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宋仁宗?

時間 2021-05-06 03:59:14

1樓:雁楠君

仁字確實能夠基本上評價趙禎的一生。他對親人,對大臣,對身邊的人,乃至對敵人也都能做到寬厚溫和。對老百姓也算仁,沒有苛捐雜稅,也沒有因為自己的某些愛好,而加重人民的負擔。

基本上屬於那種潤物細無聲類別的君主。

當然仁有時候也往往意味著文弱。對內可能要被大臣掣肘,對外可能開拓無方。所以宋仁宗一朝雖然人才輩出,宋仁宗本人也是知人善用,但一直在西夏身上沒佔到便宜。

好不容易出了個狄青還給廢了。

也是從宋仁宗開始,宋朝的文官集團開始正是上頭了,開始有點無法無天起來,把自己太當一回事。仁宗根本沒有像太祖太宗真宗這樣的威望去威懾手下的一幫士大夫。可以說中後期的宋朝文官黨爭,是在仁宗朝出現的苗頭。

如果仁宗能夠發現這一問題,並給予解決,宋朝後面可能就不會出現文官集團的各種齷齪乃至誤國。

所以對於仁宗,守成方面這打個90分以上。但進取方面,也就30分頂多了。好的方面是,他留下一大批名留青史的名臣,高度發達的文化,極度富饒的經濟。

不好的一面是,他始終沒有解決掉邊疆的問題,以及後面文人黨爭的危害性。

2樓:蕭瑟秋風

3樓:AndreaLan

上面有位答主說仁宗強於文景,我真的嚴重不同意。神宗可以說是非常有志向,想平滅西夏,驅逐契丹收復故土。但是他剛即位都時候可是一團糟。

漢文帝剛即位時候自身權利飽受勛貴集團限制,諸侯王也呈現尾大不掉之勢。而文帝解決了功臣,讓皇帝權利高於這些功臣;同時景帝解決了諸侯王問題,反叛的都被滅掉,到漢武帝時都是待宰的豬羊。同時他們還留給漢武帝乙個很強的國力,「都鄙廩庾皆滿,而府庫餘貨財,京師之錢累鉅萬,貫朽而不可校,太倉之粟,陳陳相因,充溢露積於外,至腐敗不可食」。

可以說漢武帝的成功也要部分歸功於文景二帝為他打下的基礎,錢糧人充足、內無憂患,只剩外部匈奴等待解決。

而宋仁宗呢,他在位四十多年,英總只在位四年。等到了神宗即位,不說君權嚴重受限,畢竟這個也不算壞事。但是留給神宗的是冗兵冗官冗費,國家財政赤字。

同時西夏也是在他治下變得難以處理,他又不得不大量擴軍。可以說這種情況已經是不得不變了,可神宗只活了不到二十年。而文景之治加上漢武帝有八十年的時間,才完成了如此盛事,仁宗在位的四十多年,他只留下了乙個糜爛的攤子。

漢武帝的四十年,基本上就是用文景留下來的財富去打匈奴,也只有即位初期有太后影響。而神宗即位,還得自己想辦法弄錢,再去打仗,可是只當了十多年皇帝就死了。而仁宗做了什麼呢,他肯定算是守成有功,至少沒丟地,但是留給神宗的,可是乙個大大的爛攤子。

4樓:我最愛煮字齋

子貢問曰:「鄉人皆好之,何如?」

子曰:「未可也。」

「鄉人皆惡之,何如?」

子曰:「未可也,不如鄉人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惡之。」

5樓:

其實這個廟號就很能總結他了。

歷史上得了仁宗廟號的都有哪些呢?漢仁宗劉禪,宋仁宗、元仁宗、明仁宗、清仁宗,總的來說就是儒家喜歡的那種,無大功亦無大過,平平無奇,袖手天下垂拱而治的君主,這種君主最符合儒家價值觀,實際上也最符合儒家利益,就給他上個好人卡。

歷史上那些喜歡大動干戈開疆拓土,或者想著整頓吏治動儒家蛋糕的,自然不會是他們喜歡的。

6樓:天水雲煙

一位有智慧型的,清楚自己所處歷史位置的君主。他的智慧型,在於「蕭規曹隨」。

總有人拿雄才大略、對外武功來否定仁宗,這未免是盲人摸象。在你要求古人之前,先得問問自己,能否替古人解決因此導致的禍患?

中世紀的中國,你乙個皇帝硬要做秦皇漢武唐太宗的夢會如何?歷史早就給了我們答案,時代才不怕你頭鐵,硬的先碎,剛的先折!

周世宗柴榮,就是一心想當秦皇漢武型帝王,對外發揚蹈厲,整軍習武,立志十年削平天下,收復幽雲,結果才五年,就死在手下的暗算上。

宋太祖武人出身,得天下也是那個時代早就演爛的劇本:下剋上,武人奪權。但畢竟武人,沉不下心去解決真正要命的、困擾中國的頑疾:親兵叛主(比起這個政治黑死病,藩鎮簡直弱爆了)。

那就再死唄,歷史無非繼續換人便是。

比起安史之亂以來武人叛上二百年都沒法解決的頑疾,契丹、黨項真的不算個事兒,幽雲比起唐末、五代各皇帝全部被坑死的天坑來,哪個更要中國的命?

好在,這一頑疾經過多代的沉澱,演變,降級,最終在宋太宗手裡徹底解決了。

我承認,宋太宗解決這一歷史天坑解決得並不漂亮,後遺症多多,犧牲掉的太多,但畢竟解決了,而且解決得乾淨,再沒有遺害後世。從此中華大地結束了兩百多年戰亂不斷的黑暗期,嘗到了乙個多世紀的「人樂太平無事日,鶯花無限日高眠」的和平滋味。

就如某個心臟垂死之人,再高明的大夫,也只能用犧牲你的一些機能活力,保全你的生命,從此基本還能正常活下去。只是你不能再打喜愛的足球、籃球、羽毛球了,不能再跑步、劇烈的健身了,也不能再996了。

歷史走到這一步,決定了要維持並鞏固這一成果,要培植中華文明的元氣與活力,只能走一段相當長的「蕭規曹隨」之路。還想著用輝煌的武功來青史留名,無異於重新開啟潘多拉的魔盒。武人權重,手握重兵,久在邊方,中葉之君如何駕馭?

如何權衡?若事事掣肘,將帥指揮無自由,則易兵敗誤事,取辱於夷狄,中原蒙危。若給其自由,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則唐末五代士兵擁戴叛上之風易死灰復燃,以中葉之君,你有幾次試錯機會?

退一萬步說,這一切都沒發生,以宋仁宗這樣的守成文弱之主,對外用兵擴土,收復幽雲,將會演變成什麼樣?

南唐中主李璟就是例子。

南唐立國於江淮,實源自楊行密的吳國。吳國本是乙個兵力強悍之邦,只是楊行密去世後,楊氏權柄為親兵將領徐溫所竊,徐氏歷二十餘年,權柄又為徐溫養子,也就是南唐烈祖李昪所奪,再到中主李璟,等於說江淮的武德,經歷了三次降級。徐溫、李昪雖都是開明鐵腕人物,但都不以武顯,所以都在文治上下功夫,這樣一來,國家的元氣是培植了,國力富盛,但軍隊的戰力自然一降再降。

中主李璟繼承了雄厚的國力,但實踐經驗上,他只擅長文辭,所用之臣也多是沒有經驗,卻有用兵之意的人。而周邊鄰國,閩、楚又都弱小而內亂不斷,有實實在在可取之勢,李璟也抓住時機,出兵收取,結果把國家弄成什麼樣?

對宋朝而言,殷鑑不遠矣!

所以,宋仁宗這樣的君主,論實踐與經驗,有宋太祖、太宗的水平嗎?他的臣子雖名臣倍出,比得上亂世的元輔趙普嗎?他的軍隊,比得了開國初年「銳而不眾」的宋軍嗎?

這樣的條件,注定了攻則不足,守而有餘,在你沒有把握時,你輕易開啟那個魔盒的後果是什麼?

那麼仁宗「蕭規曹隨」,本本分分的無為而治,繼續穩定邦基,鑄就政治安定的大局,難道不是那個時代最明智的選擇嗎?

說一千道一萬,如何評價宋仁宗,離開了這個認識基礎,不管說得如何看似有理,都是站著說話不腰疼隨便開腦洞。

7樓:紫慕年華

乙個男人,想了半天不知道咋誇,但是想了想,人緣好,平時為人和善,誇他一句老X是個好人

乙個皇帝,想了半天不知道咋誇,但是想了想,對官好,大家公升官發財,誇他一句皇上您真仁厚

端著個好人人設幹了四十多年,想必不容易,有句話說得好,裝一輩子好人,我們也認他真的是個好人。但乙個王朝,在他那個時代,需要的不是乙個好人,而是乙個為了天下被罵窮兵黷武,也在所不惜的惡人。

別說花錢買和平韭菜不受罪。皇上給西夏大遼每一分歲幣,都是官家割韭菜割出來的。

8樓:shea

既要考慮個人的能力,也要考慮歷史的程序,也不是說個人能力越強在這個位置就越好。

說白了宋朝之所以武力不強,一是周圍軍事技術在隋唐五代起來了,二是長期和平唄。

9樓:竹苓

宋仁宗的仁慈,說白了,就是懦弱。

宋夏之戰,從頭到尾都是一種屈辱。

「夏竦何曾聳?韓琦未足奇。滿川龍虎輩,猶自說兵機。」李元昊還曾寫詩,以諷刺大宋兵力。

好在最後,宋愣是憑藉著自身強大的家底,耗光了西夏的戰鬥力。

歸根結底,這都是一場內耗戰,誰站得更持久,誰就贏了。

可是,大宋,贏的代價卻令人憤恨!

西夏向大宋稱臣,但是注意哦,大宋每年要交給西夏13萬匹絹、5萬兩銀以及2萬斤茶!

說得好聽點,是朝廷賜給的賞金,說得難聽點,就是被西夏勒索。

贏都贏了,為何還屁顛屁顛地給西夏送錢?

是嫌宋夏之戰耗費的財力還不夠多,還是變相地在炫富?

宋仁宗這腦洞,我理解不了。

10樓:崔瑜琢在霾都

至少從錢穆開始,到我們那個年代的歷史教科書,宋朝所獲得的評價一直都是積貧積弱。

版圖上失去燕雲、河西,金甌有缺;同時飽受塞北各族政權的壓力,直至滅亡。宋朝整個時代的歷史形象,可以說是寫滿了遺憾。

具體到宋仁宗四十多年的統治時期,一方面北面的燕雲無法收復;另一方面在西面的戰事屢屢受挫,只能坐視西夏稱帝。

而由他帶領一幫名臣如范仲淹、韓琦等所一起主導的新政,也是半途而廢。

這樣乙個帝王,是欠缺帝王該有的霸道Quattroporte氣質的。

然而在近二十年的網路上,宋仁宗卻漸漸在收穫另外一種評價。

他所治下的時代,被冠名為「仁宗盛治」。

「盛治」這個詞是「盛世」與「治世」的結合,帶有新鮮的腦洞氣質和網際網路氣息。

要知道,儒家語境下,表述明君的治理功業,只有「盛世」與「治世」的概念,如「文景之治」「貞觀之治」「康乾盛世」等。

在宋朝三百一十九年的漫長歲月裡,亦沒有哪一段時間被冠以這一類的名稱(倒是有什麼「咸平之治」「慶曆之治」的說法,但不是很主流,也甚少人認可)。

而二十年來,網際網路歷史愛好者對宋仁宗的這種評價,體現了一種只借用儒家概念,而摒棄本應作為核心的儒家評判體系的意識風向。

與之相匹配,他看起來厚道溫吞的性格也開始得到讚揚。

人們將這種性格特徵視為帝王人性化的一面。

溫情而寬厚。

比照東西方歷史,韓愈等人於中唐發起的「古文運動」,可以被看作是一場以秦漢古典時代為標榜的「文藝復興」。

這場「文藝復興」與西方結束中古時代的文藝復興有可相提並論之處。

結合史學上的「唐宋變革說」,則「五代十國」的爭霸亂戰,大概就是西方十七世紀的「三十年戰爭」。

宋代則是乙個理應誕生開明君主與思想著作,且民族國家色彩逐漸大於世界帝國色彩的「啟蒙時代」。

宋太祖「玉斧劃河」的故事,以及宋、遼、夏、金、大理諸政權的對峙,加上雕版印刷技術的勃興、思想文化著作的繁盛,大略能印證這些特徵。

在這樣的時代,只要能擔起文化和文人保護者的角色,宋仁宗也就完成了他的歷史任務。

在正統皇朝中,宋仁宗以長達四十餘年的在位時間,排在同行們的前列。

他之前,在位時間超過四十年的皇帝,最著名的是漢武帝。

漢武帝在位長達五十四年。

某種程度上來說,他與宋仁宗的境遇有些相像。

都是十幾歲即位,且都面臨太后/太皇太后的垂簾掣肘,一方面父祖積累下大量的(社會/國家)財富,另一方面也飽嘗來自塞外的壓力和恥辱。

不過漢武帝最終用「天下戶口減半」的代價,開疆拓土,掃蕩匈奴;宋仁宗卻未能實現類似的成果。

從漢武帝往後,幾乎每個正統王朝內部都有乙個或明或暗想要成為「漢武帝」的帝王。

學他的強勢、學他的開邊、學他的「內侈宮室,外事四夷,信惑神怪,巡遊無度」。

在魏有魏明帝、在隋有隋煬帝,在唐有唐玄宗,在明有明成祖,在清有乾隆帝……

至於宋朝的「趙官家」們,宋仁宗趙禎若想要對標漢武帝的話,本也是無可厚非之事,畢竟兩人還是有如此多的共同之處。

然而宋仁宗所表現出的氣質卻與漢武帝大相徑庭。

在他之後,變法且屢對西夏用兵的宋神宗、宋哲宗,任用新黨而一度收復河湟燕雲的宋徽宗倒都有向漢武帝看齊的勁頭。

尤其是宋徽宗。

然而他與隋煬帝、唐玄宗一起都成為欲效仿漢武帝而翻車的帝王。

宋仁宗御宇四十多年,天下腹地大致太平。

這很有可能是沾了他自己性格的光。

宋仁宗到底有多仁慈?

19430128huang 鶴林玉露。辛幼安晚春摸魚兒詞,意殊怨,斜陽煙柳之句。比之未須愁。日暮天際是軽陰者異矣。使在漢唐時,寧不賈種豆種桃之禍哉。愚聞壽皇 孝宗 見 此詞,頗不悅,然終不加罪。可謂盛德也矣。范成大於乾道四 1168年 年使金,為索取宋於河南陵寢地,於金主前據理力爭,全節而歸,朝野稱...

你們覺得宋仁宗是不是乙個渣男?

古代的制度在那裡,就是三宮六院七十二妃,不能用我們現在的言論,去評價乙個古代的人,還是個皇帝。什麼叫渣男?不負責任地玩弄女人的感情,得到了女子的真心,然後又拋棄她,約等於不娶但撩。但是宋仁宗並沒有主動的去撩任何人,他的大部分妃子婚前都是沒有見過的,而且他非常負責地給了她們位分,讓他們一輩子吃穿不愁。...

宋朝的軍事墮落是從宋仁宗時期開始的嗎?

徐曉軼 中中國人從明亡的歷史中學到過哪些歷史教訓?你們認為清朝最終滅亡的根本原因是啥?概要之,我認為題主要思考的關鍵點在於一句話 本朝與士大夫共天下 fisher16 宋朝的軍事墮落是從杯酒釋兵權開始的,趙匡胤陳橋兵變之後,深恐唐朝後期藩鎮割據局面重現,所以就推行禁軍制度,軍隊國有武將外派,打仗的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