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陽明是著名的「三不朽」的人物,而《明實錄》卻把王陽明描述為極度虛偽 奸詐 惡毒的人,為什麼?

時間 2021-05-31 00:17:05

1樓:寧波雅父

楊廷和心眼比較小,嫉妒王陽明的卓著功勳,所以抹黑也就不奇怪了。不過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王陽明要真是這麼虛偽惡毒,那麼野史中的爆料就更多了。

事實上,除了一些官場小人利用明實錄抹黑王陽明,其它正史野史中的王陽明,都是高大上的聖人形象。

2樓:課堂留守

眾人口中乙個王陽明,你心中乙個王陽明。

甚至你的價值認知裡乙個王陽明,你的心理認同裡乙個王陽明,你的期待願望裡乙個王陽明,你的懷疑震驚裡乙個王陽明。

這些都是王陽明對你的啟發和意義,然後看你自己願意選擇哪乙個王陽明。

3樓:徐曉軼

你沒發現嗎?古往今來、古今中外,凡是生前名聲好、讚譽有加的基本上就是一朵小浪花,因為他只是為了迎合當代人,沒有足夠的歷史深度。

能被後人所尊崇而恆古稱聖的在生前甚至死後一段時間內都很狼狽,因為他的價值世人無法理解,只有經過了歷史的檢驗,其思想的永恆價值才能體現出來。

所謂的三不朽,功是基礎,沒有連續的功來支援,再高尚的德行、言論/思想都是空中樓閣,但為什麼德言的地位要高於功?!因為功是一時一世的,基本偉大永久的改變了歷史走向,但後世之人脫離了時代的大背景,只會認為是理所當然,甚至會以後來者在資訊上的優勢而自以為換了我會做的更好。所以再大的事功都會隨著時間的流逝而趨於平淡。

但德言卻可以根深蒂固的塑造乙個文明的底蘊,使之一代代的有志士仁人而奮起立功。這也是我不建議多讀陽明的原因,因陽明之功而奉陽明為聖,我儒學和法家何異?!

王陽明是怎麼格竹的?

安靜地吹牛 思想上要達到衝破玄關進去更高境界,需要具備三個條件。一是足夠的知識文化積累 二是長期的主題思考 第三個條件比較特殊,需要弱化強意識,執念。通常問題的答案,可以在一二兩個條件下得到答案。但是有些問題的邏輯道路,尤其是著書立說開山立派別具一格的學問,需要不走尋常路。按照之前學會的邏輯角度,是...

王陽明致良知有時是錯的?

隨想 知行合一不是說知行要合一,知行本就是一體的,知決定行,有怎樣的知,就有怎樣的行,不存在要達到知行合一一說。當然你可以說你這知僅指良知,你這行是依良知而行,或者說你這知指特定方面的知,你這行也是依特定知而行,但是乙個人的知的成分不可能只有良知或者特定的知,僅強調特定的知 包括良知 達到特定的行是...

王陽明的人格型別是intj型的麼?

卸腰 第二次被邀好開心 感覺要走向知乎的高峰了 喂!王維圈人不太熟練也不知道圈沒圈著 目測Ni Ti 雙高,應該是INFJ logoff 雖然我是民科 但我還是堅持著作 必須原文 和行為模式 自己對自己行為的論述 他人對其行為的論述 當時社會環境和其階級對個人行為的限制與要求 雙考察的 我不了解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