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秦國要冒險發動長平之戰?

時間 2021-05-06 12:04:21

1樓:

因為秦用的是斷子絕孫式治國理念,如果短期內不能完成統一,關中百姓勢必無法忍受長期的壓榨。阿姨說過,秦始皇如果決策中有些許失誤而使統一時間拉長,秦國就錯失統一良機了,中國就會進入歐洲式的諸夏。實際上,有兩個例證,其一,關中百姓對復秦並不積極,反而他們支援劉邦,因為劉邦講仁愛,用人話說就是壓榨少,講信用。

其二,南方的趙佗在秦失敗的關口並沒有選擇勤王,而是坐看秦朝覆滅,並不是他來不及,而是高階將領看的很清楚,秦的模式無法長久,還不如割據算了。

2樓:善待人生

以讓題主徹底拎清長平之戰為答題初心:

第一,長平之戰不是秦國坐在家裡決定是否直接去打的,而是上黨高地秦國勢在必得,形勢發生變化後才決定發動長平之戰;

第二,秦國統一的趨勢滾滾向前,不被偶然事件所改變,白起攻占野王邑切斷了上黨與南韓新鄭都城的聯絡,眼看著要搞定了,南韓自知不敵但是卻把肉送給了趙國,毋庸多言,秦國不可能班師回朝也不可能坐以待斃,只能被動進攻;

第三,可以看出,這不是為什麼要去冒險的問題,秦趙必有一場生死大戰,只是這個變故讓它提前了一點,雙方的準備時間都被壓縮了,趙國也是認為必有一戰,為什麼不以接受白送的上黨高地為開始?上黨是乙個可以四面出擊的軍事基地,在南韓手裡還不嚴重,一旦落入秦趙之手,他國危矣......

下面這篇文章可以一次性解決題主對於長平之戰的諸多疑問https://

zhuanlan /p/140685064

(長平之戰脈絡梳理)

3樓:林鵬程

以下僅代表我個人觀點。

我認為根本談不上冒險兩個字,史料記載中的長平之戰,秦國一直就佔據上風。

長平之戰初期,史記的原文是:

四十七年,秦使左庶長王齕攻韓,取上黨。上黨民走趙。趙軍長平,以按據上黨民。

四月,齕因攻趙。趙使廉頗將。趙軍士卒犯秦斥兵,秦斥兵斬趙裨將茄。

六月,陷趙軍,取二鄣四尉。七月,趙軍築壘壁而守之。秦又攻其壘,取二尉,敗其陣,奪西壘壁。

廉頗堅壁以待秦,秦數挑戰,趙兵不出。

換句話說長平之戰的初期秦國一直在贏只是到了後面敵人不出戰了,你覺得這種情況下,冒險兩個字放在這裡合適嗎?就像打遊戲一樣你跟另乙個人玩有遊戲你贏了他好幾把了只是現在他不跟你玩了,你沒機會找他打這種情況下你有什麼感覺,肯定是感覺他就是個菜雞,不敢跟我打而已。

而且我認為很重要的一點就是戰爭中期的趙國派人和談,和談這件事情等於告訴秦國,趙國希望快速結束這場戰爭,秦王又通過這場和談斷掉了其他國家支援的可能性,現在局勢很明顯和清晰了,你現在想要快點結束這場遊戲,在和談已經失敗了外援已經失去的情況下,要麼你退兵不打了,那我贏家通吃你一分一毫都撈不到,要麼你鼓起勇氣跟我幹一架,然而你之前幹架一直輸給我,我有什麼理由怕你。

這裡秦國其實很穩了,最後的問題,其實就是最後一波的問題這一波敵人的進攻可能導致翻盤,但是這最後一波的操作是交給全服第一高手勝率100%的ID名為白起,稱號人屠,成就:全殲韓魏聯軍,攻趙拔光狼城,大破趙魏聯軍,攻下楚國都城等等,到這最後一步我覺得在長平之戰中秦國的表現非常穩,根本沒有冒險之舉的說法。

我敢說最後白起居然打出乙個全殲戰是超過所有人的意料之外的,我一直認為秦昭襄王只是想要把屬於自己的上黨郡拿過來而已,但是白起的想法恐怕沒有那麼簡單,所以最後秦昭襄王會要求白起撤軍因為目標已經達到了。

4樓:風溫2019

這個問題就像為什麼有人會把尿尿在褲子裡,他就是憋不住了。秦國的慾望太強烈了,就像魚冒險去咬魚餌。可以說秦國是撿了個便宜。

前262年,野王降秦,上黨降趙緊隨其後,秦國當時並未出兵,而是等到第二年春,才讓王齕去攻打上黨。因為趙國接收上黨後,並未在上黨囤積重兵,所以秦國才敢去咬上黨這個餌。趙國犯了個很白痴的戰略錯誤,接收上黨之前就已經知道秦國會來打,卻沒有做任何軍事鬥爭準備。

前261年,王齕趁趙國未做軍事部署,進軍上黨,斬菜雞裨將茄,這個時候趙國才意識到出大事了,倉促派廉頗出戰,一百來天,廉頗就敗了。失二鄣六尉西壘壁,從這個損失來看,廉頗當時的兵力是非常少的,可以確定趙國沒有事先做任何軍事動員。

廉頗戰敗後進入防守,這是史記裡的意思,但真實的歷史是,廉頗直接被打出上黨,退回趙境。王齕在這一年奪取了上黨。

從廉頗兵敗到趙括被圍,中間足足經歷了一年。這一年的時間,趙國幹嘛去了呢?廉頗兵敗後,趙國轉入防守,憑藉常備兵力,這個時候收容上黨難民,耗費了不少戰略物資,上黨難民,不僅僅是上黨的難民,秦國連續攻擊上黨外圍,也造成了很多難民進入上黨。

直到前260年,實在耗不起了,不僅僅是耗不起,而是真的怕了。

廉頗主守,是因為他兵敗的時候,白起已經完成了上黨外圍的軍事打擊,這個時候,廉頗面對的,是秦軍主力,他知道肯定打不過,所以主張防守。到了趙括的時候,秦軍經過一年的休整,再來打趙國,這個時候拉趙括出來,是為了救命的。

趙括上場時,面對的已經是秦國的舉國之兵。至此,趙國戰略已經完敗,趙國面對的,是國家存亡。趙括是給趙國保命的,但戰略完敗之下,誰都無力回天了。

放到趙括的位置,中國任何偉大軍事家都沒可能打贏。

秦國冒險發動長平之戰,顯而易見是因為趙國戰略水平實在太渣了,所以才敢冒險。

5樓:鹽選推薦

如何從「趙括與長平之戰」中看歷史?

長平之戰是我們談起秦國的對外戰爭中經常會提起的戰爭之一,雖然我們從今天回顧會下意識地覺得秦國更強一點,實際上在那之前秦趙綜合國力差不多,所以秦國發動長平之戰的確是有風險的,所以秦國為什麼還是發動了呢?

《資治通鑑》中有關於長平之戰的記錄,你可以看看復旦名師對於長平之戰的分析。

6樓:不知道起啥名

當時趙國是阻擋秦軍南下的一條主要戰線,另一條是南下攻楚但是百足之蟲死而不僵,攻楚,顯然是不理智的。

正好,三晉又不團結,韓已經廢了,只剩乙個郡,都遷都了,魏也好不到哪去。再加上廉頗多年吃飯睡覺打齊國練出來的兇悍民風以及胡服騎射的殘存還在。這就導致了,全民死戰的風氣,可以參考抗日戰爭。

其次,趙國可是有著被圍國都反擊戰的充足經驗,你要說進攻可能趙國比不上秦,但是防守,那可是趙國的看家本領,這是從三家分晉時趙公子無恤多次據城死守,甚至能死守十年,傳下裡的本領。

在這樣看來,趙國對秦的威脅極大編輯

7樓:BigBug

還有乙個有意思的地方。長平之前秦國排出大殺神白起做出攻打弱不經風的南韓的樣子,而當在長平面對老二趙國,注定是場定國運的關鍵一戰的時候,卻排出的只是左庶長王紇。而後又有了「陰」使武安君為將,並且攻韓的軍隊秘密開進長平。

不得不讓人覺得是事先鋪排的一步棋。可惜永遠也無法得知真相。

8樓:若徊

冒險不冒險,我不清楚。

不過我倒是發現了乙個有趣的事情。

長平之戰的起因之一是馮亭獻上黨。

而之後,秦國出現了一家莫名其妙的大氏族。

沒有太多的詳細記載,但是在秦末封侯拜相,漢初也飛黃騰達。

那就是馮氏家族。

馮毋擇封武信侯,馮去疾,馮劫初為大夫,後為秦相,大將軍。

旁系後人馮唐。

直系後人馮奉世為關內侯。

長平之戰最大贏家……馮亭。

名利雙收。

9樓:明知知

更早之前,齊國滅宋,樂毅攜五國伐齊,其中秦韓兩國因為路遠,樂毅就給了宋國舊地(故意給飛地),其中陶邑給了秦國,秦王又給了魏冉做封地。

陶邑地平肥沃,交通便利,秦國或者說魏冉嘗到了好處,就把視野放到了中原的肥沃之地。後來,趙國提出用河北南邊的肥地換山西的貧地。

秦國一看,雖然得的是飛地,但他肥沃啊。就換了。結果趙國太不地道了,拿了人家的地,不給人家兌現承諾。

也就爆發了下面的戰爭。

長平之戰十年前

秦軍從小弟南韓(自從伊闕之戰後。南韓就跪了)的上黨高地借道,要取趙國的晉陽之地,統一整個黃土高原,在閼於之地(太行山徑口,邯鄲晉陽的必經之路)先設了路卡,卡了命脈

結果趙國馬服君趙奢(趙括他爹)從邯鄲出擊,出奇計打敗了秦國。

這是秦軍自商鞅變法以來,最大的敗績

這場戰爭,有倆意義

1 秦國知道了得趕緊搞定趙國

2 趙國明白了上黨這地,至關重要

後來,才有韓人獻上黨,趙國明知是火坑也得吞下,畢竟,上黨,你不拿秦國就要拿,雖然同樣劣勢,但主動總比被動好。

而秦國,拿下山西北部,拿下趙國本來就是下一步戰略。我現在養肥了的羊,被你截胡了,更是生氣啊。反正這塊石頭早晚要搬。

所以長平之戰也就拉開序幕了。

至於說冒險發動,稱不上,首先,秦國國力強,最重要的是從商鞅開始,人家就有大資料了,糧草人口牛馬都登記在冊,打之前肯定心裡有底。

其次,這是秦趙長期以來的矛盾積累的爆發,不是突發奇想。

最後,秦趙一站不可避免。不可逃避。

況且,即便真輸了,我函谷關一閉,有關中和四川,二十年後又是一條猛虎。

關中這地方,函谷關這地方,太Bug了

10樓:

回答中說百萬大軍的,醒醒。當時的生產力支撐不了那麼多人口。

後世整個統一的中國能拿出百萬大軍的都很少。

更別提一分為七的戰國中的秦國和趙國兩個國家了

11樓:

所有人都願意站在秦國角度分析。

秦國滅了六國,誰不知道。

現在問題是,如果秦軍戰敗,被殺四十五晚。趙軍攻占函谷關。

秦王病故,主少國疑,太后引趙軍輔助。

或引楚國入秦。

秦國遷都成都。

12樓:

不是冒險,真的是要戰略決戰了。長平之戰前,楚國魏國南韓經過鄢郢伊厥兩戰後,已經被秦國打服。齊國自五國滅齊後便一蹶不振,燕國也因滅齊後被反推也實力消耗巨大。

當時的局面是,一超一強多弱,能和一超秦國抗衡的只有一強趙國了,想要打敗秦國還得是一強加多弱一起上。此時以一敵六都有可能,所以惠文王張儀時期延續下來的連橫之策確實不合時宜了,遠交近攻才是適宜之策,拿下上黨也是為了日後滅掉三晉。當然想的肯定是先滅魏韓,吞二周,入住中原,再和趙國決戰。

沒想到兩國較上勁了,所以這場戰略決戰提前上演。

13樓:wsgcj

因為南韓上黨郡的守將馮亭太狡猾,秦國進攻上黨,馮亭守不住,眼看只能割地求和,南韓君臣很不甘心白白的喪師失地,就把上黨讓給了趙國,秦國大怒,發兵猛攻上黨!

長平之戰秦國對趙括了解不多,為什麼敢讓趙括上場?

心靜蓮花生 秦國就是希望趙國主動出擊,速戰速決,所以必須撤換對手廉頗,至於換誰都不太重要,因為趙國名將李牧正在北境防匈奴,朝中幾無名將,不管換誰上陣,出動出擊打野戰都難贏秦軍, 漢代長樂未央 因為將軍一般都是逐步成長起來的,一般都是從帶小部隊逐漸帶大部隊,如果趙奢第一次帶兵40萬,也難保趙奢就能打贏...

秦趙長平之戰,秦國出國作戰,後勤補給戰線拉長,趙國為什麼不破壞秦國的糧草補給?

景大狗 因為後勤線在韓魏兩個著名牆頭草 攪屎棍手裡。南韓倒也罷了,魏國再當時正在國力恢復期,實力不可小視。而魏國此時正在樂呵的隔岸觀火,心態和長征期間的桂系軍閥是一樣的。 王靖海 因為秦軍的水路補給線是出函谷,過二周,經韓滎陽,至魏卷城一帶,轉入丹水。這條線被魏國的鄴邑 朝歌擋得死死的,這個時候趙國...

戰國長平之戰列國為什麼不幫助趙國或趁機進攻秦國?

已登出 秦國很強,那趙國就不強嗎?秦國是威脅,趙國就不是個威脅嗎?趙國經過胡服騎射以及趙惠文王時期的平穩發展,實力已經比趙肅侯時期強太多了,山東六國之間的矛盾一點也不比他們和秦國的矛盾少多少。幫助趙國打秦國不是不行,前提是趙國要打出血,沒有理由別家花大力氣幫趙國提公升國力的。 別抄我的 當時還不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