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歷史學定義的乙個問題?

時間 2021-05-29 23:23:12

1樓:

如何理解歷史學的定義是個相當大的問題,但如何理解該書中歷史學的定義,還是可以回答的

我不懂法語,不太清楚「過去」能不能被視作名詞,但我理解的本書作者想表達的意思是這樣的:

1.「過去」無法被精確界定

並不存在我們稱之為「過去」的東西,「過去」並不精確對應著現實世界中的某個事物、某段時間或某個領域。因為「過去」和「現在」一樣,都是乙個包羅永珍的開放存在,沒有準確的邊界存在。

2.歷史學的研究物件不是「過去」

由於無法確定「過去」的邊界,我們不能認為歷史學這門學科可以被定義為「研究過去的學科」,就像我們沒有辦法想象有一門研究現在的學科叫「現在學」一樣。

歷史學之所以區分於其他學科,不是因為他的研究物件是過去。

作者在後面引用了瑟諾博斯的話:"沒有內在於事實的歷史性特質,而只是認識事實的方式是歷史的",注意,我認為作者應該只同意前半句

3.定義歷史學的是「問題」

作者在第四講的開頭這樣寫道:「構成歷史學物件的是問題」

因為過去無法被精確界定,所以歷史學需要用「問題」在過去的無限事實中裁剪出一塊領域,這一些列的問題界定了歷史學物件的邊界,也界定了歷史學本身的邊界。

歷史學這門學科就是在提出問題,和回答這些問題中得到定義的。

4.歷史學的定義不是什麼?

作者在第三講的後半段反駁了「歷史學是通過以歷史事實為物件得到定義的」這一觀點,因為沒有問題就無法在無限的過去中發現事實——或者說,這些事實沒有意義。

他也反駁了「歷史學是通過考據方法得到定義」的觀點,因為其他學科同樣採用考據方法,這不是歷史學的專利。

按我的個人意見,作者提供的是一種相當激進的定義,因為「問題」是依賴提問者而存在的,很大程度上是主觀的,而且必然在不同時代不同地域不斷變化。這也就意味著歷史學不能被視作是研究客觀物件的科學。這與試圖將歷史定義為「以客觀事實為研究物件的科學」的學科傳統是截然相悖的。

本書似乎是開給本科學生的史學理論課講稿,我不知道法國高校是否已經敢把這種激進理論當成正統,但中國這邊的學界顯然沒有做好準備。直到今天,「史學就是史料學」還有大把擁躉呢

2樓:

過去這個詞在不同的語境裡涵義是會有變化的。就其一般意義來說是指歷史上客觀發生過的且永遠不可重複的人物和事件,但在有些語境下有主觀因素滲入可忽略不計。

歷史學研究並非復古如古,而是在當代的研究方法和思維模式的影響下去解構和建構乙個我們所認識理解的最可能的古代社會圖景。

對於這些你知道就好了,無需太細分

3樓:Secretly文森特

對「過去」的這一段分析講了兩個意思。一是看歷史的角度的複雜性:我們既要以現代的知識和資訊去分析歷史,又要在探尋歷史的內在邏輯時注意避免「上帝視角」。

二是強調歷史研究的物件雖然廣泛,但不是所有。

純閱讀理解。

如何理解「乙個女生把歷史學的很好,是一件很恐怖的事」

江寒 作為歷史系學,也是女生。且不說把 歷史學得很好 的標準是什麼 不同的學段對此的標準差異極大 在我眼裡任何性別的人能把 歷史學得很好 都很厲害好嘛 說明又能吃苦又有天分,一般人真比不起 tom 因為歷史只是乙個大框,而且裡面裝的絕大多數是女孩子不感興趣的東西。我們通常說的歷史,是政治史。難以想象...

歷史學得很好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佯禮 聊天不尬,從春秋戰國聊到唐宋元明,從百家爭鳴談到文藝復興,時空任意轉換,很開心很舒服。本人歷史課代表一枚。在歷史方面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就歷史考試而言,可以算得上是乙個學霸。捂臉 從小到大的歷史考試總是數一數二,高中選文科後歷史一直A 經常被人問怎樣學好歷史。這裡有點小經驗想分享給題主 時間很...

歷史學領域有沒有一些像物理公式一樣的公認的定理?

圓周率是什麼 定理是需要並且可以證明的,所以歷史學領域不需要定理,也很難有定理,因為你很難證明。歷史是發生在過去時間的事,你沒辦法用控制變數或其他方法進行證明。你只能舉例說明可能有某種 規律 存在,但這種舉例離所謂的 證明 還差得遠。除非你重新定義歷史學科的 定理 否則就會像歷史上法國的 實證主義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