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明帝楊廣的成敗和唐明皇李隆基的成敗,有本質的區別嗎?

時間 2021-05-30 11:06:02

1樓:天涯

隋煬帝有個好爹,唐玄宗沒有,

隋煬帝亡國了,唐玄宗沒有

隋煬帝能沾盛唐的光(奠定所謂的盛唐基礎),唐玄宗不能(你看沒人收拾殘局的西晉多慘成了最黑暗的朝代)

2樓:人間妄想型

我就不明白了,不領兵平叛怎麼就能得出他倆是一樣的結論?

楊廣跑去江都前確實在突厥和高句麗面前蹦躂個夠嗆,我們算他可以帶兵。可安史之亂的時候李隆基七十了,你是想讓他帶兵平叛?還是想讓他直接去世?

尊老愛幼還沒被移除中華民族傳統美德吧?咱們問問題也得講究個基本法吧?再說,朝廷每年都花錢養著武將,不是養他們當門神,而是指望著關鍵時刻能用得上他們是吧?

要是什麼都指望著皇帝親自來,那朝廷原地解散吧。真就硬蹭?硬找相同點嗎?

再者,楊廣那個諡號根本就不被後世承認,王世充給他的無論是廟號還是諡號都水得很,當然李隆基的也水,但人家李隆基還不只是明皇呢,他還是『至道大聖大明孝皇帝』,楊廣字都沒人家多,怎麼就硬蹭人家的諡號啊?那你怎麼不敢蹭漢明帝啊,怎麼多了個孝字就不敢蹭了?退一萬步說,就算給王世充這個面子,那楊廣他身死即國滅,他哪來的大臣?

哪來的子孫稱頌他?在誰的夢裡嗎?這真的是硬蹭,不能再硬了。

總之,楊廣和李隆基沒什麼相同點,最多大家都失敗過。楊廣失敗是身死即國滅,可李隆基失敗後唐朝還續了一百多年,比楊廣在位的時間長十倍不止。不過李隆基人家還有開元盛世拿得出手,而我們至今都不知道楊廣什麼時候成功過。

蓋宮殿算實績嗎?

三郎,你怎麼這麼拉了?竟然還被拿來和楊廣比較?幾乎就沒有相同點好嗎?

不知道為什麼,現在知乎總拉人和楊廣比共同點,你就算拉司馬衷來,那也比楊廣強啊,司馬衷都比不過,還要比智力正常的,來搞笑嗎?

3樓:立風

有。楊廣敗的是他爹的家,李隆基敗的是自己的家。

楊廣性子太急,本來應該幾個皇帝幾十年幹完的事他就非要一起幹,消滅士族門閥是好事,可是他國家的根基還沒穩,這麼做,是得罪了士族門閥,後來又三征高句麗,老百姓也不買賬了,結果他爹的大好局面讓他整崩盤了。

李隆基是太自信了,太平天子嘛。再加上他的努力,大唐迎來了前所未有的高峰,李白,王維,吳道子,譴唐使,鑑真,人才輩出。他覺得他完成了自己的使命,該退休了。

可他又不能退休,因為太上皇的日子,失去權力會被自己的兒子囚禁至死,只有保住自己的權力才能安度晚年。可是人老了,哪有年輕時的腦子好使?這個可以參考漢武帝晚年幹的事。

老了還固執的迷之自信的他最終就這麼毀在了自己最擅長的事情上。

所以他倆還是有本質區別的。

4樓:不幸會不久仰

楊廣不要去碰瓷李隆基了,碰不過的。

不提別的,人家搞砸的是人家自己一手終結武周自己兢兢業業治下的盛世。和你楊廣搞砸了老爹留給你的天下是乙個概念?難道白色的馬和白色的豬因為都是白的就是乙個東西了?

至於諡號,明也有其他意思。照臨四方曰明。以明照之;譖訴不行曰明。逆知之,故不行。

所以楊廣的「明」是哪個我覺得不需要解釋了吧。這就和漢武帝的「武」與梁武帝的「武」是不是一樣是乙個概念。而至於為什麼現在他叫「隋煬帝」。

這個問題就要問李淵他乙個前朝舊臣得受了多大刺激才用了這個字眼。

5樓:二鳳小鳳

王世充表示:我不是被唐童打敗了嗎,這個諡號咋回事???

李世民:「隋煬帝」這個諡號不是我上的,不要栽贓給我!

李淵:哈嘍你們認識我嗎,隋煬帝這個諡號是我上的,我照抄的陳煬帝!不錯吧

隋煬帝:……

陳煬帝:……

6樓:提不起幹勁的小明

您看史書,就看出這麼個玩意??????

敢問楊廣何以起家?

敢問李隆基何以起家?

敢問楊廣何以失敗?

敢問李隆基何以失敗?

單憑乙個倆人都跑了就來說本質相同,

那麼英法聯軍時,咸豐也跑了,難不成咸豐與玄宗成敗一樣?

我這輩子沒見過這麼黑人的。

7樓:

很相似。

從表面上看,倆人都將帝國的經濟、人口推向峰值(普六茹廣的大業七年,大野隆基的天寶十三載)。

但實際上,倆人在位期間,經濟、人口淨增長都是負的(大業十四年普六茹廣卒,唐肅宗至德二載大野隆基退位),國內千萬百姓慘死,生產秩序被嚴重破壞。

普六茹廣沒有能夠力挽狂瀾的兒子。

8樓:珠玉在側

為什麼拿這倆個沒有絲毫聯絡的人來比?

主觀原因:隋煬帝和商紂王是乙個套路,窮兵黷武,大興土木,不得人心。唐玄宗是得民心的,畢竟把國家治理到乙個巔峰,並且創造了近五十年的太平乾坤。

他的失敗,是因為晚年懈怠朝政,放權給奸相,導致朝堂腐敗。以及抵抗安祿山時致命的錯誤政策。

這兩個人,無論如何也不能混為一談吧?

9樓:人生何如

李隆基活了77歲,可以說是老而不死是為賊!老年昏聵卻以為掌控一切,一日殺三子都能幹得出來!楊廣死的時候還不到五十歲,是少年老成吃了不少苦,裝逼很累的!

所以成功上位後報復心態可勁兒作…一不小心作大了…

10樓:夢羽

好人,他算啥好人,帝王裡面的好人,你說漢文帝還差不多,人家可是有文景之治和公認愛民如子,再不然說唐文帝,除了宰了兩兄弟,也公認的愛民如子和貞觀之治。自秦以來的皇帝,就這倆靠譜。

隋煬帝有啥,折騰出了二世而亡,讓高句麗築京觀,有雁門關之圍,斬殺忠良,濫用民力,禍害百姓,隋唐大運河下的白骨累累,高句麗的京觀,無數奢華宮殿下的哀哀白骨。隋末唐初那無數起義,都展示了這個帝王之惡有多恐怖和可恨。除非有一天人民和民主消失,不然,如此虐待百姓的君王永遠和好人扯不上任何關係

11樓:李道玄

最大的區別是楊廣敗的是他爹留下的家產,而李隆基是親手結束後武則天時代的政治動盪,將大唐王朝推向了中國封建社會的頂峰,然後才開始敗家。

12樓:奧特蘭託公爵

大宋申忠獻王秦檜的成敗和大宋韓忠獻王趙普的成敗,有本質的區別嗎?

大明寧夏忠武王李成棟的成敗和大明開平忠武王常遇春的成敗,有本質的區別嗎?

13樓:「已登出」

楊廣對歷史有功,但是稱明帝過了,這個哥們真的能作,即使有功也是功在千秋,禍在當代。有個父親90年代知道未來房子要大漲,為了讓自己兒子未來過的舒服,省吃儉用加賣了自己兩個女兒買了四套房子你能說他很明智嗎,更何況他並不一定因為未來房子漲價二賣女兒或者他只是為了自己多住幾套而已

14樓:花滿樓

有啊,楊廣的失敗敗於心急,十年想幹完100年的事,透支民力,如果不是三征高麗和興修大運河,楊廣應該會成為康熙一樣的皇帝。李隆基純屬作的,前期頻繁換相導致沒有乙個強有力的班底,後期寵信李林甫不問政事,還不如嘉靖。

15樓:青辣椒炒肥腸

肯定啊,楊廣是死撐著搞事,結果終於撐破肚子了,李隆基是把能搞得事都搞完了,就去搞兒媳婦,不再搞事那就等著別人來搞你,楊廣和李三郎起步不一樣,結局也不一樣,根本沒有可比性,李三郎在位前幾十年是什麼,開元盛世!這是楊廣能比的?

16樓:

絕對有本質區別,隋煬帝是自己瞎作,還讓幾千萬人給他陪葬,唐玄宗是制度改造失敗了,但是經過了幾十年的痛苦掙扎後危機也重構了,元和之後到乾符之前的唐朝依然是強大的帝國。

17樓:牽喵衛小醬君

相似點,肯定有,但區別情況也很大

相似點自然是都沒好好做應該做的事,一系列錯誤決定,把帝國帶入深淵,但唐玄宗安史之亂是偶然帶著必然,因為府兵制均田制等解體,楊廣那純粹濫用民力吧,主要也是無數的農民起義,給了其他貴族機會

但安史之亂前,是盛世巔峰,人民生活整體還不錯,至少完全能湊合過日子,所以沒有因為叛軍反水,百姓也跟著造反,張巡能死守睢陽那麼久,顏真卿兄弟在河北阻止義軍抵抗,除了個人意志外,或多或少有百姓支援的原因吧,唐玄宗倉皇出走,不管是作秀還是真心,至少能阻止楊國忠燒「左藏」和便橋,而不讓燒的理由,就是為百姓著想,所以後面也有百姓來簞食壺漿,送吃的。

反觀楊廣呢,如何不顧人民死活行為自不必多說,到後來也沒有採取任何措施,緩解矛盾,作秀都懶得作,無數的農民起義就基本上廢了隋王朝

楊廣,是直接被禁軍解決,不留餘地的,李隆基只需要把楊氏兄妹推出來背鍋就夠了,楊廣臨死前,背鍋的都找不到,那不是就比李隆基還差不少嗎

李隆基是當時有名將用,但錯殺了,出昏招,這種情況,他溜了,讓權太子,才是明智的,他肯定當時也知道,他自己問題和責任大,知道自己再指揮,軍隊更得潰敗了,換個菜鳥,反而還有機會,楊廣是從始至終只覺得人民和那些軍閥都是烏合之眾,自己英明神武,永遠不會錯

所以李隆基是有將用,但心急,腦子抽了,失誤沒用好,喪失局面,楊廣鬼混江都,不肯北歸,更多是無人可用,沒人願意真心效忠他了,自己也沒任何化險為夷能力,只能破罐子破摔

18樓:麵包

李隆基是後期掛機,楊國忠跟安祿山也不是乙個檔次。

楊廣是準備百年基業一朝成。

要說他倆相同點還是錢燒兜,要不是富得流油李隆基也不會掛機,楊廣也不會想一出是一出。

旅遊和旅行有什麼本質上的區別?

雞湯姐Emiy 旅行就是揹著揹包去遠方,了解當地人的生活方式,接觸當地的一切 了解歷史背景,交同道的朋友。了解當地文化背景,深入當地生活,探索人生意義。 百悅旅行家 旅行,指遠行,偏重於 行 之一字 而旅遊,指觀光 娛樂。兩者釋義,相差甚遠。旅行更注重旅行中的過程,而非傳統的走馬觀花,下面插播 So...

高職和大學有什麼本質上的區別?

有點閒暇 最本質的區別就是畢業找工作第一步機篩簡歷時,你的簡歷能否會被刪掉。現在很多企業的招聘門檻都是本科學歷。如果沒有本科學歷,你連筆試的資格都沒有。自主創業和家裡有礦的朋友請無視我的回答。 泰國留學申請官 1,學歷層次不同,職業學校比起正規本科大學學歷層次要低,高職學歷比本科低乙個檔次,中職學歷...

哲學上的「實在」和「本質」有什麼區別?

瀉藥馬克思主義哲學認為實在指實際存在的東西 而本質是與現象相對應的範疇,是指一事物區別於他事物的特殊規定性。通俗來講,蘋果是乙個實在,即客觀存在著的事物,它的本質是水果,因此從根本上把它和黃瓜區分開來。實在包含現象和本質,本質是實在的根本規定性。 步履不停 實在 是因果鏈的一環,實在 就是有條件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