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從車主的角度說說大眾的ID 和特斯拉有什麼不同?

時間 2021-10-16 15:41:51

1樓:山河

兩者之間的理念完全不一樣,乙個是把最新最流行,但不一定靠譜的科技給到消費者。

另乙個是把經過驗證的、相對來說更可靠一些的科技給到消費者。

原因接受那個,完全看個人。

2樓:一匹帥狼

我覺得這兩個品牌其實是面對兩種完全不同的人群。

比如說特斯拉Model 3可能就是那種極客型的,就是他想去嘗試最新的技術,或者去了解一下最新的理念是什麼樣的。

但是ID.4的受眾人群,他可能相較前者來說,是更多的普通消費者。

客觀來講,特斯拉還是有先發優勢的,但是個人覺得,汽車上的領先個十年八年真的算不上什麼,很多大廠現在才慢慢進入新能源領域,它們根本不著急。

3樓:遺留的憂傷

如果說要將兩款車型放在一起比較的話,我覺得沒有什麼可比性,因為兩輛車的定位完全不一樣。

乙個是擁有百年歷史的傳統燃油車企推出的純電動車,另乙個是近些年才出來的造車新勢力。前者代表的是在相對保守的傳統上做變革,後者是初生牛犢的大膽前衛,可以說是走了兩個極端。

不過客觀的講,就目前特斯拉Model 3在目前電動車裡還算是比較成熟的,但是如果再過個一兩年後,等大眾ID.4這波大批量車跑完之後,我覺得大眾的車是更長遠的乙個選擇。

4樓:王小胖

可能是開習慣了燃油車,像特斯拉這種動能模式我真的有點不習慣,一點不誇張的說,可能是加速過於靈敏,第一次試駕還有點暈。

而ID.4的開起來給我感覺更像是一輛加速效能還不錯的傳統燃油車,沒有所謂的彈射起步,但是行駛起來更加偏穩定。

5樓:果殼之王

我覺得不光是特斯拉,包括國內的很多造車新勢力出的電動車,它們的造型更加新穎,各方面的數值拉出來也很能打,產品裡的表現也都還不錯。

但是像大眾這樣的造車大廠,它們的優勢是在於「內力深厚」,憑藉的是多年造車積累下來的經驗。

乙個代表激進派,但是也在不斷試錯。另乙個代表保守派,平庸卻也穩紮穩打。

6樓:燭光裡的願

特斯拉完全講的是乙個新,大膽激進,這的確很美式。

大眾ID講的是乙個穩,取長補短,這樣也很德式。

不過近兩年可能大眾在新能源領域,還是會被特斯拉壓著,往後就不好說了。

7樓:人間正道

說一下大眾ID.4 CROZZ 和同價位區間的特斯拉Model 3吧。

買車多半時候還是會看一下品牌力的,從品牌的角度來講,大眾ID.4 CROZZ 出自大眾純電平台打造。相比於特斯拉這種造車新勢力,我個人更加願意選擇相信擁有德系的傳承和做工品質優勢的大眾ID.

4 CROZZ 。

然後從產品力來看,特斯拉Model 3的外形是比較激進的轎跑型電動車,而大眾ID.4 CROZZ 是一輛偏家用的SUV,這個見仁見智。反正對於我來講,我更加偏向於SUV,畢竟買車不是我乙個人用,更多時候我只是乙個司機,車裡還要拉著一家老小呢。

8樓:徐徐

大眾ID系列,不管是內飾風格還是駕駛體驗,給人的感覺還是原來的配方,只是加油換成了充電而已。

特斯拉是個性拉滿,比較張揚的,完全兩個極端。

9樓:濁世浮生

雖然不是任何乙個的車主,但是大眾ID.4和特斯拉Model 3這兩輛車都有開過。

從駕駛的動態體驗來看。

特斯拉主張的是一種完全區分與傳統燃油車的模式,動力表現也更加激進,車內的智慧型化也做的挺不錯。

而大眾ID.4開起來就更像汽油車的感覺,沒覺得有多快的加速度,但是動力一直很足。

可能是因為是SUV車型,底盤調教方面感覺比特斯拉Model 3更好一些。

開起來的話,各有所長吧。

10樓:嗜影狂魔

外形上,一輛是偏轎跑型,一輛是偏家用型。

效能上,一輛是極致的動能體現,一輛是踏實可靠的穩定。

續航里程上,特斯拉續航里程存在虛標,大眾ID的續航里程更實。

智慧型化方面,特斯拉更加注重使用者的體驗,大眾更加注重的是被動安全性。

能從專業的角度說說學食品工程的人平時都不吃什麼東西嗎?

艱難時握緊我的手 新增劑就不說了,那是靈魂!沒有新增劑這世界上那麼多好吃的都得不復存在了。現在是過了保質期的我都敢吃了,當然是過期不太久的啦,以前是快要過期就不敢吃了,現在就是,害,保質期保質期,保證品質罷了,過期了一會兒也沒啥,可能就是口味沒那麼好罷了 蟄冬 絕對不吃長霉的食物 舉例說明,1.讀書...

知乎有阿爾法 羅密歐車主,能說說作為車主的感受嗎?

這個牌子的車,不是車服務人,是人適應車。開一段時間,你會發現座椅坐久了比其他車容易腰痠背痛,左邊車門放左胳膊的台子很不合理,左胳膊基本夠不到那個台子,右胳膊也懸空。 Neonfi 2019黑標車主,前排座椅不舒服。鼓風機沒有前置濾網變成了耗材,髒了就會 嘰嘰嘰 的異響。發動機聲音不好聽,排氣聲音也不...

哪位高手能從客觀的角度科學的講講佛教?

79人生 佛教認為萬法唯識,不講客觀,只講主觀。想要客觀,請先證明客觀是存在的,請拋開主觀的眼耳鼻舌身意,證明客觀的真實存在。包括科學在內,都是通過主觀的眼耳鼻舌身來驗證的,何來的客觀? 佛教就是不科學的,因為佛教重視的是 個人的體驗 而不是邏輯和證據。比如禪宗說 每個人都是佛 這是乙個沒辦法證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