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修行次第 照理說是先斷無明 後斷貪瞋痴至解脫究竟 可是為什麼看到最後才斷無明的說法

時間 2021-05-07 01:53:05

1樓:獅子遊戲

無明是輪迴之根。因生果的次第是:無明-貪嗔痴-殺盜淫等惡業-感受生死輪迴。

如果根斷無明,就叫作成佛了,自然永斷生死。但是無明有粗有細,很難斷盡,乃至佛地才能斷盡。而我們知道阿羅漢已經解脫輪迴了。

阿羅漢僅僅斷除了人我無明,法我無明可以說一分未斷,但是由於他斷了貪愛的煩惱,也不會再來到三界當中投生了,這叫作解脫。所以不是最初就能斷得了無明,是十地菩薩入金剛喻定之中最後一剎那才斷盡無始無明、究竟成佛的。

2樓:

3樓:洪權

修行次第:

1.普通人到初禪。無論修什麼,都是經歷欲界九次第定的過程。有人把這個分為4層,有人分9層。

但是,你只要是個人,就會經歷這個過程。才會入初禪。

這個過程中,就會經歷:清醒,雜念減少,全身清理,輕按,舒服,習氣日益減少,身心解脫束縛,等等的轉變。

所以,先脫習氣,貪嗔痴減少是自然發生的,也是從開始就發生的。只要你真的在做止觀禪練習。

2.初禪到正果。只要靜坐,止觀練習,就會四禪八定接著來。

然而,如果你不去找哪個是根源,哪個是覺得源頭,哪個是不變的,哪個是變去的。永遠讓自己定在那裡,出定就會繼續沉淪於感官中。

因此,四禪八定與果位是兩個渠道。果位如同畢業。四禪八定如同一年級公升二年級。永遠不可能畢業。

那麼,沒有體驗到束縛解脫的人,能知道無明是什麼體驗嗎?不會。

那麼,初學會體驗到解脫束縛嗎?不可能。那還談什麼先斷無明呢?

同樣的問題還有:先立正見,再修。也是這樣的錯誤。

4樓:無憂無怖

在被厚重貪嗔痴裹挾的情況下,剛剛學會壓制自己的嗔心少脾氣了,就又會被貪圖學佛小小成績的貪心所佔據~即便有能耐能稍稍擺脫貪心的控制,恐怕也極少有人能逃脫眼耳鼻舌身意色聲香味觸法創造的幻境,即,被愚痴蒙蔽。學了佛學了四念住稍稍有些智慧型覺知觀到了以後,就會發現自己的大腦裡是左乙個又乙個的痴心妄想無間歇不斷控制ing-_-||換句話說,"有的人活著",實際上跟死了也差不多,因為並沒有意識,更無覺知。在這種情況下,個人以為連覺知心都公升起無力時,何談四念住八正道斷無明離苦得解脫呢?

5樓:「已登出」

佛陀教法中有且只有四種果位:初果(須陀洹、預流果、入流果)、二果(斯陀含、一還果)、三果(阿那含、不還果)、阿羅漢。要注意佛不是果位,佛也是阿羅漢。

這四種果位的劃分依據是「十縛結」(AN.10.13)的斷除程度:

初果斷除「有身見」、「疑」、「戒禁取」;二果在初果的基礎上薄「欲貪」、「嗔」;三果在二果的基礎上更進一步斷除「欲貪」、「嗔」;阿羅漢在三果的基礎上斷除「色貪」、「無色貪」、「慢」、「掉舉」、「無明」。

「貪嗔痴」是乙個籠統的說法。對應到「十縛結」中,「貪」分為「欲貪」、「色貪」、「無色貪」;「痴」就是「無明」。

在佛陀教法中,「無明」的徹底斷除意味著修行者成就了阿羅漢。不過初果、二果和三果,最多隻斷除了五下分結,並沒有徹底斷除「無明」結。所以,先斷貪嗔,最後斷無明(痴)的說法是完全沒有問題的。

相反的,先斷「無明」後斷貪嗔,是不可能存在的。事實上,這種說法來自於對佛陀教法的乙個誤解和混淆。在佛陀教法中,「無明」有許多大同小異的定義,其中最典型的就是SN.

12.2中的定義:無明就是不知苦集滅道。

然而仔細的追究起來,這個定義引發的爭議,即你問題的根源所在。

在著名的長部22經中,佛陀把「正見」定義成苦集滅道之智。八正道是成就初果聖者後,通往阿羅漢的道跡;而「正見」是八正道首位,因此初果聖者是必然具備「正見」的,否則不可能踐行八正道。所以從字面上看,初果聖者是「知苦集滅道」的,並非「不知苦集滅道」。

所以相當多的人會認為,初果聖者至少在某種意義上,斷除了「無明」。這種混亂的認知衍生出一大筐關於「無明」的詮釋,甚至搞出來諸如「一念無明」、「無始無明」之類的概念,最終就是你在某些場合的確會聽道「先斷無明後斷貪嗔痴」的說法。

準確的說,無明的定義是不「遍知」苦滅道。初果聖者雖然「知」苦集滅道,但是依然是「無明」的。在欲界的絕大多數場合,初果聖者都會因不遍知五取蘊過患的緣故而正念忘失——儘管初果聖者也能夠當下現觀「無常」、「苦」、「無我」。

而阿羅漢由於「遍知」了苦集滅道,所以無論欲界、色界還是無色界的任何時刻,都不會形成貪愛而輪迴生死。

簡單粗暴的說,初果和阿羅漢知「苦集滅道」的程度不一樣。如果錯把「無明」定義成簡單的「知」而不是「遍知」,就會有先斷無明後斷貪嗔痴的錯誤說法。

6樓:梵夫

通常妄心以兩個途徑運作:一是情(對應貪執),二是識(對應無明)。

像戒定慧三無漏學,戒和定主要是針對情執,而慧則是針對識迷。

然而,因為戒和定只能降服情執,並不能斷除。所以還需要進行觀修,提高識慧,從而解脫。

好比色慾,可以從情感上排斥和遠離,但如果不能真正認知到五蘊的苦、無常和無我,撥開心的無明,那是無法斷除對色慾的執著的。

當然,可以先修觀斷無明,一了百了。

但對於大多數人來說,必須要先有戒和定的基礎,讓心不陷於貪嗔痴,不去追逐流轉不息的外境,才能停下來觀自在,照見五蘊皆空。

7樓:林爻

佛陀原說之修證次第,應當是先斷無明,後斷貪愛,不是源自《舍利弗阿毗達磨》主張先斷身見,最後斷無明的十結理論。

《阿毗達磨論》是源自部派佛教時代,最古老的《論》是分別說部編纂的《舍利弗阿毗達磨》,部派佛教各派流傳的《論藏》,都受到《舍利弗阿毗達磨》的影響

8樓:明鏡

修行本來無次第,悟有先後,不悟時皆因你心起妄,才有無明和貪嗔痴,都屬於心迷,所謂明心見性,直到佛地,還得看你自己修學的法門和因緣了。

9樓:普波居士

因為你沒把貪嗔痴當無明。

頭一次見到把貪嗔痴和無明分開來的人,你再哪學的啊?害死人了。

最可怕的是,還有答題人沒看出來。悲哀啊,真是沒有最顛倒,只有更顛倒。

建議你還到寺廟,請出家師指導你從基礎上好好學習一下佛法吧。

10樓:聖道與禪修

以心能夠次第體驗、證得的方式,如理修行,是導向無漏,即無明的永盡,徹底的解脫。

以證得無明的永盡,貪的煩惱、嗔的煩惱、痴的煩惱將被徹底解脫。

儒家是怎麼修行的,如何入門,修行次第是怎樣的?

炏淼垚羊 從你的題目就看出來,你關注的是修行的方式,沒考慮到所謂方式是為了目的服務的。道家修行佛家修行的目的,是了生死,度蒼生。你知道考慮過儒家的目的麼?聖賢所講的,不都是仁義之心麼?因此,所謂儒家的修行,是你了悟仁義,修自己的道德品質,再去關懷天下的過程。由此,你才會發覺,與其去了解修行的方式,不...

既然修行是有次第的,為什麼禪宗還講頓悟?

David Chiang 如果你 執 就得 漸 就得運用 次第 以降伏其心。如果你不 執 就可以不用那麼曲折,直接明白 目的 不需要 手段 那就可以用頓悟。 其實頓悟未見得妨礙漸修,或者還可以說是漸修的前提。頓悟,修行的方向也在悟之內。沒有這個頓悟,可能都不知道修的是個啥。或可仿康德句式曰,悟無修則...

為什麼大部分佛教徒不懂佛法修行分次第?

諸惡莫作眾善奉行 吉祥林 乙個業餘的歌唱愛好者,有些歌唱天賦,或許也有點技巧。平時在KTV裡,有幾首比較拿手的歌,每每酒後跟友人縱情歡歌,總能引來一片尖叫。乙個專業的歌唱演員,要經過刻苦學習,考進專業院校進行系統的訓練。畢業後還得到處尋訪名師深造,精進自己的歌唱技巧,舞台姿態。即便成名,也要堅持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