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和明朝的滅亡是否與馬的關係很大?

時間 2021-05-06 09:52:27

1樓:麻油

引用史記

「自天子不能具其鈞駟,而將相或乘牛車,齊民無藏蓋」

翻譯:漢朝剛建立的時候,天子湊不齊四匹毛色純一的馬,將相出門坐牛車,百姓一窮二白。

反問:西漢缺馬的時候咋沒有滅亡?

2樓:「已登出」

沒啥關係

了解下宋朝馬政就知道了

宋朝早期因為官馬過多以至於要把馬送給民間養而且馬政腐敗速度極快,有人提出馬匹配種以求優良戰馬結果人上書這有違倫理

給否了另外後來宋朝也收復過養馬地,結果被反手送回了西夏

3樓:遺臭了

不大。先說宋朝。

北宋:金兵南下之前,支援王安石的新黨和反對王安石的舊黨正在撕逼,不是爭論誰的政策好,而是純粹人身攻擊的那種。

明朝:明末先是閹黨手撕了東林黨,然後新帝登記,又手撕了閹黨,然後各種黨互相撕,最後到了江南繼續往死裡撕。全是不論好壞,純粹人身攻擊的那種。

這兩個朝代末期,大家忙著撕逼,誰幹活?

就算馬沒養好,那也是果,不是因。

總之,清談誤國,公知害人。

4樓:變質II

跟馬沒有關係 。簡單說就是兵不行,或者說兵制不行。

秦到唐其實就是士族門閥取代古典軍國的過程,這二兵制天然出強軍。

宋明則是鄉紳取代士族門閥,科舉入仕,兵制就已經崩潰了,甚至可以說科舉摧毀了兵制。

古典軍國可以動員到鄉里,士族門閥可以動員到郡縣,鄉紳是不產兵的。

漢唐大多數階級上公升是出將入相,拜將封侯。西域漠北都是刷軍功的。宋明之後科舉入仕,與士大夫治天下。

5樓:馮勝

宋朝滅亡和馬關係大不大我不知道,不過大明滅亡和馬可是大大的有關。

想當年李自成只是公尺脂縣固川驛乙個小小的驛卒,一不小心得罪了他們本地的大土豪艾地主,於是艾地主隔三差五找他麻煩搞的李自成是求生不得求死不能。

剛好這時候驛站的那些劣馬早就因為朝廷剋扣經費沒錢提供草料營養不良,一不小心李自成就把這驛站兩匹營養不良的馬給騎死了。艾地主早看李自成不順眼了,一看到這機會哪能放過,就要把李自成送官,讓他賠錢。講個道理,李自成自己都吃了上頓沒下頓,哪還有錢賠兩匹馬,但是拿不出來錢進了監獄肯定更會被艾地主折磨死,於是李自成就跑路了。

李自成跑路了又無處可去,走投無路之下乾脆就加入了起義軍,後來的故事大家就都知道了,李自成一路打進北京城逼的崇禎上吊自殺,就因為當年騎死的那兩匹馬。

6樓:車右花盾

是的!(暴論

如果當年沒有那匹泥馬,把康王完顏構馱過江,那我大宋多半還能中興!

至於明嘛,雖然還沒滅亡,但你敢質疑馬督公的能力嗎!

7樓:毛於久

馬伯鸞:我給蕭道成做過司馬,但是死的早沒有參與禪代,關係應該不大。

馬廷鸞:我2023年卸任右丞相,2023年退休,雖然是在2023年死的但是和2023年發生的事情應該沒太大關係吧……

馬士英:要怪就去怪史道鄰啦!

【奉狗脫罪】

誒呀,這裡又有個巧合了,劉宋趙宋的末代臣子裡都有個馬x鸞。

8樓:

關係不是特別大。

宋朝和明朝最終被打敗都是經濟崩潰了。

沒有馬,只有有錢,用堡壘戰術也能慢慢推死那些馬賊。

宋明都有個特點,士大夫階層太爽了,有沒有太多必須要揹負的責任。

士大夫治國全屏良心,後來良心壞了,國家也就奔潰了。

9樓:Zpuzzle

可我琢磨著,當年大明建國的時候,也就是佔了江南半壁,沒控制什麼馬匹產地吧?怎麼著就把騎慣了馬的蒙古人給打跑了?

菜就是菜,找那些亂七八糟的理由幹啥。

10樓:古韻香沉

很多說關係不大的,似乎都是揪著北宋滅亡的事不放。但答主問的是宋朝和明朝,北宋確實作死,可南宋和明朝就真是很大程度栽在馬上了。

正常情況下,中原王朝確實不需要太多馬,只要能守城,苟個一段時間,等少數民族腐化下來,野戰水平下降,差不多也就安全了。

但南宋面對的蒙古,明朝面對的後金,偏偏就一直很強勢,持續幾十年那種。你的野戰水平在對方打擊下是不斷下降的,對方的野戰水平卻能維持相當長一段時間,攻城水平和經濟實力也在不斷攀公升,這種情況你還想苟?最後就是對方長期圍城打掉你的堅固據點,順帶野戰清理掉你戰五渣的援兵,最後把你給滅掉。

總而言之,在冷兵器時代,馬匹就意味著野戰水平。當年漢朝動輒十幾萬的馬匹,對匈奴也可以保持攻勢。後世馬匹越來越少,那就只能賭運氣,要是運氣不好,碰到長期強勢的少數民族政權,那就只能慢慢等死了。

11樓:某喵

關係不大,你可以這麼想,絕大多數王朝崛起之初都沒有馬場,但還不是把周圍國家打得哭爹喊娘的(包括明朝)?

乙個王朝滅亡一定是自身出了嚴重的問題,不是遇到昏君佞臣就是土地兼併嚴重已經積重難返,不然周邊小國和農民根本不足為懼。

12樓:瞪誰誰懷孕

很多人認為北宋是猝死的,其實不然,北宋可以說是壽終正寢,只不過以靖康這種方式到的確是偶然。

宋朝的禁軍人數並不是大家認為的那樣一直膨脹。

宋初:「太祖兵時十二萬,太宗時十八萬」

宋英宗時期「兵一百一十六萬二千」

關鍵的時刻到來了,宋神宗時期王安石變法,以民兵代替募兵,怎麼代呢?這就要引出乙個概念「封樁錢」,即當禁軍有缺額的時候不在補充兵員,這樣就可以省下一筆錢用來訓練民兵。

想法是好的,但免不了人亡政息,以司馬光為首的保守派上台後,這一項政策保留了下來,這筆本來是用來訓練民兵的「封樁錢」被挪用了。

由於這筆錢被挪用的原因,禁軍人數在飛快的減少,而民兵的訓練也就被停止,等到了宋哲宗時期元佑七年(1092)「禁軍五十五萬餘人,廂軍二十餘萬人」與英宗時期的一百一十餘萬相比少了近四十萬。

這還沒停,等到了徽宗朝,崇寧五年(1106)「禁軍缺額二十四萬,近創廣勇,崇捷,崇政十萬人,尚闕十四萬」以哲宗禁軍五十五萬做基數,此時北宋還有禁軍四十一萬,與十四年前相比少了十四萬人。

而此時距靖康還有二十年,之後的宋朝禁軍人數就沒有記載了。

猜謎時間到了,按照這種情況,等到了二十年後金軍南下之時宋朝紙面上還有多少軍隊呢?

而且以上人數可不僅僅是一線戰鬥人員,給軍官打工的士兵及後勤人員可都是計算在內的,並且請注意以上均為紙面人數,軍官吃的空餉可是不包括在內的。

又到了猜謎時間,睿智的你猜猜刨除了軍官吃的空餉宋朝的禁軍人數又有多少?在刨除掉專門給軍官打工的士兵剩下的人數又有多少?在去掉後勤人員,真正能投入一線戰鬥的士兵又有多少?

能有二十萬不?

這麼點士兵還分散到各地,睿智的讀者們覺得夠嗎?

再說金軍南下,金軍第一次南下一共有十三四萬的樣子,東路軍六萬,西路好像是八萬。

哦對了,童貫伐遼的時候可是損兵折將,等到金軍南下第一時間就被吃掉了。

第二次南下具體數字我沒查,不過肯定是比第一次要多的。

真算起軍隊人數金軍說不准比宋軍人還要多,若再加上兩軍的戰鬥力。

漬漬。而且再補充下,開封的陷落可跟郭京沒太大關係,金軍可是正兒八經的打下來的。

13樓:愛宕洋榎

馬是因素之一,但不是根本.

從北宋在佔據很大優勢的前提下為了求和平而跟契丹老鐵簽下澶淵之盟起,宋的悲劇就已經注定了.

畏戰,求安逸.北宋南宋的繁華完全是建立在懦弱和屈辱上的. 而偏偏此時的東亞幾乎是怪物房級別的存在.

西夏李元昊,契丹蕭綽,女真完顏阿骨打,蒙古鐵木真. 就連日本都出了足利尊氏.

而宋朝呢..個個都是大寶貝...

古人有句話,名臣輩出的王朝,其君主必然愚鈍... 南北兩宋每一任皇帝麾下都是名臣輩出.

總有人好奇中國武將碰上西方的全身裝甲的騎士會是什麼樣. 我告訴你,這種仗南北兩宋都打過,北宋面對的是西夏鐵鷂子. 而南宋更慘,直接面對女真老鐵的鐵浮圖.

這基本上就是乙個青銅玩家不小心進入了一場最強王者局...

14樓:老實人

明朝乙個多億的人口打不過滿族一百多萬人,然後你把滅亡的原因賴到馬身上了,馬聽了要拔劍自刎了,用兩隻蹄子拔劍自刎的。

宋朝也差不多乙個吊樣!

15樓:螺旋真理

左傳·昭公四年記載,楚靈王意欲大會諸侯,想令晉國也來參加。晉平公想不同意,大夫司馬侯勸平公說,楚國這是在作死,得讓他作夠了,上天才會懲罰他,不然晉國無法稱霸。晉平公不以為然,認為晉國有三大有利條件,所以沒有敵手,這三條是:

「國險而多馬,齊、楚多難。」司馬侯對這三條都加以了批判:「四岳、三塗、陽城、大室、荊山、中南,九州之險也,是不一姓。

冀之北土,馬之所生,無興國焉。恃險與馬,不可以為固也,從古以然。是以先王務修德音以亨神人,不聞其務險與馬也。

」所以………

16樓:

最多只能說「軍事上的弱和缺馬有很大關係

但是到底是「弱而無馬」還是「無馬而弱」,這個我個人傾向於「因浪而敗,因敗而弱,因弱無馬,無馬更弱」。

明朝的滅亡是否和信仰的淪喪有關

感覺明末很多人都開竅了。像王夫之 平天下者,均天下而已 顧炎武亡國與亡天下之辯,許多人都意識到傳統儒家經義已經走到頭了。新思想的迸發可能就差一步。思想的淪喪和思想的重建就差一點點,新中國也是各種改造才重新建立起新的意識形態的。 已登出 我不知道左公所謂的祭祀祭天到底指什麼,但祭祀祭天是文化中的一種表...

宋朝和明朝的經濟對比?

我才知道大宋朝可以用度牒當貨幣的,大宋經濟真是繁榮。度牒賑災 給陝西轉運司度僧牒,令糶谷賑霜旱州縣 續資治通鑑卷65 度牒犒軍 賜江淮制置使劉琦度牒五百,為犒軍之用。建炎以來系年要錄卷191 度牒當貸款 出祠牒會子四十萬緡,貸漕司為會計之用,會子二十五萬緡,度牒五百道,計十五萬緡。後期度牒佔財政收入...

明朝的滅亡是否是馬爾薩斯陷阱的體現?

已登出 不是。人口增長是按照幾何級數增長的,而生存資料僅僅是按照算術級數增長的,多增加的人口總是要以某種方式被消滅掉,人口不能超出相應的農業發展水平。這個理論就被人稱為 馬爾薩斯陷阱 明朝遭遇的是嚴重天災,引起了生存資料的急劇下降。對明朝滅亡的分析需要古氣候學,而馬爾薩斯陷阱根本沒有考慮到氣候的極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