觀念不願意改變,也不理解年輕人的想法,並且不斷想要年輕人按照他們認為不錯的方式生活。

碰到愚昧無知,惡意揣測還到處倒閒話的親戚那可真是倒了八輩子血霉了。

9樓:丁錫幸

對這個問題,我真的是感觸挺深的。因為以前一直都想帶著老公回家發展的,但是回家呆了兩次後,真的覺得不想再回到家鄉的小城市了。我也分析過,覺得有以下幾方面原因:

首先,在大城市呆習慣了,再回到小城市會不習慣。拿我自己來說吧,大學後就一直離家。離家在外,總覺得在外面有一種漂泊不定的感覺。

總是想回家去,離家人近些,回到我的故鄉。很長時間以來都是一年回去那麼一兩次,每次都是匆匆幾天,覺得怎麼呆都呆不夠。

但是自從做了全職媽媽,可以回家呆的時間久了,發現對於老家的生活倒還不習慣了。真的是不習慣了,不是我不想回去,可能有些人會不理解。對我來說有哪些不習慣呢?

在外面的時候都是說普通話,回家了卻不知道到底該說普通話還是說方言了。有時候說著方言夾著普通話,總覺得別人會用奇怪的眼神看自己,覺得自己裝。但是真的不是裝的,主要是有些方言一時忘了怎麼說了。

在北方住慣了暖氣,回到南方冬天居然忍受不了了。催悲啊!

在外面習慣了冷暖自知的生活,對於親戚間刨根問底的噓寒問暖真心有些受不了了;

在外面習慣了孤單,回家後太過熱鬧居然會覺得吵鬧的心煩意亂;

以上這些是我個人不習慣的地方。

其次,小城市的生活設施還是沒有大城市的方便。比如現在經常用到的快遞,小城市因為發貨量小就比大城市的貴。再比如,雖然回到小城市可以吃自家種的菜,但是有很多在大城市常見的菜或者是水果在小城市是看不到的。

大城市的交通,地鐵都是很方便的,在小城市就不會那麼方便了。特別是晚上如果住在郊外的農村,有點什麼事,自己沒車是很不方便的。

如果有孩子,小城市的教育環境和教學水平跟大城市還是有差別的,就拿圖書館來說吧,很少有小城市有公共圖書館,大城市基本上都有。還有公園,這些休閒場所,大城市隨處可見,小城市就寥寥無幾。

最後,小城市的工作可供選擇的太少了,我想這是很多在大城市呆慣了的年輕人不願意回小城市的主要原因。小城縱使有千般好,但是對於年輕人來說,前景和事業還是最重要。

如果在小城不能撈個一官半職的,還不如去大城市混著。這就是為什麼很多當年逃離北上廣的年輕人,最後又返回北上廣的原因。

綜上,我覺得在大城市呆幾年後,再回到小城市真的是很難回去了。

10樓:不吃肉就會胖

境界分為四重。

年少時!看山是山,看水是水

少年時!看山似水,看水似山

中年時!看山非山,看水非水

老年時,看山是山,看水是水

年少視野沒有開闊,還迷戀於家裡的舒適圈!

少年視野稍微開闊了,輕狂加叛逆質疑著一切!

中年視野開闊了,心中以為世界就是那樣了!

老年頓悟了,只想落葉歸根和爸媽團聚!

11樓:西瓜

產生這種恐懼的年輕人當中,小鎮做題家,或者有夢想有追求不安於現狀的青年佔大多數吧。因為曾經的拼盡全力,讓自己內心感覺那些大城市的美好似乎只要靠自己個人的努力就唾手可得。但是實際上事與願違的情形卻很多。

因為進入社會並不像還在學校的時候,很多事情單憑個人努力缺少了家人的資助,缺少了貴人的提攜甚至缺少一些運氣都是難以達成的。比如大家很清楚的買房,創業等等。回到小城市似乎就意味著認命,意味著和曾經拼盡全力努力的自己漸行漸遠,意味著和學生時代遠遠沒有自己努力和優秀的同學又回到了同一條起跑線上。

害怕那種落寞我看不到希望陷入迷茫的感覺。害怕那種奮力奔跑十幾年,駐足一看又回到起點的感覺。如果是在大城市不可能扎下根來,回到小城市又沒有什麼資源的年輕人最優的選擇,其實是去二線城市。

退一步,如果已經到了小城市定居,那就盡量用空間換時間。既然來了小城市,把上班當作「進可攻退可守」的保障,滿足低限度的生活開銷,嘗試把興趣作為副業,即使不成功也不過是把時間「浪費」在喜愛的事上。

有人會覺得在小城市的工作往往容易一塵不變,一眼看到頭。但是,比起一眼看到頭的上班,一眼看不到頭的上班,不是更可怕嗎?因為當你到大城市看到那些中了卵巢彩票收房租不用上班的人,擁有更多屬於自己的時間,說不定是對普通人更加仁慈的一種選擇。

其實不管人做何種選擇,最終都是會後悔的。所以這裡也不是為了要說明去大城市和小城市,孰優孰劣。只是為了給陷入迷茫不知道作何選擇的人提供多一些的思路。

12樓:

我覺得其中很重要的乙個原因是大城市有酒吧和夜店。

這對於一些女性來說,尤為重要。

這是乙個能充分釋放自己天性,還不容易被人說閒話的地方。

13樓:樸拙

我以前就喜歡小城市,直到後來我結婚生子,自己的地方性國企單位出現了資不抵債,資金鏈中斷的問題。我突然發現,我在這個小城市幾乎找不到第二份工作。被迫無奈我去了省會城市。

我的結論就是,小城市的生存空間是不穩定的,別以為一眼望到頭的工作和生活是無聊的,其實這是最奢侈的。小城市除了醫師公,再也找不到能讓人安心的工作了。所以,作為乙個剛要步入社會的大學生,何必去趟這趟渾水呢?

14樓:ColorfulSky

誰說的,哪個年輕人害怕一輩子生活在乙個小城市?要不是為了工作為了生計,誰願意呆在大城市,超高的房價,擁擠的交通,昂貴的物價,但凡有點辦法在小城市扎根,肯定在乙個小城市苟活一生

15樓:

我們從小受到的教育就是往更好的地方發展,鄉村去往城市,小城市就到大城市,大城市就想著出國,無論是家庭教育,還是學校教育,都告訴我們要去爭。

我這個人挺奇怪的,我喜歡小城市,太大的城市反而會讓我感到迷失。我對大城市的繁華無感,甚至有一絲絲反感,我有時回家能買到火車票的車次太晚,我寧願回到熟悉的小縣城住一晚,都不願在省會城市住。

小城市能讓我有歸屬感,它雖然小,但是也什麼都有。我這個人既沒有太多的物慾需求,又不太願意嘗試新鮮事情,我去外面吃飯都可以只去固定的兩三家,跟老闆吃到熟那種。

縣城的河堤步道,是我飯後常去溜達的地方。

我也不喜歡遊樂園、酒吧、商場這些地方,跟朋友去我都想著早點離開,因此大城市的這些燈紅酒綠,我並不喜歡。

什麼給後代提供更好的教育條件這些政治正確,我也不在乎的,我不想讓自己的後代一出生就被捲入卷的競爭中,我想讓他擁有和我一樣的快樂童年,告訴他:咱們羅家的人,就是不捲。

我就是乙個古板的青年,活得就像是乙個小老頭,只想安逸的終老。

16樓:天地Kwan

心理上來說,是害怕一成不變的人生,渴望充滿無限可能的未來。

本質上來說,是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

什麼叫不平衡不充分,就是東南沿海與中西部的區域差距,是一線城市與貧困村的城鄉差距。

這差距體現在收入水平、就業機會、消費層次、教育醫療資源、基礎設施、產業能級的硬體差距。

另外還有文化素質、價值觀念、城市影響力、社會參與感的軟體差距。

對年輕人來說,最敏感的差距就是消費和就業方面。

消費上,大城市商業資本更發達,有最繁華的商圈、最小資的餐廳酒吧、國際一線的大牌奢侈品,對來自小城市的年輕人構成極強的吸引力和衝擊力。而在小地方,有錢甚至也買不到像樣的東西,這就需要消費端的供給側改革。

就業上,很多人不是不想回家鄉,而是根本回不去。小城市的產業經濟不發達,主要以公務員、事業編等體制內工作為主,企業也都以水電煤、城投、菸草等功能性國資企業為主。如果你學的是金融、計算機等專業,回家可能根本找不到對口的工作。

其本質在於小地方的產業結構單

一、產業能級不足。

除了這些現實問題,還有就是體驗上的問題,能否感受到幸福感和獲得感。

小城市外來人口流入少,人脈資源網路由本地家族操控,利益集團蛋糕分割的明明白白。缺少家庭背景的年輕人想要分一杯羹,謀求發展更加困難。

雖然說在大城市同樣有這種問題,但大城市一是利益結構更複雜,二是讓渡了一部分非核心利益來刺激市場活力。所謂的大城市更公平,也是因為蛋糕更大,外來人口一般接觸不到原住民的自留地。

還有就是國家發展、技術迭代、產業變革等巨集大敘事的參與感。在小地方,永遠只能看到大城市的新聞,今天北交所開市,明天環球影城開業,然而和自己的平淡生活毫不相干。流量、話語權在大城市集聚,小城市則在隱蔽角落裡一成不變。

年輕人怎麼才能一輩子做自己想做的事年輕人怎麼能夠一直做自己的事情,不受父母,妻子家庭影響?

1111 你只要有家人,在社會中,你就有對應的責任.你能夠完成承擔責任,那麼你做什麼,沒人會干預你.比如,你學習不好,就想打遊戲,你沒有完成你作為學生這個群體需要完成的責任,自然有人干預你打遊戲 反之,我相信除非涉及到你健康問題,不然沒人會過多干預.其他的事情也是同理的,社會就是乙個大集體,家庭可能...

人這一輩子到底為什麼?

ZMY 人這一生可以說是為父母為老師為自己,其實更多的是為的那一口氣,那一口讓我們活的有尊嚴,有自我的氣,這個世界那麼大,總有我們還要繼續去發現的美,不為別的,為的自己的責任,為的自己的快樂。 juyeah 我們說迷茫。因為這世界的不定因素很多,所以我們渴求乙份握在手裡著真實性。我們一遍一遍審視自己...

除了家人什麼關係一輩子都忘不掉,一輩子都能聯絡?

半島冰茶 這樣的問題要看自己的人際關係,每個人的人際關係都很複雜。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認知關係。作為我,那自然是拜把子的兄弟,朋友雖然不多。真心的幾個就夠了。 阿慄博士 最好的朋友吧。我有個閨蜜,幼兒園的時候跟我上下鋪,同乙個小學不同班,同乙個初中同班,現在雖然沒有考到同乙個高中,但是也一直維持著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