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 1000 家房企轉行養豬,一頭豬利潤等於兩瓶茅台, 養豬熱 反映出了什麼現象?

時間 2021-05-14 15:38:02

1樓:雲緣

說明了經紀結構不合理,也充分反應了資本的貪婪,資本的本性是追逐利潤。對利潤無休止的追逐,房企曾是近年最獲利的行業之一。有效的利用人們生活的剛需和炒房人投機的心理。

賺的盆滿缽滿,而在當下經濟結構大調整的情況下。他們的利潤收到了擠壓。

房企開始轉行養豬,究其原因跟前一段的豬瘟有關,加上中國海關人民食品安全管控的力度增大。造就了豬肉市場的需求的增大。中國每天消耗大約16萬噸豬肉,一年差不多是5800萬噸。

就算10%的利潤率計算。每年能獲得收益是相當可觀的。這就觸動了資本流向的神經,逐利與貪婪。

2樓:綠牧聯盟大家庭

第一反應了房企進入了下行週期。

第二反應了目前養豬因為疫情,處於暴利期,甚至可以吸引了許多投機資本的進入,但是對未來的形勢不好判斷的情況下,切記做好生物安全,認真養好自己的豬,才是最重要的!

3樓:小貓

兩個看法吧,第一,可能明年豬肉的品牌溢價會變大。第二,還好不是轉行做醫療器械或者醫藥了,否則還真有點慌慌的。。

看了一下其他回答,有答主說差不多相當於1%的房企轉行,比例不算高。確實從這個資料的角度上講其實還可以。不過養豬其實是真的是好養也不好養(雖然我真的沒啥養動物的經驗),好養是因為吃得好或者吃的一般都還能活,不好養是,正因為吃的一般它也能活,也能最後變成豬肉,所以,還是很考驗養豬人的良心的。

這時候可能作為消費者並不了解到底哪些好哪些不好,那,品牌的肉可能就成為乙個「起碼不會出大錯」的保障了。

4樓:臥龍孟德

因為疫情的關係,豬肉現在確實乙個很大的糧食缺口。

而市場的經濟規律一直是由供求來決定的,所以有這個決定一點都不奇怪吧。

其實又何止養豬呢?

還記得疫情時候的口罩嗎?

還記得熔噴布嗎?

還記得區塊鏈的各種貨幣嗎?

5樓:孜孜汲汲地產er

房企做跨界某種程度上不是為了短暫的利潤,就比如養豬是有行業波動期的,有的時候賺得多有的時候可能會血本無歸。

房企從事跨界,更多的是為了炒高估值,提公升行業內影響力。想在茫茫企海中脫穎而出,需要的是有賣點能夠成功出圈。

比如:恒大造車、碧桂園機械人、龍湖長租公寓、融創文旅、萬科的物流園等等都是出圈的一種體現,房企通過參與到其他行業中不僅可以降低風險,還可以以本行業優勢獲取高額回報,這部分體現在報表裡對於估值方面都是很有影響的。

就比如有些百強房企為了衝擊上市,短期內為了把報表做漂亮,就會宣布跨行業、提高周轉等多種方式。

所以…養豬熱我覺得是正常的,就比如我前兩年也投了老家養豬場20%的股份,畢竟雞蛋不能都放在乙個籃子裡,投資的多元化有利於抗擊風險。

6樓:噗嗤

三個元素:房地產、豬肉、白酒,

就差乙個網際網路,

就可以勾勒出一幅這個時代美妙又離譜的資本逐利的圖畫了。

而這個圖畫的核心在於題裡的乙個字,

那就是「熱」

反正追一陣風,搞一些錢,

可能可以及時收網,也或許到頭來還虧了點兒,不過過段時間還有別的利好。

至於這些轉行的企業

到底做出了什麼價值,

那就不是這幅資本圖畫裡的內容了——

甚至畫裡到底有多少被養的豬,有沒有豬,

又有誰知道呢。

如何看待 2020 年超 1000 萬旅遊從業者或失業?旅遊行業什麼時候才能復甦?

半生瓜 2020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疫情影響的不只是旅遊行業,各個行業都在洗牌。同為旅遊失業者來回答下這個問題,旅遊行業本身就是乙個非常脆弱的行業。特別是出境遊。哪兩個國家關係不好了,不能去。哪個國家不安全了,不能去。不認同別人的文化習俗,宗教信仰的,盡量少去,很容易給自身帶來麻煩。而今年這個疫情...

為什麼健身房 10 家有 9 5 家倒閉

馬大強 先說結論,為什麼?因為之前健身房的經營發展路線跑偏了,路線錯了再努力也不會成功。現在大家一提到健身房會聯絡的什麼場景?位置在商業區,裝修高大上,泳池Spa一應俱全,更衣室和洗浴中心有一拼,前台小妹笑臉相迎,鍛鍊的時候隨時有教練小哥過來搭話 滿滿的高階會所風。且不說一年房租多少,光裝修就奔著高...

如何看待今年208家房企破產?

北冥有魚其名為鯤 破產了208家,然後截止6月,天眼顯示中國新增註冊房地產公司16萬餘家,驚訝不驚訝,新開了16萬家房地產公司,倒閉208家算什麼 吹牛大王 這幾年突然發現房企流動性太大了,專業水準也是參差不齊,工資待遇也是相差懸殊,最關鍵的是不穩定,一般乙個專案2 3年結束以後就得換公司,心太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