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學佛越久,越對生活沒有興趣?

時間 2021-05-11 15:39:23

1樓:西西先生

我覺得這是正常的,學佛肯定是朝著內心這個方向走的。越學越愛到處玩,對外部生活留戀往返。那不是學偏了嘛。

看看金剛經裡佛陀的日常,出去要飯回來傳法然後睡覺。是不是看起來很單調。但是他內心的喜悅你是看不到的。

2樓:

學錯了。

福德資糧者,謂由宿世修諸福德,而於今生豐饒財寶,遇善知識,離諸障礙,能勤修行,是名福德資糧。

不努力面對生活,好好生活,指望天上掉錢嗎?還是說抽彩票中獎呢?

福德資糧和智慧型資糧夠了,才能上加行,進一步見道位,修道位。

3樓:

老老實實過好生活就行,學佛頂個屁用? 沒有能力改變上層建築規則就只能說紅塵不淨。。。有那點時間好好工作多掙點錢學學馬列他不香嘛?

別整那沒用的如果念經拜佛就能吃飽穿暖百病不侵那還要工人警察醫生幹什麼? (飯都吃不飽談個屁的「解脫」)

4樓:掙扎的jy

乙個人無慾無求,還能對生活充滿興趣,那只能說是高人了。

而大多數人,開始學佛都是遭遇了社會或者家庭的陰暗面,想要得到人生下一步的答案。而佛是超脫的。你帶著這麼強的目的性去學佛。得到的答案只能是讓你對生活失望。

5樓:一段時光

這是抑鬱情緒吧。學佛的人多數是對現實失望,所謂看破紅塵,出世。

更高一種是,看破後重新入世,回歸生活,會更有一種興趣,擺弄花花草草,養養小動物。

6樓:弒風

7樓:一滴之雨

沒有興趣是修行對了

貪嗔痴慢疑五毒截斷,自然就沒有興趣了。

前一段時間有幾天突然就特別想出離,很害怕,才修行了一年多,不知道是不是或出離心來的這麼快,所以有點懵的狀態。

很快清醒後,感覺是不是被自己的厭離心所欺騙了呢?

所以修行者,還是應該在某乙個念頭出現時,先覺知當下的念頭是什麼,是不是你想當然的那個。

比如你說修行深入了,對什麼都沒興趣了,那就應該思考的是,修行是否真的夠精進,有多精進,有多深入佛法慧海。乙個念頭是不是厭離心,還是因為生活周遭或人事帶來的壓力所致。

8樓:和平行者

沒有興趣是正常的呀!

這個世界五欲六塵本身就沒有一樣可愛的,學佛就是破執著妄想的過程,當你越了解實相就會越放下,去感受名、利、權、情如夢幻泡影般,越清晰越有助於提公升。

但是,不要著空!寧可執有如須彌山,不可執無如芥子許。沒有興趣後不是逃避和放棄,而是不帶執著得演這齣人生的戲,認真做好能做的事,演好該演的戲(實在演不好也沒關係的啦!

認真心安就好)

沒有興趣破執後:向左很好,向右也很好;向前很好,向後也很好;有很好,沒有也很好;春秋很好,夏冬也很好……

願道業精進,願眾生平安喜樂,阿彌陀佛

9樓:信願持名

學佛後很多事都不能做了,會不會失去許多樂趣?

應該說學佛後很多事都不會去做了,因而失去了很多危險與苦惱;學佛的目的是離苦得樂,怎麼會學佛以後反而失去樂趣呢?要知道樂有三種:外樂、內樂、法樂樂。

外樂即是五欲之樂;內樂是指禪定之樂;而法樂樂則是聽受佛法之法味,長養法身慧命之樂。世間五欲之樂變幻無常,苦樂相隨,福禍相依,有樂就一定有苦;學佛確實會拋卻很多世間欲樂,但同時也意味著少去了諸多煩惱。修習禪定的人,雜念、妄念減少,內心安樂輕快,身體也舒暢無比,這是一種不為外境所動的快樂,也就是禪定之樂。

由佛法智慧型所生的法樂樂,是恆常不變之樂,是清淨無染之樂,是隨順法性之樂,這種「樂」才是真正的樂;能夠引導通向解脫,這種「樂」唯有在學佛的過程中才能體會到,對於乙個學佛上了道的人來說,學佛本身就是一件很有樂趣的事。

問:學佛會不會讓人變得消極,對世俗的功名、地位、利欲要求變低後,會不會變得沒有進取心呢?

答:佛教中,並不排斥正當的生活和工作。作為在家居士來說,只要正確處理好學佛與生活之間的關係,不會因此影響正常的生活和工作。事實上,學佛還能教會我們怎樣更好、更如法地生活。

比如對工作的選擇,應不違背「正命」的原則,即符合法律、戒律的雙重規範。這樣的工作,既能使我們立足於社會,又不會與修行、與生命的長遠利益發生衝突。而在家庭中,在家居士也應當對父母、伴侶、子女盡職盡責。

佛教中有一部《善生經》,就是佛陀教導在家居士怎樣如法生活的經典。

確實,有些人在學佛之後,感到生命無常、輪迴是苦,感到世俗生活沒有什麼意義。這種認識,會導致其中一部分人發起出離心,選擇出家求道的人生。

如果既不出家,而認識和情緒又繼續停留在這個階段,就可能出現兩種情況。一是有條件選擇一種淡泊的生活,因為強烈的出離心而淡化了許多妄想、執著,雖然過著簡單的世俗生活,但也能活得比較安然,比較自在。

二是還有家庭責任需要承擔,父母、妻兒等家人還需要他提供生活保障,這時,個人觀念和現實生活的差距就會產生衝突。如果遇到這樣的情況,應把出離心上公升到菩提心,把追求個人解脫的發心轉向對人類、對一切眾生的責任。本著對這種責任的承擔,首先從自己的家庭開始,再推及到一切眾生身上。

10樓:趙凡塵

這個不怪你,因為你沒有找到真正讓你充實的佛法。

舉個例子。嵩山少林寺的武僧,每天都要練武,他們對武術的熱愛是勿庸質疑的。

有的和尚每天念經,放生,做法事。天天忙得很,幾十年如一日的工作,他對佛法的熱愛也是不需質疑的。

換句話說,學習佛法不是用頭腦去學,越學越神經病,而是用身體去做,去身體力行,去行善事,去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型。

知道,看到,還要去做到。

佛法不是紙上談兵。要身體力行。

11樓:王老急

這是暫時的階段。不要憂慮。悟到空性自然覺得一切都無意義。

悟到空性的人最終都能徹悟。你就會了在無意義中怎麼對待這些無意義。道士下山中老和尚說的人生如瓢觸著即轉。

轉還是要轉的,但是可以做到不留因果,只解因果。

反觀這些回答。學了多少佛法的,修了多少年的老師傅。狗屁都不是。

如果真的懂,就應該知道時時遇到的,都是你應該替人解的難。也要知道難在哪,怎麼替人家解。不是在這顯示別人錯了,難道你們能對?

還什麼要入魔道。哪有那麼多魔道?這些人學了佛法,天天一遇到點事就想到魔道。

真是悲哀。

12樓:lov

佛陀說,諸行無常啊,所以活在當下。如果你知道你明天可能就不在了(這個是有可能的),我相信你不會對生活沒有興趣,你還是沒理解佛陀的提示啊。

13樓:璐璐

通俗點理解,因為覺察力太強了,從之前的我感覺到了很快樂,此時,快樂是一種體驗感,變成了我看到自己正在變得快樂,此時,快樂是覺知出來的一種過程,就沒有快樂的體驗而言了。

14樓:安然a

因為學佛就是讓你把一切都看淡,你自然會沒有慾望,沒有慾望的人生自然沒有苦惱,沒苦惱也就不存在快樂。所以一切都是平靜的。

除非智商非常高才能悟透佛,一般人領悟不了,還有可能陷進去。所以學佛講究學一半,另一半就別去參悟了。

學一半能夠調整好自己某方面的心態就好。所以好好生活,慢慢相遇。

15樓:慧明

那麼你從一開始的學佛的出發點就是有問題的。如果學佛是讓人對生活不感興趣的,那麼普賢菩薩沒必要發十大願王,善財童子沒必要五十三參,釋伽牟尼佛沒必要在過去世修無量苦行,更沒必要在這個五濁惡世成佛。我記得《楞嚴經》中,有句話講的好,『修菩薩乘,入佛知見。

應當審觀,因地發心。』什麼叫修菩薩乘?菩薩乘就是大乘,發心度一切眾生。

什麼叫入佛知見?就是進入佛的知,佛的見,與佛同樣的正知正見。我們要學習佛的知見,才能進入正知正見。

我們要發菩提心,決定於阿褥多羅三藐三菩提發心。如果學佛學到最後,反而沒有菩提發心,連正知見都不曉得,這個學佛的方向大概率就錯了。我個人的建議,一定要翻閱幾十遍《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

16樓:此心光明

這是修行的過程之一,許多學佛的人都會經歷。

也就是「出離心」修過頭了,修成了厭世心。有少數人過不了這一關,甚至成了啥也幹不了的廢人,社會邊緣人。讓世人因他那個衰樣子而輕視佛教,這其實是以身謗佛。

這時候要回過頭來,要發利益眾生的大願,要建功立業力爭上游,要取得世間的成功,要為社會作出應有的貢獻,成為受人尊敬的人,從而以身讚佛,為佛日增輝。

佛法揭示了真理,真理必然令我們生命日漸圓滿幸福,如果覺得了無生趣,顯然偏離了正路。

17樓:玉陽居士

那你得先解釋一下你說的「對生活沒有興趣」是指什麼?是指獲得少沒法滿足你的希求,從而失望又無力改變而覺得對生活沒有興趣呢,還是學佛後看透了人生永珍的本質虛無,不再為自己個人追求這些虛無的東西的這種對生活沒有興趣呢?!

如果是前者,你根本就沒有懂佛,還需要從「誠信」入手,真心誠意的學佛,才會有過明心,進而達到見性成佛的境界。

如果你是後者,雖學佛路上有些許收穫,但也是小乘的有餘涅槃。你還需要擴大心量,精進大乘佛法,修習眾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盡誓願斷,佛法無邊誓願學的高境界。很顯然你是還沒有達到這種境界,而佛法的修行就在人間,在人生的生活中,生活就是修行,修行就是生活。

果真如此,又怎麼會對生活沒有興趣呢?!

18樓:護法居士

如來明證下四法故。何謂為四。

一曰一切萬物皆歸無常

二曰一切諸有悉為苦毒

三曰一切諸法皆無有我

四曰一切有形悉至於空無。為泥洹寂。

佛知須拔在外欲質所疑。呼阿難問。

何以不啟須拔疑事。

阿難對曰。

見夜且半。佛當滅度。懼其來入語言煩擾佛。今當棄三有欲界就無為道。

佛言。將須拔入有疑當問。

阿難即將須拔入。

須拔聞當入。其心喜踴。身皆為動。前以頭面稽首佛足。

佛見須拔年老息微。賜機使坐。

佛問須拔。

爾有何疑。

對曰。佛為三界天中之天。神聖無量。至尊難雙。開化導引四十九年。仙聖梵釋。靡不稽首。

吾有同志八人。有故龜氏。有無先氏。有志行氏。有白鷺子氏。有延壽氏。有計金樊氏。有多積願氏。有尼揵子。

彼八人智。無螢燭之明。善無沛生絲發之潤。內懷三毒。外為欲走。坐作虛論。妄書非真不詣稟化將有緣乎。

佛告須拔。

子曹經意。與佛經違。為生死之路。求富貴之耶。

吾道之志斷求念空。不願世榮淡泊無為。以斯為樂

須拔曰。

何謂無為之道乎。

佛言。滅有歸本。不復生死。謂之無為也

若曹志趣。皆有八惡。何謂為八。

祠祀鬼神。卜問虛殺。是為一。

處家貪餮。不奉孝道。貪愛萬邪。欲無舍止。是為二。

兩舌惡罵妄言綺語。未常陳善令愚去惡。是為三。

殺盜淫泆。是為四。

常懷怒心。不孝二親。輕慢兄弟妻子九族。心邪行穢。無善勸導。常自憍大。欲人畏敬。是為五。

晝夜懷邪。不畏法律。輕慢賢者。尊貴穢濁。遠避真正。交隨惡人。是為六。

聞有賢智明經沙門梵志。豫懷憎嫉。虛偽作謗。是為七。

不敬先祖盡孝於親。棄賢明而反賊。毀仁正。不覺流俗穢濁可恥。斯謂八惡。

為什麼對生活沒有興趣?

雙腿走路的大閘蟹 嘗試著去接觸形形色色的人和事物,多走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對生活的沒有興趣是因為缺乏對生活的的熱愛,接觸過不同的環境了之後,再想想自己的生活應該怎麼過才有買滿足感。 莫小黑 也許不是你對生活沒興趣,而是生活真的本身就很無趣。人必須折騰自己,欺騙自己生活是有意義的,讓自己成為有趣的人,...

為什麼工作越久混得越差?

仙氣兒飄飄 工作只是我們謀生的一種手段,我們要正確的看待自己的工作,這樣才會有所成就,至於很多人在工作之後變得越來越差,我覺得有以下幾點。一 工作與自己預期不符,逐漸放棄了自己,失去了最初的動力。其實我們很多在學校的時候都對自己未來的工作和收入都有很美的憧憬,但是當大多數人步入職場之後,發現自己幹的...

為什麼談戀愛時間越久越容易分手?

何潔 情侶交往時間的長短,和感情的成熟度不一定成正比。如果兩人之間一直都是因為類似的事情爭吵,就代表這個事情在他們當中,誰都不願意妥協。這種情況下,長跑對他們來說,只會越跑越累,感覺不到愛,最後如果結婚也只是念在一起多年的感情罷了。可是如果一起多年也是爭吵過來的呢?這樣的感情真的到了結婚以後就會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