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曹操不是和荀彧,而是和郭嘉說要稱王會怎麼樣呢?

時間 2021-05-31 23:44:50

1樓:知秋老道

第一,郭嘉肯定無所謂啊。

作為軍師,忠於曹操的軍師,主公開口,定當謀劃周全。而不是像荀彧那樣「稟忠貞之志,守謙退之節。」

郭嘉一聽曹操要稱王,第一反應肯定是,該怎麼稱,能不能稱,什麼時候稱。稱王能不能搞孫劉一手。

第二,按照郭嘉的脾性,以及他的套路思考下去。曹操要稱王的時候,他的地盤已經相當大了,是赤壁之後,三國鼎足相持,局面穩定。

即使曹操本人不想稱王,麾下的小老弟們也會為了更大的官位和權力勸曹操稱王。

該怎麼稱:肯定不能落人口實,還是得讓漢獻帝主動加封曹操。

能不能稱:自然能稱,這時候稱不稱對局面的影響已經不大,甚至有利無弊(孫權劉備該打曹操還是會打,並不會因為曹操稱王而多很多敵人。)(其次稱王,有更多更高的官位加封手下,對手下的能更好地聚攏)

稱王能不能搞孫劉一手:可以,當然可以,曹操稱王,孫權和劉備想不想稱?想的呀。

以郭嘉對人心的把握,離間用上幾手。

讓漢獻帝給劉備加封(諸葛亮肯定說:你們看看,曹操把控天子如同掌中玩物)。

讓漢獻帝給孫權加封(老厚黑面色如常,心裡開心的要命。)

劉備推辭倆下,就順水推舟應下,那麼你們分析一波麾下的反應,那些可以撬,挖,離間(我碼的有點累)。

孫權那邊也是,都是可以搞事情的。

2樓:F先生

連夜寫勸進表,第二天估計早上五點鐘就在曹操門口跪著勸進了。

不過以郭嘉的聰明,應該不至於等到曹操跟他說,而是他主動跟曹操說"明公,應該稱魏王啦"。

3樓:秋風蕭瑟

郭嘉肯定同意鴨

郭嘉並不是維護漢室的,再加上他不像荀彧是名門望族出身,郭嘉本來就是平民百姓出身,曹操稱王對郭嘉是只有好處沒有壞處,肯定要同意啦

4樓:風揚川

郭嘉並沒有荀彧的「漢室情節」,所以並不會反對。

加上郭嘉一貫的作風,甚至會算好如果荀彧如果反對的話該怎麼辦,而且,郭嘉也會意識到曹魏集團失去荀彧會怎麼樣。

5樓:淑芬之友

郭嘉、法正這類自在飄逸型的人物,會去在意皇帝姓什麼??

你當了皇帝老子權力更大,利益更多,個人價值更能實現,當然全力幫你了;你想守著一畝三分地老婆孩子熱炕頭,老子反而沒工夫陪你玩了呢!

所以郭嘉、法正分別都是曹操、劉備這些志向遠大的梟雄的心頭肉,能力強又是真正徹底和自己一條心,天下哪找去。

6樓:一直

公有十勝,帝有十敗,帝繁禮多儀,公體任自然,此道勝一也。帝以逆動,公奉順以率天下,此義勝二也。漢末政失於寬,故不懾,公糾之以猛,而上下知制,此治勝三也。

帝外寬內忌,用人而疑之,所任唯親戚子弟,公外易簡而內機明,用人無疑,唯才所宜,不間遠近,此度勝四也。帝多謀少決,失在後事,公策得輒行,應變無窮,此謀勝五也。帝因累世之資,高議揖讓以收名譽,士之好言飾外者多歸之,公以至心待人,推誠而行,不為虛美,以儉率下,與有功者無所吝,士之忠正遠見而有實者皆願為用,此德勝六也。

帝見人飢寒,恤念之形於顏色,其所不見,慮或不及也,所謂婦人之仁耳,公於目前小事,時有所忽,至於大事,與四海接,恩之所加,皆過其望,雖所不見,慮之所周,無不濟也,此仁勝七也。帝大臣爭權,讒言惑亂,公御下以道,浸潤不行,此明勝八也。帝是非不可知,公所是進之以禮,所不是正之以法,此文勝九也。

帝好為虛勢,不知兵要,公以少克眾,用兵如神,軍人恃之,敵人畏之,此武勝十也。公有此十勝,可加稱宇宙大帝,區區王爵,安足道哉。

7樓:大魏國君

總體上和曹操乙個腦迴路,但回答上可能不太一樣。

對曹操:主公您想稱王?其實我也不想,但…算了吧,這也是大勢所趨,在下就略盡綿薄之力吧(哈哈,老子早就想公升官了)恩…計畫我已經寫好了,主公過一過目。(曹操:wc!)

對荀彧:令君,在下有一言相勸。其實大漢在桓帝靈帝時就已經亡了。

是主公讓大漢多延了幾年國祚。如果沒有主公,連大漢這個虛名都不存在了。只要能讓天下安康,誰當這個天子還不是一樣?

您還是好好想一想吧。(md這老哥咋這麼擰呢)

8樓:姬監兵

首先荀彧那會兒才是要稱公。

其次我覺得郭嘉在這件事上,指不定比曹操本人還激動,跟程昱似的。就是只是個軍師祭酒,不然估計會領頭勸進啥的,還會幫忙搞點祥瑞出來。

曹操為什麼非得處死許攸和荀彧?

1,有這個能力。2,想。3,後果不大。封建君主 武力統治團體,治下以威信,君主意志即法度,武力即能力。對於威信,並不只是武力,而是權威加信任,是多方面的集合。你可以意見相左,大吵大鬧,但你要是侮辱性質的調笑,這比對手打敗還能消除威信。可以試試多次公開場合調笑你的上司,比如醜陋 矮小 志大才疏 摳門 ...

假設曹操封王加九錫,荀彧如果當初不是反對者而大力支援曹操加九錫,結局會怎麼樣?

鷺島笑笑生 1,首先如果荀彧知天命,改而支援曹操稱王,影響其實並不大,因為曹操稱王是板上釘釘的事,容不得半點含糊,以荀彧為首的潁川士族大概也深知如此,所以荀彧如果支援,只會改變其個人命運,榮獲善終。2,進一步,曹操稱帝,這時的阻力會很大,因為一漢宗室還在,二天下並未一統,所以大概率曹操會當周公。假使...

如果清初掌權的不是孝莊和康熙,而是慈禧和光緒,還能成功撤三藩嗎?

這種關公戰秦瓊的問題 不是康熙做皇帝,以慈禧的手腕,三藩也會被除掉 反正如果換成孝莊和少年康熙到清末的話,首先漢臣不會被重用,洋務運動估計也搞不起來,滿清貴族全都是廢物,連個能帶兵的都沒。對外征戰康熙的能力比光緒慈禧強,但架不住國力式微打不過洋槍洋炮。因此清朝應該會迅速被列強瓜分滅亡,提前進入軍閥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