縱觀華夏歷史,長平之戰中誰可以率趙軍打敗秦軍?

時間 2021-05-06 10:02:40

1樓:太初

不考慮時代發展的問題,白起本身就是兵家的天花板之一,能和他並論的寥寥無幾。

長平之戰,趙國唯一的勝機在於邦交,而非兵陣對決。否則換上任何乙個其他統帥,差別也就是損失多少的問題。

世人都只關注了白起在長平之戰的指揮藝術,卻往往忽視了後方秦國上下在邦交上麻痺趙國、忽悠列國。但凡當時趙國邦交得法,有任何乙個國家給予援助,秦國都不敢說能下去。畢竟當時的秦國還沒有嬴政開啟滅國之戰時碾壓、「秦富十倍於天下」的國力

2樓:歷史小參謀

這裡的關鍵有兩點:

秦趙兩國實力不可能在短期內發生改變;

趙國僅靠自己對抗強秦,必敗。

趙國需要對東方五國做出承諾和保證,不做有失道義之事:比如私吞上黨就很不仗義,秦國欺負南韓時,你坐那害怕不敢動,到了秦國眼看打下來時,趙國半路截胡。

趙國即使做不到把土地還給南韓,口頭上承諾這土地日後歸還行不行?這別說國與國,就是好朋友之間,趙國這種德性就注定沒朋友。

所以,趙國應該承諾,不以強欺弱,否則, 群起而攻之。充分獲得五國的支援。這樣,東方六國形成鐵桶之勢,武有趙國之兵,後勤和外交有五國拱衛,秦國只是比趙國兵多一丟丟,糧食再多,也沒有五國的糧食多。

當然,這並不容易長期維持,但短期應對秦國東進,是綽綽有餘。

至於防守誰能防得住秦軍,我認為,趙國的將領多了去了。就是趙括,也是沒問題的。

因此,趙國想打平,甚至小勝秦國,不在將領,在糧草和外交啊。

3樓:lorry

沒有任何人有把握打敗軍力佔優的白起,白起一輩子從無敗績,說明指揮滴水不漏,沒有弱點。趙軍優勢是騎兵,中國擅長騎兵的將領本來就少,想來只有同樣無敗績而且擅長騎兵的霍去病有點希望。

4樓:小一大可

恐怕無人。戰爭,尤其是滅國之戰靠什麼取得勝利?一等的統帥是乙個方面,其他方面是背後國家的富裕程度,人心的凝聚力,好制度的保障,君主的能力等等,缺一不可啊

5樓:四十三

白起本身就是最高那檔的將領,光憑戰爭的話幾乎沒有機會。

但秦國也不是鐵板一塊,白起是穰候的人,昭王范雎有所忌憚,通過外交、政治,趙國還是有機會贏的。

就像邯鄲之戰那樣,趙國那時的條件肯定比長平之戰還差了,但是通過政治、外交贏了。

6樓:羅金輝

這種問題本身就不懂戰爭,戰爭是統籌藝術,指揮只佔很小一部分,趙軍優勢是騎兵,要打贏當然用衛霍組合,衛師主步,防守關隘,霍領突騎,大戰術迂迴,最好還有蕭何保障後勤,整肅吏治。只是這些已經脫離了戰國實際,戰國的政治經濟軍事都是簡單粗暴,兵耕,非兵即耕,軍爵,人頭受爵,勝利,戮民殺俘。而且簡單粗暴往往能夠勝利,因為他代表了高效,但也更容易崩盤,高效總是難以兼顧穩定。

7樓:房子就是信仰

打仗還是要看硬實力的,秦國就是強,軍事經濟都強,士兵素質高,將領水平也高。所以趙國派誰都不行,主動權在秦國,趙國想贏只能指望強秦派個弱雞才行,否則只要秦國正常發揮,趙國就不可能贏,最佳狀況也不過就是小負之後拖著秦國,秦國耗不動了談個判退兵而已。

8樓:張贏

實際上是很困難的。

第一:長平之戰是戰國之中的一場決定性的戰役,趙勝,六國歸趙,秦勝,六國歸秦。

這是沒有疑問的。就像二次大戰的史達林格勒保衛戰。

請記住,戰爭是政治的延續。在長平之戰初期,廉頗為主帥,一交戰,就是處於守勢,沒有能力主動進攻秦軍。廉頗給趙王的建議是:堅守以待秦軍疲憊。

但是趙國這邊呢? 堅守1年半後,沒有糧食了!

趙國為了將戰爭打下去,除了秦國意外,四處借糧,但結果呢? 根本就借不到!

各國也不傻,借糧給你,打贏了,你過來欺負我,打輸了,秦國過來算總賬,當然沒人借他了。

這說明,趙國在戰爭前期的政治準備是完全失敗的。

反觀秦國,秦王令年14 以上全數上前線,幾乎全押上了。

其他五國呢? 作壁上觀,沒人去抄秦國的後路。

這說明,秦國的戰前政治分析和政治操作是完全正確的。

廟算已勝, 況戰呼?

秦國已經把握住了先機,趙軍根本找不到打仗出擊的機會,同時根本沒有機會和秦國將和(和秦講和,必然不戰而丟上黨,秦軍還是會過來打你)。反而趙軍漏洞百出,乙個操作就將趙軍全賣了。

反正,長平之戰,趙軍是不能取勝的,但怎麼輸,會有各種情況,紙上談兵是最差的一種。

9樓:沒事玩

打敗秦軍不敢保證,但要秦軍打不贏,廉頗就行!廉頗手段是真厲害,無懈可擊,他在時白起根本就不會來,因為知道沒有一點漏洞,無從下手

10樓:我任我行

在我看來只有把白起換過來了,其他人沒他那麼了解秦趙兩軍各自優劣勢,知己知彼,百戰不殆。至少不會輸,同時趙括就變成秦軍主帥?或者換另乙個秦軍將帥?

對白起來說,都沒什麼問題。

此外換成李靖,岳飛或者韓信,孫武等等,還需要深入了解兩軍情況,肯定不如白起

11樓:橘子

這不是將領的問題。長平之戰勝負取決於秦趙間國力的差距,這是從昭襄王祖父,父親,兄長,和昭襄王大半輩子差不多100年左右時間積累下來的,只要秦不犯非常極其愚蠢的錯誤,秦不可能輸,此乃天道。

12樓:

怕是沒人,第一白起屬於將軍中水平最高那一檔。第二秦國提供的兵力,後勤等物質條件當時高於趙國。第三士兵戰鬥力秦國高於趙國。

第四外交和情報環境秦國壓倒了趙國。感覺這種情況下,損失不明顯高於秦國就好了,靠什麼贏。

13樓:jerry

要看長平之戰的哪個階段!

階段不同,需要的能力不同!

但是長平之戰更深層次是國家體制競爭!

長平之戰是必然,因為歷史沒有如果!

長平之戰趙國長平之戰趙軍有取勝方法嗎?

趙軍取勝的唯一方法就是外交,拼綜合國力拼不過秦國,拼純軍事力量也拼不過秦國,拼將領素質也拼不過,畢竟秦國有白起,趙國只要在外交方面取得突破,與魏,楚達成合縱,秦軍會不戰自退 你聽 有長平堅守。在派另外奇兵襲擾秦國補給線。人不需要多甚至不需要趙國兵馬,其他國家說的動也行。並不是讓你打殲滅,襲擾他讓他補...

如何評價長平之戰?

武衛都統司 長平之戰在歷史上是大名鼎鼎,可以說稍微有點歷史常識的人,都不陌生。估計很多人認識白起 趙括,知道紙上談兵這個成語,都是從長平之戰來的。記得第一次接觸長平之戰,是看小人書 成語故事,紙上談兵那一節,太小,沒啥印象,只感覺趙括好草包 等到上學了,在中學歷史課本裡讀到長平之戰,秦軍坑殺趙軍45...

長平之戰,為啥沒有國家偷襲趙國?

賽德克巴萊 當時還有實力的國家就秦楚魏趙齊 齊國佛系了。楚和魏其實一直在考慮救趙,但是趙國抱有和秦和談的幻想。秦國打一陣談一陣,打的時候趙國就硬抗,談的時候趙國立馬屁顛屁顛的跟秦國談。這樣一種態度就導致魏楚不敢救趙,就怕派兵去了,秦趙和談了,魏楚白送。如果趙國一開始擺出和秦國死磕到底的態度,魏楚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