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羽為何從未想過當皇帝?

時間 2021-05-30 02:14:47

1樓:太陽照常公升起

你不是他,怎知他不想?

心理學上說,他恨嬴政,表現出的行為可能是表象上沒有當皇帝的意願,但他已經是西楚霸王,一朝統一,大概率少年即是惡龍。

2樓:MrWmRs

項羽的志向不是做皇帝,皇帝在他心裡不是嚮往,而是痛恨的東西,因為有人(秦始皇)要做皇帝,所以楚國被滅了,家破人亡,他認為帝制是錯誤的

項羽心裡一直是想恢復春秋戰國的那種社會制度,就是恢復周朝的那種分封制,他來做周王的地位

然而時代不允許,劉邦看過了秦始皇的好處,自然不會甘願做個地方王。

所以根本在於眼光不同

3樓:你是恩賜也是劫

因為項羽起兵是為了滅掉暴秦,反抗秦國的壓迫,復興楚國,最後滅掉了秦國,自己也當上了西楚霸王,自然感覺就可以了。

你從他分封諸侯,把各個諸侯分封各地就能看出來,他只是為了滅掉暴秦,恢復戰國時代的統治。曾經秦始皇巡遊天下,項羽無意中看到秦始皇的車架,他說的話是「彼可取而代也」,只是想把秦始皇取代掉,並沒有動過當皇帝的想法。反觀劉邦,當時說的是「大丈夫當如是」,兩個人的言論對比一下,就可以看出來。

個人想法。

4樓:真正的敗類

「同志們,從今天就開始八年抗戰啦!」

什麼封建制和大一統制的終極對決,那都是後人回顧歷史時候劃出來的分界線。在當時除了少數人看到這點之外,當時的情形應該是:

我本六國百姓,暴秦毀中國家,強行把我們併入秦國,又奴役我們,殘酷統治,血腥鎮壓。如今天下苦秦久已,我們一起起來推翻秦國。至於推翻後,我當然是做回原來國家人民,尊奉原來國家的國君了!

我莫名其妙變秦國人才幾年?怎麼會對秦國有歸屬感呢!

項羽想當王不想當皇帝的思維其實才是那時候大部分比較正常的想法,只是這想法過時了

5樓:饞包包我們走

「彼可取而代也」,這個可是他看見始皇帝出遊後的觀後感……只是時逝境遷,無奈自己確實做不到而已,不見得就一定沒想過……

很多印象都把項羽臉譜化為戰場上能打得很,卻缺乏頭腦、還有婦人之仁的人物。但是他把劉邦封去漢中做四分之一關中王的行為,以及他悉心拆封舊七雄領土,還有為魏豹安排新家,甚至把韓王成帶回家貼身照顧至死,等等行為都在那擺著,你說他沒有這野心?那他為啥又積極張羅著幫最高領導義帝同志搬家,最後還給人搬掛掉了?

總之,不管你們信不信,本包包反正是不信的……

6樓:易之子詩芊

一。項羽說過一句話:富貴不歸故鄉,如衣錦夜行,誰知之者。因此沒有在關中當皇帝。

二。而秦國是滅了楚國的罪魁禍首,對於秦始皇建立的秦王朝,項羽是從頭到尾給恨透了。秦國的都城他一把火燒了,秦國的宮殿也給燒了,秦國的軍隊直接坑了,秦王子嬰也直接殺了,秦始皇當了皇帝,他就堅決不當皇帝,秦國實行郡縣制,他就搞分封制,秦國推崇皇權,他就推崇霸業。

只要有秦國特色的東西都否決了。

三。當時的大環境決定的,當時的人們都有種一種很強烈的裂土封王的思潮。韓信,項羽都是這樣的。

7樓:飄雪之夜

他怎麼不想?項羽在封地上的摳搜可是出了名的。你仔細看看他給自己劃分的西楚的大概位置,守成等死的話絕對不會這麼選。

諸侯大封?大封個錘子,諸侯的地是自己的,輪不到他來封,分封諸侯的實質是吧楚懷王的地弄給他自己了好吧,而且之後他的第一件事就是北上進攻齊地,而項羽深陷齊地泥潭之後的故事,我們耳熟能詳。

非不欲也,實不能也。

為了便於理解,厚顏便乘 @布哈林 先輩的地圖一用,侵刪還不太明白?那再來一張秦馳道圖:

乙個侵吞舊魏地,把領地po在馳道中樞,將大型諸侯國進行拆分,封地極其摳搜,並且在齊地有整合跡象時立刻出動的男人,他想幹什麼呢?

8樓:破曉

首先,看了提問者的問題描述之後,我頭一次聽說項羽還是愛神,請提問者給出正規出處,否則請收回這個子虛烏有的說法。(我很受不了)

其次,我極度不認同項羽稱帝就什麼劉邦起兵是反賊啊,什麼就不存在楚漢爭霸的說法。我覺得這反映出提問者對秦亡時的天下局勢具有嚴重分析失誤的問題,甚至可以說是膚淺。有以下問題:

1.劉邦起兵就是造反,就不存在楚漢爭霸這一說了。首先,劉邦倘若起兵,也有正當理由,只是站在項羽個人立場是造反。

在秦亡時,楚義帝熊心還活著呢。項羽僭越篡位,劉邦既可以用誅殺反賊的名義起兵(史實也是如此),也可以用項羽背約、不按楚義帝的「先入關中者王之」的約定辦事的理由起兵(畢竟項羽只給了他名號而沒給他土地),無論是哪一條,都能讓項羽啞口無言。另外,就算劉邦起兵就是造反,為什麼就不存在楚漢爭霸這一說了?

其邏輯何在?退一步說,我腦補一下,劉邦起兵,項羽會命令各諸侯國向劉邦出兵,各諸侯國就一定會聽項羽的?你項羽算老幾?

這一點我會在後面細說。

2.項羽沒有稱帝的實力。我們且不假設情景,就是從史實看,也是如此。

項羽裂土封侯後,不到三個月,彭越、田榮就反了,其他諸侯國除項羽親將外基本持觀望態度,這個時候項羽還沒稱帝呢。要是稱帝之後,只怕會有更多人反,你項羽能稱帝,我也能稱帝。再者言,退一步說,就算沒有其他人反,彭越、田榮也夠項羽受了吧。

有件事希望提問者要明白,就是大部分諸侯國臣服於項羽僅僅是因為懾於項羽的軍事實力而已,一旦項羽遭遇大敗,諸侯國們馬上就會聞風而動,掀起反項大旗,沒有想象中項羽召之即來揮之即去那麼簡單。

說完這些,我再回過頭來回答這個問題,即「項羽為什麼不稱帝?」我認為,這個與項羽的成長環境與個人眼光有關。項羽是楚國大將項燕之後,而項燕死於秦人之手,楚也被秦國所滅,這才使得項羽從小就揹負著國仇家恨。

這使得他從小就想著復仇,想著滅秦,所以一進咸陽就迫不及待地殺了秦三世、火燒咸陽宮,我覺得,這是侷限他思想的很大因素之一,也使得他有了「錦衣夜行」的典故。另外,從他小時候那句「彼可取而代之」也可以推測出,他當時只想著取代皇帝的位置,卻未想過取代之後的事,這也暗示項羽裂土封侯後覺得大功告成,可以衣錦還鄉的認識;再看劉邦這邊的「大丈夫當亦如是」,就是說我劉邦也要成為秦始皇這樣的人,從立意上來看就比項羽要高一些。

另外,不得不說的是,從項羽裂土封侯的時候來看,他就是名義上的皇帝,即最高統治者。當然,彭、田之反主要是處於對項羽分地的不滿,如果項羽對土地重新分封,或許反賊不會這麼快跳出來(無論如何都會有反對者的,因為人心本就如此,切蛋糕根本不可能讓所有人滿意)。但別忘了,劉邦這個時候已經將近五十了,而項羽才二十八,如果熬死劉邦,歷史就真的會改寫,當然,歷史沒有如果。

不過從另一方面看,稱帝對項羽弊大於利,所以項羽就算有這條件,估計也不會考慮。上面提到,項羽是實際統治者,倘若稱帝,就意味著推翻楚義帝的統治,這個風險是非常大的,後果前面也提到了。倘若項羽繼續做他的西楚霸王而軟禁義帝而不是暗殺他,反而堵住了劉邦的嘴(畢竟劉邦是打著為義帝報仇的名號起兵的),對項羽來說也損失不大。

可惜項羽太年輕,人生前半截又過於順利(唯一乙個宋義還被他弄死了),不會隱忍。當然,真性情的項羽雖然江東自刎,長期以來名聲卻一直高於勝利者劉邦(大部分原因要感謝司馬遷的《項羽本紀》),這在古代也是很少見的,而倘若項羽變得世故,變得狡猾,或許對於後人來說才是更不願意看到的吧。

9樓:陳豪

頭上還有個義帝楚懷王,他只是個上將軍。還是靠殺宋義搶的,王還是自封的,沒人認可。

項羽連塊地盤都沒有,什麼梁楚九郡?對不起那只是他自封的地盤,不是他打下的地盤,這些地盤掌握在劉邦舊部,呂澤,王陵,雍齒,劉賈,以及彭越,義帝楚懷王等人手裡。不是項羽說封給自己別人就把地盤送給他,想要地盤只能靠自己去打,結果項羽被群毆。

為何說呂布比不過項羽?

尤娜Yuna 什麼時候這個話題備受爭議過了 項羽生涯三次百人斬,最後一次還是絕無僅有的,斯巴達勇士式的步戰百人斬。呂布正史裡就單挑打贏過郭汜還沒打死,能否比得過關羽都要打個問號,即便看演義呂布也就是比張飛略強而已,一人30合平關羽 張飛更像是打了雞血,要知道之前打了雞血的張飛也能50合平他。項羽最後...

為何我們的世界從未出現過從未來穿越回來的人?

Knly Com 因為人類的未來是 乙個永生的人。他殺光了 也可能仁慈一點,熬死 其他所有人,最終笑到了最後。整個人類歷史都是對他有利的,所以他不會做任何事來干擾。 白同學 好多開玩笑的,為什麼沒人提到曾經的乙個理論 時間旅行的裝置是成對配套的,比方說現在是2100年,你要回到2000年需要在200...

試以 12月21日,我從未想過,沒帶作業的嚴重後果 開頭,作一篇故事?

AnthonyCwK 我覺得不行 原來早已到了這天 十二月二十一日,該死的死老頭居然在懷疑我沒有寫作業不,這是對我的侮辱,我沒帶你居然說我沒寫 我推翻桌子,用力拍打了 自己的臉,說出讓世界驚人的話。對不起老師下次不會了 浪浪 12月21日,我從未想過,沒帶作業的嚴重後果,神秘人告訴我 因為你沒有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