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興元年諸葛亮是怎麼擺脫夷陵戰敗後的困境的?

時間 2021-05-31 10:01:11

1樓:父慈子孝孫仲謀

諸葛亮一通操作特別厲害,總結起來就是三個字:

舔孫權具體舔法詳見陳震傳寫給孫權的國書全文

翻譯出來絕對讓你提神醒腦,大開眼界。

2樓:Yue Liao

關羽、劉備兩敗,蜀漢機動兵力捉襟見肘。但守備兵力還是夠用的。漢中易守難攻且有魏延把守,永安則是劉備緊急部署加固的防線且有李嚴陳到負責,外患問題其實還好。

南中叛亂比較頭疼。不過他們想推到北方也沒這實力。諸葛亮決定韜光養晦,等國家元氣恢復些再解決。

蜀漢當時最危險的其實是人心。隨著劉備去世,以及關羽、張飛、黃忠、法正、糜竺等去世,劉備的老班底剩下的並不多,可以說一線大臣只剩諸葛亮。所以劉備要給諸葛亮絕對的權力。

諸葛亮面對這一情況,第一是繼續重用魏延、趙雲等劉備死忠掌控要害;第二是公開發文駁斥曹魏勸降,統一思想;第三是提拔人才壯大基本盤,但對益州本地士族予以高位卻不輕易重用(本地士族相對最容易成帶路黨,赤壁之戰前荊州和東吳都上演過,蜀亡時更不用說了)。

此外就是繼續肅清吏治,公平執法,減少內耗;大力發展經濟;再續孫劉聯盟;重建機動力量(包括和東吳議和後解放出來相當一部分永安駐軍)。

3樓:溫朝

夷陵之後蜀國並沒有強烈的外患,吳國本來確實有趁勝西進的想法,但是曹魏大軍已經南下,孫權趕過去和曹丕相愛相殺去了。從夷陵之戰到北伐的七年時間,魏吳兩國打的頭破血流,都沒精力收拾諸葛亮。特別是吳國,因為國力弱小,面對魏國的攻勢比較吃力,不得不尋求蜀國的聯盟。

諸葛亮也很給孫權大帝面子,搞了個二帝並尊,可謂親密無間。

而蜀國內部一向都是牆頭草,誰強跟誰走,夷陵之後也沒有多少反對蜀漢政權的事件。諸葛亮正好搞好內政休養生息,打打蠻族,鬥一下李嚴,調教一下劉禪。好一頓養精蓄銳之後,才發兵北上。

而且他的北伐也是策略性的,主要目的是讓魏國分兵到西線,免得東吳一直被打哪天就撐不住了。「今使前軍斫治此道,以向陳倉,足以扳連賊勢,使不得分兵東行者也」。

諸葛亮為什麼不參加夷陵之戰?

夷陵之戰,又稱彝陵之戰 猇亭之戰 猇亭 Xi ot ng 古地名,在今湖北宜都北 是三國時期蜀漢昭烈帝劉備對東吳發動的大規模戰役,是中國古代戰爭史上一次著名的積極防禦的成功戰例,也是三國 三大戰役 的最後一場。章武元年 221年 七月,也就是劉備稱帝三個月後,劉為了給關羽報仇,揮兵攻打東吳孫權,氣勢...

如果夷陵之戰劉備帶上諸葛亮,結局會不會有不同?

子墨 不好說。其實諸葛亮的策略是先北伐再東征,說明諸葛亮在先東征這方面沒有絕對的把我,沒有把握的主要原因是怕曹魏趁虛而下,所以諸葛亮肯定是要留守成都的 楚去病 看你說正史還是演義 正史的話劉備水路天氣炎熱士兵受不了才冒險走的陸路,諸葛亮在也只會讓劉備退兵止損,但是諸葛亮必須坐鎮後方,不然劉備不放心 ...

夷陵之戰是否可以說明諸葛亮不善於擇主?

數九閒人 不要以為初期的諸葛亮 特別是劉備在世時期 進入了劉備的政治集團,就馬上成為集團的主要核心成員,人才是需要時間成長的,即使諸葛亮同樣需要時間汲取養分壯大自己。再望開了說,任何乙個後世聞名的謀士人物,不論出生的話,也不可能剛加入乙個政治集團就馬上成為集團的主要核心人員。論出生的話,大家族出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