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平之戰趙王用趙括換廉頗真的是反間計的效果所致嗎?如果沒有反間計趙王會不會換趙括呢?

時間 2021-05-29 23:01:40

1樓:

是的秦國的反間計,是通過謠言,離間等各種手段,打擊主帥廉頗的威望,動搖趙國的組織結構與抵抗意志。這是在謀略上的努力。這與秦國同時在軍事,外交,政治上爭取勝利的努力並不矛盾

反間計的目的並不一定是換上趙括,但是換將本身就是趙國意志動搖的體現,也造成了軍隊組織在一定程度上的混亂

廉頗與秦軍交戰不利是事實,趙國國力支撐不住長期戰爭是事實,但是正因為臨陣換將,導致了突然間全面崩盤,這也是事實

從這一點上看,沒有反間計,趙國不一定能在秦國的軍事,外交,政治的攻勢下頂住,但是最終形成絕殺的,又確實是反間計造成的效果,這一點不能否認

2樓:遺臭了

是也不是。

是,是因為廉頗確實一代名將,在長平打消耗戰,秦國壓力確實有點大。

不是,是因為趙國作為乙個國力相對弱的國家,在長平打消耗戰,壓力更大,快撐不住了。

所以,盡快尋求決戰,對於雙方都是最優解,秦國的反間計是向趙王傳遞尋求決戰的訊號。沒有這個訊號趙王絕對不敢換掉廉頗,不然趙國出擊,秦國還在做烏龜,那趙國立刻死透了。

3樓:諏訪上下大朙神

首先糾正一點,趙括不是戰五渣,馬服君趙奢之子,人稱馬服子,相當具有軍事才能的年輕人。歷史沒有給他機會,首戰便對老年的白起,如果換種結果,說不定趙括會是名震天下的名將。

現在來說問題,廉頗在澤州盆地部署了三道防線,第一道是空倉嶺防線,以高平關為中心據守,其後數里有秦城和古寨,再後還有光狼城。三位一體形成進可攻退可走的第一道防線,之後沿丹水設防在大糧山和韓王山駐兵。丹水背後依然有修建的百里石長城和故關防線,如此三道防線,依託地勢,可進可退。

廉頗的設想是打拉鋸戰,把秦軍困死在澤州盆地,再找外國支援共剿秦軍。在這套體系下,按理說只要趙軍不主動出擊,採取積極防守的策略,那麼不管誰來指揮都不會遭遇大敗。然而白起不是王齕,趙括不是廉頗啊,沒有在仙公山設防是趙軍最大的敗筆

長平之戰如果不用趙括,趙王如何能打贏?

月光下的9527 換田單,樂毅也夠嗆,趙括己經算很不錯了,廉頗真是四大將裡墊低的存在。廉頗只能欺負欺負弱國了,趙兵戰鬥力很強,在長平前期,能被王齕連敗,只能說廉頗水平不行,白起還沒出力,你就倒下了,只能堅壁不出,相持國力。趙括就是太年輕,如果能多加磨練,日後像白起一樣縱橫天下也不是沒有可能,可惜歷史...

長平之戰如果趙王不換廉頗會咋樣?

從小立志上清華 長平之戰起於上黨,韓王想把上黨郡割讓給秦國,而上黨郡的太守與居民並不想。於是上黨郡太守馮亭就把上黨郡獻給了趙國。有人說,趙國不應該接受上黨,要不也不會有長平之戰的大敗了。但是,我認為,趙國實際上接收上黨並沒有錯,長平之戰的敗,並不是因為趙國接收了上黨郡。在長平之戰初期,秦軍的主將是王...

秦趙長平之戰的時候,廉頗趙括為什麼不用間呢?

jamesme 離間誰?長平之戰是秦昭襄王發動的,必須打!離間王齕?廉頗好不容易在第三道防線擋住了王齕,離間以後讓秦王換個更強的?離間白起?不知道偷換了白起呀,我們還以為主帥是王齕 大秦人才濟濟,離間乙個馬上可以補乙個,所以秦王就有賜死白起的自信 不倒翁 首先,有人已經回答了。廉頗趙括是指揮作戰,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