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鞌之戰後諸侯都參與楚國主持的蜀之盟?明明是晉國教訓了齊國幫諸侯出頭啊。

時間 2021-05-31 17:26:56

1樓:悅嶠

蜀之盟不過楚國庄共霸業的落日餘暉,諸侯大部分都僅僅派個卿大夫去虛與委蛇,轉頭就和晉國聯軍去討伐親附楚國的鄭國,不如說是剛給個甜棗,回手就反抽了乙個大嘴巴。

2樓:隨會在秦

在鞌之戰前,楚國在莊王帶領下,先在邲之戰打敗晉國,獲得了鄭國的長期服從,又圍困宋國,與宋國結盟。在這之後仍然服從晉國的只有衛、魯、曹等北方國家,而中原要衝鄭、宋二國服楚,標誌著楚國取得了比較完整的中原霸權。楚莊王去世後兩年的蜀之盟,算是諸侯國對這一現狀的承認,即承認楚國的霸主地位。

而在晉國結束對北方赤狄的兼併之後,國力已經恢復,中原諸侯國實際上也都知道這麼一回事,在晉楚之間還要有個選擇。比如魯國在魯宣公時期已經決定和楚國交好了,但因為魯宣公和楚莊王相繼去世,繼位的魯成公是個親晉派。其中齊國和楚國親近,再加上羞辱了郤克,引起了晉國的討伐,爆發了規模較大的鞌之戰。

這一戰晉國大約出動了一半的常規軍,把東方大國齊國打的「苟君與吾父免矣,可若何」。但在鞌之戰同時,楚國在令尹子重的帶領下,主力軍隊悉數出征,討伐衛國。

而晉國此時的策略是「是行也,晉闢楚,畏其眾也」。是晉國剛剛經歷一場大戰,不想再和楚國主力軍隊硬碰硬,睜乙隻眼閉乙隻眼,默許了中原諸侯和楚國的親近。所以綜合來看,大背景是楚國的霸業搖搖欲墜,晉國的國力扶搖直上,但當時的情況是晉國不想連續兩場大戰,所以避楚鋒芒。

所以這場會盟才會產生。而與會的除了魯、蔡、許三國是國君出動,其他十個國家都只是派遣了大夫前來會盟,這會盟誠意也就那樣了。

十一月,公及楚公子嬰齊、蔡侯、許男、秦右大夫說、宋華元、陳公孫寧、衛孫良夫、鄭公子去疾及齊國之大夫盟於蜀。卿不書,匱盟也。於是乎畏晉而與楚盟,故曰匱盟。

《春秋》把這寫成匱盟,就是沒有誠意的會盟,甚至是諸侯國偷偷摸摸和楚國會盟,怕什麼呢?當然是怕北方那個剛剛把齊國打得大敗的老牌霸主晉國啊。誰都知道,楚國就是莊王國力的強弩之末使勁勃起一把,所以也就順著意思開了這場蜀之盟,開了也就開了。

晉國的霸業一直也是這麼個樣子,能不打正面就不打正面,比如和吳國的黃池之會讓出了徒有虛名的霸主,和楚國的兩次弭兵會盟也讓出了第一順位的歃血。出現這麼乙個「不合時宜」的蜀之盟也就不意外了。

3樓:周爵爺

鞌之戰發生在西元前589年六月,齊師大敗。七月和談,盟於爰婁,齊國獻出寶物,割還侵占魯、衛的國土。

齊楚同盟,目標晉國。然而楚並沒有參與鞌之戰,是因為楚莊王新喪,楚共王年幼,內政不穩。楚國覺得齊國新敗,作為盟國沒有參戰,應當有所表示。

當年十一月,令尹子重舉國之兵侵犯衛、魯,是役,晉楚似乎達成默契,晉國避其鋒芒,楚國也只是想要挾楚莊王餘威樹立新Regal望。

這一點,齊、晉都看得很清楚,臧孫紇也認為楚國自然會退兵,不願去講和。然而魯國迫於大軍壓境的壓力,還是派人講和,就有了「蜀之盟」

蜀之盟雖然是春秋參與國家最多的會盟,但是左傳稱其為匱盟,意思是沒有誠意的會盟。晉國鞌之戰新勝,中原小國怎麼敢公開親近楚國,所以只是派出卿大夫參與會盟。但是《春秋》甚至沒有寫卿大夫的名字,所謂「卿不書、匱盟也」。

走個形式而已,楚國就班師回朝了。

第二年春天晉、魯、宋、衛、曹就聯合攻打楚國盟友,鄭國。

結論:鞌之戰與蜀之盟沒有直接關係

為什麼夷陵之戰後蜀漢要大力防吳?

小豬快跑 因為蜀漢始終都在大力防吳,這是傳統。東吳始終把威望最好的的武將擺在陸口,而非江夏跟濡須,想幹啥簡直就是禿子頭上的蝨子,以劉備的軍事才幹,他會不懂麼?及羽與肅鄰界,數生狐疑,疆埸紛錯,肅常以歡好撫之。關羽這麼跟魯肅搞抵進可不是不防備吧?在三郡之爭後,關羽又修烽火又築城是為了啥?裴注說的清楚明...

為什麼蜀漢在夷陵之戰後還能派出50萬大軍平定南中?

章武昭烈劉先主 這算什麼,你看看駐紮在橫店的鬼子都有幾個億了。演義畢竟是演義,一定程度上也可以當成爽文看看。重點關注的應該是裡面這些英雄人物給我帶來的精彩故事,像人數這種細枝末節的事情不需要太在意。 LilRacco 50萬大軍一聽就是吹的。雖然我不知道三國時期中國有多少人,但是現在中國總共才有20...

赤壁之戰後曹操為什麼會哭郭嘉,是心痛奉孝還是借前人諷後人?

兵臨城下 甩鍋給手下而已。曹操赤壁之戰又不是沒人勸過,手下好幾個謀士都勸過曹操,但是曹操不依,堅持要打,而且輕敵的很。結果一敗塗地,鍋要自己全背。曹操不想把鍋全背了就哭郭嘉甩鍋。 虞雨魚 郭嘉來了也不好使,曹領導甩鍋而已 看看那形式,戰前劉備過街老鼠,孫權冢中枯骨,兩個手下敗將,曹老闆一看自己六神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