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是大眾還是英雄創造的?

時間 2021-05-12 07:31:29

1樓:大頭時代

這個問題考研政治有明確回答的,普通人並不是歷史的創造者。說實話,剛看到這句話時我很震驚,它讓我的很多觀點沒有了支撐。但這個是事實

2樓:雲夢澤

經典的兩個迴圈論證啊……

1.①創造了歷史的人都是人,②人都是人民群眾。

所以人民群眾創造了歷史。

2.①創造了歷史的人都是已經創造了歷史的人。②能創造歷史是件非常厲害的事,所以這些人都不是普通人都是英雄。

所以英雄創造了歷史。

3樓:嵐真

論至德者不和於俗,成大功者不謀於眾。天發殺機,移星換宿;地發殺機,龍蛇起陸;人發殺機,天地反覆;天人合德,萬變定基。究竟是誰在影響歷史,歷史已經講得很清楚了。

4樓:

小生不才,在此妄述,歷史,是百姓所寫,關於這論點,也是於心散發,所有英雄大人物都依靠百姓這個主推動力而譜寫一段段偉人功蹟,和燦爛樂章。各個事件,和國與國之間其利益共通點,和天下共遂之利。無不出於百姓之身,國防分布為一國百姓保障人生安全。

攻人之國,其君主所謀之利不過是百姓之利,金銀堆山,其君偉謀,良臣遍廷,將士百萬,而無百姓為撐,良君,治萬萬之民,其民之聲為史之主律,其民之聲,譜寫史章詞典,則由民之聲而立。毛偉人,就善於譜寫其歌。

5樓:

群眾和英雄都是歷史的乙份子。不起眼的小人物作為個體不是大歷史的創造者,但他們是歷史的形成者。歷史不過是人出於各種目的的活動而已,我在此加上一句話,以及一切為達成該目的所形成的社會存在和社會意識。

6樓:大樂

歷史是一架擁有無比沉重的輪子的大馬車,大眾就是那無比沉重的輪子。

一群馬往各個方向拉這輛車,

而英雄就是那個拉車的方向和車最後執行的方向一致的那匹馬。

7樓:

什麼是歷史?歷史不是教科書上的第一章第二節也不是史書上的24史和世家本紀通俗的講過去的都叫歷史難道除了被記載並流芳百世的若干名人若干英雄之外其他都是空白? 那歷史就成了點狀而非一脈相承的帶狀所以沒有誰創造歷史一說有的只是歷史的參與者那必然是包括大眾和英雄在內的所有人類好不誇張的說我今天的乙個行為就會變成將來的歷史甚至可能進入史書呵呵

8樓:冷哲

大眾創造「大勢」,英雄創造「時機」。

換言之,大眾決定了歷史發展的大方向、某些事件的必然發生,但具體的歷史事件何時發生、如何展開,則受制於具體的人(也就是英雄)。

9樓:常傑

「歷史」是個什麼玩意兒?如果「歷史」就是典籍史冊,那無疑「歷史」是英雄所就;如果「歷史」就是曾經的現實,那明白著就是大眾譜寫,何況英雄在現實中也是大眾的一員嘛,你我之昨日前時不都是歷史嗎?未必見諸文字罷了。

10樓:

首先,歷史從來都遠不只是書上說的和我們聽到的那樣,所以個人覺得題主的提問有錯漏。若按照我們平常所說的「歷史」(即某些著名典故)來說,個人覺得是英雄等有代表意義的人創造了歷史,讓該歷史具有傳播意義,英雄可以是乙個人也可以是一類人,群眾則參與並傳播了歷史,當然,英雄也會幹這些事。

11樓:好好笑

人民群眾,大眾,於歷史似乎毫無關係,百年前或百年後皆彷彿同目前一樣。他們那麼忠實莊嚴的生活,擔負了自己那份命運,為自己,為兒女,繼續在這世界中活下去。歷史對於他們儼然毫無意義,然而提到他們這點千年不變無可記載的歷史,卻使人引起無言的哀戚。

12樓:

大眾,因為英雄也曾經是大眾,英雄的行為看似是他個人的性格,學識等等決定,但更深層地看,他的性格學識等等都無法超脫他那個時代的大眾,他只是大眾的乙個代表。就比如備受爭議的王安石,拋開當時人民大眾不看,他的新法是很先進的,但正是由於他的思想過於超前,無法適應當時的大眾,所以就連司馬光這樣他曾經的摯友也與他反目。更近一點的戊戌變法也是一樣,如果沒有大眾思想的集體進步,少數幾個先進者的超脫時代的思想是無法成大事的。

13樓:

題主做的好生意!乙個問題裡面,居然有乙個汽車品牌和乙個墨水品牌,兩個品牌的軟性植入!現在知乎怎麼了?這些做營銷的能怪別人說你們嗎?像gejin一樣,華麗麗地離開吧。

14樓:kuno

這就好像問,iPhone到底是賈伯斯創造的,還是富士康的工人創造的。

如果拿上面的例子來作為模型,歷史是由英雄(精英)設計的,然後交給人民生產出的乙個產品。

15樓:隨時準備A掉的早

前幾天老師說不能寫英雄創造了歷史,而是人民群眾創造了歷史。第一反應是:英雄難道就不屬於人民群眾了嗎?

進而又想到了白馬非馬的故事,英雄如果就像那匹白馬,同時具有脫俗的能力和普通老百姓的屬性,而人民群眾則只有普通老百姓的屬性,進而得出英雄不是人民的結論,顯然這是乙個詭辯。所以我首先認為英雄屬於人民群眾。其次,到底是英雄還是人民群眾創造歷史的問題,我的觀點是:

歷史是客觀的,就像time and river,只不過因為有了人類的主觀實踐而變得更加豐富多彩,是英雄和群眾一起順勢而豐滿了歷史。

16樓:

關於所謂偉大的人物在歷史事件中的作用,我認為是渺小的。

在研究那些如此悲壯、充滿如此豐富的事件、又活躍著如此紛繁的傳說的那些年代時,我得出了乙個明確的結論,即歷史事件發生的原因,是我們的頭腦所無法理解的。如果認為十九世紀初期那些事件發生的原因在於拿破崙的侵略精神和亞歷山卓皇帝的堅定的愛國信念,那是荒謬的,如同說羅馬帝國崩潰的原因在於某支蠻族率領西進和某個羅馬皇帝治國無方,或者說某座被挖掘的大山之所以崩陷是由於最後一名工人給了它一鐵鍬一樣。

幾百萬人互相殘殺、一半的人死於非命,這種事件不可能由於某乙個人的意志而發生;正好像乙個人不可能單槍匹馬去把山挖平,乙個人同樣不可能迫使成百上千的人喪生。

那麼,幾百萬人互相殘殺,到底是什麼原因呢?

因為命中註定了非這樣做不可,因為人類在這樣做時是在執行動物界一條天賦的法則。蜜蜂在入秋時的互相殘殺也是執行這一法則。按照這一法則,雄性動物是必定要互相殘殺的。

對於這個可怕的問題,不可能有別的答案。

如果以一種同樣的觀點來考察歷史,我們無疑會認為有一種永恆的法則存在,各種事件就是根據這一法則發生的;但從個人的觀點來考察,我們卻有截然相反的看法。

這裡似乎有無法解釋的矛盾:當我採取乙個行動時,我相信這個行動是按照自己的意願而採取的;而從它融入人類共同的生活的角度來考察,我認為這一行動是命中註定而不可避免的。這樣說有錯嗎?

乙個人能夠在頃刻之間拿腦子裡的許多任意的猜測回過頭去解釋過去的事實,心理學對這種現象進行觀察後認定:關於乙個人在採取某一行動時意識到自己是自由的這種假設,是錯誤的。然而同樣的心理學觀察又證明存在著另外的情況,人們在採取行動時所意識到的自由,不是由回顧歷史而來,這種意識是頃刻間發生,是不容懷疑的。

17樓:王明

為什麼非得是人民或者英雄?完全有可能是那些被定義為反面人物的「狗熊」哇,沒有秦檜,岳飛是不是就直搗黃龍了?沒有張獻忠是不是四川就不會被屠得那麼慘了?

沒有日本人,中國是不是就沒有南京大屠殺了?

18樓:李智勇

經常看到這類基於簡單二分法的問題,這類問題的特徵是問題自身起於含混概念,結果是沒有正確答案,各種答案只依賴於個人視角,比如上面這個。如果歷史是個符合體,那它一定是由各種人所創造的,不同的人佔不同的權重。而所謂英雄和大眾則是特徵上無限連續的個人,並無清晰邊界。

從官職上講皇帝是英雄麼,宰相是英雄麼,縣官是英雄麼,民間藝人是英雄麼,但他們都創造了歷史。

19樓:

根據高中人教版哲學中關於歷史觀好像大意是這樣的:歷史是由人民群眾創造的,歷史與英雄的關係了,歷史創造英雄,英雄的出現是歷史發展的結果,同時,英雄個人一定程度推動歷史的發展,所以說歷史與英雄是相互作用的兩方面。高中哲學,過了這麼多年,越來越覺得是不錯的

20樓:董清華

歷史是英雄帶領人民創造的。

任何乙個社會都不完美,總是存在各種問題,當很多人的利益訴求趨於一致,就會有人出來代言。

具有領導能力的人慢慢成為大眾利益的代表,並帶領人民創造新的生活。

歷史是人民的生活發展,英雄是人民中產生的優秀代表!

21樓:

1、定義:什麼是歷史;

2、定義:什麼是大眾;

3、定義:什麼是英雄;

4、定義:什麼是創造;

然後再來回答這個問題;

PS:能不能不用二元論來提問?如果沒有大眾和英雄,是不是就沒歷史了?從你的提問推斷出。

22樓:梁翀

……(二)相關疑難問題解答

歷史唯物主義與歷史唯心主義的區別

……(2)二者對「誰是社會歷史的真正創造者」這個問題的回答完全不同。

唯心主義歷史觀從社會意識決定社會存在的觀點出發,把人的思想、人的主觀意志說成是社會歷史發展的決定力量,特別是把偉大人物的思想和意志說成是社會歷史發展的決定力量,認為偉大人物有天賦才能或代表「神」的意志,人類的歷史是由偉大的歷史人物創造的。「英雄造時世」是一切唯心史觀的主張。與此相反,辯證唯物主義歷史觀從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的觀點出發,認為社會發展的歷史首先是生產發展的歷史,是生產方式新陳代謝的歷史。

人民群眾是歷史的真正創造者。人民群眾直接參加物質資料的生產,創造物質財富,為社會存在和發展提供物質基礎;人民群眾直接或間接地創造著精神財富;人民群眾參加社會變革,在推翻腐朽社會制度的鬥爭中起著重要作用,是實現社會變革的決定性力量。總之,人民群眾是社會歷史的創造者。

辯證唯物主義歷史觀承認傑出人物在歷史發展中的推動作用,但這種推動作用不是最後起決定性的作用,它必須通過廣大人民群眾的實際鬥爭才能實現。

23樓:

我覺得從根本上說肯定是大眾創造的,沒有人一開始就是英雄吧,拿破崙歷史上天然也不是領袖氣質,政變前夕激烈反對他的議員們差點把這位戰神嚇死,但是當他回到軍隊中,被士兵熱情鼓動,回到大眾擁護那狂熱的氛圍中,他又有了千萬重任於一身的英雄領袖感,帶著一幫大眾就解散了議會。可見領袖的成功也在於大眾的支援。

24樓:thinkwoon

歷史是由誰創造的?

回答這個問題之前,首先要知道什麼是歷史.

一,什麼是歷史?

廣義:過去所有曾經發生過的一切

狹義:經過史家認知、挑選、記載下來的一切

由此可知,歷史是由歷史學者靠殘存下來的典籍經過自己的認知記載下來的。

至今為止,大部分史學典籍裡研究的都是王侯將相,與題中的」英雄「觀念相吻合。

如果只靠殘留下來的史學典籍來分析我們的歷史,不難得出英雄造時勢這個概念。

但,這果真就是正確的嗎?

為什麼只研究王侯將相,只寫他們的歷史,而不寫小人物?

原因之一

在古代,小人物不會寫字,或者說只會少許字,無法用文字記載。

由於此原因,大多數歷史學者看不到小人物創造的歷史。

且近代以前史學之客觀性,最為重要的就是依靠一手資料,不可主觀臆斷來書寫歷史。

很多歷史學者受其桎梏,不願意或者說不屑去研究小人物。

殊不知,小人物亦有其(self- fashion), 且書寫歷史永遠不可能擺脫書寫著的主觀思想。

主要看你是不是對現存之資料充分消化反省,之後加之推測。

這個推測便是作者的主觀思想。

如果將歷史比作金字塔,分三個層次。

高-政治歷史

中間-經濟歷史

下-基層文化史(民眾)

歷史變化速度,呈遞減態勢,

變化最緩慢的,最不易改變的,就是最重要的

便是他們構成了歷史片段。

文學經典經過了歷史的檢驗,是大眾的檢驗還是文人的檢驗?

文人檢驗,抑大眾檢驗更有權威,可參考朱自清的 論雅俗共賞 這不是容易說清的,再多講也難超出朱先生的思考。另外還有一點想法。文學經典一定是傳世的,傳世之作卻不一定是經典。比如 斷竹續竹,飛土逐肉 經典嗎?文學經典,歷史檢驗,兩者不能苟同。既要傳世也要經典,單憑文人或大眾的認可還不夠,必須真能發現作品有...

歷史是人類創造的,那人類之前有歷史嗎?

陋四兒 打個比方憑什麼說大自然不希望人類破壞環境自己毀滅自己?只不過是咱們人類怕死罷了。就算宇宙中只有地球可以供人類生活,只有地球有生命也只有咱們人類在乎不是嗎?歷史 阻止我們犯同樣的錯誤了嘛?一些吧。生物起源起碼46億年,人類才區區幾千年,太短了。你我也是歷史的一部分。 胡說的山東海鮮 在乎你怎麼...

是供給創造需求,還是需求創造供給?

誰先動,誰就有主導權。這是乙個磁生電,電生磁的問題。二者孰強,在於乙個先手權。在賣方市場,供給會佔主導地位 取得先手權 供給會創造出需求。因此有了 無主物先佔 的圈地條款,才有了基於土地所有權的,供給創造出需求 在買方市場,山寨廠商只能低價謀生存,必要的情況下還得賤賣庫存,如果賤賣都收不回成本,只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