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明朝末年沒有郭子儀一樣的人出來力挽狂瀾?

時間 2021-05-06 03:25:02

1樓:

明末和唐朝安史之亂的情況不一樣。這一點不多說了,其他答主分析了很多,簡單來說就是唐朝安史之亂發生的時候,大唐只是從盛世頂點剛開始走下坡路;明末則不然,大明王朝那時節從上到下差不多爛透了。所以從大環境來說,這根本不是靠乙個名將就能扭轉乾坤的事兒。

說說郭子儀吧。郭子儀其實很幸運,中國歷史上悲劇英雄不少,卻找不出來幾個郭子儀這樣的名將——不是說他的軍事才能有多麼獨特,而是說能像他這樣善始善終的特別少,想想韓信、白起、吳起、岳飛都什麼下場,也就李靖趕上明君,沒以悲劇英雄收場。

個人感覺,單論軍事能力,郭子儀其實不如通常和他並稱的李光弼——強調一下,並不是說郭子儀軍事能力不強,他如果不強的話也當不上唐軍副元帥(在正元帥是皇子的情況下,副元帥必須是乙個能委以重任、真正能打仗的帥才)。但無論結局還是後世評價,郭李之中無疑都是郭子儀贏了。為什麼?

因為郭子儀在軍事能力之外,也很懂政治、會為人,老成持重,謹慎世故——這些絕不是貶義詞,但凡有點生活、工作的經驗就能知道,能和這樣乙個人相處是很快樂的,如果這個人碰巧還是你的上級領導,那簡直是老天開眼。相形而言,剛正峻急的李光弼就沒那麼討人喜歡了,何況李光弼在安史之亂後還有不奉代宗之詔援軍長安的黑歷史。

子儀以恢巨集體國,保富貴於永年,而光弼雖剛正奉公,積猜嫌於晚節,藎坦懷未至,則全美或虧。——唐僖宗《封徐州節度使時溥鉅鹿郡王制》

子儀之持重,光弼之勁捷,各有所長。以詩喻之,郭如子美,李如太白;以文喻之,郭如韓,李如柳。論詩文雅正,則少陵、昌黎,若倚馬千言,放辭追古,則杜韓恐不及太白、子厚也。

——楊慎《公升庵集》

李光弼提孤軍,與安史健卒百鬥百勝,其治軍行兵,風采出郭子儀之右,而當時諸將皆望風服子儀,如敬君父,而光弼之在彭城,諸將已不為使。子儀能使回紇謂為父,而思明乃上書請誅光弼,大抵光弼之實不如子儀之名,子儀安坐而有餘,光弼馳騁而不足。——張耒《柯山集》

作為一位名將,郭子儀有著名將通常不具備的「美德」:招之即來,來之能戰,揮之即去,沒有一點脾氣。對皇帝來說,手下能有這樣的乙個將軍那是多麼的舒服,簡直太好用了。

而且從打金枝這件事來看,代宗本人明事理,存了乙份仁厚宅心,絕非朱由檢可比。

要是把郭李二人放到明末,李光弼那作為足夠崇禎給他袁崇煥的待遇了;儘管郭子儀百般謹慎,但眾口爍金,當時找代宗告黑狀的人也不少,主要還是在功高震主上,想想要是崇禎會怎麼處置郭子儀呢?

所以這個問題問為什麼明末沒有郭子儀力挽狂瀾,倒不如問問為什麼崇禎不能像唐代宗那樣力挽狂瀾——知乎上倒是有個問題是問要是把崇禎換成李世民能不能改變明末局勢,私以為這也太降維打擊了,和崇禎比較的話,出動唐代宗足矣。

雖然說歷史車輪滾滾前進人民是推動歷史前進的動力,但不得不說,有時關鍵人物對歷史的發展起著一定的決定作用。但這個起決定作用的人,得是下棋的人,而不是「棋子」。只有把棋子用對,它才能發揮作用,如果棋手的水平根本不行,棋子也只能望局興嘆了。

2樓:DLLSF

就算是大明最後的歲月,仍有張煌言,鄭成功,李定國這樣的忠臣名將願意為大明而戰,但是由於大明慣例,於少保的例子在前,擁立有錯便連累家族,嚴重的不信任和內耗才拖累了戰場的局勢,不得不說某些朱明天子的涼薄天性才是明末危局不能解的真正原因,更不提還有天子棄國這樣的事也能發生,如果天子都不願為祖業拼命,那將士們浴血奮戰又是為什麼?

3樓:履霜

怎麼沒有?不但有,而且還不少。他們在某些方面可能不如郭子儀,但本質上都是同一類人。

孫傳庭、洪承疇、盧象公升、曹文詔、賀人龍……關鍵其實不在於這些良將,而在於運用他們的那個人,能力挽狂瀾的其實只有那個人自己——皇帝本人。

明末若非有崇禎這個災星,換上唐肅宗、唐代宗乃至唐德宗中的任何乙個來執政,估計明朝也不會亡。

4樓:

受迂腐儒學迷惑,不明大勢,多線作戰,超出國力承擔,最後財物民心耗盡,國破家亡。

自南宋偏安,生出一種誤國之論,為南方儒生最喜。即坐處內地必侈口論戰;崇禎智短,不明此道,墮其榖中,至死方有悔悟。

明末的郭子儀,要麼給皇帝背鍋剮了殺了,要麼投外族流寇。

5樓:心如止水

唐安史之亂唐民眾生活還行。並不悲催。皇權民心還是穩固的。郭子儀是可以擺平的。

明末民不聊生了!已經沒辦法了! 所以出了郭子儀也無力回天。

6樓:洛中奕奕慶孫越石

大唐在安史之亂前後很爛嗎?郭子儀很強嗎?

郭子儀在軍事上也不過就是袁崇煥洪承疇之流而已,大敗一場就是丟官丟命。。。。誰抵得過明末的清流啊。。。。。。

7樓:雲無心以

大概是因為崇禎沒遷都吧。

你看唐明皇南下,然後北方就有軍人站出來和亞歷山卓安祿山死磕了。

接下來崇禎李自成這兩個具有最大合法性的精神領袖又先後去世,南明群蛇無首一片混亂。

軍人們想力挽狂瀾都不知道聽誰的號令了。

題外話:聞一多的七子之歌有這麼一句:賜我個號令我還能背城一戰。

8樓:詩人

最簡單的回答就是唐朝力挽狂瀾的不僅僅是郭子儀,底子是軍制,經濟,政治各方面的合力,郭子儀也不是傳說的百戰百勝的將星,只是有強大的朝廷在後面撐著,就算這個朝廷再自私,再作死,它還有足夠的資源弄死叛軍,吐蕃。而大明後期的制度,呵呵……

9樓:

定都北京和藩王政策造成了可怕的後果,摧斷了天下之腰,天下之腰是河南山東南直隸湖北這四省,蘇北山東被明祖陵大運河玩廢了,河南湖北經濟被藩王徹底搞殘,就安徽和蘇南尚可,於明初不過是對塞外持續統治遠遜漢唐,於明末就是滅頂之災,世間豈無郭子儀,只是形勝之地的郭子儀張巡於大明皆是寇仇。

10樓:你破寶

出幾把啥也打不過滿洲人啊

能打過早打過了,是真打不過啊。

不肯打,不敢打,打不過。

我大萌到那一步,

就是個大萌不亡天理難容。

11樓:秋風海上城

土木堡的時候,于謙不就力挽狂瀾了麼。往後的隆萬兩朝武功也不差啊,戚繼光從南打到北。王朝末期能力挽狂瀾的都不多見吧,都是積重難返了。

12樓:慧天宇

1安史之亂之前是唐朝有名的盛世,物質基礎政治基礎還在。反觀明朝已是朝代末年,經濟崩潰政治腐敗氣數已盡。

2攤上崇禎這種心胸狹隘沒有大局觀的皇帝,五個郭子儀也不夠他砍的。

13樓:俊俊

這就有點推果為因了,唐朝沒滅亡只是剛好這段時間段出現了郭子儀,而郭子儀又剛好使得唐朝沒有滅亡,從而剛好使得唐朝沒有踏入唐末的命運。

14樓:賈平96

自然災害連年大旱,朝廷內部腐敗到骨子裡,農民起義接連不斷,外面人家後金對你虎視眈眈。光靠乙個武將根本改變不了什麼。只能慢性死亡

15樓:田有祿

于謙救了一次,張居正救了一次,夠本了。本來孫承宗有望給大萌續命,給讓思宗烈皇帝折騰下崗了。史閣部一念之差,讓江北四鎮擁立福王。大萌徹底沒救了。

16樓:「已登出」

安史之亂的唐朝要糧有糧,要兵源有兵源,明朝最後8年糧食缺口都是成百上千萬,除非神仙來吧。這讓老天下雨可是凡人做不到的事。

17樓:王羊

比較可能變成郭子儀這類傳奇武將的估計是姜鑲,高傑,李成棟這三位。

姜鑲總兵背叛明朝投降李自成,李自成敗後起義,被清兵接盤。被清兵接盤後內心不安,又起兵響應南方抗清,被剿滅。

高傑,李自成大將,降明後追隨孫傳庭剿匪,因為和白廣恩意見不和互相出賣導致孫傳庭大敗。孫傳庭死後帶兵駐淮上,為江北四鎮之一,和另一鎮黃得功不和,史可法常年居中調解。被史可法感動決心北伐,走到半路上被早已降清的河南總兵許定國暗殺。

李成棟,高傑手下大將。高傑死後,妻/子欲帶兵歸順史可法,史可法不敢接受,反而讓軍中宦官認為乾親。其妻/子遂委軍李成棟,李成棟降清。

李成棟智謀百出,兵不血刃連破江西浙江福建廣東。因為被清廷顧忌不得厚賞憤而攜東南數省畔清降明。清廷快速糾集兵馬討伐,初戰李成棟軍隊便因為士氣低迷不戰而走,李成棟被亂軍推下馬竟溺死於水中。

18樓:

安史之亂的唐王再混,也不亂殺人啊!

把顏真卿張巡放到明末,第一要緊的是讓崇禎放心啊。不讓,不等寫祭侄文稿,崇禎就能把顏氏一族斬了……

19樓:秦蜀風雲

2019-05-05 學會算術,再看歷史,就會變得簡單。

首先,西曆618年是大唐元年,西曆755年是大唐138年,郭子儀去世於大唐164年,然後到大唐290年,朱溫篡唐。

然後,西曆2023年是大明元年,那麼大明138~164年其實在西曆1507~2023年。也不是說必須精確到年份,但具體刻度對應的意識還是該有。

郭子儀力挽狂瀾前的唐朝

大體上,唐安史之亂是對應的明正德年間,好比李輔國vs劉瑾啥的,所以郭子儀、李光弼、劉晏對應的是李東陽、楊一清、楊廷和這些人。

大唐276年在西曆895年,也已經無力回天了,這時候郭子儀們已沒有市場,有市場的是李克用、朱溫、楊行密。

大明276年以後,也有不少人想學郭子儀,比如李定國,然而大勢已去。鄭成功偏居東南,也只想學學李克用、楊行密了。可惜吳三桂、耿精忠、尚可喜不思進取,不學朱溫、王建、李茂貞們。

當然也有人會說,除了二世而亡的秦朝、隋朝,還有幾個統一王朝的國祚相差也很大的,這就說明存在"大廈將傾之危局",也就有了"力挽狂瀾之人物"

比如元朝是90年左右,那麼明朝90年左右確實也遇到過土木堡之變,景泰帝+于謙就力挽狂瀾了。(唐朝是武則天退位後的亂局,李隆基+姚崇力挽狂瀾。)

于謙力挽狂瀾前的明朝

比如北宋是160年左右,那麼明朝160年左右也確實遇到過正德鬧劇,即前文說的李東陽+楊廷和+王守仁力挽狂瀾了。(唐朝是安史之亂、二帝四王之亂相繼,郭子儀+劉晏+李晟力挽狂瀾。)

比如西漢、東漢都是200年左右,那麼明朝200年左右也確實遇到了南倭北虜,徐階+高拱+張居正力挽狂瀾了。(唐朝是藩鎮割據,唐憲宗+裴度力挽狂瀾。)

但比如唐朝是290年左右,這已經很病入膏肓了,明朝並沒有那個幸運去存活。畢竟周朝800年是因為分封了燕、晉、衛、魯、鄭等許多宗室諸侯國的原因,唐明清這些朝代,到了要死時已經來不及分封宗室,南明那些自立的王爺也多是地方實力派的傀儡和籌碼。

20樓:

明末不是沒有忠臣想要力挽狂瀾,只是他們沒能成功。唐朝成功了的叫郭子儀、李光弼,明末沒成功的叫孫傳庭、盧象公升。

因為安史之亂唐朝雖然丟了國都,民心還在李唐這邊。明末朱明王朝已經是民心盡失了,不是一兩個人能挽救的。明末其實就像是朱明王朝到了清算日,歷來它所積累的對民眾的恩情和仇恨都在此刻清算,清算的結果是朱明王朝破產了。

所以女真雖然只有幾十萬人,就滅亡了明朝。南明上百萬軍隊,幾千萬人口,弘光政權一年多就完了。

為什麼大家對明朝和清朝態度不一樣

他們一群飯圈大神咱惹不起,你見到過有幾個史觀沒有問題的歷史愛好者到BIHU上和這粉那粉這黑那黑閒的沒事扯皮?你聽說過李山和王立群吵起來嗎?你聽說過康震和易中天吵起來嗎?BIHU裡這粉那粉的 大佬 估計都是他們本朝皇陵裡爬出來的吧?就好像搞對立有獎項一樣。 nihaonihao123123 明修長城清...

朱元璋建立的明朝為何沒有像秦 隋一樣成為短命王朝?

劉叔 明朝和秦朝隋朝共同點都是,剛傳到第二代,首都就被反賊攻破了 啊秦朝在被攻破之前,火速傳了第三代 幸運的是,攻破明朝的反賊首領也姓朱,而且是太祖的親兒子。不過,秦始皇和隋文帝還不是最慘的,好歹兒子也當皇帝了,看看人家趙匡胤 我是菌菇 大家對底層的訴求理解太少,真正的底層訴求只有安居樂業這一項,只...

為什麼 Mac 沒有 DirectX 一樣的圖形技術,這樣還有人玩 Mac 遊戲嗎?

辣雞工具人 玩mac遊戲是迫不得已,因為新買的是mac,又不想裝windows,只能接受mac遊戲了。實際上mac遊戲能玩的挺多的,考慮到實際的機能,很大的遊戲也跑不動,一般就是拿來打LOL,CSGO,CIV5,巫師2和WOW。上述五款遊戲都有mac版,執行效率還可以,當然畫質無法苛刻要求,巫師2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