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悲寺的苦行是否走向極端?如何評價

時間 2021-05-11 11:34:36

1樓:黛二妞

沒辦法,戒淫,對於現在人來說,已經是苦行了……何況其他的制度和戒律呢

馬洛斯的需求理論,寫進教科書,扎根深入腦髓,違反這個的,都被當做極端。

2樓:心淨佛土淨

宣化上人主講:《大佛頂首楞嚴經淺釋(9)》佛在雪山修苦行,本可成道,但恐世人誤會,以為成佛一定要受苦,怕受不了苦的人會退心,所以就走到菩提樹下安坐,並發誓:『不成佛道,不起此坐。』

佛教有十二頭陀苦行,菩薩比丘必須要行二時頭陀,大悲寺的苦行就是佛陀制定的,不是亂來的,網上汙衊寺院的流言不可信,要自己去看

3樓:交流

同行詆毀,挑唆,我認為正常佛家出家人就應該這樣的,不碰金錢,不拿金錢說事,那天天給養的肥頭大耳的就不極端了,我都懷疑是不是和尚。苦修怎麼了,是有些寺院閒苦修太累,偷換概念,給自己改修行方式了吧,然後養的乙個個肥頭大耳,還罵人。寺院都是營業性的。

大悲寺讓其他寺院的利益受到影響了,大家齊心攻擊他,老百姓眼睛是亮的

4樓:普波居士

佛說,無益苦行當遠離。頭陀第一的大迦葉,就是以苦行為著稱,受到佛的稱讚,並讓半座於迦葉。這是為什麼?學佛人修行要不辭勞苦,有益的苦行是不可以不修的。

另外,說僧過惡犯大重罪。所以對於僧眾、道場,在家眾最好閉上嘴巴,不要行善沒有造業快,把自己好容易積累起來的善根福德,一開口就全都敗壞掉了。

修行是修自己,不是修別人。最好把心思放到自己身上,好好的、自覺的修行佛法。

5樓:智慧型女神阿庫婭

在身體上修苦行,最大的忌諱就是身苦行時心放逸。比方說悉達多批判的「為了獲得來世妙樂而苦行的外道」,就是身苦行時心放逸,其放逸的體現就是試圖與自然規律做買賣獲得妙樂這種大不敬、大妄想。我認為真正有效的苦行應該是修心的苦行,比方說在任何利益得失面前都如如不動,而非折磨自己的身體。

6樓:zhlsh

那麼什麼是不極端的的修行呢?作為普通人,怎麼能做到持中不墮兩邊?真能做到早成佛了。矯枉必須過正,才能讓大眾看到佛教的另一面。況且大悲寺所為都按佛制。

有機會您可以看看妙祥法師的書,到底極端不極端,你自己自會有個評價。

7樓:

不捉金錢就是個笑話

金錢無非是一般等價物,金錢存在的意義是能換取其他有使用價值的物品或者勞動

大悲寺一切都歸別人供養,連勞動都是那幫義工和居士的要金錢幹什麼?

去掉中間過程直接拿最終結果啊!

這種事要是換了我也一樣乾到

有保姆有奴婢,有吃穿住用行,要什麼有什麼,要錢幹什麼?

歸根結底,大悲寺的和尚們還不是吸信徒們血的蛀蟲麼?

8樓:齊天大聖

大悲寺的做法是難能可貴的,遵守原始佛教的戒律,不要認為這是什麼極端苦行。今天的漢地佛教有幾個不在以佛教的名義斂財?像大悲寺這種追尋佛陀原始戒律的還真數少見,所以不要輕易詆毀大悲寺,看看他們,再看看自己不覺得慚愧嘛,修佛的出家人有幾人可以做到日中一食,托缽行乞,不受金錢?

不知道這才是釋迦牟尼佛的戒律嗎?

9樓:幻舟

前面有句話講得好,先問是不是,再問對不對。

大悲寺的和尚不上網,居士也不想造口業,那就我這個閒人來說兩句。

閒人乙個,也沒受過三皈五戒,會唸的只有一部心經,連居士都不算,也不怕造口業。曾經因為好奇然後去大悲寺住過,根據所見所聞嘮叨幾句。

1.首先,大悲寺的修行並非題主所說的「苦行」,佛祖所摒棄的苦行也不被大悲寺接受。外人從網路上了解到的所謂「苦行」也不外乎是【日中一食】【一天睡四個小時】【頭陀行腳】,然而這些恰恰是佛制戒律的一部分,條條有典可查。

【日中一食】典出《四分律》《增一阿含經》。【一天睡四個小時即「中夜休息」】典出《佛遺教經》。【頭陀行】典出《增一阿含經》《佛說十二頭陀經》《梵網菩薩戒》。

這些都是佛祖制定的戒律,僧眾和居士據此要求自己,屬於依教奉行,與苦行無關。

2.為何與苦行無關呢?難道這些不就是苦行嗎?

那麼我想問了,睡到自然醒,想啥時候吃就啥時候吃,搞個舒服的地方不挪窩的會是真正修行的出家人嗎?那只能是廢宅好吧?就連有點上進心的人都知道要早起晚睡,加油努力。

出家人按著佛的戒律少吃兩口,少睡一會兒,每年一次用自己的雙腿去行腳怎麼就成了極端苦行了?去寺院裡幹活修行的人(我也做過),也被要求日中一食,每天睡四個小時,剛開始的確會不適應,但幾天之後也就習慣了,也有經年累月在寺院裡的居士,精神狀態都很不錯,完全說不上所謂的「悲慘如奴隸」,更何況大悲寺來去自由。

3.關於錢的問題,我進大悲寺的時候兜裡有五十一塊二,出來的時候還是五十一塊二。寺院接受物質供養,糧油,蔬菜,建材基本是最大的三宗。

寺裡有一台京牌的豐田,應該是居士供養的,主要是妙祥和尚在用,他上了年紀,腿有傷,寺院又大,來來往往的光靠雙腿頂不住。不得不說,沒有功德箱的寺院,在我這個閒人看來,真的非常認真又肅穆。

10樓:第一大宗師

這個和尚自古以來就是以此為生的,滿清的和尚砍斷雙手,用油炸了防腐,然後脖子上掛著一雙油手去化緣,不要金錢,就要砂石建廟,居士感動了就給他運了木料,他就偷偷賣了去嫖妓。大悲寺的和尚差遠了,只燒了乙個手指頭就學那些江湖術,拿著錢去解救肉食牛,他們既然金錢戒,哪來的買牛錢?

11樓:

慈悲不等於善意,慈悲是一種「無相」,而善意「有相」,佛說過「凡有所相,皆為虛妄」。因為有相的東西容易著魔。

吃苦是了苦,享福是消福。

佛在悟道時候,已經不被境界所轉,吃供奉的牛奶只是為了維持四大假合之身。但凡人吃得太好容易執著於飲食,被食物牽著鼻子走。

現代建築極簡主義建築是否正逐步走向末路?

景頤 我認為關鍵不是極簡主義沒有更多發展空間了,而是很多設計師只懂皮毛不懂精髓,設計出很多濫竽充數的 極簡主義 建築,或者是墨守陳規,不敢突破舒適區大膽創新了,於是便使人產生了極簡主義正在走向末路的想法。 無中歸來 目前從世界各地湧現的建築專案來說,並沒有發現這一趨勢。就中國來說,優秀的現代主義作品...

《走向共和》有哪些細思極恐的情節?

小白兔軟糖 第47集,隆裕皇后去看病重的慈禧太后,慈禧讓她去看看皇上,說害怕有人害皇上,然後跟隆裕講為妻之道,告訴隆裕說,你呀,你就要做太后了。然後李蓮英和小德子互相看了一眼。而此時,光緒皇帝還在瀛台 bergkamp 很多人沒看懂實際上導演已經明確的說就是慈禧派人害死的光緒 第48集事情發展的先後...

這樣的相處模式是否能夠走向結婚?

zn柯 先來句雞湯,感情,婚姻這些東西都是靠倆個人來維繫的,當天平傾斜了而對方還不知或是故意的話,怎麼來的長遠。根據樓主的故事分析,首先倆個人是相親認識的,那麼為什麼會相親,想畢是到了歲數,該結婚了,而選擇相親的人無非倆種,一,感情上受過傷,選擇相親。二,工作生活原因接觸異性較少選擇相親。而根據樓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