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朝為什麼會突然土崩瓦解,有什麼歷史必然性?

時間 2021-05-06 07:23:23

1樓:一枚明粉

和秦一樣,龐大的人力、物力動員能力,給了皇帝任意揮霍的可能。

建造東都,超額儲備糧食,百萬人開運河,百萬人徵遼東。能這樣十來年,哪個政權能扛得住?

而且國家剛剛完成整合,危機還很多。自然。。。

大明的任性是有發行寶鈔這條路,雖也有大工程,就這人力資源也沒這麼濫用。

2樓:wenwU

乙個王朝的毀滅,鐵定的原因是土地兼併,政治腐敗。這也不能說不對,但這樣玩失去了趣味哈。

很多人愛拿秦和隋進行比較,都是大一統王朝,都是得國不長。但其實,秦和隋滅亡的原因除了政治腐敗以外,還是有很多差異的。

前面很答者講了很多,重複回答沒有意義,我從乙個點出發:隋朝的政治崩壞,試著聊一下。

隋的政治結構是東魏、北周的延續,隋與前面二者除了統一全國,其實並無其他特別之處。不要看這三朝血雨腥風,不過是他們武川鎮軍人的內部遊戲。

八王之亂後,游牧民族興起,天下大亂,政治崩壞。政權更迭如家常便飯,正如後世所說:天子兵強馬壯者為之。在那個時代,不要說普通百姓,就是殺一皇帝,如屠豬狗。

舉個小例子:

隋煬帝乘龍舟遊幸江都時,李密截斷了西歸之路。隋煬帝滯留江都,打算以丹陽為都城。而隋煬帝的驍果禁衛軍大多是西北關中人,久居在外,思歸心切,人心不免有些浮動。

司馬德戡作為皇帝安全負責任,統領萬餘驍果軍駐紮於江都城內,他得知部下軍士密謀叛逃。他首先想到的不是如何穩定軍心,反而打起了小算盤,暗中聯絡一些人,打算藉著士兵歸心似箭的心理發動叛亂,搶掠些財物,然後結夥西歸關中。他這個時候呢,也沒多少政治理想,頂多算一群悍匪。

但這個訊息被宇文智及知道了,十分興奮。這個宇文智及,就是乙個潑皮無賴,無惡不作的角色,但出身好,也是一貴族。他聽到這個訊息,知道機會來了。

當下就去見司馬德戡,挑唆他直接顛覆朝廷,殺皇帝自立。大意是這樣的:今天下大亂,將軍手握精銳禁軍,理應幹一番大事業,此等良機,千載難逢。

司馬德戡一聽,「幡然醒悟」,但感覺自己的份量不夠,需要找乙個更有份量的人,他們想到了宇文化及。

宇文化及也算是隋煬帝的心腹了,畢竟宇文述是隋煬帝最信任的大臣了。宇文化及聽得這個訊息之後,不是立即阻止,而是嚇得臉色頓變,大驚失色,然後答應了。注意,他是先害怕,為什麼害怕,謀反風險大啊,那他為何又答應了,收益高啊。

明明沒有想過謀反,被人幾句話一說,就謀反了。這樣,才是真正的可怕。

警衛部隊首長和心腹一起叛變,隋煬帝插翅難飛。宇文化及最終殺了隋煬帝楊廣,盡誅其宗室,一如楊堅殺北周靜帝宇文闡,誅盡宇文宗室一樣。幾世輪迴,蒼天饒過誰。

你說,在這樣的政治結構下,誰當皇帝都長不了。南北朝有幾個皇帝是自然死亡的?屈指可數,大多數都是被宗室殺,被權臣殺,被警衛隊長殺、被兒子殺。

就隋朝來說,兩個皇帝都是死於非命。我們現在看到隋是乙個統一王朝,但在那個時代,在當時人眼裡,天子誰都可以做,兵強馬壯得之。乙個王朝,政治風氣如此,臣下都是如此想法,能長久麼。

3樓:周啟楠

沒有什麼必然性,其實就是隋煬帝過度徵發民力所致。

古代從戰亂中崛起的大一統王朝,開國君主主要任務是平定天下,削平群雄,但此時家底尚薄,禁不起折騰,第二代、第三代皇帝只要與民生息,不過度徵發民力,一般都會迎來乙個盛世。

例如西漢的文帝、景帝,唐朝的太宗、高宗都恪守了這點,隨後迎來了王朝的鼎盛時期,也給後世子孫留下了折騰的資本,而隋煬帝身為第二代君主就瞎折騰,於是一下子把家底敗光了。

4樓:魏一

欲速則不達。

其實隋煬帝的為人很有志向。這位以秦始皇和漢高祖為偶像、非常艱難才獲得皇位的皇帝,他太過渴望一展巨集圖,怎麼可能是乙個陳後主一樣沉迷享樂驕奢淫逸的人呢?

在位十四年僅有兩年在長安,四年在洛陽,其餘時間都在外親征。三征高麗是為了統一的執念,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當時漢朝統一了的地方我也要收回來;打通絲綢之路是為了宣揚我「大業」國威;完善科舉制納「進士」科,完善「三省六部制」,招撫「琉球」,哪一項都是值得載入史書的功績。更不用說遷都至洛陽以對河北和山東以及江蘇更好的管控,以及開鑿至今世界第一長人工運河的京杭大運河。

唯一的問題是他太急了。哪一項拿出來不是舉全國之力的大專案?不僅勞民傷財而且大運河專案和三征高麗專案真的實實在在死了幾十萬人。

「劃時代」的巨集圖是皇帝的夢想但人民其實只想「安居樂業」。如果他穩一些慢一些,也許隋朝就不會這麼快滅亡了。

不禁腹黑一下,故意貶低隋煬帝的目的可能是唐朝不想顯得自己佔了人家便宜吧…菜都差不多做好了給人整個連鍋端了(雖然隋朝摘桃子的技術也差不多吧)。

既要仰望星空,又要腳踏實地啊。

5樓:積雷山牛某人

沒有歷史必然性

隋朝的滅亡根本性是在隋煬帝楊廣身上,但是並不能說楊廣是乙個沒有作為的皇帝,相反他要比歷史上很多皇帝能力都要強,尤其是他的戰略眼光和格局!但是楊廣本身的性格有很大的缺陷,急功近利,把所有的工程事情想一下子全做完,比如修洛陽新都,開運河。百萬的民夫都在做這些工作。

這是內政地方上的失誤。三伐遼東是軍事上的失誤。頒布新的勳官制度是政策上的失誤。

都說是門閥搞崩潰了隋朝。我承認隋朝滅亡是由門閥勢力過於強大,才最後導致了隋的滅亡。但是如果換上乙個溫和派的皇帝,遼東沒死這麼多軍隊,因為徭役造反的農民沒有起義,門閥根本沒有這麼快的速度能把隋朝滅亡。

6樓:孫志忠

歷史說急功近利的根本就解釋不清楚,楊廣的每一次決策基本都是對的而且還傳了後面幾個朝代,為啥說急功近利呢?因為他做那些事情一下子做的,沒錢就大量發行(銅錢),這得罪多少豪閥啊!那些勢力就開始反對他,弒君這種傳統是從司馬家族後開始流行的,裡面好幾百年基本都是這樣,就好比三國演義裡漢獻帝說的那句話,大概意思你把我殺了篡位,誰知道後世有多少人像我這樣子又像你這樣子的,這種不好的傳統到唐朝也讓安祿山學了一點點,或許宋朝就怕這個,才重文輕武。

這只是我的觀點,隋朝的滅亡並非是楊廣昏庸無道,第一亡於經濟,第二門閥造反,第三弒君有道,

7樓:都是你的錯

隋煬帝楊廣在隋文帝楊堅死後,迫不及待想要展現自己的政治謀略和才能,於是做了很多勞民傷財的事情,比如修建大運河,還其他一些事情,長此以往,引起了老百姓的不滿。" d

8樓:江北陸遜

乙個簡單的邏輯,開過公司沒?

手中只有十萬塊,同時開工五六個專案,每個都是百萬規模,你看你死不死?還連哄帶騙掏空員工口袋強制入股,忍得了你才奇怪了。

楊廣幹的就是這個事。

同時大開發江南、修運河、打遼東,任何乙個都是數百萬規模,當時整個隋也不到5000萬人,這樣極端消耗民力,當然得死了

9樓:朱暉

其實,中國歷史上每次制度發生大變化的時候都會有個短命王朝,可以稱作接下來盛世王朝的預備階段或背鍋階段。它們分別是,

(一)從東周到強漢,由秦王朝過渡,實現分封到郡縣;

(二)從六朝到盛唐,由隋王朝過渡,實現門閥到科舉;

(三)從清朝到如今,由蔣家王朝過渡,實現帝制到共和。

10樓:

倆字,作的。

乙個國家,有乙個連同父同母親兄弟說殺就殺,直言進諫的功臣隨便就殺,屁民的命只是數字的統治者,你告訴我怎麼能不亡國?

別說步子邁大扯到蛋,又沒人逼著楊廣邁大,他急功冒進,不是沒人反對,是反對了他的都被他殺了個乾淨,以後就再也沒人敢反抗了。

11樓:巴西太守

(房玄齡)嘗從其父至京師,時天下寧晏,論者咸以國祚方永,玄齡乃避左右告父曰:"隋帝本無功德,但誑惑黔黎,不為後嗣長計,混諸嫡庶,使相傾奪,諸后藩枝,競崇淫侈,終當內相誅夷,不足保全家國。今雖清平,其亡可翹足而待。

"(房)彥謙驚而異之。

房彥謙就是房玄齡的爸爸。當時太子還是楊勇,房玄齡這個小孩已經看出大隋藥丸了。

本來楊堅也不是什麼聖人。【讀書筆記】唐朝修的《隋書》是否黑隋?

12樓:秋月雁

個人認為隋朝滅亡是亡在他的戶籍簿上了。

從漢末開始形成的世家大族經過南北朝的分化,當初處於優勢地位的家族隨著南遷及南朝的覆滅最終衰落,而最初處於劣勢的家族留在北方並立即與北朝合作最終成為門閥勢力,形成所謂的「五姓七望」。而這些世家大族的壯大無疑對朝廷是一種極大的威脅,特別是北周的政治鬥爭幾乎都是名門望族的角逐。隋文帝意識到了問題的嚴重性,於是他開始清查人口。

這樣做無異於和這些依靠私人莊園以佃農和土地為經濟基礎的地主家族宣戰。很明顯達到這樣的人口數量是不難的,只是有大量人口被世家大族所蔭庇,壯大了他們自己的利益,損害了朝廷國家的利益。然而隋文帝隋煬帝對這項政令的執行太過嚴格,導致大家族的利益收到嚴重損害,本來由貴族支撐帝國自然而然土崩瓦解。

之後唐代採取了一種相對平和的態度來與世家大族相互妥協,造就了唐初貞觀盛世;之後高宗、武則天開始對世家大族進行打擊,門閥的勢力受到較大打擊,為之後的開元盛世做了鋪墊;安史之亂之後的中唐到晚唐時期,世家大族在山東河北的勢力逐漸抬頭,終於爆發了從憲宗到宣宗的牛李黨爭,隨著牛黨最終的勝利,名門望族的勢力遭受了毀滅性的打擊,一蹶不振;門閥的頹勢並沒有持續太久時間,隨著黃巢之亂、軍閥大規模戰爭和朱溫對唐臣的大清洗帶來的唐朝的滅亡,世家大族最終消亡於歷史的長河中。

13樓:巨蟹先生

隋朝兩代君王都不怎麼樣,隋煬帝很多的過錯都是他的老爸的錯誤。

這兩代君王的乙個很大的毛病就是待民太苛刻。藏富於國。我就不明白了。

當時建立了那麼多糧食,幾十年吃不完,這些糧食都是變戲法麼?有人說六十年吃不完,但是隋朝就存在了38年,楊廣繼位的之後大興土木,到處的搞建設,三征高麗,這些時候我相信是沒法積蓄糧食的,六十年吃不完的糧食都是他爹積攢的,我想知道,楊堅他到底從百姓手裡搶了多少糧食?

14樓:

什麼亡不亡的,皇帝老兒死了和百姓生活沒什麼關係?他們別他媽的作出戰爭來!

這些狗日的東西從來都是徒增百姓的物質和精神負擔。

15樓:李成

最近讀《隋書》,感覺隋朝就是亡在了一群高度功利化和目的導向的精英團隊手裡,用時下流行的話,就是隋朝亡在了一批「精緻的利己主義者」手裡。隋朝的文臣武將可以說是群星璀璨,穿越到隨便哪個時代基本都可以反轉劇本再造華夏,但是如果細細看王朝主心骨們的履歷,感覺他們無非以下幾種人:要麼自認為老子天下第一牛,要麼就是創造條件當天下第二第三第四第N牛們的大哥或大濕兄,要麼就是把意識裡的假想牛們全搞掉,要麼就是無事生非好讓自己有機會牛起來。

說白了大家就是目標明確理想遠大執行力強,或者為名,或者為祿,或者為生,但就是沒人真心為國家。結果就是:戰術角度來說,精英團隊集體開掛,規劃沒有不實現的,目標沒有不達成的,開疆拓土國泰民安君臣同樂天下大治,每個精英充分實現個人價值走上人生巔峰。

但是從戰略角度講,這個高度功利化導向是徹頭徹尾的災難。精英們抱著建功立業史書著名的態度在「你國」的平台上使了勁的折騰,文治武功百花齊放,等到天下太平了精英也不安生,長孫晟裴矩這些靖邊之才還要跑出來煽風點火。精英群體鍥而不捨刷存在感往死裡折騰,大隋帝國路線就完全跑偏了。

直到王朝的小船說翻就翻,精英們也發現自己沒得活。

奴隸制為什麼會瓦解呢?

夏午 先談談中國的奴隸制 簡單來說 奴隸制伴隨著貴族 豪強 制 貴族有錢就可以圈養一大批沒田沒糧的遊民,奴隸和貴族形成利益共同體,財富和資源從民間向貴族聚集 而天下的主人皇帝就看著自己的皇土一點一點的被挖掉,他能不心疼嗎?心疼怎麼辦,社會財富已經分配出去了,朝堂上的文官武將都是貴族出生 造紙術和印刷...

奴隸制社會為什麼會瓦解?

陸譽 正常情況下,乙個王朝維持200年以上就會崩潰,主要是因為人口增長。假設存在奴隸社會,奴隸主也是人,是會繁衍的。奴隸也是人,也是會繁衍的,也需要口糧,口糧和奴隸主吃的一樣。於是開始繁衍,奴隸主越來越多,土地產出都不夠奴隸主吃的了,肯定會搶奪奴隸的口糧,奴隸餓死了,奴隸主自己耕種土地。就是老闆生意...

為什麼會突然哭泣?

言顏 每個人眼睛裡都有乙個杯子,是裝眼淚的 但同時這個杯子裡也裝著平常積攢的瑣事 由於眼淚比較輕,所以杯子裝不下時它會先湧出來。 悠悠 很多人的崩潰就是無聲無息,然後到了臨界點的時候一潰千里。很喜歡之前看到的一句話 小小的絕望日積月累,使人成長。所以 肯定壓抑很久了吧?很理解這種感受啊,那種明明都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