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戰國的諸子百家是否更像亞洲的文藝復興?

時間 2021-05-11 20:47:50

1樓:壯士

文藝復興的前提是復興,文藝復興復興了古典時代的人文主義精神。

諸子百家理論基礎大都在於尚古,強調古代的秩序古代的的和諧與近代的混亂。

認為混亂是由於原有秩序喪失,這是人類思維的普遍想法。

諸子百家能夠產生是因為王權的崩壞,國之間的競爭激烈,國家間的競爭讓各種異端思想能夠產生和發展。

與文藝復興相比,諸子百家是有諸多缺陷和不足的,

例如儒家講仁,但訴諸的是等級制度和禮樂.這完全是緣木求魚.

墨家講愛講功利。但未能建立理論,訴諸鬼神,在理論上漏洞百出,被攻擊的體無完膚.

道家講無,最終只停留於形上學,並落於虛無主義,被認為蔽於天而不知人。到了後世混合陰陽成了求利的工具.

法家最成功,但法家的法只是工具,製人而用,與西方的法相比缺少法的最基本的精神.這種缺陷對中國的影響非常深遠.到了現在大部分人對法的認識也是如此。

諸子百家最大的問題就是缺少了人文主義和法的精神。這正是西方文明的基礎所在。文藝復興只是找回了這些而已。這是諸子百家一開始所的尋求的解決方法,但最後也沒有找到。

諸子百家之後的思想發展基本停滯,後世的東方思想中對社會與人之的關係不斷的產生異化和對立。

只有離開社會才能找到人的存在,而要在社會立足則先要克服人性。

這是東西方文化最大的分歧

2樓:李欣然

我個人覺得二者沒有太大的可比性,畢竟發生時間和地點都相距太遠。不過既然你誠心誠意的發問了,我就知無不言的告訴你:

發生時間和地點的不同:

諸子百家——西元前770-西元前256,中國大陸

文藝復興——公元14-16世紀,歐洲大陸

涵蓋內容的不同:

諸子百家——主要是政治方面,兼有思想

文藝復興——包羅永珍,政治、經濟、文學、藝術、手工製造、醫學科學,等等

核心的不同:

諸子百家——東周禮壞樂崩後,諸子向諸侯兜售其思想主張,希望得到重用自己的主張得以實踐。其思想有進步革新,如法家;有保守復禮,如儒家;也有希望社會退步的,如道家,他們有的代表舊貴族利益,有的代表新貴族利益,參差不齊

文藝復興——天主教勢力過大,限制了社會的發展,西方的人文主義者們打著復興古羅馬、希臘文化的旗號進行的以人權反神權,以科學反蒙昧的思想運動,雖然大旗是復興古文化,但更多的則是發展、發現新的文化和技術,他們代表著新生的資產階級,也都推動著時代的進步

代表人物肯定不同:

諸子百家——先秦諸子,主要有孔子、老子、韓非子、墨子

文藝復興——文學三傑、藝術三傑

總得來說,文藝復興的格局更大,影響力也更加深遠持久,地理大發現、宗教改革等西方重要事件都是文藝復興結出的果實,文藝復興時期歐洲可謂科學藝術兩開花。而先秦諸子的百家爭鳴影響力僅僅在當時的中原、江南地區,且最終以法家佔據主導。但畢竟年代太過古老,是乙個文明的初級階段,肯定不能和相差快兩千年的文藝復興同日而語。

但諸子百家對我們中華民族的形成有著不可替代得重要意義,正是在那個時代,諸子們把中原先進的文化帶到了四方蠻夷地區,促進了民族的融合。所以先秦諸子百家對中華文明、中華民族的形成有著重要作用。

為何春秋戰國先秦時期會出現諸子百家,而其他動亂年代諸如南北朝和五代十國卻不見這種現象?

長天一色 因為動亂根本就不是諸子百家產生的原因。馬克思主義告訴我們,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諸子百家的思想產生的根本原因是社會生產力的發展和生產關係的變革,產生的背景是由原始社會向農業社會過渡,隨之需要一些思想來指引人們的政治經濟文化生活。南北朝時,五代時,沒有這種劇烈社會變化發生,舊有的意識形態還能...

戰國百家爭鳴時諸子百家的地位起伏是如何變化的?

億萬長生 何謂王道?對手不乖,便從他身上碾過去。何謂霸道?就算乖的,也碾過去。何謂天道?親,今天該你被碾了。何謂帝道?你不想被碾,也不得不被碾!何謂儒家之道?碾過去之前跟他說一聲。何為墨家之道?用器械從不乖的身上碾過。何謂墨者之道?用自己造的大輪子碾過去!何謂兵家之道?簡單高效的碾過去。何謂道家之道...

諸子百家現在還有多少學習的價值

九山之濱 法家思想就是法律精神 墨家思想就是現在的武俠精神和黑幫的源頭 名家思想是邏輯思想的開始 儒家思想是講人性論,如果你真看過的話 陰陽家就是矛盾論 至於民主和自由僅僅是道家思想的一小部分 把以上思想全部去掉,人類的名字叫類人猿 黑鳥紅蹄 你小時候,父母老師教你孝順長輩 尊敬朋友,這是儒。你漸漸...